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鐵娘子與軟釘子

原載《信報》時事評論 <兩地一檢>專欄 2009 02 23

  胡錦濤和溫家寶接見希拉莉後,香港《文匯報》昨天的頭條標題〈「胡奧會」四月登場 啟戰略經濟對話〉和附帶的文章〈中國領導人痛斥西方雜音〉,間接說明瞭中國的態度。北京一不滿美國金融海嘯後還「倒打一耙」、「指手劃腳」,二盼的是美國新總統,來訪的國務卿只是信差。

  希拉莉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是第一夫人時,與中方就有往還。後來在華出版自傳,不滿被刪掉批評中國的段落,曾經撤回版權。此行本來可以與她丈夫當總統時還未當家的胡、溫建立私交。無奈男女有別,無法把酒言歡,以至唯一可做的只是落實上司奧巴馬與胡錦濤的首次會晤。

施受地位首次對調

  希拉莉宣布訪華後,中方先是說安排倉促,繼而flexes muscles。春節期間,溫、胡、習近平分頭到歐、亞、非、拉美四大洲派利市、掃石油,借勢揶揄美式市場無良、法式治理無能、英式銀行無方,總之,「吃飽飯沒事幹」。希拉莉抵華前夕,這種情緒繼續發酵。鳳凰衛視的何亮亮在《文匯報》上預見〈二○○九年:世界格局大改組〉,指「美國必須……與中國合作,才能維持搖搖欲墜的超級大國地位」。本報同文任慧文引述「北京政界人士」,指「中國一些智庫……對美國金融形勢作出判斷所依據的資訊幾乎完全來自美國,而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報喜不報憂。」

   無他,發展至今,中美關係「重要」不在話下,問題是誰更需要誰。過去這一百年,雙方實力懸殊,從來都是中國需要美國。七十年前中共據守延安。蘇共拒絕支持,毛澤東曾向美國求助,無奈美國只承認蔣介石的政府。毛在一九四九年建政後,與美國打韓戰,不排除是報復。要到七十年代初,尼克遜聯中抗蘇,才與晚年的毛打破僵局。

  但金融危機爆發後,雙方施與受的地位首次對調。中國手持一萬九千億美元儲備,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而美國陷入七十年來最嚴重的財困,亟需中國救急。但中國不滿經濟被拖累,氣在上頭,而人大、政協會期在即,西藏正值達賴出走五十年,希拉莉此行神女有意,襄王無夢。

  胡、溫和對口的楊潔篪在一天內走過場,在鏡頭前只講大體、不講具體。相比之下,希拉莉急不及待,美國國債、全面對話、氣候環保……,想一次過敲定所有話題。而且,胡在話裏有以觀後效的意味。就希拉莉引用吳越合作的中國典故,表示美國願與亞洲「同舟共濟」,溫給訪客補課說,在《孫子兵法》裏,這句成語之後還有一句:「攜手合作」。言下之意,希望美方不僅是消極地與中方「同舟」,更積極地與華「相救如左右手」。

性子急硬鋒芒畢露

  希拉莉一再要求中方繼續買美債。但中方不離「安全、保值和流動性」的溫家寶三原則。說白了,既不會大舉拋售,與美兩敗俱傷,也不會承諾大量買入,讓美國繼續用「白條子」套取中國產品,反過來以天文數字的國債裹脅中國的經濟(見本報創辦人林行止上周的〈揮霍夫人駕到 多金丈夫破財〉)。最理想的是,在儲備多元化的同時,用購買美債的承諾來換取美國承諾負責任地發債。

  至於希拉莉急於把近年的雙邊對話提升為由她主導的「全面」平台,中方只答應開兩個平台,一談經濟,一談其他。看來中方明白,由於奧巴馬分權,副總統管歐洲,伊拉克、阿富汗等戰略地區交專家處理,希拉莉的國務卿權限與尼克遜時代的基辛格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希拉莉是美式女強人,性子急而硬,鋒芒畢露。與中國領導人熟稔的基辛格說,中國人傾向大局,不像美國人專攻一點,建議希拉莉先爭取信任,勿執着於短利,但希拉莉顯然聽不進。

  中國不忿被美國拖累完全有理。眼看自己家底厚、國民韌力強,想聯合全球苦主,打破美國在財經事務上的獨斷,也符合新興國家的期盼。現只怕低估對手。誠然,中國的集權制度決策快過三權分立。但在歷史上,美國走過很多歪路,但從未像中國反右、文革、六四那樣離譜。

  誠然,奧巴馬就任一個月以來,治國不像演講那樣得心應手。救市不獲市場支持,提名閣員接連出錯,更低估了共和黨的敵意,民望隨經濟下滑。但他堅持家庭、勞動、宗教的美國傳統,協助弱勢的同時鼓勵其自強,平衡了人的權利與義務。外交上,他不讓意識型態超越實利。金融海嘯前,他指責中國操縱滙率。但海嘯爆發後,中國不滿他提名的財長照搬他的話。奧巴馬為此兩次致電胡錦濤,強調無意打貨幣戰。首重現實,不怕否定自己,奧巴馬既靈活又有承擔。面對數十年一遇的危機,美國今後幾年都會主打經濟,選民不會輕易換人。中國應該以八年的眼光來看待與他的關係。

胡溫與奧巴馬難建私交

  目前是中國相對最強的時候。除了金融危機的因素,去年最重要的是與台北緩和關係。台灣選民給了馬英九機會,把陳水扁扭曲的兩岸關係扭轉回來。北京亦投桃報李,胡錦濤提出了至今最合乎情理的交往原則。兩岸達成和議不再是遙不可及。反之,美國又無須擔心馬英九倒向大陸,顛覆區內的均衡。若此,「協防」台灣純屬歷史遺留的名稱,不會使中美發生衝突。

  在國際上,由本報作者的伊朗見聞可知,中國結合財力與儒式外交,在新興國家,包括與美國有過節的地區,很有人緣。奧巴馬幼時曾在印尼居住,生父信奉伊斯蘭教,對伊斯蘭國家沒有布殊那種基督教右派的心結。中方可能可以出點力,減少雙方的隔閡  面對美國,中國最弱的仍然是政治和人權。在金融危機下,錢財糾紛大增,不少牽涉官商,民間維權與官方打壓會惡化。今天為民申冤如果還不如古代的包青天,中共何以對世人?

  但胡、溫與奧巴馬不容易建立私交。奧巴馬年輕二十歲,平民出身,受精英教育,思想進步,生活簡樸,模範家庭,愛好運動,與中國傳統和今天的暴發文化很少交滙點。何況中國最愛抓為百姓維權的奧巴馬同行。姚明,想與這個籃球發燒友拉近,看來還得你出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