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2日 星期一

220912一晚32°C 52%:俄軍辛苦了!

中秋長周末最後1日,確診8k,竟較昨日勁跌10%。睇多3-4日,如果周五都唔上13-14k,入境改0+7有本錢。

回歸後的「事頭」閉關將近3年,後日都重新出訪,百姓出行也應該不遠。

*近日其實一直想問,但總是被疫情分心:

以俄統之強悍,全球第2、3位的軍力,點會被烏軍大反攻,狼狽到棄甲曳兵,要回吐3個香港咁大既佔領區?

過去30年,俄統獨力治國,無人可望其項背。但經此一役,加上年近70,國民會否想變一變?

但即便想換人試試,怕也沒有人敢接任。俄國此前因為憲法只准連任一次,現任總統曾一度與總理易位。但誰都知道,當家的還是同一個人!若此,這次即使換總統,也不一定能反敗為勝。

退一步說,戰爭的輸贏大致有3要素:1.將士;2.武器;3.自然環境(地形、天氣…)。

俄攻烏,地形、天氣不重要:烏地勢平坦,天氣至今溫和,真正的考驗要看11月-4月的寒冬。

將士:西媒自從俄開打就唱衰其軍隊。但要到這次才證實。此前看俄統macho,以為俄軍愛國、打得。但如今看,俄軍似乎冇戰意,戰力平凡,對國家和領袖的忠誠成疑。若此,國家長遠堪憂。

三個要素里,俄軍似乎主要靠武器也就是火力。但就近日看:俄國的武器與美國的有差距。最叻既係高超音速導彈。但可能一支要幾千萬美金,轉眼就打嗮。只能嚇對方,扭轉不了戰局。

反過來,烏克蘭頭6個月打不過俄,但近月美國武器源源運到,很快就扭轉戰局。看來,俄vs烏決定戰果的是大炮、導彈、無人機。

作為旁觀者,讓俄吃點苦頭是好的。烏克蘭無疑有不少人極反俄,要引入北約,但即便此舉令俄統覺得受威脅,也不能出兵去攻打一個主權國。何況,此前已經佔領了對方的克里米亞半島。

俄攻烏失利,對華人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聯想:大陸若攻台,會否重蹈覆轍?

現在看,不怕說,很難講。直覺上,「質素高過俄,包括愛國心、紀律、戰力。但歷經俄攻烏,美國到時撐台甚至可能超過撐烏。

陸打台,相對俄攻烏最不利的因素是地理環境。台灣有海為屏障,強行登陸的代價與陸地進攻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統一中國的千秋大業無價。但落實到人間,政治功業vs人的價值之比正因為無法量化,客觀地衡量得失,世人會對我們14億人有所論斷,據此而載入史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