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121011四:政府不開放無出路


      反國教關乎家長愛子女之心,遠較9年前的反23條貼身。不止此,過去這9年,公民意識有質的飛躍,這次無論動員、團結和應對都近乎無懈可擊。面對空前的壓力,官方指引只好由「校本」(自決)到「失效」再到「擱置」,退到民間可以接受為止。昨天民間沒有堅持「永遠」擱置而在立法會開鑼日聚集,看來與當局已有默契,讓其保留最後一點面子。
      民間不接受校本和失效,以及後來質疑為何不是永遠擱置,說到底是因為看到教材被私下染紅,對當局失卻信心,擔心其利誘學校加入國教又或者今天失效/擱置,明天恢復。而擱置不如撤銷徹底,因為日後若重推《毋須再諮詢》。若此,反對者也算是讓了步,「皆大歡喜」。
      週一官委會中午稱將建議特首擱置指引後,緊接著代表民間回應的不是家傳戶曉的家長和學生第一代表,而是他們的副手。各人表示有所保留,但不再提「圍城」。這若非偶然,也就是暗示溫和接納,但留中存疑,必要時可以由第一把手出來翻盤。
      果真,民間的政治智慧已超越了常見的政客和AO。今後施政若不加大民主成份,很可能寸步難行。靠建制的多數議席來硬推,只會再把十萬人趕到政總門外,最終癱瘓社會。
      左派視國教為人心回歸的祕笈,對泛民背景的女將一退再退肯定不屑。但胡紅玉的表現說明,政府今後的確須讓泛民參與決策甚至施政,才有可能殺出生路。建制的中上層唯經濟論,政治上反動;下層則唯民生論,政治上內心明白,但「黨」紀難違,只好避談。以反國教為代表的「新民」崛起,連民主黨都要重新出發,趕上時代。政府不可能再只靠建制人才來運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