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國教由絕食、集會(圖:今晚政總)到定下撤科的死限....特別是鏡頭前一眾鬥士的悲憤堅定,使人想起過去這20年的菲律賓、韓國、泰國、緬甸....。香港不會流血,但感覺上是一場「人民革命」。特區雖有中央撐腰而能夠拖下去,但很多人尤其是知識中產會視之為公敵,今後步步維艱。
過去這25年,香港從未見過這樣堅決的抗鬥。為人父母的紛紛站出來,而且願意付出很大的代價來參與。
港人對六四很悲憤,但知道自己改變不了十三億人的現實,而只能在道德上施壓,靜待平反。但國教關乎子女的命運,上升為紀錄片裡,動物媽媽為免子女被噬,明知不敵,也拼死與猛獸決鬥。
這是一場悲劇。雙方都沒有退路。本來,官方撤科不就完了嗎?但從各高官無論怎麼反覆講就是不能撤來看(以前有爭議時,未見過這種態度,連23條都撤回了),我猜這是中南海的底線。一來像《人民日報》海外版說的,「拯救」香港,以免「在黑暗中徘徊更久」;二來樹立對港的權威。
今全港開學,但專攻教育市場的MP頭條不講國教,而是講十八大內情。消息可信有根據。MP自創辦以來,就以國情獲「開小灶」為賣點。但今天的頭條似乎不僅想轉移反國教的死限。
《擬削文宣政法 展政改決心》的標題給我的感覺是暗示:現在的困難是暫時的,請忍到十月十八大換班後,到時會有轉圜。
緊接著當然是:國教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週日的選舉?
看外交部發言人用舞台高腔回答有關東京都艇勘察釣島的提問,確是「得把口」。但相信一如港官,是啞子吃黃蓮,只不過臉皮更厚。
MP南方朔在專欄裡說,《台灣由小貪升級為大貪》。在目前的氣氛下,第一個反應是:受對岸風氣污染?
胡營大將令計劃改任統戰部長,栗戰書接替他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我對高層動向興趣不大,想講的是:
一個搞「計劃」,一個下「戰書」,五六十年前出生時,中共入主大陸不久,父母就這樣進步,怪不得平步青雲。二十年後的領導大概會叫「開放、改革、崛起、復興、和諧、維穩」?
官員包養情人降撤職不如判事主用同等的錢來包養貧寒的學童。
MP《去曾蔭權化 政策翻案陸續來》。置安心後,還有什麼不安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