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 都市日報 <都市博客>專欄 2009 01 20
港人避年,繁文縟節只是藉口,骨子裏是有錢後,變得個人中心,不願意再跟在長輩身後客套。錢要為自己而花,為甚麼要用來送手信、派利市?
讀者看到本文時,相信忙於過年多過上班。金融海嘯下,經濟本來就淡靜。現在離過年只剩四個工作天,不會有大買賣,不如放下公事,等過了年再說。
記得1960年代初,經濟還未起飛。一般青少年過年才有新衣,才能大魚大肉,才有利是錢買玩具,等過年望眼欲穿。但這也對成年人造成了壓力。那時候過年叫做年「關」,傳媒的話題不是購物玩樂而是撲水避債,最愛炒作的是有人年晚被炒,債主臨門,自尋短見,妻兒生活無着。但對大多數人來說,一家大小圍攏在大桌子前吃團年飯,飯後派利是、「逼」花市,接着那幾天扶老攜幼,上門拜年叙舊……遠比現在過年親切。
但後來港人開始避年,提早團年,然後外出旅行。放完假回來後,彼此一句「恭喜發財」就算數。由於外遊者多,過年那幾天,家裏沒有生氣,市面冷冷清清。
年輕一代怕拜年,我可以理解。有些親友很久不見,面對面時無話可說,還得被人問長問短。手信來來去去不外那幾種,看見就膩。但你不得不送,我不得不收,收了還要找人送。不少手信轉來轉去仍然找不到歸宿。
但想深一層,港人避年,繁文縟節只是藉口,骨子裏是有錢後,變得個人中心,不願意再跟在長輩身後客套。錢要為自己而花,為甚麼要用來送手信、派利是?
但其實,任何習俗都不可能沒有副作用。我們上個月還很欣賞的聖誕裝飾,現在不也成了廢料?所收到的禮物也沒有幾種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同樣要找機會送走。相對於拜年手信,聖誕禮物的好處是送給個人,因此日常可以留意對方的喜好,對症下藥。拜年的手信千篇一律,太多糖果,不利健康。此外聖誕秉承基督教傳統,利用過節做善事,值得我們仿效。
西方人過聖誕,目的是家庭團聚,分享一年來的經歷,彼此關懷。中國人過年又何嘗不然?這在遙遠的將來仍然有價值。商戶借用來賺錢在所難免。吃喝玩樂和購物,我們大可酌量而為。花多少錢、怎麼花,世間自有公論。
因此,關鍵不在於過年是否值得,而在於怎樣「微調」習俗,用合時的形式取代落伍的成分。舉個例,大約直到1970年,過年頭三天,當局不成文地開放賭禁。街上有番攤,不少家庭打開門玩牌。警員直行直過。但一到初四就回復正常,繼續賭的話,警察就會來干涉。
正因此,過年頭三天,不少家庭准許子女在家用利是錢來賭,甚至由長輩做莊。這在今天不可想像,但也許我這一代人比較單純,把家裏過年的牌戲看作湊熱鬧,享受支配利是錢的樂趣。無論輸贏,都只當作玩,過了年就回復常態。絕少因為過年這三天而迷上賭博、荒廢學業,最終沉淪。而市民也很自律,家裏的注碼限於利是錢規模,一家同樂的成分遠多過真正想贏對方的錢。或因此,當時連教育界和連宗教界也沒有說不。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奧巴馬行嗎?
原載《信報》時事評論<兩地一檢>專欄 2009 01 19
下周一是年初一,本報休息,在此先祝各位牛年大小平安。
上周講了些我們身邊的 transitions(蘋果電腦的靈魂 Steve Jobs 看來是就此告別了),明天萬里外的 transition 更是本世紀的里程碑。在金融海嘯和以巴激戰中,我們恍惚聽見美國人高歌「Joy to the world, Obama is come! Let earth receive her King ......」。
明天就任總統的奧巴馬由獨立之城費城坐火車南下首都華盛頓,沿途接受歡呼。走的是林肯一個半世紀前解放黑奴的路,但再往上推,更像二千年前耶穌在信徒簇擁下進入聖城耶路撒冷。世人希望奧巴馬有摩西的異能,將他們與金融海嘯分隔開來,但絕不希望他重蹈耶穌和林肯的苦路。
刷新兩項白宮紀錄
美國立國二百三十三年後,黑人終於打碎奴隸的枷鎖,入主白宮,與此同時刷新兩項白宮換主的紀錄:新主民望最高,而舊主民望最低。奧巴馬是白宮的第四十四任主人。「四」字在粵語裏諧音「死」,但在滬語裏諧音「水」。他身為黑人,現只希望前一種咒詛不要成真,但後一種預言已成為現實。他將會是放水和赤字最多的美國總統,突破萬億之數。美元若因此而貶值,與其掛鈎的港元和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的中國也有難。有人肉麻到將英國古傳說中的 Camelot 盛世套上新總統姓氏的「頭文字B」,高呼 Bamelot 時代來臨。但聽來更像 bang me a lot。
新總統除了姓氏,first name(第一名,英國稱為 given name)Barack 也來自非洲,讀來像英文裏的 baroque。而有趣的是,奧巴馬左得有分寸,的確帶點這種歐洲近代的復古風。他在政治上痛斥官僚,誓言還政於民,但重用菁英以防民粹;經濟上既干預「引導」,也強調競爭力,並非只講分配不求增產。他在道德上甚至偏右,要求回歸傳統,強調家庭、工作和責任。
美國人最難解決的內鬥其實不是伊拉克,而是同志權、墮胎權這類自由派用來鬥基督教的議題(《家庭暴力草案》已打開了香港這方面的缺口,平權議題今後可信會層出不窮。有報紙昨天就仿效上世紀的英國哲學家羅素,發表〈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的長文)。女權、基權、工權……等組織最終相信會與奧巴馬分手。
奧巴馬的 middle name(中間名,有稱為 maiden name 亦即母系姓氏)Hussein(侯賽因)就更尷尬,因為正是被前任派兵推翻,最後被吊死的伊拉克獨裁者姓氏。
論魅力、轉數、敏捷、口才、文才(他的著作取材真實、文筆感人,並未請槍,暢銷實至名歸)甚至身材(愛運動的總統多,有腹肌的少),奧巴馬絕對是美國總統裏的表表者。但面對金融黑洞,各國一再救市仍未見底。也許除了中、印,衰退已成定局,現只希望不會延續到明年。美國雖然國民願意救市,府會也合力,但實力今非昔比。美國《Foreign Policy》即期的封面大題是〈What if he can't〉,擔心奧巴馬無力回天。因此,他只要以民為念、鞠躬盡瘁、平衡國內外利益,就算對歷史有所交代。我們只能衷心地歡迎、樂觀地期望,並作最壞的打算。
白宮換人,傳媒慣例先禮後兵,頭一百日先捧,蜜月過後才踩。但這次金融危機名為「海嘯」,可知其擴散之快。全面爆發至今不過百日,累計變化之大恍如隔世。以此看,無須等到四月底,世人對奧巴馬的能力就已大致知曉。
美國這次換班比較特別的是,新總統專心救經濟,由國務卿頂住外交。篤定獲國會通過提名的希拉莉上周引用哈佛學者和前副國務卿兩年前的提法,要用 smart power 來恢復美國的領導地位。說得具體些,結合政法經社文等內地所謂的綜合實力來達到目的;說得通俗些,軟硬兼施。
本港多數媒體將 smart power 譯作「智慧實力」,但一份專踩布殊的報紙恭維地譯作「巧實力」,似乎怕我們聯想到美國制敵致勝的 smart bomb(聰明彈),有損奧巴馬的形象。
外交政策偏向強硬
但看希拉莉強調「軍事力量有時候是必須的」時的神情,她所謂的 smart 恐怕確有落點精準、正中要害的聰明彈含意。由此看,希拉莉對外會偏向強硬,只不過不像布殊—切尼動輒用武,以為自己仍然是救世主。
希拉莉以「美中關係的發展要看中國態度」的空話交差,看來無意積極發展對華關係。今年是中國的敏感年,人權分子必力促華府對華施壓。希拉莉可信會做點姿態,以收復布殊失卻的美國道德高地。但北京至今不放劉曉波和胡佳,似乎看準了西方要靠其救市。
美國總統就職日的巡遊,我在八一年見識過,主角是列根。我當時住在華盛頓,一大早上街,最後選在聯邦調查局門外,在零下的寒風中站了幾個小時。當時年輕,又受過風城芝加哥的熬練,不以為忤。「縮沙」的反而是列根。他沒有按慣例站在行進中的開篷車上向國民致意,把責任推給副手老布殊,也就是後來接班當總統、以及今天告別的小布殊總統的老父。現在回想起來,列根上任兩個月就遇刺,雖未危及生命,但他就職那天「縮沙」,不排除是情報顯示有人會加害。奧巴馬明天又會否巡遊?
就職演說不容錯過
奧巴馬參政前,在芝加哥大學法律系教了十多年書。最近有芝大同窗來函,說奧巴馬直到最近才搬出的校園寓所,七十年代後期曾經是華人教會,有港、台同窗經常去做禮拜。我前年夏天回芝大為論文教授祝壽,經常坐巴士來往芝大和市中心。奧巴馬的寓所就在巴士線附近,只不過當時他尚未成為熱門,沒有人注意。美國總統當選前通常住在郊區,奧巴馬是例外。
我在學時,芝加哥毫不起眼。但近年大變身,湖濱之美比得上歐洲城市。現再加上奧巴馬的賣點,如果還未選定夏天去哪裏玩,英國《金融時報》一月九日的文章〈The president-elect's Chicago〉可供參考。
就眼前來說,香港周三凌晨直播的奧巴馬就職演說不容錯過。以他在當選夜的演說看,這次的就職演說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好之一,超越一九六一年的甘迺迪。
下周一是年初一,本報休息,在此先祝各位牛年大小平安。
上周講了些我們身邊的 transitions(蘋果電腦的靈魂 Steve Jobs 看來是就此告別了),明天萬里外的 transition 更是本世紀的里程碑。在金融海嘯和以巴激戰中,我們恍惚聽見美國人高歌「Joy to the world, Obama is come! Let earth receive her King ......」。
明天就任總統的奧巴馬由獨立之城費城坐火車南下首都華盛頓,沿途接受歡呼。走的是林肯一個半世紀前解放黑奴的路,但再往上推,更像二千年前耶穌在信徒簇擁下進入聖城耶路撒冷。世人希望奧巴馬有摩西的異能,將他們與金融海嘯分隔開來,但絕不希望他重蹈耶穌和林肯的苦路。
刷新兩項白宮紀錄
美國立國二百三十三年後,黑人終於打碎奴隸的枷鎖,入主白宮,與此同時刷新兩項白宮換主的紀錄:新主民望最高,而舊主民望最低。奧巴馬是白宮的第四十四任主人。「四」字在粵語裏諧音「死」,但在滬語裏諧音「水」。他身為黑人,現只希望前一種咒詛不要成真,但後一種預言已成為現實。他將會是放水和赤字最多的美國總統,突破萬億之數。美元若因此而貶值,與其掛鈎的港元和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的中國也有難。有人肉麻到將英國古傳說中的 Camelot 盛世套上新總統姓氏的「頭文字B」,高呼 Bamelot 時代來臨。但聽來更像 bang me a lot。
新總統除了姓氏,first name(第一名,英國稱為 given name)Barack 也來自非洲,讀來像英文裏的 baroque。而有趣的是,奧巴馬左得有分寸,的確帶點這種歐洲近代的復古風。他在政治上痛斥官僚,誓言還政於民,但重用菁英以防民粹;經濟上既干預「引導」,也強調競爭力,並非只講分配不求增產。他在道德上甚至偏右,要求回歸傳統,強調家庭、工作和責任。
美國人最難解決的內鬥其實不是伊拉克,而是同志權、墮胎權這類自由派用來鬥基督教的議題(《家庭暴力草案》已打開了香港這方面的缺口,平權議題今後可信會層出不窮。有報紙昨天就仿效上世紀的英國哲學家羅素,發表〈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的長文)。女權、基權、工權……等組織最終相信會與奧巴馬分手。
奧巴馬的 middle name(中間名,有稱為 maiden name 亦即母系姓氏)Hussein(侯賽因)就更尷尬,因為正是被前任派兵推翻,最後被吊死的伊拉克獨裁者姓氏。
論魅力、轉數、敏捷、口才、文才(他的著作取材真實、文筆感人,並未請槍,暢銷實至名歸)甚至身材(愛運動的總統多,有腹肌的少),奧巴馬絕對是美國總統裏的表表者。但面對金融黑洞,各國一再救市仍未見底。也許除了中、印,衰退已成定局,現只希望不會延續到明年。美國雖然國民願意救市,府會也合力,但實力今非昔比。美國《Foreign Policy》即期的封面大題是〈What if he can't〉,擔心奧巴馬無力回天。因此,他只要以民為念、鞠躬盡瘁、平衡國內外利益,就算對歷史有所交代。我們只能衷心地歡迎、樂觀地期望,並作最壞的打算。
白宮換人,傳媒慣例先禮後兵,頭一百日先捧,蜜月過後才踩。但這次金融危機名為「海嘯」,可知其擴散之快。全面爆發至今不過百日,累計變化之大恍如隔世。以此看,無須等到四月底,世人對奧巴馬的能力就已大致知曉。
美國這次換班比較特別的是,新總統專心救經濟,由國務卿頂住外交。篤定獲國會通過提名的希拉莉上周引用哈佛學者和前副國務卿兩年前的提法,要用 smart power 來恢復美國的領導地位。說得具體些,結合政法經社文等內地所謂的綜合實力來達到目的;說得通俗些,軟硬兼施。
本港多數媒體將 smart power 譯作「智慧實力」,但一份專踩布殊的報紙恭維地譯作「巧實力」,似乎怕我們聯想到美國制敵致勝的 smart bomb(聰明彈),有損奧巴馬的形象。
外交政策偏向強硬
但看希拉莉強調「軍事力量有時候是必須的」時的神情,她所謂的 smart 恐怕確有落點精準、正中要害的聰明彈含意。由此看,希拉莉對外會偏向強硬,只不過不像布殊—切尼動輒用武,以為自己仍然是救世主。
希拉莉以「美中關係的發展要看中國態度」的空話交差,看來無意積極發展對華關係。今年是中國的敏感年,人權分子必力促華府對華施壓。希拉莉可信會做點姿態,以收復布殊失卻的美國道德高地。但北京至今不放劉曉波和胡佳,似乎看準了西方要靠其救市。
美國總統就職日的巡遊,我在八一年見識過,主角是列根。我當時住在華盛頓,一大早上街,最後選在聯邦調查局門外,在零下的寒風中站了幾個小時。當時年輕,又受過風城芝加哥的熬練,不以為忤。「縮沙」的反而是列根。他沒有按慣例站在行進中的開篷車上向國民致意,把責任推給副手老布殊,也就是後來接班當總統、以及今天告別的小布殊總統的老父。現在回想起來,列根上任兩個月就遇刺,雖未危及生命,但他就職那天「縮沙」,不排除是情報顯示有人會加害。奧巴馬明天又會否巡遊?
就職演說不容錯過
奧巴馬參政前,在芝加哥大學法律系教了十多年書。最近有芝大同窗來函,說奧巴馬直到最近才搬出的校園寓所,七十年代後期曾經是華人教會,有港、台同窗經常去做禮拜。我前年夏天回芝大為論文教授祝壽,經常坐巴士來往芝大和市中心。奧巴馬的寓所就在巴士線附近,只不過當時他尚未成為熱門,沒有人注意。美國總統當選前通常住在郊區,奧巴馬是例外。
我在學時,芝加哥毫不起眼。但近年大變身,湖濱之美比得上歐洲城市。現再加上奧巴馬的賣點,如果還未選定夏天去哪裏玩,英國《金融時報》一月九日的文章〈The president-elect's Chicago〉可供參考。
就眼前來說,香港周三凌晨直播的奧巴馬就職演說不容錯過。以他在當選夜的演說看,這次的就職演說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好之一,超越一九六一年的甘迺迪。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推己及人
原載《都市日報》<都市博客>專欄 2009 01 13
說到底,問題在於思維,而思維源於價值觀。價值觀不變,病患的附近人再多,也可能袖手旁觀⋯⋯一個文明的社會,附近即使沒有人懂得救護,也必定努力叫人、為傷者打氣默禱。
08年最後一次見報,我摘錄了「西班牙沙特」Fernando Savater寫的《倫理學的邀請-做個好人》,作為新年的人生思考。其中一段講中了最近的一些事。這裏試改寫得明確一些:
對地球來說,我們都是外來的。每個人出生時,世界對他/她來說都是陌生的,靠他人的照料才能健康成長。你我受惠於他人的善心,也有義務照料其他來到這個世界的人。不要問誰有權要求你為善。有些人不幸,從未獲得善心的對待。但我敢肯定,他們在內心也很想獲得照顧。因此,對待他人要從人性出發,設身處地,推己及人。
上月有人心臟病發,家人送到明愛醫院門外求救。但與急症室相距仍有百米,員工着家屬自行叫救護車。捨近圖遠,病人不幸失救,明愛備受責難。但院方堅稱,患者所在的地點不屬醫院範圍,建議家屬致電九九九符合指引,失救純屬不幸。但在常人眼裏,這如同見死不救,連院方的上級醫管局也無法接受。明愛上周發表調查報告,承認由上到下處事都有不足。
明愛出事後,不知是否與公眾對醫護界的指責有關,接連傳來醫護人員主動走出診所救急扶危的消息,而且大都喜劇收場。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明愛報告剛緩和了局面,又有醫院丟失嬰兒屍體,而且可能無法尋回。事主痛失子女,還要遭受巨大的恥辱,輿論譁然。明愛報告用了一個關鍵詞「同理心」,大概譯自英文empathy。香港辦事慣用英文。但其實,這不過是中國二千年來的老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今天的話說,「你唔想人咁對你,就唔好咁對人。」醫院員工並非不明白自己的「天」職,只不過首先想到的是「本」職,照搬條文,懶得與事主易地而處:好不容易才將病危的家人送到醫院門外,難道還要回過頭來再打九九九?
壓力團體慣了伸手,要當局增資源、加人手。但大部分醫療事故,辦事態度才是主因。明愛事件中就有上班途中的醫生,臨時在大門外停下來幫忙救人。這位醫生當時還未當值,即使直行直過也不能說失職。但他作為一個人,盡了本分。說到底,關鍵是大難臨頭時,就近的人有否設身處地,放下手頭的事來幫忙。現在的問題是,求救電話打到醫院時,員工按常態處事,沒有想到自己只離出事地點一百米,屬於事發範圍,應採用非常態的行動。說到底,問題在於思維,而思維源於價值觀。價值觀不變,病患的附近人再多,也可能袖手旁觀。內地據說曾經有事故現場,人們圍在傷者身旁,打賭其何時斷氣。一個文明的社會,附近即使沒有人懂得救護,也必定努力叫人、為傷者打氣默禱。
至於說「非醫院範圍」的問題,可以相信,患者倒下的地點不屬於法律上的醫院premises,故要病人家屬打九九九是按規定辦。但任何規定都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危難。一旦出現意想不到的危機,只能從人性出發,拋開條文,先脫險再說。難道四川地震後,埋在瓦礫裏的災民要打九九九才能獲得救援?
說到底,問題在於思維,而思維源於價值觀。價值觀不變,病患的附近人再多,也可能袖手旁觀⋯⋯一個文明的社會,附近即使沒有人懂得救護,也必定努力叫人、為傷者打氣默禱。
08年最後一次見報,我摘錄了「西班牙沙特」Fernando Savater寫的《倫理學的邀請-做個好人》,作為新年的人生思考。其中一段講中了最近的一些事。這裏試改寫得明確一些:
對地球來說,我們都是外來的。每個人出生時,世界對他/她來說都是陌生的,靠他人的照料才能健康成長。你我受惠於他人的善心,也有義務照料其他來到這個世界的人。不要問誰有權要求你為善。有些人不幸,從未獲得善心的對待。但我敢肯定,他們在內心也很想獲得照顧。因此,對待他人要從人性出發,設身處地,推己及人。
上月有人心臟病發,家人送到明愛醫院門外求救。但與急症室相距仍有百米,員工着家屬自行叫救護車。捨近圖遠,病人不幸失救,明愛備受責難。但院方堅稱,患者所在的地點不屬醫院範圍,建議家屬致電九九九符合指引,失救純屬不幸。但在常人眼裏,這如同見死不救,連院方的上級醫管局也無法接受。明愛上周發表調查報告,承認由上到下處事都有不足。
明愛出事後,不知是否與公眾對醫護界的指責有關,接連傳來醫護人員主動走出診所救急扶危的消息,而且大都喜劇收場。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明愛報告剛緩和了局面,又有醫院丟失嬰兒屍體,而且可能無法尋回。事主痛失子女,還要遭受巨大的恥辱,輿論譁然。明愛報告用了一個關鍵詞「同理心」,大概譯自英文empathy。香港辦事慣用英文。但其實,這不過是中國二千年來的老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今天的話說,「你唔想人咁對你,就唔好咁對人。」醫院員工並非不明白自己的「天」職,只不過首先想到的是「本」職,照搬條文,懶得與事主易地而處:好不容易才將病危的家人送到醫院門外,難道還要回過頭來再打九九九?
壓力團體慣了伸手,要當局增資源、加人手。但大部分醫療事故,辦事態度才是主因。明愛事件中就有上班途中的醫生,臨時在大門外停下來幫忙救人。這位醫生當時還未當值,即使直行直過也不能說失職。但他作為一個人,盡了本分。說到底,關鍵是大難臨頭時,就近的人有否設身處地,放下手頭的事來幫忙。現在的問題是,求救電話打到醫院時,員工按常態處事,沒有想到自己只離出事地點一百米,屬於事發範圍,應採用非常態的行動。說到底,問題在於思維,而思維源於價值觀。價值觀不變,病患的附近人再多,也可能袖手旁觀。內地據說曾經有事故現場,人們圍在傷者身旁,打賭其何時斷氣。一個文明的社會,附近即使沒有人懂得救護,也必定努力叫人、為傷者打氣默禱。
至於說「非醫院範圍」的問題,可以相信,患者倒下的地點不屬於法律上的醫院premises,故要病人家屬打九九九是按規定辦。但任何規定都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危難。一旦出現意想不到的危機,只能從人性出發,拋開條文,先脫險再說。難道四川地震後,埋在瓦礫裏的災民要打九九九才能獲得救援?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Transition, transition
原載《信報》時事評論 <兩地一檢> 專欄 2009 01 12
踏入零九年後,還以為壞消息以金融海嘯最惡,沒想到會被傳媒界的悲歡離合喧賓奪主。上周三剛望過為前上司夫人舉行的安息彌撒,翌日又有舊同事離世。同期內,蘋果電腦的總設計師Steve Jobs(喬布斯)因健康問題退居幕後,令人擔心過去二十五年最具創意的IT王國無以為繼。
李怡先生是我初出道的上司,在他主編的《七十年代》﹙後改稱《九十年代》﹚月刊跟他學師四年。其間,他的夫人梁麗儀女士不時來探班,我也偶爾到他們家作客。最後一次見面是年前的飯局。其後,座上的另一位舊同事劉文良也不幸英年早逝。
李先生近日撰寫的夫人生平解開了文化界的一個謎。四人幫年代,《七十》署名「齊辛」的權威中國評論原來是李氏伉儷「齊心」、一「齊辛」勞的成果,夫人起稿而先生定稿。梁女士可信是香港當時唯一的女政論家。行內都知道「齊辛」意指集體創作,但不知道除了李先生還有哪些高手。我雖然在編輯部工作,也不甚了了。
趙來發則是我至少三次的先後同事,包括本報。但要麼他出我進,要麼我出他進,始終無緣打對面。但共同的舊同事少說也有十幾個。一年前他為主編的刊物《文化現場》來約稿。最後一次見面是他在瑪麗醫院治療期間。
同道稱他「發哥」,但我比他老,叫慣「發仔」。他是文化界的通天老倌和 new-age devotee,追求靈性,實踐人性,與世無爭,與人無尤。為人高度透明,在網誌裏無所不談。看慣了他的生活筆記,還以為自己是他的室友。他既非名流,又不出位,但網址至今有過百萬人瀏覽,也算是一項紀錄。
發仔篤信佛教,熱愛生命,但參透生死。離世前三天,在最後的留言(見同文徐詠璇和余錦賢上周的專欄)裏與親友說「人生再見」,多謝身邊的人和「一切人生經(歷過)的事物」,叫大家「不要怕」。坦然面對死亡,更反過來勸在世的人勇於面對,他的故事如果結集,好過美國不少posthumous celebrities 的抗癌經歷。
去年辭世的另一個舊同事黃婉玲也有發仔類似的豁達,這些朋友都值得我們引以為傲。
惡訊頻傳,人到中年的朋友唏噓之餘,都彼此勉勵祝禱。我由此想到另一點:應否盡早為身外之物安排好公益出路,多做點有用的事?
長江後浪推前浪
同期內,社會上亦更替頻仍。本報轉手兩年後,創辦人如約歸隱,大股東正式接辦。王牌專欄《投資者日記》的創始人曹仁超由一周見報六日減為只寫周一,其餘五天由後起之秀畢老林接棒。
曹 Sir 減少筆耕後,有意向受眾十萬計的電視和百萬計的內地書市進軍。以曹 Sir 的外型和口才,絕對是投資界的蘇絲黃。曹 Sir 的書在港銷量過萬(一般書只印兩千),內地人口多二百倍,且急於發財,希望賣五十萬本並不為過。但內地投資環境不同,工具有別,加上大戶造市、政府干預,香港的成功經驗恐怕得改寫才用得上。相對來說,將原文裏的香港話改為普通話,只需在電腦裏把「行山」search and replace為「遠足」、「孖展」換成「保證金買賣」,容易得多。
至於港人不讀書,曹Sir不妨看得開些。我們以金錢為本,不讀書是「理性」行為。科舉時代無疑「書中自有黃金屋」。現在貨幣電子化,市場瞬息萬變。書本知識轉化為金錢效益不高,港人寧可繞過書本,直接入市實踐。價值觀不變,讀書只是奢談。
同樣是創辦人引退,蘋果電腦的震撼性又非本報可比。Jobs不再在上周的蘋果產品年度大展 Macworld 上現身說法後,被媒體勁踩。本港的《蘋果日報》說〈至潮蘋果變悶蛋〉。
由於懶得學倉頡,加上軟件貴,我從未買過Mac,連帶未擁有過蘋果產品。但蘋果由 iMac、iPod 到iPhone,幾近完美地融合了科技與藝術。PC和微軟只有用家而沒有擁躉,但蘋果用家十有九是粉絲。我家就有個 iPhone club。上周在油麻地的百老匯輪候入場。排在前面的七人組,有五個手持 iPhone / iPod touch 在交流。看他們一邊在熒幕上「手揮琵琶」一邊說笑,multi-touch 的瀟灑令人嘆為觀止。我手機的觸控熒幕笨到幾乎 hang 機。
不能承受之重
但蘋果由始至終以 Jobs 為靈魂。Jobs 十年前被逼走,蘋果就一落千丈,今後只怕樹倒猢猻散。這使我想起「俄國馬克思主義之父」普列漢諾夫提出的命題《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說白了,是天才還是群眾創造世界?保守的菁英論與毛澤東的人民論哪個是真理?蘋果少了 Jobs 後,今後的 i- 產品會否悶死?創報三靈魂出竅後,《信報》的品牌又能否維持?不用說,蘋果和本報的接班人都面對不能承受之重。幸而本報未上市,創意也不像蘋果那樣集中於一個人。
我由此想到香港的「蘋果」。黎智英說,公司取名 Next 和 Apple,是因為他崇拜 Jobs。幸虧,他的公司只是在名稱上拾人牙慧,在市場上賴以取勝的企業文化卻是東主自創的。企業文化比創意容易內化。黎智英憑着魅力和權術,可信已將「市場推動政治」的傳媒哲學內化為員工甚至同業的行為。他日即使離去,新聞界也不可能回到「黎前」的時代。
要數各類媒體更替的周期,文字界如果有三十年,也就是三十年前冒起的名作家,今天仍然可望發表,則影音界或許是十三年,網絡更只有三年。蘋果電腦創辦那年,我還未認識趙來發。現在他已經走了。但二十五年對於電腦,相當於人的幾個世紀。Jobs「下台」之前半年,當年幾乎同時冒起的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 也宣布退隱。蘋果如果因為沒有 Jobs,從而少了 jobs 可做,微軟又會否因為少了 Gates 把關,畀對手突破其市場gates,打破「壟斷」?
江山代有人才出
Gates 和 Jobs 作為電腦時代的元勳,五十出頭就要離開,比趙來發只大幾歲。近年網絡由 1.0 步向 2.0,風雲人物更幾乎年年換代。去年的風頭躉是創辦 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一個「二十中」輟學創業的哈佛猶太小子,「直情」就是Gates 2.0。相比之下,三十中的兩個 Google 創辦人已是中生代;四十歲的 Yahoo 創辦人 Jerry Yang(楊致遠)更相當於臨近退休的 baby boomer。
香港懷疑有大鱷想用上述的 Jobs 遊戲玩新世界集團。上周一度傳聞,年逾八旬的集團主席病危。但當事人立即現身,挽回股價。戰後第一代的巨富均已八旬開外,這場遊戲看來還會再玩。
踏入零九年後,還以為壞消息以金融海嘯最惡,沒想到會被傳媒界的悲歡離合喧賓奪主。上周三剛望過為前上司夫人舉行的安息彌撒,翌日又有舊同事離世。同期內,蘋果電腦的總設計師Steve Jobs(喬布斯)因健康問題退居幕後,令人擔心過去二十五年最具創意的IT王國無以為繼。
李怡先生是我初出道的上司,在他主編的《七十年代》﹙後改稱《九十年代》﹚月刊跟他學師四年。其間,他的夫人梁麗儀女士不時來探班,我也偶爾到他們家作客。最後一次見面是年前的飯局。其後,座上的另一位舊同事劉文良也不幸英年早逝。
李先生近日撰寫的夫人生平解開了文化界的一個謎。四人幫年代,《七十》署名「齊辛」的權威中國評論原來是李氏伉儷「齊心」、一「齊辛」勞的成果,夫人起稿而先生定稿。梁女士可信是香港當時唯一的女政論家。行內都知道「齊辛」意指集體創作,但不知道除了李先生還有哪些高手。我雖然在編輯部工作,也不甚了了。
趙來發則是我至少三次的先後同事,包括本報。但要麼他出我進,要麼我出他進,始終無緣打對面。但共同的舊同事少說也有十幾個。一年前他為主編的刊物《文化現場》來約稿。最後一次見面是他在瑪麗醫院治療期間。
同道稱他「發哥」,但我比他老,叫慣「發仔」。他是文化界的通天老倌和 new-age devotee,追求靈性,實踐人性,與世無爭,與人無尤。為人高度透明,在網誌裏無所不談。看慣了他的生活筆記,還以為自己是他的室友。他既非名流,又不出位,但網址至今有過百萬人瀏覽,也算是一項紀錄。
發仔篤信佛教,熱愛生命,但參透生死。離世前三天,在最後的留言(見同文徐詠璇和余錦賢上周的專欄)裏與親友說「人生再見」,多謝身邊的人和「一切人生經(歷過)的事物」,叫大家「不要怕」。坦然面對死亡,更反過來勸在世的人勇於面對,他的故事如果結集,好過美國不少posthumous celebrities 的抗癌經歷。
去年辭世的另一個舊同事黃婉玲也有發仔類似的豁達,這些朋友都值得我們引以為傲。
惡訊頻傳,人到中年的朋友唏噓之餘,都彼此勉勵祝禱。我由此想到另一點:應否盡早為身外之物安排好公益出路,多做點有用的事?
長江後浪推前浪
同期內,社會上亦更替頻仍。本報轉手兩年後,創辦人如約歸隱,大股東正式接辦。王牌專欄《投資者日記》的創始人曹仁超由一周見報六日減為只寫周一,其餘五天由後起之秀畢老林接棒。
曹 Sir 減少筆耕後,有意向受眾十萬計的電視和百萬計的內地書市進軍。以曹 Sir 的外型和口才,絕對是投資界的蘇絲黃。曹 Sir 的書在港銷量過萬(一般書只印兩千),內地人口多二百倍,且急於發財,希望賣五十萬本並不為過。但內地投資環境不同,工具有別,加上大戶造市、政府干預,香港的成功經驗恐怕得改寫才用得上。相對來說,將原文裏的香港話改為普通話,只需在電腦裏把「行山」search and replace為「遠足」、「孖展」換成「保證金買賣」,容易得多。
至於港人不讀書,曹Sir不妨看得開些。我們以金錢為本,不讀書是「理性」行為。科舉時代無疑「書中自有黃金屋」。現在貨幣電子化,市場瞬息萬變。書本知識轉化為金錢效益不高,港人寧可繞過書本,直接入市實踐。價值觀不變,讀書只是奢談。
同樣是創辦人引退,蘋果電腦的震撼性又非本報可比。Jobs不再在上周的蘋果產品年度大展 Macworld 上現身說法後,被媒體勁踩。本港的《蘋果日報》說〈至潮蘋果變悶蛋〉。
由於懶得學倉頡,加上軟件貴,我從未買過Mac,連帶未擁有過蘋果產品。但蘋果由 iMac、iPod 到iPhone,幾近完美地融合了科技與藝術。PC和微軟只有用家而沒有擁躉,但蘋果用家十有九是粉絲。我家就有個 iPhone club。上周在油麻地的百老匯輪候入場。排在前面的七人組,有五個手持 iPhone / iPod touch 在交流。看他們一邊在熒幕上「手揮琵琶」一邊說笑,multi-touch 的瀟灑令人嘆為觀止。我手機的觸控熒幕笨到幾乎 hang 機。
不能承受之重
但蘋果由始至終以 Jobs 為靈魂。Jobs 十年前被逼走,蘋果就一落千丈,今後只怕樹倒猢猻散。這使我想起「俄國馬克思主義之父」普列漢諾夫提出的命題《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說白了,是天才還是群眾創造世界?保守的菁英論與毛澤東的人民論哪個是真理?蘋果少了 Jobs 後,今後的 i- 產品會否悶死?創報三靈魂出竅後,《信報》的品牌又能否維持?不用說,蘋果和本報的接班人都面對不能承受之重。幸而本報未上市,創意也不像蘋果那樣集中於一個人。
我由此想到香港的「蘋果」。黎智英說,公司取名 Next 和 Apple,是因為他崇拜 Jobs。幸虧,他的公司只是在名稱上拾人牙慧,在市場上賴以取勝的企業文化卻是東主自創的。企業文化比創意容易內化。黎智英憑着魅力和權術,可信已將「市場推動政治」的傳媒哲學內化為員工甚至同業的行為。他日即使離去,新聞界也不可能回到「黎前」的時代。
要數各類媒體更替的周期,文字界如果有三十年,也就是三十年前冒起的名作家,今天仍然可望發表,則影音界或許是十三年,網絡更只有三年。蘋果電腦創辦那年,我還未認識趙來發。現在他已經走了。但二十五年對於電腦,相當於人的幾個世紀。Jobs「下台」之前半年,當年幾乎同時冒起的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 也宣布退隱。蘋果如果因為沒有 Jobs,從而少了 jobs 可做,微軟又會否因為少了 Gates 把關,畀對手突破其市場gates,打破「壟斷」?
江山代有人才出
Gates 和 Jobs 作為電腦時代的元勳,五十出頭就要離開,比趙來發只大幾歲。近年網絡由 1.0 步向 2.0,風雲人物更幾乎年年換代。去年的風頭躉是創辦 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一個「二十中」輟學創業的哈佛猶太小子,「直情」就是Gates 2.0。相比之下,三十中的兩個 Google 創辦人已是中生代;四十歲的 Yahoo 創辦人 Jerry Yang(楊致遠)更相當於臨近退休的 baby boomer。
香港懷疑有大鱷想用上述的 Jobs 遊戲玩新世界集團。上周一度傳聞,年逾八旬的集團主席病危。但當事人立即現身,挽回股價。戰後第一代的巨富均已八旬開外,這場遊戲看來還會再玩。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09自求多福
原載《U Magazine》Life, issue 163, 2009 01 09
每年送舊迎新,傳媒照例回顧與展望。但人云亦云,眼花撩亂。如果只看一種媒體,我會選英國Economist(經濟學人)週刊出版的《The World in 2009》(零九全球展望),全面得來較有深度。
例如第22頁說,金融海嘯逼使各國加強監管本來是好事。但在現實中,監管是死的,人是活的,也就是內地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監管再嚴密,也總有人找到漏洞。何況升市時怕執輸、跌市時怕「走得摸」,以致盲目地推高和質低股價,是「人性」的弱點。市場崩潰後,人人都好像明白了自己的愚昧。但下一個升市到來時,看著指數氣勢如虹,很快就忘記了上次的教訓,又或者相信自己已經學會了如何適時套現,以致重蹈覆轍。
至於今年的經濟,《經濟學人》認為,雖然會「開始」復甦,但微弱到用放大鏡都看不到。換言之,自求多福。
第145頁說,想明白何謂金融海嘯,記住這串「頭文字D」:derivative(衍生工具)、default(無法償付)、disaster(災難)。這三個字上一個導致下一個,串起來就是危機的成因。該刊說,救市不論成敗,「唯獨律師最開心」。說白了,只有律師是贏家,因為不論救市、訴訟、立法、諮詢,不論正方還是反方,一出手就要請律師。
至於中國,該刊提醒我們,今年是「六四」20周年,海內外會藉機推動政改。這個揣測並無新意。真正令人擔心的是,中央似乎無意改革政治,六四來臨前,萬一用鐵腕壓制民間的悼念,必然再出事,
此外有兩篇文章令人聯想到香港。第51頁說,加拿大多倫多所在的Ontario(安大略)省一向最有錢,長期接濟其他省份。但踏入新世紀後風水輪流轉,安大略與溫哥華所在的British Columbia(英屬哥倫比亞)、Alberta(阿爾伯塔)等西部省份此消彼長,現在輪到安大略攤大手板,令人想起香港與內地近年地位對調。
第80頁說,「形象工程」蔚為潮流,各大城市爭相興建博物館。但在歷史上,博物館只旺開張後頭一兩年。言下之意,從第三年開始,公眾不再覺得新鮮,入場率回復「正常」。這會否也是香港「西九」的宿命?
The Economist《The World in 2009》/原價:9.95美元/售賣點:各大書點、美軍商場/網站:economist.com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梅蘭芳》,看你喜歡不
原載《都市日報》2009年1月6日〈都市博客〉專欄
筆者按:《都市》的這個專欄原名〈香江人語〉,今年起改稱〈都市博客〉,我的文字也由周三改為周二見報。該報這次改版,幅度不小,希望成功。
陳凱歌導演的上一部大片《無極》一塌糊塗,但《梅蘭芳》比我想像的要好。兩個多鐘頭不但不悶,甚至嫌結尾太倉促,對京劇伶王在抗戰期間罷演的那七八年做了些甚麼,毫無交代。
為了照顧本地口味,電影在港以梅蘭芳和紅顏知己孟小冬的一段情為賣點,突出黎明和章子怡的生旦配搭。生活上處處受制於妻子的伶王,和一個同行靚女因為在舞台上搭檔而生情,因為妻子的干預而分開。妙的是,伶王在台上男扮女裝,靚女則剛好相反。兩人在舞台上假鳳虛凰,在現實中真情流露。而且性向都很正常,男花旦在台下愛的是美女,女鬚生(老生)愛的是俊男。
但其實,這段情在戲裡只佔中段大約三分之一的長度。在這之前寫的是梅蘭芳在民國初年的崛起,在這之後則突出伶王堅拒在日本鐵蹄下演出的愛國情操。
三段戲裡,我最喜歡第一段,借用梨園來呈現上世紀初,中國由帝制到共和所激發的社會變遷。少年的梅蘭芳滿懷理想,想改革京劇以擴大觀眾面、推動社會進步。但栽培他出道的老伶王在清朝覆沒前深受皇室寵幸,以此為榮,不輕言變革。這一長一幼,長者是行內的泰山,幼者是孤兒,由長者帶大,兩人的關係既是師徒又是祖孫。現在,新生的天才挑戰行內的王者、反咬自己的恩人。最後,兩人各據一間戲院傾情演出,用票房和觀眾的冷熱來決生死。
老伶王與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孫兒打擂台,心情之悲憤可想而知。不幸的是,老人縱使以畢生功力演出首本戲,台下仍然空空如也,觀眾都跑去捧梅蘭芳。他低頭認輸那一刻,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梅蘭芳痛失怙恃,但京劇也自此進入梅蘭芳時代。
我最欣賞戲裡的京片子對白,使人回憶起那個悲憤的大時代,更使我想起走過那段日子的先父。余生也晚,沒有機會看梅蘭芳的舞台演出,只看過1950年代中期他最後演出的彩色紀錄片《宇宙鋒》和《貴妃醉酒》。這兩部折子戲都是梅蘭芳的拿手好戲。他拍片時已接近老年,臉型和身材已發福,但舞台身段仍在。至今猶記得他在戲裡裝瘋時的水袖。可惜梅蘭芳在巔峰時期碰上八年抗日加四年內戰,而中共入主初期可能又拍不出彩色電影。如果能早一些留影,後世觀摹參照會容易得多。
至於電影裡最後三分一講的梅蘭芳留鬚罷演,黎明一向演技「木獨」,真正突出的反而是一個從小迷上梅蘭芳的日本軍官。此人深知,只要能說服伶王繼續演出,就能贏得淪陷區中國人的好感,有利於日軍的佔領。但上司專橫暴戾,看不起中國人,用殺頭來逼伶王就範。伶王拒絕低頭。年輕軍官左右為難,自殺以明志,梅蘭芳才得以看到日本投降那一天。不知道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這個日本軍官。這段戲雖帶有政治正確性,但總算營造出悲壯感。
筆者按:《都市》的這個專欄原名〈香江人語〉,今年起改稱〈都市博客〉,我的文字也由周三改為周二見報。該報這次改版,幅度不小,希望成功。
陳凱歌導演的上一部大片《無極》一塌糊塗,但《梅蘭芳》比我想像的要好。兩個多鐘頭不但不悶,甚至嫌結尾太倉促,對京劇伶王在抗戰期間罷演的那七八年做了些甚麼,毫無交代。
為了照顧本地口味,電影在港以梅蘭芳和紅顏知己孟小冬的一段情為賣點,突出黎明和章子怡的生旦配搭。生活上處處受制於妻子的伶王,和一個同行靚女因為在舞台上搭檔而生情,因為妻子的干預而分開。妙的是,伶王在台上男扮女裝,靚女則剛好相反。兩人在舞台上假鳳虛凰,在現實中真情流露。而且性向都很正常,男花旦在台下愛的是美女,女鬚生(老生)愛的是俊男。
但其實,這段情在戲裡只佔中段大約三分之一的長度。在這之前寫的是梅蘭芳在民國初年的崛起,在這之後則突出伶王堅拒在日本鐵蹄下演出的愛國情操。
三段戲裡,我最喜歡第一段,借用梨園來呈現上世紀初,中國由帝制到共和所激發的社會變遷。少年的梅蘭芳滿懷理想,想改革京劇以擴大觀眾面、推動社會進步。但栽培他出道的老伶王在清朝覆沒前深受皇室寵幸,以此為榮,不輕言變革。這一長一幼,長者是行內的泰山,幼者是孤兒,由長者帶大,兩人的關係既是師徒又是祖孫。現在,新生的天才挑戰行內的王者、反咬自己的恩人。最後,兩人各據一間戲院傾情演出,用票房和觀眾的冷熱來決生死。
老伶王與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孫兒打擂台,心情之悲憤可想而知。不幸的是,老人縱使以畢生功力演出首本戲,台下仍然空空如也,觀眾都跑去捧梅蘭芳。他低頭認輸那一刻,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梅蘭芳痛失怙恃,但京劇也自此進入梅蘭芳時代。
我最欣賞戲裡的京片子對白,使人回憶起那個悲憤的大時代,更使我想起走過那段日子的先父。余生也晚,沒有機會看梅蘭芳的舞台演出,只看過1950年代中期他最後演出的彩色紀錄片《宇宙鋒》和《貴妃醉酒》。這兩部折子戲都是梅蘭芳的拿手好戲。他拍片時已接近老年,臉型和身材已發福,但舞台身段仍在。至今猶記得他在戲裡裝瘋時的水袖。可惜梅蘭芳在巔峰時期碰上八年抗日加四年內戰,而中共入主初期可能又拍不出彩色電影。如果能早一些留影,後世觀摹參照會容易得多。
至於電影裡最後三分一講的梅蘭芳留鬚罷演,黎明一向演技「木獨」,真正突出的反而是一個從小迷上梅蘭芳的日本軍官。此人深知,只要能說服伶王繼續演出,就能贏得淪陷區中國人的好感,有利於日軍的佔領。但上司專橫暴戾,看不起中國人,用殺頭來逼伶王就範。伶王拒絕低頭。年輕軍官左右為難,自殺以明志,梅蘭芳才得以看到日本投降那一天。不知道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這個日本軍官。這段戲雖帶有政治正確性,但總算營造出悲壯感。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文化戰爭
原載《信報》2009年1月5日〈兩地一檢〉專欄
今天是○九年第一個星期一,祝各位今年順利。
以色列以報復巴勒斯坦激進派為由,連日空襲加沙,更派兵進入,所造成的傷亡僅次於常規戰。對手則以「聖戰」為名,動員伊斯蘭信眾報復,反過來又予以色列再次動武的藉口。與此同時,伊拉克、阿富汗、非洲、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菲律賓、印尼國內繼續有武裝衝突。連篤信佛教的泰國和柬埔寨也為了一個古蹟而開火。暴力的背後涉及深層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敵對雙方少說也已鬥了十幾年,誰也勸不了。雙方好不容易停火,但一有機會就故態復萌,就像慢性病,藥力過後就復發。
西藏問題說到底也在於文化。藏人的宗教和文字源於印度,重精神而輕實用,信仰的虔誠舉世罕見。漢人本應加倍「追求」藏人,才能平衡印度的影響,但看不慣藏人「迷信」和缺乏競爭心,以致同床異夢。藏人的習慣和執與高原環境有關,已存在了上千年,任何干預只會適得其反。藏與漢文化相反的結合,大概只有在聯邦制下,才有可能和諧。藏人現在也用手機和上網,經濟上可信也會慢慢與世界接軌,但要由他們自發來完成,外界只能提供誘因。
文化主宰人的思想行為,往往決定歷史的走向。五百年前南美原居民遭到西班牙殖民者屠殺,就是樸素的原始文化被高階段擴張性文化取代的悲劇,結果西班牙文幾乎同化了整個拉丁美洲。
政治熱情向南遞減
二十年前的「六四」,北京沸騰,全球震動。但在內地,聲勢由北到南遞減,廣東幾乎沒有人上街。要說粵人山高皇帝遠,為人功利,沒有理想,還不如說他們精明,心裏明白政治,但寧用經濟實力來發揮影響。因為過去這一百年,廣東書生報國的多,成功的少。康有為和梁啟超維新不成,更差點要砍頭。大總統孫中山空有理想,駕馭不了袁世凱這類北方梟雄。
歷史上太多關乎民族命運的文化悲劇。想扭轉文化造成的弱勢,單靠教育不足恃,更需要解放思想。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都被西方後來居上。拖中國後腿的,現在我們都相信是儒家;近年的成就正是拋開儒家的迂腐,發揮勤儉和實用民族性之功。但同期內,伊斯蘭教義沒有改變,教徒也沒有變心,卻為何早期文化發達,後來那樣不濟?
阿拉伯世界有三億人、有油元為後盾,但內鬥不絕,面對七百萬人的以色列逢打必敗,顯然不能只歸咎於猶太人有美國撐腰。這不但關乎民族,更關乎宗教的顏面。人們會問:是否西方人信的才是真神?誠然,伊斯蘭地區沒有民主自由。但阿拉伯人抗議以色列時的表現,給人的印象是這個民族陽剛,正正受制於猶太人的陰柔。同樣受基督教排斥,猶太人能打入歐美社會,掌握經濟、學術、輿論命脈,伊斯蘭信徒就做不到。
生活小節文化差異
但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帶來的情趣遠多於美國學者亨廷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視為現階段國際間主要矛盾的文明衝突。友人最近在村屋的天台請喝下午茶。見我的咖啡涼了,隨手拿起杯子往隔壁的院子一潑,換上熱的;而且邊潑邊笑,以「不文明」而自豪。她是創意人,受教於歐陸,遊走於中華與羅曼文化之間,品味精緻過上電視的專家。往隔壁潑水(只要不是潑到晾曬的衣服上)、隔著窗子八卦,是她在意大利小住時,與鄰居「互通有無」的方式。
香港受收斂的英國文化薰陶,看不起這種意式隨和,日本更會視為野蠻。日本女主人為客人去廚房換咖啡怕要先欠身說「不好意思」,傾倒涼咖啡時得輕輕的,回來放下熱咖啡又得再次欠身說「累你久等了」。往意大利人的院子潑咖啡,對方可能罵完就忘了。中國人往日本人的院子潑水,怕會引起二戰的回憶。
文化和政治同屬上層建築,型態主要取決於下層的經濟。(但我不相信馬克思說的,經濟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這就像人的性格基本上取決於DNA,但也受後天影響。)文化屬於陰力,難以量度、觸摸,對社會的影響不若政治、經濟這類陽力來得直接;但以柔制剛,反而比陽力難應付。政策若有違傳統,民眾必陽奉陰違。俄羅斯革命後,列寧以為只要專制集權,就能把蘇聯由農奴時代帶進社會主義,但很快就慨歎:改變老百姓的習慣比推翻沙俄更難。
何謂「文化╱文明」,留待同文洪清田兄去闡釋。但常人道,文化也就是生活方式。西方古時說,有兩個國家為了吃滾水蛋時,應該敲蛋的尖頭還是圓頭而開戰。今天的人笑說:夫妻為愛而結婚,為牙膏筒應該擠頭還是擠尾而離婚。這也就是說,生活上的歧異看似小事,但日積月累,日後一旦有利益衝突,很容易激發對抗。
上周的除夕倒數就挑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情結。法國認為自己的原子鐘比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計時器更準確,要求國際上改以法國標準來決定零九年何時降臨。所爭的只是零點○○……秒,但所反映的是法國對世人重英美輕法國的憤慨。的確,羅曼語系、信奉天主教的法、意、西、葡民族長期屈居信奉新教的英美盎格魯薩克遜文化之下。希望法、意學者能就英美學者的「新教優秀說」提出有力的反駁。
白宮不敢摧毀圖騰
今天本來想講美籍法裔市場專家 Clotaire Rapaille 的暢銷書 The Cultural Code(英文原文Broadway Books ○六年出版;簡體《文化密碼》○八年出版)。就不同的民族看待同一種產品的偏重和忌諱,作者所列舉的案例很有說服力。但字數已夠,留待讀者去發掘。結束本文前,我只講一個近例:美國必定會救汽車廠,原因不僅是為了三百萬份工作。汽車相當於美國拓荒時期的馬匹,是美國自由精神的圖騰。開車縱橫三千哩的國土,愛到哪裏就到哪裏!經濟學難以估量這種滿足感,香港人從「城邦」角度出發也很難理解。我討厭開車,但我敢打賭,白宮不敢摧毀國人的圖騰。
今天是○九年第一個星期一,祝各位今年順利。
以色列以報復巴勒斯坦激進派為由,連日空襲加沙,更派兵進入,所造成的傷亡僅次於常規戰。對手則以「聖戰」為名,動員伊斯蘭信眾報復,反過來又予以色列再次動武的藉口。與此同時,伊拉克、阿富汗、非洲、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菲律賓、印尼國內繼續有武裝衝突。連篤信佛教的泰國和柬埔寨也為了一個古蹟而開火。暴力的背後涉及深層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敵對雙方少說也已鬥了十幾年,誰也勸不了。雙方好不容易停火,但一有機會就故態復萌,就像慢性病,藥力過後就復發。
西藏問題說到底也在於文化。藏人的宗教和文字源於印度,重精神而輕實用,信仰的虔誠舉世罕見。漢人本應加倍「追求」藏人,才能平衡印度的影響,但看不慣藏人「迷信」和缺乏競爭心,以致同床異夢。藏人的習慣和執與高原環境有關,已存在了上千年,任何干預只會適得其反。藏與漢文化相反的結合,大概只有在聯邦制下,才有可能和諧。藏人現在也用手機和上網,經濟上可信也會慢慢與世界接軌,但要由他們自發來完成,外界只能提供誘因。
文化主宰人的思想行為,往往決定歷史的走向。五百年前南美原居民遭到西班牙殖民者屠殺,就是樸素的原始文化被高階段擴張性文化取代的悲劇,結果西班牙文幾乎同化了整個拉丁美洲。
政治熱情向南遞減
二十年前的「六四」,北京沸騰,全球震動。但在內地,聲勢由北到南遞減,廣東幾乎沒有人上街。要說粵人山高皇帝遠,為人功利,沒有理想,還不如說他們精明,心裏明白政治,但寧用經濟實力來發揮影響。因為過去這一百年,廣東書生報國的多,成功的少。康有為和梁啟超維新不成,更差點要砍頭。大總統孫中山空有理想,駕馭不了袁世凱這類北方梟雄。
歷史上太多關乎民族命運的文化悲劇。想扭轉文化造成的弱勢,單靠教育不足恃,更需要解放思想。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都被西方後來居上。拖中國後腿的,現在我們都相信是儒家;近年的成就正是拋開儒家的迂腐,發揮勤儉和實用民族性之功。但同期內,伊斯蘭教義沒有改變,教徒也沒有變心,卻為何早期文化發達,後來那樣不濟?
阿拉伯世界有三億人、有油元為後盾,但內鬥不絕,面對七百萬人的以色列逢打必敗,顯然不能只歸咎於猶太人有美國撐腰。這不但關乎民族,更關乎宗教的顏面。人們會問:是否西方人信的才是真神?誠然,伊斯蘭地區沒有民主自由。但阿拉伯人抗議以色列時的表現,給人的印象是這個民族陽剛,正正受制於猶太人的陰柔。同樣受基督教排斥,猶太人能打入歐美社會,掌握經濟、學術、輿論命脈,伊斯蘭信徒就做不到。
生活小節文化差異
但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帶來的情趣遠多於美國學者亨廷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視為現階段國際間主要矛盾的文明衝突。友人最近在村屋的天台請喝下午茶。見我的咖啡涼了,隨手拿起杯子往隔壁的院子一潑,換上熱的;而且邊潑邊笑,以「不文明」而自豪。她是創意人,受教於歐陸,遊走於中華與羅曼文化之間,品味精緻過上電視的專家。往隔壁潑水(只要不是潑到晾曬的衣服上)、隔著窗子八卦,是她在意大利小住時,與鄰居「互通有無」的方式。
香港受收斂的英國文化薰陶,看不起這種意式隨和,日本更會視為野蠻。日本女主人為客人去廚房換咖啡怕要先欠身說「不好意思」,傾倒涼咖啡時得輕輕的,回來放下熱咖啡又得再次欠身說「累你久等了」。往意大利人的院子潑咖啡,對方可能罵完就忘了。中國人往日本人的院子潑水,怕會引起二戰的回憶。
文化和政治同屬上層建築,型態主要取決於下層的經濟。(但我不相信馬克思說的,經濟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這就像人的性格基本上取決於DNA,但也受後天影響。)文化屬於陰力,難以量度、觸摸,對社會的影響不若政治、經濟這類陽力來得直接;但以柔制剛,反而比陽力難應付。政策若有違傳統,民眾必陽奉陰違。俄羅斯革命後,列寧以為只要專制集權,就能把蘇聯由農奴時代帶進社會主義,但很快就慨歎:改變老百姓的習慣比推翻沙俄更難。
何謂「文化╱文明」,留待同文洪清田兄去闡釋。但常人道,文化也就是生活方式。西方古時說,有兩個國家為了吃滾水蛋時,應該敲蛋的尖頭還是圓頭而開戰。今天的人笑說:夫妻為愛而結婚,為牙膏筒應該擠頭還是擠尾而離婚。這也就是說,生活上的歧異看似小事,但日積月累,日後一旦有利益衝突,很容易激發對抗。
上周的除夕倒數就挑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情結。法國認為自己的原子鐘比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計時器更準確,要求國際上改以法國標準來決定零九年何時降臨。所爭的只是零點○○……秒,但所反映的是法國對世人重英美輕法國的憤慨。的確,羅曼語系、信奉天主教的法、意、西、葡民族長期屈居信奉新教的英美盎格魯薩克遜文化之下。希望法、意學者能就英美學者的「新教優秀說」提出有力的反駁。
白宮不敢摧毀圖騰
今天本來想講美籍法裔市場專家 Clotaire Rapaille 的暢銷書 The Cultural Code(英文原文Broadway Books ○六年出版;簡體《文化密碼》○八年出版)。就不同的民族看待同一種產品的偏重和忌諱,作者所列舉的案例很有說服力。但字數已夠,留待讀者去發掘。結束本文前,我只講一個近例:美國必定會救汽車廠,原因不僅是為了三百萬份工作。汽車相當於美國拓荒時期的馬匹,是美國自由精神的圖騰。開車縱橫三千哩的國土,愛到哪裏就到哪裏!經濟學難以估量這種滿足感,香港人從「城邦」角度出發也很難理解。我討厭開車,但我敢打賭,白宮不敢摧毀國人的圖騰。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當Jobs與job分手……
原載《U Magazine》2009年1月2日號
「做這一行如果往後看,肯定被人踩扁。」蘋果電腦總裁Steve Jobs 08年10月
最酷的IT《Wired》月刊相信不需要介紹了。這期專講新年第一期的一篇應節文章:Apple電腦〈All Grown Up〉(蘋果成熟時)。
蘋果電腦今年的新產品下周就會揭曉,但你不會再看到產品的總設計師Steve Jobs(喬布斯)現身說法。Jobs在蘋果的地位相當於Gates(蓋茨)之於微軟。Gates雖然生意做得大、錢多得多,但Windows又累贅又慢,創意望塵莫及。Gates作為全球首富和首善,去年中自公司退休,舉世關注。Jobs作為全球頭號的創意人,這次退居幕後也是國際新聞。他不但是發燒友的偶像,更是創意界的象徵。
Gates與Jobs在一年內先後退隱,象徵著IT界的世代交替。蘋果電腦今年二十五歲。在IT這一行,二年半相當於人的一代,二十五年相當於幾個世紀。二十年前,我的第一部電腦是286 CPU、256K RAM、40M硬碟、1.22M軟磁碟、DOS作業系統、倚天中文。今天如果還在,絕對可以在博物館展出。
Jobs與蘋果的關係也彰顯了人生的無常。他雖然創辦蘋果,卻被外來的人踢走。但蘋果失卻靈魂後,生意一落千丈,不得不把Jobs給「買」回來,請他繼續領導公司。
Jobs回歸翌年推出透明趣怪的桌面電腦iMac,重振聲威。但真正使蘋果成為大眾寵物的是iPod。Steve看出了,在新世紀,隨身的消閒設備較電腦更貼近消費者。iPod一出即風靡全球。Jobs接著在去年推出全球最薄的手提電腦MacBook Air和蘋果第一部手機iPhone。後者在手機行內後發先至,即時成為最hot的品牌。對手爭相模仿,人人都玩觸控式屏幕,但用起來總是沒有iPhone那樣瀟灑。
Jobs放下蘋果的job,難免令發燒友失落、股價回落。但在人生途程上,早晚總有這一天。他近年患癌,雖然治療得很好,但不宜過勞。
Jobs令蘋果起死回生的秘訣在哪裡?副手Tim Cook總結了六點,但近乎廢話。說到底,蘋果太Jobs,令人擔心大樹一倒猢猻散。
Info:《Wired》一月號,原價:4.99美元;售賣點:各大書店、美軍商場;網站:wired.com有內容。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明報》今天的頭條
2009年起,除了原來的報刊專欄,我會在blog上寫一些隨想,隨寫隨上。這是第一篇:
《明報》今天用〈胡六點倡兩岸談政治「可在未統一下展務實探討」〉做頭條,推崇胡錦濤昨天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30年紀念座談會」上的講話,譽為「30年......來最重要的對台政策」。
以技術角度看,新聞導言寫得很有說服力。但以政治角度看,似乎顯示該報今後將會幫中央推動統一,而不是在兩岸之間採取「和而不同」的中道,例如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
除了兩岸問題,該報近月報導中央時,也明顯地較以往正面,似乎是想幫中央推動改革、當體制外的喉舌,而不再是採取知識分子的「中道」。
中央如果真的選取該報作為「喉舌」,相信是看重該報知識分子的形象。該報在創辦人主持的時代,就獲內地對其「開小灶」,也就是獨家放料。近年,該報在兩岸都常駐記者,有關台灣的報導傾向很明顯。
該報全面推動統一,相信也反映了東主的東南亞華人背景。海外華人在居地屬於少數民族,在政治上得不到平等的對待,但自覺中華文化更先進,故特別著緊於宣揚中華文化,特別是要子孫學習中文、繼承傳統。與此相反,香港人(也許還包括澳門人)對傳統文化不但看不起,甚至巴不得子女多學「英文文化],少花時間在中文上,會講粵語、會看報紙,也就是有小學程度就可以了。
但該報想發揮更大的作用,還得在新聞技巧上下苦功,否則有好料也不能喚起讀者的共鳴。右派的對手最精於抓讀者心理,即使沒有料也能夠突出讀者的關注點來引起話題。炒新聞就像炒菜,有好的素材,還得有好的廚師。鮑參翅肚落在我的手裡也是徒然。
《明報》今天用〈胡六點倡兩岸談政治「可在未統一下展務實探討」〉做頭條,推崇胡錦濤昨天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30年紀念座談會」上的講話,譽為「30年......來最重要的對台政策」。
以技術角度看,新聞導言寫得很有說服力。但以政治角度看,似乎顯示該報今後將會幫中央推動統一,而不是在兩岸之間採取「和而不同」的中道,例如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
除了兩岸問題,該報近月報導中央時,也明顯地較以往正面,似乎是想幫中央推動改革、當體制外的喉舌,而不再是採取知識分子的「中道」。
中央如果真的選取該報作為「喉舌」,相信是看重該報知識分子的形象。該報在創辦人主持的時代,就獲內地對其「開小灶」,也就是獨家放料。近年,該報在兩岸都常駐記者,有關台灣的報導傾向很明顯。
該報全面推動統一,相信也反映了東主的東南亞華人背景。海外華人在居地屬於少數民族,在政治上得不到平等的對待,但自覺中華文化更先進,故特別著緊於宣揚中華文化,特別是要子孫學習中文、繼承傳統。與此相反,香港人(也許還包括澳門人)對傳統文化不但看不起,甚至巴不得子女多學「英文文化],少花時間在中文上,會講粵語、會看報紙,也就是有小學程度就可以了。
但該報想發揮更大的作用,還得在新聞技巧上下苦功,否則有好料也不能喚起讀者的共鳴。右派的對手最精於抓讀者心理,即使沒有料也能夠突出讀者的關注點來引起話題。炒新聞就像炒菜,有好的素材,還得有好的廚師。鮑參翅肚落在我的手裡也是徒然。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