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141118二晴轉陰:Sad day

   今晨起床喉嚨「確」,飲了杯檸檬水,午後好些。   
   Sad day. 昨剛將歌詞上博,今聞高倉健離世。去年才看過他感人的獨角戲《給親愛的你》。演妻子的田中裕子(現隨夫姓澤田)只出現了不到十分鐘,接著是高倉帶著妻子的骨灰,送她回鄉,從而了解妻子的身世。
   田中裕子30年前以劇集《阿信》打動了一整代的人,如今也已59。今年看她在《家路》裡演福島洩核三年後,不堪長住災民村無所事事,違規遷返輻射區原居所復耕的老太太。《給親愛的你》裡高倉健送她,現實中她送高倉健。祝老太太健康,多演好戲。

  更sad的是,剛聞熟人離世。開朗健談,事業有成。壯年淡出,與妻旅遊為樂,去年過港時,壯健飽滿。還記得他說,千祈唔好去某國。但由發現患病到離開,頭尾不過個多月。人生實在難料。
   令人敬重也更令人傷感的是,朋友得悉大限後,決與妻兒走完最後一程,不勉強治療、不驚動親友。要有至好的本性,方能如此果斷,但又珍惜家人。據說最後的一段時間很辛苦。上天為何要這樣折磨人。RIP.

   佔中退出頭條後,輪到浸大佔領。應屆畢業生上台領文憑時出盡八寶挺佔中,校長強硬回應。學生不甘示弱,升級變招,校長引經據典反駁。
   以往中大生最激,如今後浪推前浪。但學生選系因而隨後的職業,很視乎人生態度。這次抗議的主要是社會/社工、政治系。換了財經生,應絕無僅有。理工科相信也絕少。
   學生抗議或難免,但我相信,崇高的抗爭應有較具深意的形式,擔遮上台太低B未來的棟樑若以此為榮,整個社會的思維高極有限,不能只怪建制拖政治後腿。
   香港推動創意十幾年,至今未見有哪種發明上得了國際,我相信根源在此。
   我並非精英主義者,至今記得在廣州讀小學聽來的「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也就是集思廣益勝過一人天才的平民哲學,在生活態度上認同commoner。但拒絕elitism不等於低B玩嘢。

   與此有關,浸大新聞系首次以非liberal的原因見報。有兼任講師本月12日在MP的專欄發表辭職「宣言」,稱有感於有捐款人怕被學生抗議失尊嚴,拒絕該校的榮譽博士,而自己也發覺「不懂教新一代」。
   新聞是最自由派的行業,訓練從業員的學系自不例外。這位女講師此前是壹傳媒的名記者。換了「事事旦旦」的「五毛」,傳理系也不會請。她在宣言裡說,有講師稱無必要採訪宣傳意味大的藍絲帶(反佔中)集會,她覺得大學生在畢業禮打傘和「柴台」是荒謬,以委婉的語氣說,對大學及新聞界感到陌生。
   我不夠今天的同學「左/新」(或者以反中角度說是「右」),很明白女講師的感嘆。十幾年前就發現,求真客觀的傳統新聞觀早就「過時」。
   自由派的右派罵完納粹、共產黨、《1984》操控言論後,為了推動進步,自己把新聞變成宣傳工具,步被罵者的覆轍。傳媒為了「理想」,可以套話、誇張、玩嘢......。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AD就索性當其民主戰號。一到六四、七一,頭版頭條用斗大的字高呼《今日見》。媒體以往事後報導,現在事發前主導,相當於財經版由報導進而主導股市。
   新聞課程順勢由教導學生客觀求實,轉向推動進步。若此,當然只應採訪佔中而摒棄反佔中。至於學位照收但議照抗,也是「進步壓倒一切」的邏輯。真理在我,孟子話齋,「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管你什麼禮儀規矩。只要是反動的,一概要撥亂反正。
   文革時的紅衛兵不就如此理直氣壯?
   就寫到這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