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220721四晚30°C 73%:安安畢生為港,好好送別

本確終破4k。下周一若飆到5k,怕又有排驚。

內地送來的第一隻熊貓,今晨因為老弱而安樂死。12歲來港,接著的2/3歲月都用來陪伴港人。

如今人道毀滅一隻野豬,都有人反對。不好好送安安,説不過去。

就DSE狀元的話題,有人提醒:如果唔計讀醫,冇一個想讀科技。港人幾十年既傳統,唔係政府話搞創科,的後生就熱心響應的。

我估,政府就算而家即刻話:狀元留港讀科技,年獎24萬,我估都唔會有人轉軚。

我絕對唔反對狀元讀醫。作為老人,係香港而家既環境下,甚至贊成添。人口老化長壽,但私醫貴,中下層逼住去公院。今後二十年,公院醫護的工作量只怕有增無已。後生一代有志於此,即使係為較好的收入,我地都應該支持。我幾乎平均每個月都光顧一次公院,一般都好滿意(當然要計性價比,唔能夠與私院既醫護vs患者比率相較。)

我相信的狀元講既:讀醫係想幫人。相比三十年前,而家既新一代普遍都有關愛既觀念。唔係淨係當醫生係高尚職業。

但反過來,佢地唔吼創科,也說明至少在可見的將來,創科在港本地後生的眼裏,未成氣候。正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創科嗌咗20年,政府怕都投入咗幾十億,有幾多本地產品上得國際?你我經常用既本地創科,怕只係的shopping apps。

因此,正如我此前就估:香港話絕對會大力發展中央分給我們的任務:創科。但出力的唔係本地人,而係內地落黎既新港人、港漂,包括南來升大讀研、讀完留下發展的科技尖子。係港府同廣東大力支持下,會如魚得水。

過程中,本地人也會有份,不過唔係搞科研,而係做番港人最擅長既融資、上市、營銷。今年既狀元就有一位唔讀醫又唔留學既男生:當初選科就睇定金融。這位狀元十年後,話唔定係創科上市、fintech的大推手,未夠30歲就年入千萬。

要到本地狀元開始有1-2個以科技為職志,打算留港開拓,創科先有眉目。此前只是內地科技尖子的園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