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 星期五

230512五晚24°C 77%:如果百歲的老母有AI....

    老母近日滿100歲(還是101?。老一輩的生辰純憑口說,無文件為證),加上母親節將屆,昨午與家人去安老院看望她。是為疫後第二次。
    下午時分,母親按例與院友排排坐在高背椅上。雖然不認得家人,但精神好過上次見她。時有笑容,拋出一兩句短語。但都是我與家人不諳的閩南話。如果人失智後,語言反映潛意識,老母看來最珍惜她在故鄉成長的頭十幾年。
    母親升中時,或因日軍打到福建,被家裡送來香港。但可能中學還未畢業,香港就淪陷。其後,不知怎的與我父親結婚,轉到廣州生活。我因此在廣州度過童年。接著49年解放,55年獲發單程證移居香港,住到今天。
    但母親離鄉後,活在粵語(穗、港)和滬語(我父親)圈子裡,沒有機會講閩南話。她的子女也就沒有學「母」語的環境,只會講「父」語。
    但其實,我寧用滬語換閩南語。閩南語到台灣、星馬都吃得開。但上海最近200/300百年才崛起。成為東亞的金融中心後,有如中國的倫敦、紐約,只有窮省的人(例如我出身安徽的父親)湧來謀生。滬人作為人上人又怎會外移?故世上只有閩僑、粵僑而無滬僑,滬語出了上海,或只見於富貴的小圈子,例如香港50-70年代的蘇浙會所。抗戰到解放初期南下香港的滬杭甬人士,下一代(也就是我這一代)自動長成粵語人。滬語在港無以為繼。父親80年代中期離世後,我再也未講過滬語。雖然講了幾十年後不會忘記,但無疑太浪費。
    再說今天,14億人從小受普通話教育,上海作為中國的「金都」,有大量外來人口。上海今天日常主要講滬語的人口怕不夠一半。
    因此,我以不諳母親的閩南語為憾。
    說回昨天見老母。前後個多鐘頭,她講了幾十句話。只聽出一句粵語:「做咩呀?」我由此想起,最近全球既狂熱又狂爭的話題:AI。自由派按例高呼「狼來了」。由於AI的智能原則上會自行進化,有若人出生後,智能循序漸進。但人的智能發展有上限,AI是無機的,萬一智能發展無上限,最終聰明過發明它的人,反過來控制人類怎麼辦?
    有史以來最高的IQ據說是162(屬於目前墨西哥一個11歲的女童,比此前已知IQ最高的Albert Einstein和Stephen Hawking高2點)。AI的IQ萬一no glass ceiling,搞出個1600,全人類就由AI的主子淪為AI的棋子。
    但我智力不多,缺乏自由派的深度,思想停留在世俗層次。見了老母後,只想到AI可否自動將我母親講的閩南話,轉化為粵語輸入我和家人的耳機。與此同時,將我和家人的粵語轉化為她懂得回應的閩南話,輸入她的入耳聆聽器。長者、家人、護老者不會覺得令他們增添麻煩、侵犯私隱、….吧?
    其實,除了與老母溝通,我2019年上半年長時間入院期間就覺得,IT無須作太大的改動,就可以顯著減輕病房的routine,善莫大焉。例如:
    公院病房按例要每天定時(例如:7時、12時、16時、20時...)為每個住院者量度4-5次血壓、體溫,甚至血糖…。全程人手操作:助護/學護推著座地的血壓計,每經過一張病床,都要喚醒病人、將血壓包套上手臂,然後手書錄得的數字。量體溫也一樣。巡完所有病房後,返回護士站,將手書的數據鍵入電腦。為防出錯,恐怕至少要校對一次。
    我想,是否可以讓病人配戴類似智能手錶的醫用手環,較頻密地(例如半小時1次)量度數據,自動發送給醫院網絡。數據一旦觸及警戒線,網絡立即示警,讓護士趕來病床察看。
    當然,醫用手環量度生理數據要準確過智能手錶,達到醫學標準。目前的智能手錶有待升段。但能大大減輕護士的工作,對病人的照顧更貼身、更保險。這個軟硬件的改良很值得研究!
    余生也早,否則,真想有機會為這些小事出點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