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盛事「反高潮」

原載《都市日報》<都市博客>專欄 2009 12 08

超支既然無礙後者升任特首,港官的疏漏就更是茶杯風波。也許高官都已明白,中央只要求不出安全事故、政治問題。其餘都是小事,不會計較。

上周六的開幕式看似璀璨,實則很悶。更不要說〈未與民同樂 封兩岸靚位 警勸市民「不如返屋企睇電視」〉(前天報紙頭條)。

說到底,主辦東亞運是貼錢買難受。也許四年前繼澳門後,輪到我們給國家交差。但只要看四年後由天津接辦就知道,除了中國有錢又急於崛起,其他東亞地區願意主辦的城市不多。

原因很簡單,沒有看頭,遊客不來,賠了錢也起不到宣傳作用。九個參賽地區,按以往四屆累計的獎牌大致可分為四等。第四等的是一個「三零部隊」。第三等有四個,第二等一個。這兩等中間地帶有個別強項拿過奧運金牌,但整體來說純屬陪跑 (為存厚道,以上這三等的成員姑隱其名)。能吸引觀眾的只是第一等的中、日、韓。

但中國在東亞運裏超班,僅日本可與對抗,韓國則只有跆拳等國技較有把握。由於對手太弱,中國的王牌都不會出真功夫,留力拚搏國際大賽的獎金。其他參賽地區擅長的賽事,相信也會為本地區的擁躉直播。外地觀眾又怎會來港?正如報章說,內地客是例外。去年也有不少內地人來港保護奧運火炬。但有多少是自費的?

以血緣分,九個地區裏,中、港、澳、台同出一源,前三者更同出一國。名為東亞,實則近半是自家人。真的想聯絡華人,還不如跟新加坡另辦「全華運」。英國由於歷史原因,也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四隊參與國際賽事。但這四個「英國隊」的實力不像中、港、澳那樣懸殊。香港除了黃金寶和傅家俊,現役的國際級運動員普遍來自內地。說白了,不過是沾內地人才過剩的光。

但真正丟臉的是安排疏漏。先是選拔選手時被指不公。接着是門票號稱售罄,但臨場仍有大量空櫈,懷疑靠送票撐場面。然後是現場不賣票,擁躉到場後得知有座位,要步行十幾分鐘去專賣店購票後再返回賽場,想看的賽事可能已結束。接着是記者被禁在賽場內攝影,甚至要手抱的嬰兒買票、奪標熱門的日本足球隊在籃球場練波。

誠然,香港首次主辦多種項目的國際賽事,缺乏經驗。也難為工作人員,明知道是反高潮,卻要裝得煞有介事。看電視記者的神情,就感覺到他們被派往採訪的無奈。但高官回應批評時,語帶不屑;另一個則連番背書,毫無說服力。民間不滿紕漏百出,官方則覺得「刁民」苛責,官民的互動呈現惡性。被指座上空櫈多、臨場不賣票後才來說「以民為先」,反過來說也就是:高官事先根本不知道民之所好。權貴看表演的入場券要麼送上門,要麼由秘書代領,沒想到有人會臨場買票。

也許,這相對於四年前澳門主辦東亞運時主管官員崔世安的超支,只是「小事」。超支既然無礙後者升任特首,港官的疏漏就更是茶杯風波。也許高官都已明白,中央只要求不出安全事故、政治問題。其餘都是小事,不會計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