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200402四午20°C 82%:Looking forward to the day after

   武肺/新冠來襲後不久,意、法、英領袖就用「戰爭」來形容這場災難。現在安倍也說,武肺時日本戰後首見的國難。
   說的是1939.9-45.8的二戰。但其實,今天知名的領袖除了馬來西亞剛被取代的Mahathir,都沒有見過。沒想到一場肺炎憑着驚人的傳染力,在3個月內如海嘯般吞噬全球。據報有36億人,亦即全球一半人口被困在家,幾乎所有要與他人近距離接觸的活動都停頓。
   我不敢說西方領袖是否誇大以博取權力。樂觀地看,疫情已逼出了全球主流社會的危機感,不敢不咬緊牙關。若此,疫情可望在3幾個月內退卻。接着那半年,多數人會拚命,追回失去的時間。此後,社會應會大致回復正常。
   但我又不是optimist,不會說明夏奧運時會比疫情前更好。因爲經此一役,肯定有更多人反思新世紀以來的irrational exuberance。武肺最vicious(Trump用語)的是:人傳人特厲害(粗略計,每1人感染最終會傳給3人,傳10個round就是6萬(3的10次方),大約就是此刻西歐各大國的確診數),而且很多人感染後無症狀,照常生活玩樂,播毒而不自知。
    結果很諷刺:個人活動力越強、範圍越大,交遊越廣,越容易受感染和感染他人。說白了,武肺愛富嫌貧、愛壯嫌弱。香港至今的傳播圈,基層大致有3個:圍打邊爐、佛堂誦經、密室唱K。但到了最近這個月,幾乎都來自:長線遊、留學、探親、移民、出差、酒吧
   因爲:疫情初發時,源頭在內地,確診者主要是與內地有聯繫的基層,因而疫廈也平民。但月來疫源轉到歐美,尤其是英國,事主多來自中上層,疫廈都是「豪宅」。
   武肺的這個階級分野,學者固然會研究,政府更應細察,作爲制訂政策、準備下次疫情的準則。武肺充分證明,傳染病是全球化一項最大的hazard:爆發的機率遠高於戰爭;暴發的速度百倍於環境破壞,一旦失控,足以在一年內摧毀全球。
   全球化想繼續造福人類,就要充分預防這種可能定時的災難。除了有政策、法規可儘速截停跨境交往、隔離民衆,日常要有抗疫應急物資、積穀防饑,留下較多盈餘,以備疫情逼停社會時,用公帑爲中下層吊鹽水。公私的理財哲學都要調整。港本年度的財政赤字,2,000億怕都不夠。
   武肺過後不好好面對,下次再來時,只怕後果更不堪設想。
   誠然,到時多數人體內會有抗體,還有疫苗、藥物。但病毒也會變。17年來,由沙士、豬流感、MERS到武肺,病毒每6-7年就變身。雖然不是所有新品種都這樣厲害,但03年沙士時,世界也遠沒有今天那樣全球化,contain疫情容易得多。
   17年後,全球化肯定又遠過於今天,到時急煞車會更痛苦。

1 則留言:

Patrickov 提到...

經此一役,誰敢說 17 年後仍會持續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