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經濟由金融主導風險高

大公報 評論 2008 01 25 星期五

外匯基金周一報的是去年的喜,港股的悲才是當天發生的事。我們還來不及慶祝去年的喜,股市即已轉向。這充分說明,經濟由金融主導時,不但風險高,而且喜與悲近乎「實時」。你這一刻發達,下一刻可能破產。大戶按個鍵就走了,恒指應聲回落,一眾小民坐了艇。

過去這10天的戲劇性發展,相信是香港開埠以來所僅見的。自上周三起,股市坐上瘋狂的過山車。起初恒指每天上下千點,幅度雖大,但近月早已習以為常。不料發展到本周二和周三,波幅突然倍增至2,000點,接連刷新一升一跌的點數紀錄。在一天上下一成的狂潮中,股民前一天才恐慌性拋售,第二天就瘋狂搶購。

金融主導 悲喜交集

當數以萬計的股民爭先恐後進出市場時,也就是金錢最能發揮力量的時候。大戶交易量大,在輪候買賣的長龍中排在前頭,獲得較好的價位。小股民排在後面,無論買還是賣,都只能承接大戶的水尾。我周三下午路經灣仔的銀行和證券行,只見門口黑壓壓的一片。每個人都緊盯著頭上的熒幕,搶著按報價鍵盤。這些通常是股市裡龍尾,看著指數乾著急那一群,令人想起荷里活的經典喜劇《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瘋狂世界)。

本報網站周二的首頁最能說明股市如癲馬對社會的風險。當天的頭條是《美國救市無靈丹 港股再瀉1383點》,二條是《外匯基金賺1422億大豐收》。地獄與天堂並非在同日出現。外匯基金周一報的是去年的喜,港股的悲才是當天發生的事。但我們還來不及慶祝去年的喜,股市即已轉向。這充分說明,經濟由金融主導時,不但風險高,而且喜與悲近乎「實時」。這一刻笑,下一刻可能哭,但再過一刻,又可能破涕為笑。

永遠戰戰兢兢,心靈稍微脆弱都受不了。

但人就愛這種「無常」。風險越大,賠得越多,贏得越爽,只不過輸的機會遠大過贏。更刺激的是,透過電訊網絡,全球市場一線牽,交易再大、買賣雙方相隔再遠,只要按下「enter」,彈指間就可完成。但也因此,你這一刻發達,下一刻可能破產。又或者反過來看,這一分鐘一貧如洗,下一分鐘已腰纏萬貫。

去年日撈千點的狂喜仍在眼前。不過兩三個月,恒指已從歷史巔峰的32,000回跌了三分之一。奧運在即,港股應該可以看好。但像近日這樣,有若失控的野馬,非社會之福。股市到底是機會還是風險,就如半杯水,你看它是半滿還是半空,視乎個人的性格。

文明盛世 須思長進

上月底,有外國駐港記者來電,就2007年的回顧徵求意見。我提到香港的繁榮過分依賴金融的風險。現在的大錢早已電子化。這分鐘熒幕上的資金進賬不知幾個億,把恒指推高幾個價位,小股民以為橫財將至,跟著入貨。但大戶下一分鐘按個鍵就走了,恒指應聲回落,一眾小民坐了艇。

寫到這裡,想起年來據說賺了「500億」的本港「股神」,不知這次是撈底還是拋售?而在恒指「高瘋」時說看「四萬」的「賭王」,不知現在又看多少?

配合前天在瑞士開幕的本年度世界經濟論壇,美國《Time》(時代)周刊上周提醒我們,這就是金融中心的代價。該刊說,相對於19世紀的帝國時代、20世紀的戰爭時代,21世紀是金融時代,亦即金融市場將會主宰今後100年世界發展的方向。而「食得鹹魚抵得渴」,比我們大的兩個金融中心紐約和倫敦,在最近這場股市風暴中也無法倖免。紐約作為全球的老大,更是事件的風源。

該刊上周的封面大題《Tales of 3 Cities》(三城記),使人想起英國大文豪Charles Dickens(狄更斯)的名著《A Tale of Two Cities》(雙城記),但所講的不是革命和悲苦,而是發展和富裕。而從該書面世的1859年至今的一個半世紀裡,世界由雙城發展到三城的變遷,更恍惚是中央台紀錄片《大國崛起》的城市版。反過來,由《雙城記》時代上溯大約300年,世界的兩大都會,西是威尼斯,東是明朝首都北京。但中國人自大、不思長進,北京沒多久就由文明之都淪為腐朽之城,被列強予取予攜。

樹大招風 居安思危

狄更斯以「雙城」來描繪當時世界的巨變,因為在19世紀中,只有倫敦和巴黎稱得上是大都會。美國雖然也相當發達,但與歐洲的old rich相比還未夠格。香港就更不入流,英國人上岸才十幾年,還說不上建樹。

但一個半世紀後的今天,紐約超越倫敦,成為世界之都,我們也趕過了巴黎。但香港有今天,除了華人的才智、英國的法治,也因為我們與內地之間有單向的屏障,使我們得免內地的動盪,更得以利用內地人多但發展滯後的弱點,先後成為東亞的「小龍」、「世界工廠」的服務中心。

回歸後這10年,內地企業湧來上市,更使我們升格為世界第三金融中心。1996年起的10年內,港股市值激增了將近4倍。

但正如溫總說,樹大招風。過去這幾個月,特別是最近這幾天提醒了我們,步步高陞的同時,風險也有所增加。對於突如其來的危機,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