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e Oscar一句就講完了Kwame
Anthony Appiah前年出版的《The Honor Code: How Moral
Revolutions Happen》(台譯:榮譽法則)。反過來說,很多社會陋習罵不倒也禁不了,要到人們的價值觀改變,覺得這樣做卑下、為世所不齒,才會不為。換言之,提升道德靠榮譽感有效過控訴、立法。
這句話把人講得虛榮多過理想,但卻與經濟學理論不謀而合:商人提供產品和服務並非為了濟世,而是想賺錢。
作者是出身「貴族」家庭的哲學家和作家。父親是非洲加納的政法翹楚,母系在英國政壇十分顯赫。本人生於英國、受教於劍橋大學、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兼任美國筆會主席。
《榮譽法則》是本於學術的普及著作,用近代史上英國紳士決鬥、中國婦女纏足、英國販賣黑奴終結的經過來說明文首的觀察。學術語言與歷史故事約各佔一半。學術部分不難懂,但囉嗦反覆,初看明白,看下去反而迷糊。歷史故事貴多不貴精,本欲印證理論,反流於八卦。
但西方人愛閱讀per se,喜歡這種繁瑣哲學。何況作者是專長黑人史的黑白混血大學者,用一章來專講英國廢奴,相當於現代南非的廢除種族隔離,政治上極為討好,此書在美國備受好評。
就中國1902年慈禧頒懿旨規勸(注意:並非正式禁止)國人廢止長達千年的纏足陋習,作者歸納了兩個因素:清末士人呼籲;西方教士推動。但前者唯一引述的是康有為1898年奏請光緒的《請禁婦女纏足摺》。康有為由國家、家庭講到個人,相當全面:「以國之政法論,則濫無辜之非刑;以家之慈恩論,則傷父母之仁愛;以人之衛生論,則折骨無用之致疾;以兵之競強論,則弱種輾轉之謬傳;以俗之美觀論,則野蠻貽誚於鄰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但Appiah只抓住符合本書主旨「榮譽」的一句:「吾中國……最駭笑取辱(於外人)者,莫如婦女裹足……。」說白了,讓洋人笑,我國好沒面子。
但以下一段對今天的香港有參考的價值(大意):
愛國主義被指偶像崇拜,因為涉及對國家的信念。但一個人要對國家有好評,才會信仰它。愛國並不需要相信自己的國家最好,但至少要覺得本國有值得驕傲的特點,就如康有為眼裡的儒家傳統。
但以下一段對今天的香港有參考的價值(大意):
愛國主義被指偶像崇拜,因為涉及對國家的信念。但一個人要對國家有好評,才會信仰它。愛國並不需要相信自己的國家最好,但至少要覺得本國有值得驕傲的特點,就如康有為眼裡的儒家傳統。
此書到圖書館借來消遣不妨,自購則不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