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9日 星期五

政治炸彈何其多

大公報 評論 2008 02 29 星期五

今天是二月第二十九天,四年才有一次。上次是沙士和「七一」大遊行翌年。當時經濟在中央支持下開始「作動」,但市民經歷了多年的低潮,怨氣仍在。這次閏年就真的很「潤」,庫房盈餘1,156億元,香港歷來最多。財政司司長前天公布的預算案亦相應地空前「派糖」441億,幾乎所有稅種都有得減,長者獲發大利是,全港用電戶都可以報銷。而且派糖屬一次性,像公司賺錢後分紅而非加人工,避免他日遇到不景氣時形成負擔;免稅也不是退錢,而是在明年的稅款裡扣除,以減少通脹壓力,頗有心思。

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市民普遍滿意。但輿論「興」挑剔。從左的角度看,總可以找到未能受惠的人士以證明預算案的「缺失」;從右的角度則可以說派糖純屬討好大眾,不應該一人一口糖,兩下子就吃完,而應該用盈餘來投資發展經濟。右的看法或曲高和寡,但左的看法近年影響很大。基層一些人情緒強、有組織、懂得訴諸市民的善心。政客借他們來將政府的軍,傳媒借他們來博取關愛的美名,以致反對的聲音慣常大於人口比例,甚至較政策好的一面獲得更多的關注。

預算案公布前夕,就迎來了三個政治炸彈。任何一個全面引爆,都足以抵銷政府派糖的得分。公民意識提升後,港人明白政治高於經濟,不再因為經濟好就容忍管治不當。用經商作比方,政治和經濟以往是一盤數,一賺一蝕,可互相抵銷。現在分了家,股東不再用經濟上賺的錢填補政治上的虧損。說白了,政治負債只能在政治上賺回來,或者說,政治問題只能用政治方法解決。因為,政治與經濟的互動並不對等。經濟怨氣會轉化為政治問題,但反過來,經濟只能紓緩,而不能消除政治怨氣。

政治搞不好,最終壓力又會回到政制問題上。這三個炸彈裡,最大的正是沙士年的後遺症。「維港巨星匯」事件中被政府內部裁定失職的高官向高院要求平反,聲稱現任政務司司長的唐英年屈他「食死貓」。這是教育學院風波的升級版,當時導致常務秘書長離職,教育統籌局局長也意興闌珊。這次無論誰勝訴,所抖出的管治問題都會加深市民對高層的質疑。即使沒有高官因此而離去,政府都會大大失分。由於這位高官的愛妻曾經是特首曾蔭權競選時的得力助手,好事者更會諸多揣測。

港台問題燙手山芋

特區第二號人物若因此而形象受損,難免影響到四年後接任特首的機會。這與最近因為控告「民間電台」、激光槍測車速出錯兩案而失分的律政司司長結合起來看,如果特區排名第四的黃仁龍也沒有戲,則下任特首的人選將買少見少。從反建制的立場看,最好是所有有民望的建制人士都失分,令建制不得不推舉較次的人選,從而「證明」目前的選舉制度出不了好特首,普選才是出路。

若此,反建制者也會試圖為政府裡排名第三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查找不足」。由於庫房滿溢、派錢破紀錄,反建制者怕罵他會得罪選民,遂譏諷他「腳頭好」,暗指其靠特首曾蔭權「照起」和碰上空前盈餘,並非靠本事;與此同時捧出弱勢、抬高價碼,令人覺得曾俊華不獲足夠關愛。

第二個炸彈是廣播處長亦即香港電台台長人選。明知道港台有一個沒有讀大學的親建制節目主持人周融,又明知道港台中人屬意由自己人榮升,政府第一次招聘時否決後者,再次招聘時才取消對學位的限制,也就被指「度身訂做」。而這位「名嘴」又不忿被指「欽點」,高調「誓師」要拿下港台這個燙山芋,更直指員工領袖和泛民議員歧視沒有學位的人。以常理看,真的想當台長,此舉無疑是自殺。說到底,中選易,管治難。資深員工都是公務員,手持鐵飯碗,以工會為後盾,有泛民和傳媒撐腰,若與台長為敵,苦的是納稅人。

大氣電波備受關注

港台是政治問題。什麼編輯獨立、公共電台……說穿了是政治歸屬作祟。員工信不過中央和特區政府,拒絕為其所用,希望政府只出錢,此外由員工自理。這在政權轉移中,也許是不可免的。問題已拖了十幾年。現在應趁著有盈餘,一次過買斷所有公務員,否則看不到出路。但新的公共廣播機構應公開招聘、減少頻道。騰出的頻道開放競投,讓商營與公營廣播實力相若地互相制衡。這對公務員也算合理,因為在職的員工駕輕就熟,最後受聘相信大都是原來的人員。

第三個炸彈是前電台「名嘴」鄭經翰擬在立法會議員任滿後,重作馮婦。他集資逾億,申請利用僅餘的一條AM頻道開辦商營電台。董事包括曾蔭權的前競選辦主任李國寶、行政會議成員夏佳理、教育界的眼中釘李國章、全國政協。香港已很久沒有增設新電台,民間電台的確沒有能力經營大氣電波。

但鄭經翰近年被謔為「煲呔針」,亦即代曾蔭權罵人的嘴巴。現在由權貴集資讓他搞電台,直覺上會是特首的喉舌。政府若果真批出,更難洗脫「親疏有別」的惡名。

這個周末,相信很多人會利用政府退回來的飛來橫財,開懷享受。在此建議中上層市民,若無需靠這筆錢生活,不如捐出,供香港或內地基層教育、醫療或突發應變所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