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股災之後



原載《U》週刊2008年9月26日號

傳媒用「海嘯」而不是「風暴」來形容這場金融災難,因為來勢之急非風暴可比。風暴來襲前,居民至少有兩天時間可以準備。但4年前印尼地震引發的海嘯,幾個小時內就已捲走了幾千里外數以萬計的沿海居民,人們根本來不及走避。
這也是本欄今天選題的難處。這場金融危機之凶猛,自1930年代以來最大。加上交易電子化,億計美元上落所產生的衝擊波即時擴散到全球。禍害近乎實時,而政府救市的效應幾個小時內就可能反轉全球,連報紙都難以緊貼行情。
但也正因為雜誌不可能與股票機搶時間,因而看得比較遠,放下行情大起大落所造成的情緒,找根源,看中長線,希望幫助讀者避免重蹈覆轍,而不只是這一刻鐘應該沽還是追。後一類建議應該去問證券經紀或者交易網站。
若此,英國的《Economist》(經濟學人)可能是最好的參考。以我的偏見,這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時事週刊。首先是內容兼顧全世界,不像美國雜誌,美國話題佔了大半。雖然不像美國的《Time》和《Newsweek》那樣易讀,但有英國人的深度、文才和幽默,不像美國媒體那樣浮淺煽情。給點耐性的話,甚至可以用來學英文。
《Economist》上周(9月20日至26日號)的封面標題〈What next?〉就很明白自己作為週刊的角色。撥開實時行情的迷霧,探討這場海嘯下一步會怎樣發展?該刊搶時間做了10頁的專輯,幫助股民了解why,包括中國居中的角色,希望長遠來說能夠自保。
而說也巧,這期更合時的是,另有14頁有關全球化的最新發展。金融危機之所以會由風暴升級為海嘯,正是因為全球的市場早已連成一氣。
《經濟學人》在港雖然便利店和大報攤有售,但並非為投資者而設。想要實用的建議,可試看紐約的《Barron’s》(巴隆氏)。但正如上述,市場瞬息萬變,週刊再權威,也解決不了實時面對的問題。而且《巴隆氏》取材和文字都很美國,難讀之餘,在港也不容易買到。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試看,合適的話再訂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