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100817二《都市》:京港關係新開端?

原載《都市日報》2010年8月17日二《都市博客》專欄:  

說到底,香港反共但政治上對兩岸沒有重要性,只是中南海一筆小額的負資產,注定虧本,但所虧有限。 

去年此時隨識途老馬入藏,不料在拉薩一落地就高反(高山反應)入院,慌忙撲飛回港,前後不過48小時。因此,對於上周的湯家驊無限同情。帶我入藏的友人話齋,「不是你一個人咁慘」。

議員百忙中去朝聖,一旦泡「湯」,下回不知何年何月。換了我,恐怕也不會因為上機前感冒就縮沙。不過有人可能偷笑。泛民四大狀,唯獨其在政改上「非」公投、與中央傾。華叔都被罵「癌症上腦」,湯生又怎少得了「高反黐肺」的冷嘲。但也正因此,我勸網友放心,胡主席緊張過你,說不定專機伺候。果然,大狀在拉薩插喉的照片見報當天,就已飛抵北京。

我由此又想起, 1972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外訪途中詐病失蹤。原來上京覲見毛主席,為凍結了20多年的中美關係破冰。大狀這次帶病赴京亦正當敏感時刻,肯定有人竊竊私語。

我的小人之心,好心人冇眼睇。不過,小人之心總是更有市場。因為同期盛傳,「柔性」的外交部書記王光亞接掌港澳辦。由於廖暉轄下的這個部門剛在政改上被胡總翻盤,不buy目前特首「候選人」的中環人乘機高呼:港澳事務換腦,一切推倒重來!

的確,港澳辦過去這20年形格勢禁。港務本來近僑務多過外交,由重民情的「華僑」來辦,應較凡事講主權的外交官靈活。廖暉生父廖承志長期旅日,又是周恩來的世交,當年對港澳習慣軟處理,沒想到兒子倒過來。但歷史注定港人反共。北京收回管治,政治上只能走右,輸少當贏。惜現實中相反。

理由很簡單。回歸前的一百年,香港繁榮而內地動盪,今天的港人源於南下的難民。上次的六四逃亡潮距今不過21年,很多人刻骨銘心。中央倚重的「愛國愛港人士」是絕對的少數,泛民以賴的六成鐵票才是主流。專業人士仍有不少人近倫敦遠過於北京。要到港人在政治上可以接受中共,用龍應台的話說夠文明,才會自發地愛國。

次之,香港除了法治,政治上對兩岸並無可觀性。對台灣來說,香港彈丸之地、自治層次低、民主落後、人文素養弱,不但產生不了兩岸復合的聯想,反成為綠營反中的口實。至於說內地,經濟上只要過得去,就不會因為香港反共的星火而燎原。六四後頭幾年,內地仍然蹣跚。有人怕香港學索羅斯,借金融中心的槓桿來挑起顏色革命。但內地隨後的經濟反轉了與香港的依存關係,反共基地的話題自動消失。誠然,世間事盛極必衰,但暫時看不到內地有這個可能。反過來,香港由於經濟領先加上殖民地的歷史,內地人早已習慣港人的「特權」。他們現階段更需要獨立的法治。香港即使今天普選,也不會激起內地人的期盼。

說到底,香港反共但政治上對兩岸沒有重要性,只是中南海一筆小額的負資產,注定虧本,但所虧有限。上策是玩一鋪漂亮的,而不是生怕輸錢,綁手綁腳。具體而言,政治上順港人的勢而行。有了民心,激進派和台獨也就無從刁難。

政改翻盤和港澳辦換人是京港關係的新開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