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裡首見龍鳳胎。活了將近70年,my first close encounter with產房裡的初生嬰兒,而且是一對。兩個寶貝回到家裡,更與三歲的哥哥上演美聲trio。
一家大小齊出動,往往還是顧得了右顧不了左。
哥哥頭一年全靠母體滋養。這回本來也打算如此。但沒兩天就發現,天然的供應填不飽兩張嘴,不得不加入奶粉的行列。幸虧沒有短缺。
雙胞胎落地同一天,妻家有親戚慶大壽。一眾最親的人特地萬里回歸。由於是家宴性質,席上都是熟人,氣氛較一般擺酒親切得多。
一天兩喜,人生難得一見,本來就比較忙。同期內又來了些散工。
前年底辭掉翻譯的差事後,去年沒做事。但馬年突如其來。可散工難免帶時間性,我又生性怕拖,即使委託人不催,也力求儘快交貨。
前年底辭掉翻譯的差事後,去年沒做事。但馬年突如其來。可散工難免帶時間性,我又生性怕拖,即使委託人不催,也力求儘快交貨。
公私撞在一起,偶然就期間發生的事草了幾句,都留在手機裡。但今天再短也不能不寫完。
將近中午時,對著電腦的家人拋來一句:劉進圖被「斬」。我正趕工,以為是類似「燉冬菇」的figurative speech。聽第二遍方知爲「真」,頓時愕然,想不通為何要拿他「開刀」。
這是回歸後新聞人的第三宗(更正:應為第二宗,見文題)。十年前,大班把口辣,在商台時得罪江湖或有可能。梁天偉編週刊,深挖社會檔案,或踩到人條尾。但《明報》面向知識人,主要爆政治料,不涉及道上。對頭人多屬政經精英,一般不會用這種手段。
何況,劉已步下神壇個多月。如今訊息實時,即使在位時觸雷,現在才來下毒手?
但再一想,莫非特地選在預算案日,深知兩三天內傳媒都難以分身,可壓低輿論的反彈?(140227四後補:OD網站用作港聞頭條,排在32條預算案之後;TK網站排在第14條) 若此,背後的黑手絕不簡單。
事發頭幾個小時,消息反覆。初說三刀,創在背部,無生命危險。我以為只是「警告」他。上gym堂時,同學間聊起,我也是這樣說。晚間看電視方知,即非攞命,也是刻意「借他一生」。
此時行內激動。但以事論事,即使不中聽也應該講出來。因為,市民憑閱歷,也心裡有數。
這就是:新聞人敢踢爆不公、仗義施壓,難免得罪惡勢力。但本身是書生,與政經領袖雖同屬公眾人物,卻無大官的警力保護,富豪聘請保鏢的財力。除非改行,否則只要做新聞堅持公義,也就繼續暴露在對方目光之下。你在光,而他在暗,令你為了家人的安全,即使知道誰出手也有顧忌。證據不足,法律也就莫奈其何。
上述三位新聞界領袖,我上班時都有過交往,由公務到同事甚至私交都有。只能爲其默禱。
香港以法治自詡,但在這方面帶有發展中地區的影子。
兇手會否已第一時間「北漂」?
2 則留言:
梁天偉的在1996五月不算回歸後
定係北「歸」?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