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100111一:鏹水彈升呢

過去一年,一再有人在高空向遊人熱點投擲鏹水彈。曾蔭權信誓旦旦,但警方從未破案,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事件對公眾造成的損傷有限,但市民恐慌,傳媒熱炒。前天更由旺角蔓延到廟街,首次傷及西方人、獲西方報道。意料之中,這次帶查的男子與案件無關。安裝閉路電視相信也難防刻意犯案。反社會既是個人行為,更是社會失控的先兆。

反高鐵精於宣傳,建制無還手之力。《蘋果日報》今起連載《高鐵睇真啲》系列,之一的《一地兩檢 高鐵變低鐵》引述負責興建及營運高鐵的港鐵總裁,就頗有說服力。把反高鐵歸咎於《諮詢缺失》是建制思維,解決不了問題。大氣候恐怕是政府的失誤已累積成失控,公眾普遍反政府、九七後一代長成、保育運動吸收了經驗。諮詢無補於事。不過,單獨針對陳巧文來《激發集體投案》,則是自討苦吃。今後四天反高鐵的情緒會繼續擴大。週五立法會縱使強行撥款,建制派在道德上也是輸家。

《蘋果》今天在其類似《信報》「余錦賢」的政治八卦欄目裏說,鄭耀棠的「北京震驚論」和「出兵論」、詹培忠在立法會內主動與黃毓民爭吵,是有關方面蓄意刺激泛民,希望對方失控,令市民出於怕亂的心理而讓建制方案過關。此說想像力超前,但政治上兵不厭詐,即使再不可信,也已令幕後黑手呼之欲出。

「一國兩制」的最新發展是,逾百來港『受訓』的福建飛機維修見習生開內地人在港維權先例,向勞工署投訴遭歷史悠久的上市公司當作廉價勞工。事件除了加強『奸商』的印象,更預示今後兩地維權的結合,河水井水更分不清。

博訊網站昨說習近平力爭接班、當仁不讓後,今發表「官場觀察工作室昭明」的稿件說《習近平擅自盜用黨中央名義,引發胡錦濤不滿》以平衡。你看誰是真的?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一地兩檢 勢成死結

匿名 提到...

上面的回應click錯。

聖誕期間疏懶,少看《信報》,今早才發覺周一少了《一地兩檢》,翻查wisernews方知已「finale」。再看《蘋果》「一地兩檢 勢成死結」八粒小字,勉強應景。建議周一《信報》賣平一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