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公佈日,港真正的話題是:中央就港獨(民族黨與陳浩天),首度公開對特首下令的公函。
國際上,三個頭條人物依次是:特朗普、金正恩、#MeToo有罪的天主教第三號人物。
公函話題今後幾天正好與引渡修掛鉤講。4大報今各有取向:
AD頭版的《頭條》類連發3條,指〈公函治港 葬送港地位〉。附帶清晰的公函影像(圖)。
MP頭版的《要聞》類連發5條,稱〈中央首公開公函(對港獨)零容忍〉。但公函的影像字跡模糊,全文要看轉載的文本。在手機影相比得上沙龍的今天,這不可能是技術失誤。
OD用可卡因大案做頭版。《要聞》類後的《港聞》類第11條才說〈中央促交報告〉,全文545字。公函無影像、文本。
ST頭版頭發2條,稱〈中央罕有發公函〉。無公函的影像、文本。
值得一提的是,AD緊接着公函案,用《頭條》類之後的第一條引述美駐港總領事Kurt Tong(唐偉康)接受TVB專訪,指〈一國凌駕兩制 美(國會下一份)報告對港將更嚴厲」〉。貿易談判看好之際,AD連日稱美方會因爲中方,對港更嚴厲,目的是促港人更反陸。
中央直轄的TK報則反過來,署名文章問唐生是否〈離任前的瘋狂?〉官報無戲言,美駐港即將換馬。下任更硬?
4報的取向符合本身的路線。AD是的立場釘在板上,類似崇光門外的標語。但講深度,這次MP以〈首公開〉勝出。暗指並非第一次對港發公函,只不過呢次特登講俾你知!要問的是:回歸21年半,累計有幾多封?內容有幾類?是否近年激增?越來越政治性?
ST作爲建制堡壘,用公函上頭條,算是有交代。
昨林鄭一收函即出鏡,上下夾定為港人做shock therapy?嚇過一次,好快就習慣,好過拖?
若此,點解揀2月2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