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連日超美。
到灣仔室內街市買餸,想起要補鈣。「阿姐,有冇豆漿?」「冇。」豆腐攤的阿嬸說。「咁街市邊度有?」「冇啦,剩番嗰間都執咗。」
沒有問為什麼。說到底不外是大家都光顧汽水廠的豆奶,而作坊生產的豆漿利錢又不如其他豆品。我會繼續在日常所及的範圍內找,但心理有數。
由此想到剛看的日本片《大家再見》。講一個屋邨男童高小時在校內目擊好友被殺,自此拒絕踏出屋邨。12歲畢業後不出邨升中,而是習武自學、每晚巡邏,以邨民的安全為己任。
但住戶隨著經濟改善、下一代升學自立而陸續遷出,單位丟空,邨鋪結業。主角兩次與邨內的小學同窗談婚論嫁,最終都因為女方擺脫兒時的「牢籠」而落空。
主角守護社區到將近30歲時,幾十棟的屋邨幾已淪為廢墟。由於無新戶遷入,政府將單位分配給類似香港少數族裔和尋求庇護者的基層外人棲身。偌大的社區逐漸變成美國所謂的inner city。
這與作坊豆漿難買看似無關,但骨子裡都是:社會生產力提升後,傳統事物裡有價值的部分也隨著不值得保留的部分被新穎的主流取代,令優良的傳統無以承傳。
環顧全球,保育與經濟效益調和的成功率已成為社會先進程度的一大指標。但過去這半個世紀,香港只講短期的經濟效益,忽視關愛、環境、家庭等恆常的價值,埋下了深遠的社會矛盾。由此形成的政府重商輕民甚至官商勾結的形象,成為回歸後激進社運的一大動力。
但建制至今以「守法」來嚇阻「佔中」,認識到這方面的危機、謀求治標的建制中人絕無僅有。
雙方還有得鬥。泛民不一定贏,但建制也會元氣大傷。
2 則留言:
豆漿現在只能在超市購買。 無糖豆漿比較好。
西區賣上海次飯包餃的和部份賣豆品的舖都有散樽豆漿賣.
預設醫療指示以備免於無謂又無尊嚴的晚年醫護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