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信報》2008年9月29日〈一地兩檢〉專欄,網址版本不受報紙版本的字數限制,在文字上做了適當的潤飾
先是中秋,接著是家事,本欄休息了兩周後再度上陣,恍如隔世。幸虧本報專長財經,金融海嘯輪不到我來擔心。
中央繼奧運後乘勝追擊,派人上太空漫步,為後天的國慶增添大國氣派。沒想到各種人禍被奧運積壓了幾個月後,搶閘而出,國慶變掃慶。
受害於毒奶的嬰幼兒數以萬計,此外還殃及吃糖果糕餅、喝咖啡奶茶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江澤民當年突出中國人的「生存權」以反駁西方的人權,終於成為國情的現實。國人雖然吃得飽,但不保證能存活。
北京奧運和神舟七號的成就說明,我們完全有能力確保重大的事物萬無一失。但可惜,國家並未以同等的重視和投入來確保百姓的安全。人民只要明白「中國製造」不安全給國家帶來的代價,又有足夠的發言權,肯定會適當地調整有關的優先次序。
神七上天聲譽掃地
毒奶是五年前沙士(內地稱為「非典」)以來,最大的恐慌出口,所激發的民憤更有過之。沙士說到底是一種前所未見的病毒。當局無疑隱瞞疫情,但很難直接歸因於制度。(誠然,制度腐敗,妄顧生態,會產生新型病毒。但很少人相信,英國的瘋牛症是制度之過。)但奶品生產鏈是人設計和掌控的,現在居中摻毒、禍及全球,除了制度和人的質素,很難有其他的解釋。
還有兩個月就慶祝開放改革三十年。毒奶事件說明,過去這三十年,經濟數據與公共道德背道而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遭到最嚴峻的挑戰。有意問鼎立法會主席的愛國人士曾鈺成周五在亞視評論說,〈神七上天,聲譽掃地〉。
過去一周,有三個現象凸顯了國家面對的危機:
一是網上至少有好幾種聲稱就毒奶事件爆料的電郵,所透露的內容令人震驚。各地華人寧可信其有,在親友間廣泛轉傳。但也許真實性難以確定,未見主流媒體引述,但直覺上,所講的事在內地有可能發生。最恐怖的說法是〈一個奶業工人的實心話〉,讀後包你不敢再碰含有內地成份的奶品。作者說,三鹿奶品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melamine)是「必然的」,而只要看全國同行保持沉默,就心裏有數。信裡唯一「正面」的訊息是,如果因此而有腎石,可試吃黑木耳,據說能溶解腎石。
二是我近年定期去健身室。同時間來做運動的大都是退休人士或主婦。大家邊做邊聊,十分輕鬆。上周是幾年來最激動的,將近有一半同學做做就停下來開罵,由毒奶開始,爭相數說內地的禍害,聲浪之高震耳欲聾。一個半月前,同學們才在健身室裡邊做運動邊看奧運直播。現在自卑取代了自豪。
貪婪是企業家本性
三是溫家寶的感染力開始失效。這次無論淌熱淚、說「痛心」、講哲理,給人的感覺不再是真誠而是矯情。「苦瓜總理」的譏諷取代了「親民總理」的美稱。企業家「應該」流「道德血液」一語,更與現實脫節。美國的金融海嘯再次證明了傳統經濟學的命題:貪婪是企業的本性,對社會的貢獻只是利潤的副產品。要企業以道德為本,在美國都行不通,何況是官商難分的中國。溫總引述古羅馬哲王Marcus Aureliius的思辯,予人的感覺是回到靠道德來統治的帝制,而不是用法治來管理的共和。
下次公布的民調,港人對中央信任的跌幅可能不小。深圳大火的五名港人死者裡,有〈同學網上留言:沒事勿返大陸〉(周二《明報》)。友人來郵說,女兒月前去西方渡假,當地的玩伴把劣質產品一概稱為「Made in China」。現在又來個毒奶,小女孩引以為羞,問母親:「外國人來問時,我可不可以不說是中國人?」友人安慰女兒說:「你可以說自己來自香港。」這使我想起海外港人鍾祖康的暢銷書《來生不做中國人》,現在說不定銷量僅次於外國奶粉。內地也有同類的作品。相比之下,柏楊的經典《醜陋的中國人》已太溫和。
就毒奶事件,一位常居內地的友人比我看得透:
「最大的搜索網站百度據說收了廣告費,第一時間把相關(毒奶)的資訊屏蔽了。媒體既要通過政府的審查,又遭到商業利益擠壓。這半年情況更嚴重,新聞紙漲價,加上很多企業把地震捐款算作廣告費,令媒體的收益下降。
「奶粉事件估計最後不了了之。從總理到企業都沒有悔意,所謂的道歉比沒有做還難看。這就是盛世之下中國人的精神狀態。媒體被禁『炒作』,相關的報導大減。全民沉浸在神七的亢奮中。大部分人都以為,只要國家強大,個人再不幸也是值得的。
「就近日的災難,網上流傳很多黑幕,出處可能不明,但所講的事完全有可能。現在各行各業能作假就作假,暴露了就找替罪羊,最後是弱勢群體倒楣。這是一個底線不斷下探的社會,盛世表象之下是絕對的沉淪。這樣的事看得多了,人們為了讓自己好過點,只好自欺欺人,或專注於家事,社會犬儒化。你如果大聲疾呼,他們會說你『不成熟』。連生氣的權利也被剝奪了。
新聞管制先弛後張
「從地震到現在,新聞管制的新路徑是:在網絡時代,想瞞著天下很難,因此先讓你報導,這大概有一個星期。接著就回到慣常的禁令、打壓,讓事件淡出。境外往往被第一階段迷惑,以為制度已經改弦更張了,這絕對是誤解。」
說了太多黑暗面,最後讓我借用友人傳來的一個成人笑話作結:
浙江有內褲廠搶註了兩個商標:男裝叫做「鳥巢」,女裝叫做「水立方」,廣告術語是「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夢想」。男裝內褲的確是「鳥」巢,但女裝內褲想不出與「立方」有何關連,不如叫做「神舟」。說到底,那是航天員全身套上保護衣,進進出出才能完成任務的地方。而神舟返回艙的形狀也像子宮,降落後打開底部吐出航天員,就像女人生孩子。若此,宣傳口號應該是「同一個G(基)點,同一個高潮」。鄧公帶領我們搞開放改革時,不就要我們抓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 則留言:
「你如果大聲疾呼,他們會說你『不成熟』。」這是家父常常對我做的事,漸漸地也成為我對外面比較熱血的朋友們做的事。
不過話說回來,社會「犬儒化」一定程度上證明國民對民權的認知有覺醒的跡象。當一件接一件的事威脅自己的生存權、生氣權... (等等),一次次的反彈最終必帶來改變。
說到底,底線終有衝破的一天,問題是中國和中國人能否承受和解決當中的後果。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