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 星期日

250928日夜29°C 81%:當局終於出手

    或見規勸無效,樺加沙10號波過後,當局破天荒對‘勇於挑戰逆境’的市民出手。暫知似乎有3單:
    1.2位南亞女帶同家裏的兒童到海邊‘觀浪’出po。期間一度被大浪衝倒,同行的小童據說嚇到喊。
    2.有男士到海灘暢泳。
    3. 有父親與家傭攜同2男童到海邊‘見識’。
    1.和3.案中的成人涉嫌疏忽照顧兒童。
    由於似無法例禁止個人冒險,2.案會如何處理,還看當局公佈。
    當局此前從來不針對這類個人的冒險行為,我估係因為:
    1. 政治上敏感,易被人借題發揮,講成侵犯個人自由,Big Brother/專制/極權來了。
    2. 港人以醒目、走位、變通為榮。故英治下,在生活問題上眼開眼閉。只要不涉及他人,儘量讓市民自己執生。而家政府彷彿話:你地管唔掂自己,需要我幫手!有人怕會視為貶低港人。呢個時代,傷害自尊係瀰天大罪!
    3.查找市民的不足,對執法的公務員有蝕底冇著數。調查蒐證,不但自己加辛,萬一告唔入,自己醜,連累上司/部門,甚至可能俾事主和媒體將番轉頭,借來踩政府。因此,當局以前眼開眼閉,符合本身的利益。而家反過來要關切、積極、負責…,絕對不易為。
    市民如今愛運動、旅遊,挑戰自己,挑戰環境,係美式progressiveness使然。
    但這種進步有兩面。好的是打破國人幾千年來的保守、內向心態,向西方人學習,敢作敢為。因此,我們750萬人而家愈來愈多在世界上冒起。
    但港人愈來愈勇,愈來愈敢為,愈來愈唔信邪,也就自然有人勇於甚至刻意要在風險最大時挑戰環境。既然係‘世紀一遇’,又點能夠錯過機會?
    而必須承認,這次的大風,又咁啱似乎有的講過龍。
    唔怕俾人話保守。對我來說,自己過癮而連累社會、耗費公帑、甚至危及趕來拯救的專業人員的行為,應予相應的‘回報’。政府派出救援的開支若係X元,導致這個後果的‘敢死’人至少應支付雙倍的費用,此外再做長時間的社會服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