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240530四午陰雨25°C 88%:港足終於揚名國際

    *朝鮮/北韓放150含糞氣球南下伸張言論自由。
    *以軍2次空襲加沙南部拉法難民營,稱殺2哈馬斯高層。已知60-70難民陪葬。以總理稱係「錯誤」。美自由派媒體稱炸彈來自美國。
    *港近日關乎萬民的是:垃圾收費由預定的8.1改為無期。現實派和基層暫勝1:0。但環保是近半個世紀具宗教虔誠度的中產理想,高舉全人類甚至地球生死存亡的綠色大纛(普:dào),無人敢說不。環保甚至被政治反對者借來變身:歐洲的綠黨都是新左的別名,據有道德高地,再強硬的政府也不便硬碰。但如今特區政府權威強,綠派會暫歇,找到話題再回招。

    *港足世界排名不高,好在靠新聞頭條爭番啖氣。乙組打假也有市場,足證港遍地黃金。十月征歐,對手是一個4萬人的國家,當可傳回捷報讓市民歡呼。
    *台近日外有「陸」軍之「圍」,內有藍+白vs綠政黨之戰。「陸圍」這兩天已銷聲匿跡,看來階段性的宣傳任務已達,靜待賴/蕭一方反應。政黨內戰則雙方女將連日在議會裏互摑耳光後,藍+白靠議席的些微多數立法,加強立院對綠營執政的監督。且看賴/蕭如何還擊。
    台灣這種軀體式民主,大約半個世紀前由博士立委朱高正始創:立院開會時,突然衝上台拉扯發言的同袍。他的理由很簡單:你們國民黨有上百席,我作為反對派只有1席,無論說什麼,你們都照例舉手通過。我唯有靠打搶上頭條,喚起國際注意…。果然,台灣議會打架透過美國CNN,全人類皆知。國民黨尷尬死,只好讓出幾個席位。此後,全球各地爭相效尤。香港此前殿堂內外的騷動,可信都源於此。
    台灣近日的亂局則是倒過來:在野的藍+白憑立法強勢制約當權的綠營,輪到立法弱勢的綠營出動肢體來阻撓議案過關。藍+白以立法權為武器,綠營今後在議會怕會繼續「打」下去。
    *安徽省全椒縣化工倉庫火警後,鄰近的滁河發臭發黑。環境局長對央視稱:「喝茅台也能死人」,無須檢測河水。事後有關官員免職。但替任者真的稱職?被撤的換個崗位再出發?
    *金磚國南非昨大選。話題是:30年前撤除白人邪惡的種族隔離後,代之以「經濟種族隔離」,黑人的主流仍然一貧如洗。這次預料長年的執政黨非洲國大黨會首次失去絕對多數。希望新派能振衰起敝。
    *港與內一河之隔,但認知差天同地。14億人很多術語、習慣,不怕說,我一無所知。今閱報,又學了個內地術語:「社死」,大概是「在社會上死亡」的簡稱,指身敗名裂。

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

240529三午後雲27°C 64%:就昨晚的兩大疏漏致歉

    昨晚上博後,瞬即看到兩個留言,指出我的兩處錯漏/懶惰。
    其中一個,我在臨睡前就已醒起,上博改正了:《聖經》裏,上帝幫大衛打敗的不是參孫而是歌利亞(繁體版《聖經》譯法)。我起初下筆時,本想用英文Goliath,但不知怎的轉念用了中文,變成參孫Samson,犯了大錯。是的,這個西方典故,我在博文裏用過不止一次,這次卻自打嘴巴。
    至於第二個留言:有關《孫子兵法》,我的確是懶得查。
    我年來的弱點是:日間主要是整理電子書,晚飯後才來趕博。但精神沒以前好,尤其是下午做完gym後。寫到11點就只能匆匆交差。因此,不時會脫博、有錯漏。因為,如果11點還未寫完,有時候就寧可不上,索性拖一天。
    今天由於是回應網友的指正,而且的確是自己惰怠,趕在午後外出前上博。
    至於昨晚錯漏多,還因為一個問題:由於話題的性質,希望儘可能客觀,避免引起誤會,精神都花在論據、
措辭上,逐字斟酌。變成只攻一點,不及其餘。
    這個23條首案有歷史性的意義。而且,6位涉案者多少是「明知故犯」,似乎想「以身試法」,看當局的反應,講得誇張些,「我不入地獄…」。
    客觀上,當局既已立法,必定要維護其尊嚴,對有關的行為不能坐視。但怎樣作最好的處理,樹立先例,以儆效尤,恐怕也費煞思量。
    希望大家都能關心,也希望當局能處理好這個案子。不希望今後還有人抱著hum頭埋牆的心理,造成莫須有的麻煩。

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240528二夜27°C 83%:哪來的狂熱?

    我真是不懂法律。看一宗又一宗案子上庭,以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早有案例。原來上庭的都不是,今天拘捕6人涉嫌發布煽動帖文案才是第一宗。
    看局長的公佈,學了2點:
1.6人裏的主腦似乎是一位目前因多宗案件還押的女子,聽來是她請5名非受羈押的市民,包括一名身在英國者,代她出po提醒網民「六四」漸近。(說實在的,若非今天的案子,我根本不記得這一天將至。)
    記得這位女子是「學霸」:先後在英國劍橋or牛津、港大畢業的大律師,極其執著於英式法律原則和西式政治理念,似乎想以身測試特區新時代的法治和自由,甚至刻意犯案博上庭受刑,以證其弊,令我想起法國古時的「Joan of Arc聖女貞德」。
    不怕說,實在不希望21世紀還有「聖女」這種名堂。但此人似乎十分堅持。而且,她的未婚夫聽說是內地一位同樣執著的人士。如果兩人「志同道合」,堅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恐怕也就凍過水。現實中的香港肯定沒有日劇《Anti-Hero反英雄》裏,長谷川博己這個奸到出汁的「正義」大狀。Persistent至此,怕唯有無所不用其極的長谷村才能「說服」她放手。
2.局長說,提起「六四」不致違法。但話雖如此,在現實中很難避免鼓吹/煽動的嫌疑。上網留言、出po,可免則免。以今天網絡監控的能力,任何敏感的keyword都可能自動觸發對留言者的關注。
    講開這類「反」案,黎案無疑是頭號case。前一陣,辯方想方設法discredit幾位「污點證人」,以間接幫黎開脫。無奈控方掌握了證人、被告所有的通訊,好難拗得甩。
    近日輪到控方出示被告在國安法生效後,繼續鼓動西方制裁特區…甚至中國的言論記錄。
    有興趣細節的網友,請自行讀報。我只有一點感想:
    可能大約2014起,本港以中青主導的社會氣氛落入某種狂熱的狀態:覺得香港是全球「民主革命」的先鋒,彷彿法國大革命名畫裏,露半胸帶頭衝鋒的英雌。港人與美英…聯手,可以將14億人的政權改變為西式「民主」的「理想國」,為全球非民主的地區帶路。
    港人一向現實,怎會如此昏頭脹腦,我想不通。但看庭上播放國安法生效後黎某的「奮鬥」,的確就是如此。
    古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反之,不知己不知彼,又或知己不知彼,不知己只知彼,答案會否都是相反的:百戰百敗?
    看庭上播放黎當時意氣風發的鼓吹,這個陣營即便知己,對彼的知也似乎近乎零。大陸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頭二or三名的軍事大國,有效地管治比香港多200倍的人口、將近10,000倍的領土,似乎在他們腦子裏沒有地位。或者即便原則上聽說,但在頭腦裏刻意排斥,當其冇到。
    他們似乎落入了宗教信徒的氛圍裏:真理在我,我們必勝!因為:美國就是上帝,上帝幫我地,無人能敵。大衛可以輕易打敗巨人哥利亞。
    可惜現實中,即便世界最強、最熱衷於輸出民主的美國,面對中國也遠遠沒有香港反對派想象的那樣厲害。說到底,美國3.25億人也有本身的利益要照顧,不可能為萬里外的750萬人豁出去,與中國硬幹。
    由當時港人的盲目,可見這種「理想」的恐怖。
    但反過來想,當時很多狂野的行為是在這種盲目的氣氛下形成的。港人事後稍微冷靜,就知道自己的荒謬。以這此角度看,事後在法律上問責時,應一併考慮在內。執法主要的作用是殺雞儆猴,改善教育才是長遠之道。

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240525六夜26°C 91%:台由去中國進而去民國,陸由反台獨進而打台獨

    昨天的話題自然是台新統高呼台灣=中華民國後,「陸」以49機31艦次無預警「圍」台軍演。
    To me, no surprise, and no big deal either.
    客觀視之,對陸來說,對手出招,自當「禮尚往來」,否則「非禮也」。
    即便你站在「綠場」來說,決定在棋盤上出車逼宮時,自然也「預咗」對手回車以反制,總不能讓你去馬抽車吧?
    你有本身的利害,對岸也要顧及本身的地位:不「對等」甚至超前一些回應,何以對己方的14億百姓交代?
    唯不看博弈的必然,只爲伸張所宗的派性,才會為陸方的「圍堵」大譁。
    而且,陸方的「進逼」純屬姿態。即便事前未知會美方,相信美方也深知肚明,故至今反應溫和。
    台民這兩天如常生活,正中「老共」說,「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反過來,台民擔心也沒用。以今天武器的威力,台灣只是彈丸之地。對岸真要甩開來攻,2,300萬人唯有仰天。
    誠然,可信台軍會鼎力以赴,一眾盟友的「關切」甚或超過支援烏克蘭。但以對岸立國的性質,打這場仗恐怕是不要命的。剛建政的1950年中,幾乎連飯都還未吃飽,毛澤東就動員百萬大軍開赴高寒的朝鮮山區,與二戰期間無人能敵的美軍拼命。今天經濟和軍力僅次於美,很難想象會「拱手讓出」台灣。對陸方來說,誰「失去台灣」,誰就是中華民族5,000歷史的「千古罪人」。無論誰當政都經不起這個罵名。
    以上的觀點,博主是昨天想定的。但剛在Word裏留了幾句,突然有事要外出。當晚斷Wi-Fi,只剩手機可對外聯繫。因此,昨天未更新博文,拖到今晚才來「執生」。
    昨晚斷網後,唯電視可看,一晚看了一個月的份。所有與內地有關的頻道(港叫「台」,內地叫「套」,不知是否與「台」忌諱?),頭5-7分鐘的新聞都是「圍台」,統一口徑,see one see all。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有半官台用將近半小時講第三艘航母「福建號」試航。我不懂武器,覺得亮相的KOL調子比較誇張,顯然「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但看福建號的外形,又的確不同頭兩艘前蘇式航母「遼寧號」和「山東號」。遼寧號或可說是scrap修復後的測試版,「山東號」在測試版上作了改進,福建號才算是自主版1.0:
    首先,福建號的甲板不再蘇式翹頭。我不知道是否翹頭較好,只知其他國家都不學,不可能翹頭最先進,他國囿於派性,拒絕倣效吧?反之,蘇聯出於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寫實路線,凡工農就昂首握拳在前,笨而鈍似乎是產品設計的慣性。
    次之,福建號著力宣傳艦載機「彈射」起飛。有何好處願聞其詳。只知跑道不再是直板地沿著船體,而是加寬接近船尾處作為起跑端。跑道偏向左,與船體夾角似乎有十幾度。有何好處我不懂。但純就外觀,順眼過翹頭。
    總之,這兩天的調子一句講哂:你獨一步,我收網一步,甚至不排除是:你獨一步,我收1+n的幾何級數進度。
    說得更貼切的是內地一位受訪的學者:此前對台是你獨,我反。現在起:你獨,我打。
    「反」字無「形」:反對、反抗…雖然包括行動,但沒有具體的行為。例如:市民反對垃圾徵費,只要沒有違法的行動,不能說是犯罪。但「打」政府來反對垃圾徵費,不論是打執法的公務員還是「打」擊有關的設施,一律違法。說白了,「打」通常是有形、及物的行為,更往往涉及暴力。
    若此,下一個問題是:頼蕭組合若賭美國阿Trump回巢,執意去民國,刺激陸方縮小包圍圈,盡出機艦進逼台海岸,無須4年就會觸動對方的「防線,無可避免地擦槍。
    相信美方必將就此向中方摸底,從而rein in頼蕭組合。
    由此又想起,毛澤東搞革命時期的名著《游擊戰》十六字真言: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你猜,兩岸會玩這個遊戲嗎?

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240523四夜25°C 91%:英國怪案的後續:「三缺一」

    昨天的博文又衰咗。
    上博後深夜才想到:伊朗向美國求助,並非總統和外長的直升機在空中遇險時,而是已知其「硬著陸」後,請美國幫忙確定墜機地點。此時,目的已非救人,而是善後。
    伊朗不惜求助於死敵,因為知道美國的高空偵測、定位能力最強。
    反之,伊朗求助時,美方若知道已經墜機,目的純為找到殘骸,則拒絕援手,可能是不欲暴露己方這方面的能力:份屬國防機密。因為天氣好轉後,伊朗總會找到残骸的。
    但反過來,伊朗與中、俄是死黨,求敵而不求友,會否是中俄監測、定位的能力與美國仍有差距?
    若此,此事再次提醒中國:知己知彼,百尺竿頭仍待努力!
    *昨天的本港話題,無疑是「三缺一」。
    被英方起訴的‘港經貿辦’案3男,其中的英國白種前軍人陳屍公園。據說事前已表示會尋短見。
    我看慣刑偵劇,不會輕易排除背後fishy的可能。但反過來又覺得:此人有他案纏身,精神似乎不穩定,不太相信有人會暗施橫手。
    此事即便真的涉港,背後有中國因素,今天要說中方或港有人在英國‘做’走英籍白人,太富想象力。
    十幾年前據說有內地出身的海外異見分子在國外失蹤,後來在內地被判刑。但涉案人士一不在歐美,二並非白人。
    但最近十年未再聽聞這類事件。本博日前才說,中國今天對西方極其忍讓,連口頭回應的用詞都很mild。你幾時聽過中方像當年那樣高呼:西方反華必將自食其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冤有頭債有主,中國人民不是好欺負的…?
    *至於兩場戰事,俄對烏近月似佔有上風,歐美看來撐得很辛苦。雖然俄手頭也很緊,但相對似乎仍高一線。至於烏和西方主導的和談,俄方不參加,中方不支持,難有結果。最終恐怕真的要烏方放棄烏東的大片土地,俄統才會罷休。
    以打哈則和談破裂(我又估錯),以軍恢復攻打加沙南部。但這次不同前幾個月:指以軍濫殺的輿論大減,反之以方不時說哈方殺人,未見自由派的西媒反駁。
    經敵對雙方接連放料後,當初被擄的以色列人質,存活的怕已不多。若此,以軍怕更無顧忌,對哈馬斯更狠。現只盼美方能多保護加沙的平民,儘量減少collateral damage。
    中方很努力斡旋。記憶中,特使已奔走過三趟。但基調是反以方及其盟友,若此也就難做中間人。再說,對加沙平民的人道援助似乎也不多。感覺上,好心的斡旋「得個走字」。
    最後講兩件喜事:
1.中國現代第一位女建築師林徽因(丈夫是建築師梁思成,公公是梁啟超)在美國Univ. of Pennsylvania畢業百年後,終獲補發建築學士證書。由林女士的(曾?)孫女代領。
    賓大當年不給修足建築系學分的林女士發證書,因為當時建築系不收女生。理由是:這一行要出入地盤,女生不方便。
    今天的人,尤其是女性,聽了一定火滾:性別歧視,睇小女人!
    但我想,「當時」的賓大這樣做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百年前,歐美的淑女日常外出穿長裙,下襬離地唔夠一尺。工地雜亂,即便今天也可以想象,穿長裙難以爬上爬下。難道女建築師要請丫鬟在後提起裙子的下襬上落梯級?
    這並非為賓大當年重男輕女辯解,而是說當時有當時的難處。以今天的心態來要求,很容易極左,脫離歷史現實。如今已證明,極左到頭就會反過來產生反作用力的極右。
2.本港前特首、政協副主席日前長子結婚。新抱係芬蘭白人,曾在滬工作三年。一對新人都是生科專家。有港報公開一對新人跪地,前特首夫婦坐定定飲新抱茶既照片。初次做老爺奶奶,自然笑不攏嘴。
    港人裏的國家領導人用中國傳統娶西人新抱,他日再抱‘鬼鬼地’既孫,足證港係中國的超級聯絡人。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240522三夜26°C 90%:美國真的信God?

    近午出門,雨粉飛飛。
    上了年紀,下午上完gym,晚飯後照例覺累。但昨天講過的事有後續,不能不交代:
    伊朗總統和外長直升機撞山遇難,應該還是因為天氣。但現在多了一個疑問。後續消息說:
1.伊朗直升機遇險過程中,大概因為是美國製,曾向美國求救。
2.但美國以技術為由未予援手。
    很重要的故事:
1.伊朗的原教旨政權一向憎死美國;美國亦與其勢不兩立。伊朗在危急中竟然肯向‘魔鬼’求助,值得讚賞。
2.新聞沒有說,美國所謂的技術原因是什麼。直升機的tech spec很簡單,伊朗機師應已掌握。會否是救援過程中的電子通訊?
但美國號稱In God We Trust,果真拒絕救人,連起碼的人道都沒有。耶穌基督當年,會否因為病人是罪人而拒絕治理?
    即便俗世,在戰場上見到受傷的敵人,也要帶回來治療--縱使心知,敵人傷癒獲釋後,又會與自己在戰場上相見。
    誠然,直升機由遇險到墜毀可能只是幾分鐘的事。美國即便想救,恐怕也來不及。
    但醫生救人,首先講有沒有盡力,而不是救不救得活。
美國問心無愧?
    若此,又怎能怪伊朗人此後更憎美國?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240521二夜25°C 94%:賴蕭配將以「台灣」去「中華民國」?

    連日陰雨,明預料亦然。
    下文的主體是昨晚寫的,但飯後累了未能收科,拖到今日。
    伊朗總統和外長直升機撞山遇難。但至今24小時未聞有陰謀,應純屬天氣問題。
    至於誰來接任,似乎no big deal。總統之上還有一言九鼎的宗教領袖,相當於我們30-40年前的鄧公,自會派人接替。看傳統派哀悼總統的視頻,高度虔誠,政權應該穩定。 
    但長遠來說,伊朗這個國家有點悲劇性。上古時期,無論文明和武力都稱霸中東(伊朗全盛時,阿拉伯半島仍然近乎蠻荒),令伊朗人極其自豪,就像我們在東亞獨大。
    但無奈鬥不過歐洲人:先是西征被古希臘城邦打回頭,接著被希臘北鄰的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征服,然後被古羅馬統治了上千年。接著輪到突厥人入主中東,以今天的土耳其為核心地帶,建立奧斯曼王朝,統治中東近450年。
    奧斯曼末期,中東淪為英、法的後樂園。與此同時,沙俄崛起,大力向東方和南方擴張。伊朗位於俄羅斯南鄰,為防沙俄,選擇親法,最後造成今天國民裡伊斯蘭傳統派vs法化派的對立。
    但可信因為浪漫的法蘭西民族性,法國前屬地沒有哪個是發展得好的。近日南太平洋島國New Caledonia新喀里多尼亞的原住民不滿選舉權被溝淡而暴動;加勒比海島國海地就更是人間地獄;法國在非洲的前屬地不時有政變,前宗主祖要一再派兵維和。
    更不幸的是,在一眾西歐富國裡,以法國最執著於‘政教分離’,例如不准女穆斯林披頭巾上學(英、美、北歐等本於新教/基督教的國家都容忍不同宗教的習俗)。因此,法國化的伊朗精英與祖國的伊斯蘭政權勢同水火。反過來,伊朗虔信的傳統派也看不慣社會精英裡的‘法奴’。
    伊朗的另一個麻煩是與阿拉伯世界的教派鬥爭。穆斯林在宗教上分兩大派:佔穆斯林近九成的遜尼派Sunni vs佔穆斯林一成多的什葉派Shiite。
    一種宗教內部分派本來很平常。就像廣義的基督教分天主教(以拉丁民族為主)vs新教(以西北歐為主)vs東正教(以東歐人為主,特別是俄人),偶有爭執,但不會打架。但中東穆斯林的教派之爭有時候會動武。
    穆斯林兩派裡,什葉派‘原則性’強,固守伊斯蘭創教的初衷。伊朗恰巧屬於佔穆斯林絕對少數的什葉派,著力捍衛他們謹守的教規,看不慣對教規沒有那樣執著的遜尼派阿拉伯人。因此,中東除了以色列vs巴勒斯坦,還有什葉派伊朗vs遜尼派阿拉伯世界的第二個火頭。近月不時空襲紅海商船的也門非政府軍,就是獲伊朗撐腰的什葉派。以色列北鄰的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也是伊朗的什葉派小兄弟。說白了:什葉派教性強,為此不惜動武。
    伊朗長遠點收科,我唔識,睇落去啦!
    講了好多,竟然忘了台灣換總統。
    綠營事前預告換屆後「維持現狀」,我當時就明白是「虛偽」。女統在位8年,不停地去中國化,快走到盡頭,只差改國號、國旗,才說維持「現狀」,騙誰呀?
    何況,看今天港報,原來新總統昨天的就職演說講明:台灣亦是「我們國家的名稱」。換言之,女統去中國化8年後,現已形成「中華民國」=「台灣」。下一步當然就是:在各種提到國號的文件/場合,逐漸用「台灣」來「中華民國」,「爭取」(大陸用詞)在今後4年內,基本上所有文件都改稱「台灣」,只不過不加「國」或「共和國」而已。
    若此,只怕陸方不再坐視,在領導人此任餘下的4年內(4年後剛好與台統同時換屆)發狠硬來。當然,前提是要估計美歐日會如何‘衛’台,代價多大。
    看近年陸方的態度,對美歐日的圍堵,口頭上反駁,行動上不對抗。感覺上,會否是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爭取時間以恢復高增長?
    我不懂經濟,但內地近月的做法使我想起30多年前,美國總統Ronald Reagan所謂的supply-side economics/供應方經濟,反傳統經濟學之道而行:不是被動地等需求上門,而是硬製造需求,讓需求反過來帶動生產。近日中央要求地方政府買入空置的單位,再用津貼來誘導居民買入自住,不就是supply-side?而全國(包括港澳)大開發旅遊,也就是先供應旅遊資源,反過來誘導國民的需求。
    中央顯然急於把經濟重新搞上去。在這之前,只能靠美國來reign in綠營,不讓其失控地以「台灣」去「中華民國」。美國為免兩岸開戰,自己被迫捲入,會有這個誘因。
    不過:美國還有半年就換總統。現任的Biden似乎鬥不過爭取回巢的Trump。後者是大狂人,到時點好難講。台灣總統府的賴-蕭配若夠獨,或只須等半年,就可放手大幹。 

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240519日晚24°C 94%:英式法治解決不了的問題

    日前當局可能是有史以來首次表示,打算控告不聽安全勸告的市民。指的是多年來,每逢打風暴雨,特地去戶外挑戰大自然的勇士,通常係青年男子。
    以往對這類大無畏的市民,差人只是走近勸告。對方若堅持,也就主隨客便。
    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港人以往最以自由而自豪:港人最醒目,人人都會自己決定點樣對自己最有利,無須政府插手。政府的判斷不會比每個人根據本身時空所作出的判斷更好。
    講得白的:我唔識得顧自己,要你離管乜?你代我決定,會好得我自己決定乜?仆街啦你!
    美國人話:I am my own boss. You piss off!
    反過來,可以唔管就唔管也符合公務員的利益:管人吃力不討好。差人行beat要一眼關七,發覺有人有危險動作,要行埋去勸。搞得唔好俾對方鬧翻轉頭,甚至反過來投訴。食飽飯冇嘢做,攞苦離辛!條友鍾意唔係由得佢囉,出事先打999,好過同人霎氣。
    更莫說控告市民行為不檢要收集證據、寫report、法律程序繁複。告倒對方又冇獎既,公務員攞定薪,何必攞工夫離做?同事可能都嫌你煩:博升呀?
    昔日殖民政府睇透港人的心理:利用華人實用主義、自己顧自己、走位靈活、自視、唔鍾意人管既民族性,可以唔管就唔管,讓港人自己走位。百年下來,港人好欣賞咁既管治。
    但無奈港人最近呢30年變咗,唔再係殖民早期既順民。富裕咗,受教育多咗,出外見識咗,ego大咗,膨脹到有點失控:逐步將全世界自由度裡最極端既美國版,應用係自己身上,追隨最具煽動性、欺騙性的美式自主,大無畏。
    十號波海邊迎風,大暑天上山跑步,敢於挑戰大自然,不畏首畏尾,就像美國運動品牌說的:“Just do it!”這才是人生…。
    最近十幾年,體育運動成為香港精神的象徵,背後其實也拜這種精神之賜:我們這個750萬人的城市,敢於挑戰甚至戰勝比我們大幾十倍的大國。在奧運挑戰大國是Just do it!好的一面;刻意挑戰惡劣的自然環境,不理家人的擔憂,增加社會的負擔,則是Just do it!的病態。
    對於後一類朋友,其實有一種公平的待遇:用最資本主義的方法來回收政府營救的成本。十號波追風落水要打九九九,盡最大的努力營救。事後將營救的公帑開支加倍向事主收回,日劇《半澤直樹》裡所謂bai(日語“倍”字)gai(大概係日語的“還”)。俾唔出就用勞務或監禁折算。政府收回的營救費用全數捐作慈善用途。
    今晚就政府還未公佈的政策寫了這樣多,主要是受今日2男刑毀歌手黃家駒墓碑的劣行激發。有說2男自拍刑毀來博點擊。內地似乎常見這類出位法。港靠英式法治無可奈何:刑罰與行為的劣度完全不成對比。
    唯古時的法律可以應付:每天準時去被破壞的墳墓清洗、上花,持續半年。
    至於其中一位犯案者自稱有精神問題,這又是美國大半個世紀前傳來的問題。犯案時無精神問題,被逮到時就有,好叻!社會上的關懷團體慣性地撐這類人,不論其真假…。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240518六夜26°C 70%:俄羅斯可稱‘後蘇’?

    日常在家無電視,新聞靠上網。近日外宿倒過來:有電視冇網絡,新聞來自幾個24小時的新聞台,消息來源窄。但也好:由看文字變成看影像,不同的重點。
    我平常不看視頻。看文字可跳著看重點,但serial的訊息要由頭看/聽到尾才知道講什麼。我不相信KOL有料到我要等他/她講到底才學得到東西。
    因此,日常在家,只在傍晚上網看半小時電視新聞。但外宿脫網,被迫一日看幾個鐘香港和內地‘CNN’。
    過去兩天,出鏡最多的是俄統來訪,國家主席盛情接待。俄統第5個6年任期一就任就來京,顯見對華的倚重。歐美日陣營越圍堵中俄,就如古寓言:風伯一發威,人人都裹住衣服,抱團取暖。中國即便軍事上不支持俄攻烏,但只要多進口俄國的油氣,讓俄統得以回購民生用品,也就幫了大忙。
    俄統這次只來華兩天,看來換班後,新政府急於上軌道,工作緊張。
    攻烏雖然贏面大,但軍費壓力也大。美歐雖然也撐得辛苦,但相對較富,經濟上仍有優勢。
    俄統第一天與中國領導人閉門講實事。但協議早已敲定,合同也已寫好,只待見面時簽署,讓記者拍照而已。
    我居間學到的一件事是:俄方強調對華關係位於歷史高點;中方強調雙方建交75週年。換言之,中俄目前的關係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蘇聯時代算起。換言之,今天的俄羅斯自視為蘇聯的延續,並非蘇聯在1991年解體後的新政權。這可比中國古時的東漢/後漢,由西漢劉姓皇室的後人主持,延續大漢國祚(zuò)。若此,今天的俄羅斯或可稱後蘇(不能稱東蘇,因為都城仍係莫斯科,並未遷移)。
    某種程度上,今天的俄羅斯也的確有蘇聯後續的意味:俄統Putin在蘇聯時期是KGB派駐西德的情報官員。掌國後,無論政策上與昔日的蘇聯多麼不同,都不否定前蘇聯。這與唯歐美是從、恨蘇聯入骨的俄羅斯反對派截然不同。
    由於今天的中國也堅守黨的傳統,無論50-60年代多麼動蕩,都不否定其整體上的正確性,這與俄羅斯默默地維持蘇聯的根,不謀而合。或因此,中、俄特別談得來,而不僅是因為被美歐日圍堵,需要抱團而已。
    至於俄統訪華第二天北上哈爾濱嘆茶、看演藝,則是與華合展軟實力。哈爾濱是中國最俄羅斯風味的城市。1917年俄國革命後,可能很多反共的俄人(稱白俄)逃來中國東北。哈爾濱有太陽島,島上都是俄式小木屋/cottage,恍若小西伯利亞。
    俄統來訪2天,1天硬1天軟,中俄都兼顧到了,好有默契!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240515三佛誕30°C 50%:空前怪案的聯想

脫博2日。昨午臨時要外宿,本應講的一件大事也作罷。
這自然是:英方拘捕1名港特區駐英的前警官、1名香港出身的華裔前英軍、1名白人前英軍,指控3人為港情報機構工作,說白了,追蹤幾名被港通緝的流亡分子。
記憶中,這是香港駐外人員,包括英治時期,首次被當地以間諜罪拘捕。
初看時一愕:駐外人員不是有外交豁免權嗎?看下去方知,該前警官係駐英經貿辦唯一不具外交身份的成員。
至於駐外官員帶有情報身份,不稀奇。看過冷戰新聞、John LeCarre、Frederick Forsyth...小說都知道,歐美蘇(俄)駐外使領館都有這類人,掛領事、武官頭銜。美國使館就幾乎必定有駐在國/地的CIA station chief ,負責收集當地的情報、指揮當地的「線人」,行內稱為asset。
但這類人士有外交官身份,即便超出當地的容忍度,最多是被驅逐,回去CIA/KGB/MI5上班。港官這次被捕,在國際上絕無僅有。英國看來要與美國鬥反華。
不料,這個大鑊隨即爆出第二個焦點:有人上網一幅大約40年前的外地大學畢業合照,正中戴方帽的係我們現在的特首,附帶說前排左起的男子是近日在英被捕的港官。
消息說:此人從港警退休前是警司。
記者隨即八卦,問特首與此人的關係。答案是:僅有的記憶是這幅陳年舊照。
但說也巧,我近日恰巧看過的一書一劇,與這樁英倫奇案有點巧合。
一書是上網翻閱,碰到孫中山清末最後幾年寫的「倫敦蒙難記」中英對照版。
有關的故事很多人都聽過:孫先生去倫敦宣揚革命,當街被清廷綁架,關在使館的密室。但監視不密,令他得以用紙片手書英文便條,扔出窗外求救。有人在街上撿到,送達孫先生當年在港大的老師康德黎。最後大概是英方逼清使館放人。
「倫敦蒙難記」的中文版是古文,看來原文是中文,英文是翻譯的。
但所說的脫險經過有很多疑點,會否經美化?
至於一劇,指的是本季還未播完的日劇「Anti-Hero反英雄」。長谷村博己主演的大狀懷疑多年前,檢、警雙方為了本身的威望,合謀製造冤案,逼死好人。長谷村為了與公權力鬥法,暗中調查,不擇手段,甚至故意幫殺人犯脫罪。過程中翻雲覆雨,長谷村看似魔鬼化身,實則正義大狀,十分Machiavellian。
由此想到,英國上述案件開庭時,控方大狀怕會祭出上述的陳年舊照,厲聲盤問該港官:
Q1:「被告,照片裡前排最左邊的一人是否你?」A1:「是。」
Q2:「同一照片裡,前排中間戴帽的男子是否香港今天的特首,亦即最高領導人?」A2:「是。」
Q3:「咁即係,你同香港現任特首,係香港警隊同期既同學、同期既同事啦!
咁你呢排係英國為香港情報機構所做既工作,係唔係為而家既最高領導人做既,甚至奉命而為呢?」
答案當然唔係啦!但控方肯定死啄,務必要將此人扯上香港最高當局,釘死香港。
由於沒有WiFi,上文是用手機寫的。寫得又慢又鈍。若詞不達意,還望見諒。

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

240512日午後30°C 76%:中國咬住牙關幫美統?

    本博昨提及有體育團體日前公開發言時,‘混淆’國家vs地區。該團體昨發聲明道歉,重申擁護《基本法》及“一中”。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事件或可告一段落,讓後來者引以為誡。
    港人以香港為‘中心’已大半個世紀。英治時期,佔市民絕大多數的中下階層與英國本土沒有任何往來,生計主要靠咫尺之外的內地和對西方的出口。但20世紀上半葉,內地多動蕩,本港憑著安定和自由港地位,得享南下的人才和商機,富甲東南亞,以致很多港人以本地而自豪,忘了飲水思源。
    這是歷史造成的不幸。有幾代人從小在本土氣氛中成長,有點像青少年從小被外人領養,自我感覺良好,成年後被送回親生父母處,短時間內要改口叫一對陌生的夫婦“爸媽”,難免覺得拗口,不排除有人會抗拒。
    *港經濟疲軟,連消費都被深圳分薄,豈止實利,恐怕心理都受損。內地顯然明白,接連出招。來港自由行的城市,開完一批又一批。繼樓市全撤辣後,港股也顯著回升,令被綁多年的中產鬆番口氣。
    但的確,這種幫補只怕難以持久。以港的高消費,內地人獲開放自由行後,出於好奇,最多不過一兩成人來一兩次。各省市對港開放得八八九九後,想遊客回頭,港就要靠本事。這恐怕就是港澳辦主任日前提醒我們局長的:要變!說白了:港的老本已不管用。
    我看不僅老本,即便年來的新招也大都像港式消費:對內地客來說,貴夾唔飽。會特地來港看大紅心、大光蛋等西方現代擺設的內地人,怕萬中無一。港官出於成長的背景,口味與內地人有相當的差距,與本地中下層可能也有距離。
    *昨晚就想講中美關係,但動筆晚了,只夠時間講完重要的港事。
    一是美國日內將中國電動車進口稅由25%加到100%,亦即中國車在美比在華賣貴一倍,即便獲官方補貼,對美國的Tesla也應該再無優勢。Elon Musk飲得杯落。
    但未聞中方強烈抗議。一轉念似乎明白了:美統競選連任形勢落後,急於拉車廠特多的中西部搖擺州份藍領票,尤其是密歇根、賓夕法尼亞。搖擺州份都是大州,票數多,但偏重傳統工業。藍領工人思想保守,懶理外交,最關心飯碗福利。美統不落力拉攏,藍領就自然投給高呼"America first"的前任美統。
    中方不高聲抗議美方狠加稅,怕前任美統回朝,到時更難捱?
    二是對陸不特別友好的台報說:中方突然‘悄悄’地恢復與美合作,接回偷渡入美被截獲遣返的國人。
    年來不時傳聞,內地人經拉美北上偷渡進入美國成風。每人花幾萬美元,不惜在中美洲的深林裏步行十日八日,冒著歹徒姦劫、野獸襲擊、叢林瘴氣的風險。
    據說這類人去年3萬多,日均100。其中一些一進入美境,就主動投案,說自己在家鄉受不公平對待…,看似利用美國‘反’華的氣氛搏居留。
    由於每年幾萬人每人幾萬美元是大生意,美國的華人點已冒出為這類“走線人服務的行業,住宿、勞務、律師、匯兌…一條龍。連中美洲林深處的偷渡捷徑也有華人store,可刷卡付費,與內地同步。這些行業說不定也與黑幫有關,以華人出面而已。
    總之,暫時看不出偷渡風何時了。中方開始接回被遣返的國人是好事。希望各人歷劫回家後,找到可養家的工作,好好生活!
    但偷渡客是美國大選的大議題。前任美統視為國安威脅,要在美墨邊境建‘長城’以一勞永逸。現任美統縱屬自由派,也不得不表現得右一些以討好選民。因此,中方願意接回偷渡的國民,美統當感恩。
    三是中方說成功‘驅離’進入台海,有違中國航道的美艦。美方自然說己方的行動合乎國際法。這類軍事爭議高度技術性,常人難以置喙,只能相信自己國家。只要雙方沒有碰撞擦槍,就大吉大利。
    但最怕今後雙方都想測試對方的底線,不斷地進迫,終有一天搞到其中一方下不了台,走上不歸路。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240511六夜27°C 82%:‘去殖’會加緊進行?

    國安法下,即便私人組合,例如行山友、龍友、食家…,在公眾場合(例如郊野公園、景點、食肆)聚會時,帶隊人發言稱呼香港為“國家”,又或反過來將內地稱為“中國”,予人‘他者’的感覺,我懷疑亦屬不合。
    萬一傳開來(例如錄影被上網),恐怕至少會接獲‘溫馨提示‘。
    掛著全港名銜、成員受官方資助的‘體育總會’主席公開發言,一再將香港‘提升’為國家,則恐怕並非口誤或常識太少。
    由此想起年前,國際賽事頒獎給香港運動員時,一再播放宣揚本土意識的‘禁曲’而非義勇軍進行曲,恐怕不是技術出錯、而是行為反映意識。
    這不會是當局所謂的‘軟對抗’吧?
    與此同時,有局長公開點名批評下屬的法定機構,為熱衷社運甚至有案在身的行家註冊放行,甚至提名其擔任審視行內職守的紀委。
    但有關機構不buy,稱局長所述「與事實未能完全相符」、對該機構「不公平」。
    這是香港1973年當局打貪,警察一度公開曬馬以來,唯一一次頂級官員(今局長,97年前稱‘司’)與下屬公開角力。
    原來,這一行由於工作性質,從業員慣性多‘社會派’,捲入社運意料中事,不適應新時代亦在所難免。
    上面自然明白,決定一勞永逸。辦法是:將組織內民選委員多過官派委員的對比倒過來。
    因此,下屬知道遲早冇得話事,不惜公開抬槓!
    國安法頒行不經不覺將近四年。經此一役,所謂‘去殖’怕會加速進行。還有什麼人、事、規可能涉及這方面的需要,社會大眾要念定,既來之則安之。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240509四夜25°C 72%:艷星愛他而不是害他?

    本港禁播 ‘獨曲’是意料中事,美國才是真正的話題:
    昨有艷星上庭公開與上任總統18年前的緊密合作關係。我猜:由於擁躉的性質,對力爭回朝的他是愛而不是害,他至今一直領先的民意會再添1-2%,對手連任的可能性怕只有3成。
    世界各國都要為此做好準備。中國怕只能豁出去。因為,美方現在就已全面打壓中方,只不過維持對話和文化交流。前任回朝也最多是中斷對話而已。我們是世上最有韌力的民族,3年Covid的歷練頂得住,4 more years的Trump card絕對熬過得去! 
    此文上博時,國家主席相信已準備在匈牙利上機回國,接待甫連任就來拜訪的俄統!由此看,中俄關係亦屬鐵桿。俄統6年一任,期間內,中俄vs美歐日的角力怕有增無已。
    剛才看電視,美、菲艦隊在菲律賓海域演習,實彈擊沉一艘闖入的外國軍艦。表面看沒啥。但原來:1.地點是菲律賓北邊與台灣遙對的海域;2.用作箭靶的菲國退役艦艇是中國製造的。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台灣綠營怕合不攏嘴。
    菲律賓若甘當爛頭卒,以缸瓦碰瓷器,而美統急於連任,對華要走右來拉近與領先者的差距,中方如何既守住主權,又不至於出劍? 
    至於美統表明,暫停對極右的以色列政府供應重磅炸彈,以防其轟炸加沙南部,再次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這我倒很贊成。中國相信也不會反對。
    英國AstraZeneca/阿斯利康藥廠全球回收Covid/新冠疫苗Vaxzevria,但否認因為副作用,信者怕不多。3-4年前推出不久就傳聞有用者患血栓。幸而香港幾乎未用過這種疫苗。
    但要注意:港、台近日都提醒居民:流感和Covid齊活躍,或不至於暴發,但幼童和長者最好打疫苗+在公共場合帶口罩。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240507二夜 26°C 82%:中美25年由engage到confront

    上週六終日霪雨,昨週一陽光熱辣辣,兩個世界。聽日預告又陰陰地。
    中、法都借建交60週年來推動己方的議程。雖然未能一致,仍儘可能客氣,在非戰略性領域上有所推進。
    內地人‘發跡’至今已不止10年,價值觀上明顯有所改進。起初外遊狂掃名牌以炫富。LVMH既大本營法國肯定笑逐顏開,我地既廣東道也大大得益。
    但3年疫情過後,國人轉性。而家外遊改玩深入社會,講風味,出po唔出錢。連‘內遊’都逐小鎮而遠大城。廣東道名店門口條龍短左好多,巴黎既香榭大道怕也差唔多。萬元包賣唔出,法國想賺14億人的錢,只好另闢蹊徑。
    或因此,法統為中國貴賓奉上最香醇既cognac。雖然,中國中上階層早已飲咗30年(香港當年既“大富豪”更已飲咗40年),但仍希望借中國頭號KOL之力,間接帶貨賺番筆。
    又或因此,有說中國可能大手筆購入法國有份既空巴。但中國而家自己有C919,仲會買咁多來路貨?最多係產量趕唔上需要時,外購小部分以幫補即。
    但對空巴有利既係:美國不但處處卡中國,波音機也小事故不絕。生產瑕疵頻傳,有前僱員裡的whistleblower死亡,使人想起法國片《Black Box》。可見的將來,中國肯定唔會再buy。
    至於國家主席第二站去塞爾維亞,原來係紀念25年前巴爾幹半島地區衝突期間,中國3位電視台記者係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俾美國導彈擊中上班的大樓身亡。有說美方知道大樓並非軍事設施,但刻意為之。
    時為江澤民同克林頓時代。期間還有一宗衝突:美軍偵察機和中國戰機在海南島附近擦碰。兩機一大一小,中國戰機墜毀,飛行員遇難。
    這兩宗死難都令國民憤慨,但未釀成與美持久的對抗。
    當時,克林頓也不欣賞中國的制度,但認為對華應engage而非對抗。感覺上就像傳教:洋教士與落後的民族交往(engage)以感化之。因此,克林頓雖然出過上述兩宗陰招,但沒有怎麼卡中國,不同今天的白宮。
    反之,中方當時才開始走向富裕,國力與今天大有分別,軍力就更不用說。
    或因此,在克林頓任内,中美有摩擦但無對抗。
    今天就大同。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240505日夜26°C 87%:中國近年最忙的是外交

    今總算回晴,明預報會更好,要趕快外出辦事。但過後可能又陰雨。What the hell!
    楊紫瓊擺明係女性,美統面對面頒獎都叫錯Michael。女選民會否vote him out?幸虧我沒有票,否則今年11月唔知投邊個好?
    國家主席與夫人此刻已飛抵歐洲3國行第一站的法國。當初宣佈訪問3國時,我沒搞懂,覺得法國與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雖同屬歐盟,但內裡大纜扯唔埋。
    塞國亦即從前南斯拉夫的核心區。當初既名“南”斯拉夫,可知其自視為斯拉夫民族的南支。而斯拉夫民族的北支自然就是斯拉夫大哥的蘇聯/俄羅斯。因此,塞國人傳統上親俄、強悍,主導巴爾幹半島。
    至於匈牙利,位處歐東邊上,價值觀‘近東’,發展慢,與西歐貌合神離。
    後來看視頻方知:主席訪法是紀念兩國建交一甲子。中國重舊情。訪塞、匈或因彼此較多共同感。但塞、匈在歐洲相對較窮,多有求於中國。
    為了60年的盛情,法統特地請中國主席去他在西南部山區的家鄉飲葡萄酒嘆芝士。但三巡過後,怕仍會聯同歐盟,對進口的中國電動車開刀。
    但歐洲三大裡,法國人或許因浪漫,講情,對華算是最客氣的。英國人功利,做生意厲害;德國人死板,工藝舉世無匹,加上此前希特勒的切膚之痛,心理上與中國很不同。
    中國領袖旋風走訪法、塞、匈後,旋即要趕返北京接待俄統。如今東西兩大陣營愈來愈像昔日的美蘇冷戰,親疏分明。中國以朝、俄、伊朗、巴基斯坦為鐵桿,此外最熱絡的是帶路國,加上在印支半島、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的突破口。美、歐則連同其餘的國家圍堵中、俄,形成無名有實的冷戰。
    美歐為免真打,與中國保持接觸、握手。但行動才是實質。常理說:一個人不是聽他/她講什麼,而是看他/她做什麼。中國話說:聽其言,觀其行。美國話說:Talk is cheap.
    但全球疫情過去後,中國復開已一年半。鐵盟朝鮮這才恢復接納中國留學生,實在難解。看新聞,朝鮮似乎只有一種活動:軍事。不屬軍事系統的國民,日常都幹啥?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240504六-五四夜23°C 93%:懷念一位好同事

    陰雨兩周不止,今日更搞搞新意思:驟雨變霪雨,由清晨落到晚飯後,>12個鐘。
    主打東北方的西貢、將軍澳。個別路段有山泥傾瀉,但路面無陷落,未聞有傷亡。
    香港早已是鋼筋森林,橫風橫雨下難免有財物損失,但傷亡多屬偶然:個別山邊、海邊居所;咁啱路經;趕路疏忽;冒險好奇;唔信邪;出po博讚...。
    今日真正冇癮的是消費行業。萬計來港放假的內地客只能逛室內商場,路面的店鋪食肆怕拍烏蠅。
    明週日應該不會再霪雨。打工人也可以外出抖啖氣。
    體育成績成為港人的identity後,昨認真不幸。國際排名前列的花劍手,接連2位據說因為有爭議性的判決,在世界男單賽中出局。更不幸的是:正好在港作賽,當著750萬市民的面。或因此,2港將賽後據說當眾痛哭。
    但世事有時就是這樣巧:今午反過來,這2名劍手帶領港隊,在決賽中擊敗地上最強的意大利隊,歷史上首次為港奪金。
    同屬港人的榮譽,昨也創出另一個歷史先河:由香港轉赴荷里活發展的女星楊紫瓊Michell Yeoh獲美國總統頒發平民最高榮譽的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每年一次,授予「為美國繁榮、價值觀或安全、世界和平或重大社會公私事業,做出模範貢獻的個人」。今次有18人與楊紫瓊同場獲獎,包括與中國對著幹的前聯邦眾院議長Nancy Pelosi。
    楊紫瓊是第一位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華人。她的得獎片我看了將近一半。美式搞笑,中國話所謂‘硬滑稽’。自問非美國性情,只好割愛。
    我比較有興趣的反而是,楊女士的多重地域背景,歸屬應該怎麼算?
    生於馬來西亞有地位的華人家庭,留學英國。當選大馬小姐後,獲邀來港拍片,從而下嫁邀請她來港的富商。但據說因不能生育而離異。不久後獲邀演出占士邦片,繼而與周潤發合演李安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藏龍臥虎》,從此打入荷里活。
    如今本人60出頭,原屬大馬國籍,來港結婚期間應獲頒身份證。既獲頒美國平民最高勳章,當屬美國籍。丈夫是法國人,至少有法國永居權。
    不用說,以楊女士的成就財富,無論持大馬、美、法..護照,世界各地(除了幾個最特別的國家)都會歡迎她來旅遊、工作、居留...。香港根本留不住她。
    但一人具有多重地域身份,其認同頗為有趣。會不會覺得難以取捨?
    之所以講楊紫瓊,因為想起自己80年代初在紐約編華文報紙期間,有同事來自大馬,為人隨和,工作認真。隨家人移民美國,但始終不入籍,只維持永居權。原因好像是:80年代按大馬法律,入美籍就要放棄大馬籍(不知道是否限於華人。馬來裔或者不同?)。
    這位同事不願意,不知道是否出於地域、民族的認同。
    早期,他每次過港,我每次回紐約訪友,都會見面。但隨著紐約環境改變,這位朋友際遇欠佳,壯年早逝。今天的博文特地紀念這位好同事。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240502四夜24°C 91%:廣東呢次濕滯

    廣東梅大高速5.1凌晨突然路陷造成的死亡,過去24小時由24人倍增至48人,肯定是歷來路陷之最。
    但如今無處不谷旅遊來幫補經濟,這次的犧牲怕只會被看作億計出行者裡難免的deviation甚至aberration,一帶而過。    
    每逢事故,難免招致一左一右兩端的看法:左的本性不信政、商,懷疑材料、施工、維護不善、貪腐…;右的反過來信政商唔信平民,懷疑有人借勢針對政府。
    平心而論:5.1前夕,自駕車出行怕有幾百萬輛,全國幾萬里的高速唯此處出事,連日暴雨似乎是最明顯的因素。也許加上那截路面以下的斜坡特別鬆軟。
    但反過來,也因為這次慘痛的事故,全國是否要重新檢查高速的路面和地基,加固承托,進一步降低風險?內地強調科技,AI在這方面用得上否?
    過程中,既要檢討疏失,也要避免地方上靠行政手段來平息問題:撤換主管,追究刑責,搵人背鍋來安撫事故的苦主。過後,問題依然故我。
    內地行政主導下的法律程序看得多,難免有人會問:為何出事的官員在位時都不認識到自己的瀆職貪腐,但一上鏡判刑就人人都羞慚悔過? 
    法治的關鍵在於讓老百姓看了信服。我們在這方面還需要努力。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240501三夜24°C 88%:Grief!

    這個5.1天公不作美:河北有地方下雪,廣東雷雨不止,連帶港陰雨已不止十天。
    最慘的是廣東梅龍高速今凌晨塌路面,20輛車掉入,已知24死30傷。此前未聞同類意外如此嚴重。
    塌方或因連日大雨。但唔好彩既係假期,自駕者趕路,半夜突發,天黑路滑,後來者趕不及剎車,幾秒鐘內有幾十輛車滑落,更有幾輛車在塌下的爛泥坡上起火串燒。
    香港也唔係幾好彩:煙花/火雖得以依時上演,但台灣樂團“五月天”今晚的中環戶外演出,有設備因天雨失靈,要押後舉行。專程來捧場的外地客好傷。
    粗略看,今日北上的港人:南下的內客<2:1,差距比以前小。但內地長假擠迫加上廣東天雨,港人或今日留港,留番週六、日先再上去。
    國際上,好消息是以vs哈可望日內休戰,交換人質,讓部分加沙居民回家。幕後大概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和美國分別rein in哈瑪斯和以色列。以色列目前的政府極右,只怕美國這個金主。
    何況,美國撐巴反以的學運如星火燎原,近日已蔓延到法、英,大有重演反越戰的勢頭。爭取連任的美統近月一直是underdog,很需要展示力量。日前民調說,他的人氣仍然不及對手阿Trump。而家全世界(恐怕除咗以色列、阿根廷)都怕瘟神真係回歸。
    看近日美國學生再度進佔Columbia哥大、UCLA等名校,想不到這輩子還會看到60/70年代的美國學運重演。我當時適逢其會,雖然不是自己參加,但在電視新聞裡,由頭到尾看著整個美國反戰運動的風起雲湧:
    Kent State U.學生在校園反戰集結,被開入校園的National Guards開搶,4死9傷;Black Panther佔領哥大行政大樓;學生佔領UC Berkeley行政大樓…。
    最勁的當然是68年夏芝加哥Michigan湖邊Grant Park的反戰大集會,對街對面舉行的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施壓:要求推舉最反戰的參議員George McGovern代表黨出選總統(共和黨對手是尋求連任的Richard Nixon),目標是從越南撤軍!
    但反戰既後生唔好彩:我當時就在芝大研究院,而芝加哥是美國北部最右既城市。市長Richard J. Daley如果拍Mario Puzo既“Godfather”,更型過Marlon Brondo。
    芝加哥在Mayor Daley主持下,民主黨大會推舉候選人當晚,Grant Park突然四面八方湧出高頭大馬既警察,包括騎警,對集結的千計後生見人就扑,走得慢就拉。有人血流披面的鏡頭上了電視,全國大譁。
    But so what. 反戰友同McGovern輸咗。11月初,Nixon成功連任。
    事後,在Grand Park帶頭反戰的7名後生被起訴,被控“conspiracy…”,是為著名的“Chicago 7”case.2020年拍成電影。有興趣的話,網上應該有免費的可以看.
    美青這次挺巴反以,應該搞不出反越戰那樣大。關鍵在美國沒有派兵幫以色列,的後生唔使去萬里外送死。但對‘進步’的青年來說,可以借以色列濫炸來延續新左的氣勢,以便下次再有issue時,可隨時發動大家。
    但我至少可以說是1/3的越戰過來人,這次不明的是:為何大半個世紀後,在這樣左的社會風氣下,哥大等本應自由派氣氛很重的名校,會強硬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