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170907四午後28°C 83%:Thar she blows

   Thar she blows:一日內三箭齊發。解港生赴英簽證之困、建制鬼佬助解摩天輪解體危機、為未來港青圓首置夢....,人氣看漲迎下月《施政報告》。
   中大生「獨」領群校:5校生掛標語「支援中大」。中學名校怕亦不遠。
   官方搵地冇「正義」?缺1200公頃地小事,冇「正義」大事?(爲8萬5票王擬對白)
   咒第四個也仆街!AD〈三特首房策全部失敗〉。
   想起港台:南韓兩大公營台KBS、MBC逾5千員工連續四日罷工,抗議高層干預新聞自由。
   《港版環時》也反華?我國對外年年派錢,日前才大大方方地送出5億美元。你竟敢說〈世界行善指數排尾二〉?
   
   美式經濟學的縮古:剛播完的日劇《彬與瑛》與08年的日片《東京奏鳴曲》都是講泡沫經濟爆破後的困境。前者講大企業自救,但硬求喜劇結尾,頭重腳輕。後者似舞台劇,講中年失業的社會代價,恍若批判美國30年代大蕭條的荷里活經典《T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
    結合兩片似乎明白了:日本低迷逾25年,但死而不僵,看市面不見歐美式蕭條,以及美式經濟學爲何從來不提日本。原因相信是:美國人盲信效率和數字,經濟學只考慮供求關係可量化的直接後果,不理間接或難以量化的後果。日本經濟着重人的因素,很多行爲無法用貨幣上的盈虧來衡量。
   最明顯的是,美企只看眼前盈虧,虧就關炒;盈就開聘。日人或延自封建時代武士從屬一軍閥、不事二主的觀念,企業與僱員的關係慣咗一世。日企即使虧損低效,也捱、借死頂,不輕易大批炒人。銀行負有借錢撐企業的重責。美國經濟學最爲不屑。
   反之,美式經濟學只看炒可即時省錢提效,把失業者一家的生活和心理需要扔給社會學、心理學....去管,推給政府去照顧。若把後一種代價折成貨幣,打入企業成本裏,不一定有賺。
   同理,製造業棄置廢料,按美式經濟學計,絕對能降低成本。但若把處置廢料的環保成本加在製造業成本上,製造和棄置廢料說不定是增加成本。但美式經濟學懶理後面這盤數。
   說白了,狹義的經濟學最終可能自欺欺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