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一口氣看完已上網的七集《Manhattan》。但不是講紐約,而是二戰中後期,美國為了搶在德國之前製成足以「永久制止所有戰爭」的秘密武器,集中全國的理工精英及其眷屬,「關進」西南部沙漠地區一個臨時搭建的集中營「攻堅」。機密到連副總統都不知道。
我此前翻過Richard Rhodes將近900頁的Pulitzer獎專著《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現在再來追劇集,因為自己與原子彈同年,讀研究院時,實驗室門外就是史上第一次人為核裂變的所在,畢業論文也偏向物理。
劇集裡的「營友」縱有美國的中產生活,家務有人代勞,但足足有兩年,幾乎不能踏出軍方管理的營地,與營外的通訊受到嚴密監視。書信裡,軍方認為可能洩露營地的存在及任務的內容,被逐一塗黑。例如,你不能告訴親友,住處終年光照乾燥,以免讓人猜到是沙漠。對外的電話24小時監聽,監聽者就是你的營友。每當有營友對你會心微笑,你就知道,自己的私房話傳開了。這使人記起《1984》裡的Big Brother。
為免製造原子彈的技術問題嚇怕觀眾,戲裡加入了大量生活情節。但橋段重複,太多講性。營地枯燥,尋歡或人之常情,但比重上顯得譁眾。
全劇的兩三位科技主角,例如Winter、Akley或有原型,但按上述一書的目錄看,姓名是虛構的。除了總管全盤科技的美國物理學大師Robert Oppenheimen(歐本海默)和以原子論獲頒諾貝爾獎的Niels Bohr(玻爾),似乎沒有一個角色用當年的原名。
看一兩集就明白,此片是斯諾登syndrome的產物,借戰時體制令人聯想到九一一後,美國以反恐為名監視人民、侵犯私隱。
劇集也藉機批判當時的種族偏見。營裡唯一的華裔科學家Sid Liao(註)為了籌錢給女兒治病,想把自己發明的技術文件賣給美國私人企業,被軍方查獲。雖然洩密,但並非通敵,不至於死。但戰時杯弓蛇影,被軍方抓起來反覆審問,講明營內不受憲法管轄,逼得其亡命出逃,被警衛槍殺。
這使人想到,中共1950-60年代趕製核彈、導彈時,對科技人員會否更苛刻?他們當年的待遇、事後的際遇,尤其是箇中的不幸,只怕永遠是一個謎。
註:當時的美國人不知Liao應如何發音,遂按美式順口讀作Lau。換言之,姓「廖」的北方人變成了姓「劉」的廣東人。我讀研究院的60/70年代,系裡的美國師生也把同系教授李遠哲姓名裡的Yuan讀成waan,暱稱為Waan Li,把台灣科學家說成「共匪」領目萬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