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夢迴寫下:
從小怕用手怕血怕記,死也不讀醫。並因此,高中畢業不按父親的意思報科,從未打罵我的父親,一生唯一一次罵了我(今天是父親節)。
出來做事後再選,或會讀社科。
如今退休多年後若能推倒重來,卻真有可能去讀醫。雖然,怕血手笨仍然是我的handicap。
當然,今天讀醫幾乎個個都是狀元,怕輪唔到。但50年多前按父親的意思以僑生身份入台灣國防醫學院,應可掹其他中學同窗的衫尾。不過那就有趣了,身為國軍,與解放軍的哥哥會在哪種場合見?
對醫由憎到唔憎,其實是很早的事。我這條命,醫生救回來不止一次。出生後還未懂事就有結核。當時入骨要開刀,在臂彎留下刀疤。然後是30多歲在美東,高燒嘔吐頭痛持續幾週不退。天主教醫院束手。送我轉院前,修女來病床前替我洗腳告別,帶歉說我們幫不了你。
但一轉到紐約的大學醫院Sloan Kettering,有醫生當晚帶幾個同事來病床初診。問過病歷,看過我臂彎的刀疤(記得我當晚用床頭的電話致電回港,問母親我刀疤的來源),當晚就用藥。他懷疑,我是潛伏的結核菌上腦。但已燒了幾個星期,等骨髓化驗證實才用藥,怕已壞腦。
出來做事後再選,或會讀社科。
如今退休多年後若能推倒重來,卻真有可能去讀醫。雖然,怕血手笨仍然是我的handicap。
當然,今天讀醫幾乎個個都是狀元,怕輪唔到。但50年多前按父親的意思以僑生身份入台灣國防醫學院,應可掹其他中學同窗的衫尾。不過那就有趣了,身為國軍,與解放軍的哥哥會在哪種場合見?
對醫由憎到唔憎,其實是很早的事。我這條命,醫生救回來不止一次。出生後還未懂事就有結核。當時入骨要開刀,在臂彎留下刀疤。然後是30多歲在美東,高燒嘔吐頭痛持續幾週不退。天主教醫院束手。送我轉院前,修女來病床前替我洗腳告別,帶歉說我們幫不了你。
但一轉到紐約的大學醫院Sloan Kettering,有醫生當晚帶幾個同事來病床初診。問過病歷,看過我臂彎的刀疤(記得我當晚用床頭的電話致電回港,問母親我刀疤的來源),當晚就用藥。他懷疑,我是潛伏的結核菌上腦。但已燒了幾個星期,等骨髓化驗證實才用藥,怕已壞腦。
從小帶我行街睇波啟蒙的叔叔,就是兒時腦膜炎致輕微弱智的。我一直想謝謝這位及時救回我的醫生Jonathan Gold。但十幾年前回紐約向醫院查不到他的聯絡方式。還記得我入院當晚他來看望時,同行的一個醫生是台灣的許先生。
做了多年的醫療教育文字。近月開始由搬字過紙,明白些醫學原理,多了興趣。
但想到「重來」,真正Like醫,純屬偶然。翻到八年前的日劇《緊急救命Code Blue》,三天內看完第一季,深受感動。
醫療劇看過不少。鼻祖的美劇《ER》(急症室)就既娛樂又感人。但荷里活要超快、滿足愛與性的國情,難以深入。
《CB》真正深入生命的意義。在連字幕都來不及看的急救場面過後會慢下來,借醫生在工作上的思想困擾,探討生命與醫療道德的矛盾。每當大件事,傷患眾多,有人面臨生死關頭,但人手藥物不夠時,先救誰,怎樣說服被「放棄」的人....?醫生可代表上帝?
一時間講不完。有興趣的話,可試看第二季第一集。
做了多年的醫療教育文字。近月開始由搬字過紙,明白些醫學原理,多了興趣。
但想到「重來」,真正Like醫,純屬偶然。翻到八年前的日劇《緊急救命Code Blue》,三天內看完第一季,深受感動。
醫療劇看過不少。鼻祖的美劇《ER》(急症室)就既娛樂又感人。但荷里活要超快、滿足愛與性的國情,難以深入。
《CB》真正深入生命的意義。在連字幕都來不及看的急救場面過後會慢下來,借醫生在工作上的思想困擾,探討生命與醫療道德的矛盾。每當大件事,傷患眾多,有人面臨生死關頭,但人手藥物不夠時,先救誰,怎樣說服被「放棄」的人....?醫生可代表上帝?
一時間講不完。有興趣的話,可試看第二季第一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