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130311一陰:45年前的《Chicago 8》亦屬「尋釁滋事」


   「3.11」兩週年前夕,在書店見到一本日文書中譯,預言日本後年再次崛起,但懶得翻內頁。日本的政經建造在層級、和諧的傳統上。經濟爆煲已不止20年,每次改革都雷大雨小。放跌日圓算是激進,但損人利己,成功成仁年內即見分曉。
   中共在類似日本的儒家傳統上建立列寧式革命黨,加上改革開放30多年中上層的既得利益,桎梏更大。習近平即使比胡錦濤有魄力甚至開明,恐怕也鬥不過體制。部委簡化都watered down,政改怕只是lip service
   *通往「佔領中環」的各條大路(見日前本博) 獲北京助力,正加快落成。保安打港記、公安驅逐持異見的港人、預告由建制篩選特首,都間接動員市民。今後怕更多人「尋釁」以谷「佔領」。
   篩選本無虞,但誰會信建制?到時中環(政總?)10萬人可期?
   *「一日多行」可否如香港禁區居民證,只發給生活上有需要的深圳人?同時嚴懲藉此走水貨者。
   *公安/國安與保安可信是兄弟。公安/國安離職後常當保安,上班時當亦可穿保安服扮便衣。(果不然,此文上博翌日見AD引述胡佳說,從電視認出一名打記者的便衣來自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上司是劉霞案主管。)
   *1980年代初,聽大陸來的同事說,非正式的男女關係,官方稱為「流氓」行為。事隔30多年,仍用「尋釁滋事」這類無法界定因而當局說了算的罪名來「維穩」,連漢謨拉比的法律都不如。
   最近看芝加哥45年前反戰騷亂案審訊的劇情片《Chicago 8》,對於有人出於政治原因刻意「尋釁滋事」多了點體會。
   1968年的芝加哥騷亂是美國現代史的一個里程碑。67年夏到美國東海岸留學,芝加哥騷動時,剛讀完第一年,收拾行李準備轉校芝大。電視上傳來芝城鎮壓示威的片段,令「罪惡之都」的形象更深入人心。東岸同校的香港同窗都提醒我,但我小時候在大陸,香港暴動時又住在災區深水埗,相信可趨吉避凶。
   騷動一年後,也就是我到芝加哥第二年,「Chicago 8」開審(68年的騷亂分為AB兩案起訴。A案控告七個反戰的白人青年煽動,B案則告黑人激進組織Black Panther的領袖Bobby Seale。傳媒專攻七人案,慣稱「Chicago 7」。但本片將兩案合二為一。)
   69年開庭時,我沒有看新聞,只記得所有被告都判刑。現在看電影方知,被告在庭上多次起立抗爭、高聲f--k建制,被庭警奉法官命撲倒,甚至被鎖在椅子上。反應最激烈的是Seale,次之是Yippies領袖Abbie Hoffman、非暴力信徒David Dellinger、一眾被告的辯護律師William KunstlerSeale尤其雄辯,大罵種族歧視。旁聽的被告同道大聲叫好。法官Julius Hoffman維護法庭尊嚴,與一眾被告形同水火。
   片子偏向被告(保守派懶得拍這種題材)。但客觀上,庭上的對抗是美國民間反戰與建制主戰角力的縮影。大學生相信越戰不義,抗議建制出兵。建制彈壓以維護秩序,令學生日趨偏激,言行中夾雜暴力,甚至揚言顛覆。官民互動步步升級,釀成Chicago 8。建制維護了威嚴,但上下分裂,管治困難,最後只好撤兵。類似的對抗40年後因為小布殊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反恐亦曾重演。
   在這種對抗中,反建制者意識形態強烈、鄙視傳統、以挑戰建制為榮。建制簡單地維護傳統,中短期內由於手握資源、法律、武力,佔有上風。但社會合理的話,最終會因為管治困難而不敵民意。
   有人大概想用「佔領中環」來測試香港社會是否合理。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日前說毛鄧江胡習,各有包袱。
毛鄧,開國之初,trivial。
江異數檢便宜,做成『改革開放30多年中上層的既得利益,桎梏只會更大』,但若非江派糖,悶聲大發財,恐不易為。
胡錦濤只不過回到正確軌道,先王詔曰,習近平似乎『比胡錦濤有魄力甚至開明』,鬥體制需要時間。
鐵道部,不易為,但總算有了開始,不怕架構愈改愈大,只要有競爭。某某部老總獨佔百億,不如開放『民』(當然是高幹親屬)營,十數董事局巨頭各分十億,資本主義不正如此?

匿名 提到...

若華人祗滿足於此,他們的水平也實在太低了。

匿名 提到...

補充:以上乃回應一樓的最後一段,與崔先生的原文無涉。

匿名 提到...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一非滿足於此,二水平也實在低,無膽無力無謀革命,一朝變天。
不必提示,此雖乃為一樓回應,唯各抒己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