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我們難頂 政府難捱

原載 都市日報 香江人語 2008 12 17

比問責制更根本的是,由高官以至整個社會上層仍未能擺脫殖民地遺留的菁英觀,難以適應開放社會對政治領袖的要求。

靠電訊起家的亞視新總裁上任三把火。除了炒人,更要求新聞娛樂化、省人手、講包裝。但諸多改革中,最反映社會心態的是:要近年被譏為「中央十台」(中央電視台有九個頻道。亞視近年內地廣告充斥,節目內容被指「親京」)的亞視改為「砌政府」。

自稱「生意人」的新官是真的相信政府做得不好應該砌,還是純粹想迎合民意以博收視不得而知,但由此可見政府的困境。如果不是看準了砌政府有着數,把傳媒當作純商品的生意人絕對不會與錢作對。如果曾蔭權是奧巴馬,生意人必定會順着民意為政府叫好,直至民意轉軚再隨風擺柳。

最新的港大民調顯示,特首曾蔭權的民望僅僅超過五十分,是他本人自香港回歸以來的新低。記得官員當年為曾蔭權前任辯解時,說五十分也就是有過半市民支持,換了在西方已經不低。但香港相信沒有人認為,特首可以像日本首相那樣,只有兩三成的支持率仍然硬撐下去。只不過,中國人講面子,我們的特首不會引咎辭職。但在壓力下,要不是頭痛欲裂,大概就是胃痛難捱,最後遵照醫囑提早榮休。

曾蔭權最近說來的確運滯,新招一推出就被負面新聞掩蓋,令他難以得分。上述民調公布後,他隨即公布動用千億救市。不料碰上禽流感,而且發生在本港。政府這次雖立即殺雞,但已轉移了對救市的注意。而且,專門「查找不足」的傳媒仍然找到了話題:當局可能為家禽防疫時用錯疫苗,做了虛功。

自己想過,與朋友談過,聽專家講過,但對政府年來一次又一次的失常,仍然似明非明。在公眾場合聽市民議論,最常見的反應是:「呢的官邊值十幾萬唧?」

的確,二三十位年開支合共幾千萬的副局長和局長助理上任後,不覺得施政有所改善。公眾甚至不知道他們做過甚麼。

豁免外傭稅、增加生果金也許在新貴上任前已定案。但泰國包機是突發事件,新貴按理說比公務員擅長政治,正是大派用場的時候。但我們現在才得知,花十幾萬月薪請來的局長助理原來不是部門的政治顧問,而只是部門與外訪局長之間的傳話人。這在私人企業只是秘書的工作,兩三萬元月薪就足以勝任。

包機問題最後還是交由原來的公務員做決策,用公務員按章辦事的習慣去應付市民流落外地的危機,結果搞到一鑊泡。若此,又何須在公務員之上再僱用一批政治問責官?

更諷刺的是,近月因為一再宣布加快基建和調整發展方向而得分的女局長,原來是沒有副局長和局長助理的。這是否說,這些新貴除了必要時站在局長背後以壯聲勢,實際上可有可無?

但比問責制更根本的是,由高官以至整個社會上層仍未能擺脫殖民地遺留的菁英觀,難以適應開放社會對政治領袖的要求。以後有機會再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