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祝劉翔好運

都市日報 香江人語 2008 08 13

劉翔們要「勝不驕,敗不餒」;觀眾們則要「有固喜,無亦可」。劉翔下星期一預賽,我們給他壓力不如為他祝福。

北京奧運開幕式獲得世人認同,是中國這次主辦奧運最大的安慰。至於收穫與七年來的投資是否相稱,恐怕已很難計較。在現階段,大家看得開心就是京奧最好的回報。

但賽事這樣多、時間這樣緊,不要說上場比拼的運動員,連我在千里外隔岸觀虎鬥,也覺得辛苦。每天要看幾個小時的轉播,更新腦子裡中國獎牌的數目、得獎運動員的姓名和項目,還有香港選手的賽果。有時候,例如現在這一刻,還得邊看電視邊寫稿,有顧此失彼之感。

但與劉翔相比,我的壓力又微不足道。當他苦笑着說,奧運(主要是指他衛冕百一跨欄)「只是一場遊戲!」時,要說這是他的心裡話,還不如說是他應付記者、自我減壓的「遊戲」之作。

田徑是中國人的大弱點,男子又比女子更差。女子短跑還出過台灣的紀政,長跑出過大陸的馬家軍,但在劉翔之前,男子在比速度的徑賽上,尤其是八百米以內的短跑,幾乎連決賽的機會都沒有,也就是入不了世界前八名。但我們有十三億人,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相比之下,人口還不如港島多的美洲島國牙買加,幾乎年年有男女選手高居世界飛人的前三名。我不知道我們為甚麼這樣差,但不怕說,我覺得很尷尬。

因此,劉翔四年前的奧運金牌,對中國人來說,不只是獎牌零的突破,更是洗脫「東亞病夫」恥辱、打破民族宿命的象徵。他後來打破世界紀錄,國人就更將整個民族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不用說,這其實是不健康的。只要撇開對劉翔個人的喜好即可知,他之所以在十三億人裡鶴立雞群,可能是帶有某些奇特的因素,也許是體格構造,也許是體能發揮的方式。

換個方式說,劉翔的成就如果反映中國百一跨欄整體的水準,根據人口分布的統計學,十三億人裡應該還有幾個選手,成績與他相差不遠。但直到今天,看不出劉翔有接班人,或者成績穩居世界前十名的跨欄名將。若此,劉翔在國人裡就像特異功能,可遇而不可求。他一去,中國的徑賽成績又將會回到零。

這種現象在1980年代也出現過。當時的朱建華一度屢破男子跳高的世界紀錄,但曇花一現。他退役後,中國未再出過跳高的世界級選手。換言之,朱建華的神奇純屬偶然,與中國整體的跳高水準無關。

這樣說,並非要貶低劉翔;而是說,對於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物,不能期望過高,更不能把國運押上去。這種事物為我們所用時,不但要珍惜,避免濫用,更要不時提醒自己,這種好處可能隨時會中斷,對此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劉翔們要「勝不驕,敗不餒」;觀眾們則要「有固喜,無亦可」。

劉翔下星期一預賽,我們給他壓力不如為他祝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