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剛要出門赴約,戶外突然倒水,擔傘著Gortex都冇用,只好退回家。不料,正想WhatsApp話遲到,滂沱大雨忽然消失,恍如從未落過,於是重新趕出門。也算是幾年一遇。
今晨幾個月才一次的聚會,其中一位朋友家有要事不得不割愛。
七老八十,今後外出只怕越來越多這類因為家事、健康的阻滯。幾十年的朋友,見得一次係一次。大家保重,健康好運。
母親大概從20初開始,以麻雀/麻將為唯一的愛好。每天的routine類似白領返工:早上九點敲過出門,去友人屋企打,通常係家境好過我們的。徬晚回來食飯。風雨不改。如是堅持到七十幾歲。
今晨幾個月才一次的聚會,其中一位朋友家有要事不得不割愛。
七老八十,今後外出只怕越來越多這類因為家事、健康的阻滯。幾十年的朋友,見得一次係一次。大家保重,健康好運。
母親大概從20初開始,以麻雀/麻將為唯一的愛好。每天的routine類似白領返工:早上九點敲過出門,去友人屋企打,通常係家境好過我們的。徬晚回來食飯。風雨不改。如是堅持到七十幾歲。
但到了某一天,4個雀友裏,逐漸有人隨著年事,體力轉弱、出入不便,要另外湊腳。再到後來,連擴大的雀友圈都開始短缺。
至於母親為何必定外出打牌,而不是有時也招待雀友來家,主要是家裏條件不夠。廣州時期,一家3口加叔叔住在父親的鋪頭,除咗冇privacy,也冇家傭可為雀局斟茶遞水。
來到香港後,境況更差。前後30多年,父母由頭到尾只夠錢租一間房,從未住過獨立的單位。父親離世後,我由美國搬回港,才帶著在美國積蓄的2萬美元和妹妹合資買了第一個2房單位。
母親70幾難以開枱後,一度去圖書舘借亦舒小說來打發時間。百多冊亦舒,由頭睇到尾,再番轉頭睇。但即便這樣也睇完了,最後還是無聊。
為了明白自己的母親,我借來亦舒翻看。看了幾頁就多少明白:亦舒筆下的人物最接近她認同的社會身份:30-40歲的中上家庭(以今日打比方,也許丈夫是醫生、律師、會計師、高級公務員...,月入十幾二十萬)、面貌娟好的有閑師奶。無須工作、做家務、湊仔女。錢老公包起,力家傭代勞。自己日常就是與同階層的太太打牌、聊天、shopping。
此前看李安導演、梁朝偉和湯唯主演的張愛玲小說《色.戒》就覺得:戲裏第一場,與湯唯開枱的3位南京汪精衛政府官太,相信就是母親的憧憬。可惜少點運氣,嫁低了。
父親是安分守己的傳統中國人,也許不夠進取、達不到母親的預期,但勤勤懇懇、忠於家人,盡了他的力!Nothing I can say.我多少也受他影響。
父親走得早,既因為健康差,但也與性格內向,70-80年代公共服務面窄、資訊貧乏有關。父親與母親相反。母親善方言,閩北(福州話)、閩南(廈門/漳州/泉州話,同今台灣話)、粵、國(普)、滬5種方言流暢,父親語言能力差,只能講滬、國2語,粵語不比今天的印傭好(我有母親的遺傳,但小時候沒有機會學閩語,只能講粵、國、滬)。
父親粵語差、英文弱,加上中年才來港,與英治下的政府完全alien。縱使溫飽都勉强,但唔知道可以送我入公校、申請公屋,只能咬住牙根死頂。我57年來港,讀咗10年書,頭6年靠父親自費供私校,後來的4年才算係考到公校,仍然要交費,只不過相當可能平的。10年裏唯一享受過的福利係最後4年攞過幾百蚊助學金。
顯然因為生活不如意,母親來港後,曾試過自殺。
我這樣說,也許有人覺得自揚家隱,有虧我父母。但我看作一種社會檔案,沒有太見不得人的事。
至於母親為何必定外出打牌,而不是有時也招待雀友來家,主要是家裏條件不夠。廣州時期,一家3口加叔叔住在父親的鋪頭,除咗冇privacy,也冇家傭可為雀局斟茶遞水。
來到香港後,境況更差。前後30多年,父母由頭到尾只夠錢租一間房,從未住過獨立的單位。父親離世後,我由美國搬回港,才帶著在美國積蓄的2萬美元和妹妹合資買了第一個2房單位。
母親70幾難以開枱後,一度去圖書舘借亦舒小說來打發時間。百多冊亦舒,由頭睇到尾,再番轉頭睇。但即便這樣也睇完了,最後還是無聊。
為了明白自己的母親,我借來亦舒翻看。看了幾頁就多少明白:亦舒筆下的人物最接近她認同的社會身份:30-40歲的中上家庭(以今日打比方,也許丈夫是醫生、律師、會計師、高級公務員...,月入十幾二十萬)、面貌娟好的有閑師奶。無須工作、做家務、湊仔女。錢老公包起,力家傭代勞。自己日常就是與同階層的太太打牌、聊天、shopping。
此前看李安導演、梁朝偉和湯唯主演的張愛玲小說《色.戒》就覺得:戲裏第一場,與湯唯開枱的3位南京汪精衛政府官太,相信就是母親的憧憬。可惜少點運氣,嫁低了。
父親是安分守己的傳統中國人,也許不夠進取、達不到母親的預期,但勤勤懇懇、忠於家人,盡了他的力!Nothing I can say.我多少也受他影響。
父親走得早,既因為健康差,但也與性格內向,70-80年代公共服務面窄、資訊貧乏有關。父親與母親相反。母親善方言,閩北(福州話)、閩南(廈門/漳州/泉州話,同今台灣話)、粵、國(普)、滬5種方言流暢,父親語言能力差,只能講滬、國2語,粵語不比今天的印傭好(我有母親的遺傳,但小時候沒有機會學閩語,只能講粵、國、滬)。
父親粵語差、英文弱,加上中年才來港,與英治下的政府完全alien。縱使溫飽都勉强,但唔知道可以送我入公校、申請公屋,只能咬住牙根死頂。我57年來港,讀咗10年書,頭6年靠父親自費供私校,後來的4年才算係考到公校,仍然要交費,只不過相當可能平的。10年裏唯一享受過的福利係最後4年攞過幾百蚊助學金。
顯然因為生活不如意,母親來港後,曾試過自殺。
我這樣說,也許有人覺得自揚家隱,有虧我父母。但我看作一種社會檔案,沒有太見不得人的事。
先父離世已將近40年。他無私地養大我。母親先一步從廣州來港後,父親獨自帶著我。來港後,雖然自己的英文只有小學程度,滬腔發音笑死人,也努力自學來教我。我畢生感激他。
母親如今是百歲人瑞,只不過有意識但無知覺。我只能為她祈禱,希望她少些痛苦。由此也祈求我主,希望輪到自己最後幾年時,得免這個過程。
今晚本來還想講新聞。但晚了,明天還要去醫院覆診。就此打住。
Good night, eveyone.
今晚本來還想講新聞。但晚了,明天還要去醫院覆診。就此打住。
Good night, eveyo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