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110222二《都市》:FB/Twitter裏出政權?

原載《都市日報》2011年2月22日《都市博客》專欄

以我的闡釋:FB只促進了資訊的傳播,但虛擬的資訊影響思想的能力始終不及涉及物質的衣食住行。
巴林和利比亞爆發小型「64」後,反政府浪潮擴至非洲其他伊斯蘭國家。伊斯蘭信眾或受教義薰陶,遇硬愈硬。利比亞強人卡達菲看來坐不牢,巴林更會把區內龍頭沙特捲進去。

美中措手不及。奧巴馬本來意圖用網絡挑戰專制,現在反擔心阿拉伯的宗教、軍人、部落傳統深,反對派顛覆有成、壓陣無力。區內王國若真的改行民主,只會讓與伊朗同屬什葉派的多數人主導,危及美國的地位、石油供應、以至死黨以色列。中國則有人看準胡溫下周最後一次主持兩會、首要向習李時代平穩過渡,高呼「茉莉花革命」。雖然曲高和寡,「解放軍備戰」可信是作大,但只要迫使官方出手、美國關注,目的已達。再說,拉薩314騷亂即將三周年,達賴以甘地精神稱頌突尼斯及埃及人,姪兒又在美國為藏獨籌款後被車撞死,藏人難免不安,西藏恐怕又再「戒嚴」。

埃及變天據說始自該國80後電腦專家阿Ghonim透過Facebook的呼籲。美國有識之士就FB/Twitter對抗專制是否更勝核彈展開激辯。媒體學者Shirky在即期《Foreign Affairs》以10年前菲律賓人用手機動員,扳倒貪腐的總統Estrada為例,肯定〈社交媒體的政治威力〉。但備受該國人質事件困擾的港人,相信更認同《引爆點》等暢銷書作者Gladwell:這些科技「not life-changing」。短訊雖然最平、最廣、最快、最遠,但只添加了資訊的量,並未改變事物的本質。民眾用短訊趕走Estrada,但換來的阿羅約不同樣被指貪腐?現任民主派偶像之子小阿奎諾應付人質危機的表現又好到哪裏去?

Gladwell認為:一種創新要能解決那些的確是問題的問題,才說得上是起到不同的作用。言下之意,社交媒體還未夠班。以我的闡釋:FB只促進了資訊的傳播,但虛擬的資訊影響思想的能力始終不及涉及物質的衣食住行。除非可以傳遞實物,網絡難以根本地改變人們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意識。再說,網上資訊無比豐富,但也無比地蕪雜,分離社會。

中國現在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上網,但近年嚴打訴求,反對者改為全力「猛博」。美國決定以中文Twitter取代美國之音華語廣播,助一臂之力。兩年後無論是奧巴馬連任還是現任駐華大使洪博培當選總統,中美的網絡攻防都會加劇。

這反過來使中國的保守派再次高唱「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在蘋果Apps「書僕」上供下載的《中國輸不起的網絡戰爭》,作者「東鳥」聲稱「誰控制了互聯網,誰就控制了世界」,中國非打贏網絡戰不可,否則會淪為「永久的殖民地」。書中羅列用網絡來搞《政變》、《騷亂》、街頭《抗議》的事例,提醒中國:〈奧巴馬時代攻擊為主〉。

只看外力陰謀、不講政經內因,把中國當天朝、把美國看做魔鬼的極端民族主義,與理念掛帥、不及於實際,把中共當魔鬼、把美國當上帝的新右派,本屬信仰空白下的極端思維,但在中東波的亢奮和震驚中,各自找到了聽眾。但這樣極端的人很可能執着於個人的經驗,從未嘗試從正反兩面去看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