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今天引述港大本身的調查《港人自認中國人12年來最少》,結果「正常」。《明報》在網上隻字不提,但前一天才頭版頭條突出本身委託港大調查的特首行情。該報週二的南方朔專欄剛指出,台灣媒體進行的大選民調背後都各有所屬。香港亦不遠矣?
《蘋果》銷量並非最大,但表達的技巧因而每一份的影響力(除了ad space/copy,傳媒業或應增設influence/copy指數)遠過於同行。具體來說,報道抓到公眾關注點,標題有力,圖片有角度,排版醒目(至於以動漫補文字不足的「動新聞」,我也許不是看漫畫長大的,覺得造型生硬,缺乏感染力)。
這份右翼民主報為了強化普選的結論,必須否定小圈子選舉下「所有」的建制候選人,不論其相對的優劣。故總的來說,唐梁都踩。因此,昨天雖然所有對手都突出「唐急追梁」的角度,該報社論力排眾議稱《民意高低易分 豬狼面目難辨》,換言之,天下烏鴉一般黑。但這只是表面文章,一旦落到現實層次,由於特首必定會產生,該報會兩害之中取其輕,對大害九級痛罵,而對小害六級中罵,引導受眾勉為其難讓後者過關。至於誰大誰小自明,畫蛇無須添足。
今天《Financial Times》作者Roula Khalaf的長文《A generation at last in ferment》無新意,除了最後這段:隨著阿拉伯各國從革命走向政治轉型,起義者年輕的優勢也成了弱點。青年運動有理想但分散,只著眼於摧毀舊秩序,沒能在政治上組織起來。他們夢想社會更公正、有工作、生活更有尊嚴。然而政治動盪造成經濟損失,令夢想落空。政治上,“無論自由派還是伊斯蘭主義者,年長者和精英都不允許年輕人占據領導位置。”政治精英重回台前。青年人缺乏耐心,在轉型過程中一失望就回到街頭。
最終達成毛澤東「把革命進行到底」「理想」的是阿拉伯青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