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電影較多。
《Harry Potter》電影今年2011適逢十週年。兩男一女的主角,早已由兒童變成俊男美女。但對香港來說,更巧合的是:第一部小說面世那天,英國正好在香港降旗回國。換言之,頭尾已有十三年。
這套書我買過幾冊,但一頁也沒看,且早已扔掉。限於教育背景,《西遊記》《封神榜》小時候看得多,但對西方的勇士屠龍救美沒有胃口。明知道希臘神話在西方文化裏很重要,但連Zeus有幾個子女都不知道。
至於《哈利波特》電影,起初的兩部還覺得新鮮,到第三、四部已lose track。最近這幾部純粹是為了交差去看。(雖然不當記者,但新聞仍然是我的專業。有人問起大片,總不能說沒看。)
至於評價,就如我親戚說的,連哪一部說了些什麼都不清楚,又或者節奏快到還未散場就已失憶。但細節不論,整個故事其實相當於中國的武俠小說。三個小子可說是金庸筆下的郭靖、黃蓉,伏地魔也許是黃藥師這類武功蓋世的魔頭。魔法學校校長權且當作洪七公。如果郭靖有皇家血統,Harry作為巫師界烈士之後,更命中註定是伏地魔唯一的剋星。中國內地對於Harry的這個身份應該很認同,李鵬據說就是烈士之後。一句話,這一中一外兩位少年英雄都帶著除魔的使命降世。
至於最近上映的《Harry Por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哈利波特 - 死神的聖物1),既然只是上集,留下的尾巴更多。我懶得去記,只要知道Harry最後一定歷盡驚險,除去伏地魔,使善良的巫師界得享太平就是了。最後的一部我大概還是會看,但會選最便宜的戲院最便宜的早場。
第二部是掛宮崎駿大名,但其實改編自英國女作家Mary Norton作品《The Borrower》的《借東西的小矮人 - 亞莉亞蒂》(圖)。由於原著只是文字,影像化是日方的功勞,因此,宮崎駿雖然只負責編劇和監製,但從畫面看仍然是他的作品。
唯一不同的是,這部電影是宮崎駿作品裏社會性最強的。以往即使帶有社會性,也是混在童話、人情味和kawaii裏,潛移默化。但這次貫徹整個故事。世界上除了我們人類,原來還有一種名副其實的『三寸丁』。相貌、軀體與人類無異,但只有米老鼠那樣大。後者既然佔用不了多少資源,我們本來完全可以與他們共存,但不知怎的,還是趕盡殺絕,以致小人形成一種傳統:一旦被人類發現就遷居。
戲裏的一家三口就落入這個境地。寄居的房子雖然小主人心地善良,很想與他們做朋友,無奈女傭不容,最後這一大一小兩種『人』仍須拜別。我的感覺是,作者是影射人類對異族的歧視、對物種的破壞。這個宗旨無可厚非,惜故事單薄、缺少twist。但宮崎駿的色彩和畫筆仍值得一看。
《The Tourist》(機密邂逅)比我想像的好。雖然老土如占士邦片,但男女flirting的對白頗精警。開演不久後,男女主角在法國高鐵TVG上的邂逅最精彩。但其後的flirting戲太多,也太做作。結尾時的峰迴路轉也算漂亮,但『玩』到末尾,觀眾已多少可以猜到。
最後也最妙的是:扮演英國蘇格蘭場(相當於我們的CID)總督察的,是演過一次占士邦片就被飛掉的Timothy Dalton。做不了占士邦,反而升級做占士的老闆,純粹靠運?(完)
1 則留言:
宮騎駿恐怕不是第一個使用有關故事題材來創作的人。二十多年前,《叮噹》(現在叫《哆啦A夢》)有一篇中篇漫畫可能是參考這故事,而且作者藤子不二雄改得比宮騎駿還大刀闊斧:那些小人本身都是日本人。有機會我找一下那漫畫有沒有被人放上網。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