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250229六午16°C 81%:矽谷看來怕了Trump,與中國保持距離

    京、港昨同日有盛會。
    國家主席如期接見一眾遠道來出席發展和博鰲2論壇的外企首腦,寬外資的心。
    港則自從以“盛會”作為新質生產力以來,首次迎來真正的盛會:七欖由掃桿埔移師啟德新場館。外賓看來很enjoy,七欖或可成為香港的‘Grand Prix’、網球大滿貫…品牌。希望國家隊和港隊能逐步提升實力,幾年後成為前列的勁旅。
    但看媒體的公佈,獲主席接見的外企主要是歐、日車企和藥廠,美企似乎主要是金融。矽谷巨頭唯Quacolmm高通。Apple Cook都不見。當然更沒有年來最hot的Nvidia英偉達/輝達創始人Jensen Huang黃仁輝。
    但中國電動車太勁,歐洲車企除了幾百萬一部的超跑,在華還有優勢?
    看新冠19疫苗即可知,歐洲藥廠相對中國倒有優勢。中國過去十幾年專攻‘國之大器’,要看得見、高大威武。但歷經新冠後,多少明白平衡之道。國民健康不夠好,又怎出門搭高鐵、欣賞最高最長最美的跨海大橋...?中國只要肯發力,生物科技相信會很快趕上。歐洲的優勢恐怕只有5年。
    發展藥業、醫療儀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這是救人的,很可以幫助付擔不了西方藥業專利的發展中世界。歐美擔心中國的硬件太厲害,用來發展武器打他們。但除非你極端到認為中國會打細菌戰,否則廉宜的藥物、醫療儀器只會有益世界。Trump也無須擔心。
    但矽谷缺席中國主席的盛會,會否是Trump太霸道,怕被他label?萬一中國真的有突破(例如華為據說研發出新晶片,突破了美國的封鎖),矽谷隨時會被指洩密、資敵。
    昨天的最重磅新聞是:長和非正式公佈,不會如此前說的,在Trump開始大幅增收關稅的4月2日,與美資簽約,出售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全球各地港口。看近日的氣壓持續上升,此舉乃意料中事。
    我早就說:硬來不像是長和的作風。發展到這個地步,即便硬著頭皮成交,今後也很難在港自處,更遑論在內地經營。
    但交易果真告吹,長和支付億計的撻訂賠償是小事,真正要準備應對的是:誓要‘收回’運河的Trump,嘴邊的美食被搶走,會如何報復!暫停中國(包括港澳)企業擁有的商用船隻停靠美國港口三個月?
    Trump的生意腦筋快,思路不嚴密,但願意在量上作修正,討價還價來達成目的。巴拿馬運河對美國不僅是經濟,在國防上比格陵蘭更貼身,他不會甘休。他把關稅當核彈用,說不定用加減%來‘交換’中(包括港澳)資‘退出’運河。
    如果長和將運河兩端的碼頭轉移給中資,那中國就與Trump正面槓上。
    本來還想講緬甸昨天的7.9(7.7?)級強震。但已寫得太長。就此打住。God bless everybody.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