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補看完《Mother Teresa》。2003德蘭修女封聖那年的意大利製作,成功塑造了「聖人」的形象。教廷在幕後應有角色。
撇開其宗教意味,此片對俗世的管治頗有啟發。教會以傳教為本職,慈善純為方便傳教。德蘭修女60年代向教廷申請在加爾各答開辦專職派飯、治病、收養孤兒的修會,被視為只管肉體放棄靈魂,捨本逐末。
但梵蒂岡派來的欽差經實地考察後,目睹飢民、孤兒、病患遍野,每分每秒都有人因而死亡,根本等不到永生的救贖。欽差不但上報贊成建會,更成為德蘭的fans,自此留在其身邊輔助。
這裡帶出了管治上輕重緩急有別,需要「兩條腿走路」的問題。上位者在高空俯瞰,看的是社會一般性、世間普遍的需要。德蘭深入民間,看到特殊地區迫切的困難,一般的幫助遠水不救近火。
德蘭式管治的第二個「教訓」是無組織規劃、殺到就食的隨機而治,還是像政府、企業那樣,分層級、定規劃、分財權的理性而治。
前者在本片裡基本上是人治。德蘭修女為人執著。事無大小,只要她看到,一言定案,沒有人拗得過。但不用說,這在常人的社會裡行不通。
慈善修會人治可行,除了德蘭修女的威望,也因為加爾各答的貧困遠遠超乎善舉的能量。即無規劃,就眼前所見來一個幫一個都做不完。何況濟貧工作與不潔的事物為伍,有勞無功。有此愛心者絕少會濫權、貪腐。
但無政府主義的德蘭式善舉有合理的一面。西方慈善機構除了不按成本回收產品與服務,基本上像企業那樣運作。戲裡,德蘭修女在紐約一個無敵景色的高層會議室,與一眾財務專家、律師、會計師.....審閱成立組織的章程。她問侍應,每人面前的樽裝水多少錢一瓶。聞說要3美元後,她喃喃自語:那相當於我們一個兒童全年的學費了!她隨即起身說,組織不搞了。她要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受惠者身上。
現實中,慈善機構收到的善款大都花在行政上,真正惠及受助者的或不到30%。國際性機構總監外訪的包機費,可能足以維持德蘭免費飯堂、孤兒院、臨終所一年的開支。
這並非否定一般的慈善機構。但一有repectable的組織形式,就難免要付出上流的開支,有需要者分到的只是剩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