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250330日晚14°C 7Trump真係想俾Vance接班?

    今午地震寫得太長,真正想講的話題反而被擠掉。其實限於發掘的進展,地震可能80%的災害尚未揭曉。
    昨天的國際話題自然是美國副總統Vance與夫人(美國稱為Second Lady)乘專機,旋風到訪Vance上司Trump王明言“100%”要取得的“北極邊上的世界第一大島Greenland格陵蘭。但重要的是:
    1.事前經格陵蘭的宗主國丹麥抗議後,Vance夫婦這次只到訪美國向格陵蘭租借的軍事基地,不踏入格陵蘭非美方管轄的本土,而且停留兩三個鐘頭就乘原機離開。
    2.Vance在美軍基地當著記者鏡頭前發表的演講不像老闆那樣,直接說美國要兼併格陵蘭,而是針對格陵蘭人的心理說:丹麥沒有好好保護你們,我們美國在這方面會做得更好。言下之意,格陵蘭不妨給我們美國一個機會,美國話說:Try me!
    這樣說,比老闆Trump的直來直往技巧得多,容易動搖對方的心防。打個比方:Vance追求名花有主的女仔,說:你男友疏忽你了,四周的色狼虎視眈眈。我絕對比他強,更能保護你,有我在,色狼絕對不敢碰你!Vance精在攻心,不像Trump那樣,像搶新娘那樣,霸王硬上弓。
    當然,現階段,格陵蘭人仍然很歐很左,絕對不buy。但美方若提出大量的‘好處‘,例如格陵蘭5萬居民,每人每年津貼5萬美元(不算本身的工作收入。美國有3.5億人口,給5萬人每年5萬絕對不難),你猜有沒有居民會念過先?
    記憶中,Trump主政2個多月來,這至少是Vance在言語上第二次幫Trump補鑊。此人很識得maan番轉頭,與慣性用強烈判斷性短句來窒住對方的Trump,某種程度上是最佳拍檔。
    怪不得,早在Vance獲提名為副總統,選民還未投票前,就有傳聞說,Trump選他是為自己這一派下屆繼續主政鋪路。萬一Trump限於年齡、體力,真的做不完4年,Vance也可以即時補上,確保Trump派的江山不變色(不僅是被民主黨搶回去,也不要落入共和黨其他派系手裡,尤其是溫和派)。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250330日午14°C 75%:緬甸強震傷亡以千計?

    緬甸中部前天中午7.7級地震,波及東鄰的泰國和北鄰的中國雲南省。但未聞影響到西鄰人口過億的孟加拉。
    緬甸的發展程度在東亞接近榜末,更且有內戰。限於交通和救援條件,比較可靠的傷亡數字恐怕要再過三五天後方知。有港報大題說帶走“萬人“。也許誇大,但肯定是千計。
    雲南似乎只是虛驚。但曼谷倒霉:泰中合作興建、即將落成的30層政府大樓恍如當年紐約9.11的世貿雙子塔,轟然倒下,頹桓敗瓦高如幾層樓。當時地盤有過百工人。
    但曼谷似乎並無其他樓房塌得如此‘完全'。這棟大樓的施工是否有king gwun?
    可信是災情太嚴重,掌權以來相當內向的緬甸軍政府,事發後第一時間向國際求援。
    中國最給力,當晚救援隊已登機飛緬甸,同時提供金錢上的援助。香港特區的救援隊幾乎同一時間出發,兼且撥款準備援助。
    沒料到的是,Trump竟然也說可能幫忙。說明此人厲害,雖然功利到極點,但也知道在骨節眼上要搶些好感分,以沖淡世間對他的惡感。
    此外:被軍政府軟禁的昂山素姬未被地震波及--她在英國的兒子說的。
    到此刻為止,緬甸地震的一個collateral damage是我們香港的七欖。今天是3日大賽的決戰日。但半小時的電視新聞,頭六七分鐘都是緬甸和曼谷的rubble。
    幸虧,港女隊在銀劍賽首次奪魁。希望稍後的港男隊也唔輸蝕(後補:港男隊果然不負眾望,銀劍賽奪冠)。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250229六午16°C 81%:矽谷看來怕了Trump,與中國保持距離

    京、港昨同日有盛會。
    國家主席如期接見一眾遠道來出席發展和博鰲2論壇的外企首腦,寬外資的心。
    港則自從以“盛會”作為新質生產力以來,首次迎來真正的盛會:七欖由掃桿埔移師啟德新場館。外賓看來很enjoy,七欖或可成為香港的‘Grand Prix’、網球大滿貫…品牌。希望國家隊和港隊能逐步提升實力,幾年後成為前列的勁旅。
    但看媒體的公佈,獲主席接見的外企主要是歐、日車企和藥廠,美企似乎主要是金融。矽谷巨頭唯Quacolmm高通。Apple Cook都不見。當然更沒有年來最hot的Nvidia英偉達/輝達創始人Jensen Huang黃仁輝。
    但中國電動車太勁,歐洲車企除了幾百萬一部的超跑,在華還有優勢?
    看新冠19疫苗即可知,歐洲藥廠相對中國倒有優勢。中國過去十幾年專攻‘國之大器’,要看得見、高大威武。但歷經新冠後,多少明白平衡之道。國民健康不夠好,又怎出門搭高鐵、欣賞最高最長最美的跨海大橋...?中國只要肯發力,生物科技相信會很快趕上。歐洲的優勢恐怕只有5年。
    發展藥業、醫療儀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這是救人的,很可以幫助付擔不了西方藥業專利的發展中世界。歐美擔心中國的硬件太厲害,用來發展武器打他們。但除非你極端到認為中國會打細菌戰,否則廉宜的藥物、醫療儀器只會有益世界。Trump也無須擔心。
    但矽谷缺席中國主席的盛會,會否是Trump太霸道,怕被他label?萬一中國真的有突破(例如華為據說研發出新晶片,突破了美國的封鎖),矽谷隨時會被指洩密、資敵。
    昨天的最重磅新聞是:長和非正式公佈,不會如此前說的,在Trump開始大幅增收關稅的4月2日,與美資簽約,出售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全球各地港口。看近日的氣壓持續上升,此舉乃意料中事。
    我早就說:硬來不像是長和的作風。發展到這個地步,即便硬著頭皮成交,今後也很難在港自處,更遑論在內地經營。
    但交易果真告吹,長和支付億計的撻訂賠償是小事,真正要準備應對的是:誓要‘收回’運河的Trump,嘴邊的美食被搶走,會如何報復!暫停中國(包括港澳)企業擁有的商用船隻停靠美國港口三個月?
    Trump的生意腦筋快,思路不嚴密,但願意在量上作修正,討價還價來達成目的。巴拿馬運河對美國不僅是經濟,在國防上比格陵蘭更貼身,他不會甘休。他把關稅當核彈用,說不定用加減%來‘交換’中(包括港澳)資‘退出’運河。
    如果長和將運河兩端的碼頭轉移給中資,那中國就與Trump正面槓上。
    本來還想講緬甸昨天的7.9(7.7?)級強震。但已寫得太長。就此打住。God bless everybody.

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250326三夜23°C 81%: Trump越來越離譜

    日誌:不知為何,崔家沒有慶生的習慣。我不知家人的生日。日前為了填表翻查個資,方知已晉升為人瑞的老母日前又添一歲。今午特地去院舍看她,順便見見幾乎每天去幫忙看顧母親的妹妹。
    老母幾年前已不認得我,現在連與她同住40年的妹妹都不認得。疫後長期臥床閉眼。但覺得不舒服或抗議時,聲音響亮,掙扎有力,這也許是身體狀況最明確的指標。
    不用說,由老母難免想到自己:萬一自己哪一天…,如何自處?
    *由政界和論者持續發聲看,長和即將完成整批出售港口予美資的傳聞可能是真的。但有關方面表露不悅後,長和仍不放棄,不像該企業以往的作風。難道背後受到脅迫?
    Trump近日越來越離譜。聲稱要兼併格陵蘭後,竟然由國安顧問和副總統夫人先後登島‘視察旅遊’。猶如有人睇中你屋企,話明食硬你,先後由配偶開鎖入屋睇樓、請測量師入屋驗樓,懶理你反唔反對。
    至於調停俄烏戰事,Trump擺明是為私利,並非真的為兩國人民。否則世間哪有開戰的雙方分別與第三者閉門商談,靠後者來傳話,與敵方討價還價的?而且,Trump擺明偏俄壓烏。他欲借做和事老來取得烏的稀有礦物和核電資源,同時給俄統一個大人情,搞好關係,甚至說不定想藉此分化俄中來漁利。
    俄統在這場和談裡也是贏家:借停戰來逼西方撤除經濟制裁。烏一家獨輸:要用領土和稀土、核能來換取和平。重建也主要靠西歐,Trump和俄統懶理。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250325二深夜:公醫‘革命’明年上路

    對我來說,今天公佈的公醫明年加費大計,遠遠緊要過週前財爺公佈的年度預算案。
    唔怕俾人鬧:我基本上支持。
    但冇諗到當局咁夠pok。最厲害既唔係門診CT/MRI收500,而係門診由50元加3倍到200。
    相對來說,急症由180倍增到400,已算客氣。雖然危殆/危急症費用全免,但你想享用乜?
    按以往的社會風氣,事前以為加幅最多不過50%。
    而家呢個加幅豈止改革,直程係‘革命’!
    當局咁勇,說白了:在新時代下,政府強勢!
    舊日,泛民壟斷政治市場。政治上只有一個目的:普選!經濟上反對發展;社會/民生上循例借基層來壓政府價,加大政治壓力,逼當局用普選來交換。
    因此,公家收費幾年一次加20%已不得了,年均怕僅超通脹。
    故在新時代前,60-70年前英治定下的超低收費結構,永遠無法改善。後果短期是需求長期爆棚,嚴重擠塞/congestion;長遠則庫房遲早爆煲。
    近年連年的千億赤字,基本上與此有關。
    當然,更根本的因素是人口老化:長者在750萬人裡的佔比穩步上升,壽命也越來越長,加大醫療、社福開支。
    (這並非為政府部門超高的運作費用,包括官員和公僕的超市場待遇辯解。改革公共服務收費結構的同時,特首是否也要搵個港版Elon Musk幫下眼?至於美國Trump王不經正式程序成立的炒人部門DOGE,香港只要守住歷來的法治程序,是不會出現的。我們大可放心!)
    急症收400若真能鼓勵頭暈身㷫、屙嘔肚痛的求診者改看住處附近收費相若的私醫,縮短急症室輪候的時間,讓醫護有較寬裕的時間照顧較少的求診者,尤其是危重者,善莫大焉。問題是,如何確保,部分衝急症的市民改看私醫後,後者不會借勢加價?
    我近月也因為傷風感冒看過收費300-400的私醫,服務滿意。但收費可能在私醫裡算比較平,日日都滿額。非熟客冇得預約,幾乎醫務所一開門就要去輪候,等醫生有空檔時叫你遞補。
    目前門診收50的做法,基本上24小時全港的政府診所都爆棚,連長洲都冇位。我上月因為腰扭傷(先看了幾次大學中醫,相信盤骨髂qià骨與骶dì骨之間的關節有傷。但限於費用,難以長時間睇),按政府門診預約app的建議,每個鐘click入睇邊個診所有位。初初只留意區內的診所,後來發覺根本不可能有位,逐步擴大到全港,發覺仍然係逢診所都“暫時滿額”。最後,唔知點神起上離,突然蹦出一個未滿既sign,條件反射地click入,才算搶到位。
    我去個間診要轉車,地鐵大約10個站。我唔熟附近,怕遲到被DQ,早咗成個鐘頭到。候診大堂大把空位。但輪到叫我入房,已過咗預約時間個幾鐘,換言之,我頭尾係診所坐咗~2.5鐘,坐到要起身做下伸展。
    結果入到醫生房,由推門入去到出番離,最多3分鐘。我講完症狀和可能的成因後,醫生做咗一個我覺得重要的檢查:試下腿部有冇痛。我覺得冇。
    由於腰痛冇放射落腿部,醫生判斷係肌肉痛,無關筋腱、神經,來唔係大件事。於是開必理通同一種肌肉酸痛搽的軟膏。兩種都藥房有售,無須醫生寫紙。
    換了改革後200一次的門診,我是否有權問醫生可否照X光?甚至可否俾500蚊照MRI,睇下軟組織有否撕裂(CT無法顯示軟組織)?又或者請物理治療部評估傷患的性質和程度?
    晚了。就此打住。希望改革後,醫生能給病人多一些時間和關顧,給機會病人表達他們的感覺。

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

250323日夜22°C 56%:唯Cook唔怕俾Trump話un-American?

    至少在東亞,今天的頭條人物不再是Donald Trump。
    中國總理在京為發展論壇揭幕,富國的工商領袖冠蓋雲集。華文媒體的花邊人物是Apple的Captain Cook。
    這大概就是日前預告的:國家主席將於未來幾天接見這次來華與會的西方巨企主腦。
    但美國現在對華往來完全被Trump裹挾。很多巨企,尤其是涉及科技的,首腦或難以親臨,以防被Trump王視為unAmerican。
    在此情況下,有多少美企敢在華大舉增資。港電視唯一訪問到的大好友是德國Benz車廠。歐洲一眾強國裡,以德國與Trump王最頂心頂肺。
    最近除了AI,新增兩大IT王牌:quantum computing量子計算& humanoid人型機械人。
    前者本來Nvidia CEO Jansen Huang黃仁勳認為還要20-30年,但前幾天他公開承認自己錯了。有形的quantum computer電子電腦進入家庭也許還早,但利用量子原理進行計算的quantum computing,近年已陸續發揮功能,例如設定無人能破解的密碼。這對於傳遞機密極其重要。今後的國安機密,他人可能真的無法破譯。
    至於humanoid能做什麼,最近每隔幾天就有新發展。最新的動作是:翻後空翻。下次馬拉松,相信就會出場挑戰人類頭幾名。
    剛才看港電視新聞,沒想到春晚以來紅遍天的人型機械人生產商宇樹科技Hangzhou Yushu Technology,創辦人王興興看似大學生。1990年出生,比此前震驚世界的AI大模型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還要年輕。
    國際上,好消息是教宗臥床2個月後,首度公開露臉,與信眾打招呼。天主顯然還有工作請他做。希望他復原順利。
    Trump主導的俄烏停戰談判仍在幕後角力。以色列趁國際注意力集中在歐洲,再度發狠,大舉空襲加沙和黎巴嫩南部,務求打殘對手,令其今後疲不能興。
    醫療方面傳來喜訊:西藏軍區總醫院用電刺激脊髓,首次成功喚醒一個‘植物人’。
    當然,這可能仍屬preliminary的階段。
    患者被喚醒後,長遠還要看效果能否持續?意識是否逐步改善,最終完全甦醒?
    Anyway,祝好運!
    美國UA有·三藩市飛上海的班機要半途折返,因為機長忘了帶護照。
    機長若真的冇帶護照抵達上海,你猜中方會否破例讓他/她入境休息,24小時後駕下一班UA飛返三藩市?
    至於全球第二繁忙的倫敦Heathrow機場附近變電站起火,以致機場要關閉16小時,成千班航機取消,似乎說明:英國的基礎設施管理還要加倍努力。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250322六夜 21°C 64%:投其所好,搶先出招

    Trump叱咤風雲第3個月。一些國家開始掌握他的脾性,投其喜好主動邀請合作,以防他日後突然放言相逼,措手不及,英文所謂pre-empt。
    繼日前剛果領導人建議以本國的礦產換取Trump幫忙平定國內的叛軍,英國國王Charles III更發揮英式實用主義:主動邀請Trump王帶領美國加入Commonwealth英聯邦/英國協)。
    Trump說:Sounds good.
    Charles王此舉聰明。因為美國一旦加入英聯邦,Mr. Trump就不能吞併同屬英聯邦的加拿大。他為什麼會說好呢?
    Charles深明:Trump極其威權、絕對功利,但又聰明絕頂、自大無比,無法用自由平等博愛人權….等‘理想’與其講道理,而只能順其喜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來加盟英聯邦,我給你最尊貴的待遇,讓你無任風光。相信以你的尊榮,肯定會尊重我們大家的體制,與各位成員好好相處,攜手並進!
    昨日中美關係的焦點是:與Trump friend的參議員Steve Daines(戴安斯)訪華,獲副外長接見。盛傳係為籌辦美中6月元首生日會(兩位元首分別是6月14日和6月15日生日)探路。
    祝Daines‘特使’此行成功。
    你猜,中國會否順應Trump的功利主義,對其反被動為主動?
    但中國的外交信念似乎數十年如一日,至今基本上仍遵循1950年代毛周的和平共處五原則,背後的指導思想不脫上古的王道。
    但Trump比中國戰國時代“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利於吾國乎?”的梁惠王功利甚至勢利百倍。與他講仁義,話音未落,恐怕已被掃地出門。
    委實傷腦筋。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250321五夜20°C 68%:想我保護?做我既保護國啦!

    Trump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後,長和閃電對美資出售運河2端的港口。
    但日前有港媒就此大字標出:“習近平…不悅”。果真,是為國家最強烈的反應。港政界陸續有呼應。若此,撤回交易怕在所難免。
    若此,巴拿馬政府會否收回‘中國企業’的租約以應付TrumpTrump又會出什麼招?
    看Trump對烏克蘭的態度,他對待世間弱國的做法相信是:
    你想我保護?你如果有我想要的資源,那可以做我的保護國,用資源交保護費;沒有我想要的資源的話,免談。
    什麼是保護國?古時,朝鮮半島曾經是中華王朝的保護國。外交固然由宗主國代勞,重大的內政,例如王族的大事,也要請示宗主國。
    因此,Trump早就公開說要烏克蘭換總統,想捧反對派接替。所謂反對派,相信指親俄遠歐,與現在的烏統相反。
    剛果的總統醒目,向Trump喊話說:我有你要的礦藏,你幫我搞掂叛軍,礦就歸你!
    Trump精過鬼:烏克蘭雖然國土大,有‘歐洲糧倉’之譽,但糧食唔值錢,美國大把出口),但地平人窮,在歐洲國家裡幾乎墊底。更麻煩的是與俄羅斯接壤,雙方自古有摩擦,地緣上是負債而不是資產。對美國唯一的用場是:稀有礦產和核電。因此,我只要你的資源,人和地免談!
    港:76歲的「詞聖」盧國沾夢中離世。杭州來港的港航班機中途疑有‘尿袋’起火,急降福州。無人受傷,幸甚!
    IOC國奧委首次選出女主席Kirsty Coventry:當年係津巴布韋奧運金牌泳將。實至名歸。
    加拿大指責中方去年處決4名加籍華裔毒販。4人可信都出身中國,移居加國後入籍。加國不Like,因為反對死刑。
    歐洲國家廢除死刑恐怕已不止20年。理由是不人道,但其實源於基督教“十誡”的“不可殺人”。唯美國一些州份仍採用。
    但東方(包括亞洲大部分地區,連東亞以彩虹為賣點的台灣都仍然有處決)仍覺得,針對重罪(殘酷殺人、大量販毒...)須有嚇阻的作用。尤其當國人外移後,以西方護照為護身符,回中國犯重罪時,中方難道只能按西方法律來處理?
    年纪大了,特關心醫療。港打算修例:強制私醫將病人的資料上傳給醫健通、中醫可轉介理療,兩樣我都舉雙手讚成。
    近月扭傷盤骨。去大學看中醫。K醫生很好,我很滿意。但針灸加藥,每周花費不少。退休多年,幾乎有出冇入,長遠吃不消。問醫生可否寫紙轉介我去政府做理療。醫生很抱歉,因為現在中醫無此權限。想唔到話曹操,曹操就到!

2025年3月19日 星期三

250319三18°C 63%:雷大雨小,一味靠車


    Trump王造勢的能力無人能及,更厲害的是可獨力而為,甚至無須手下打邊鼓:
    一個人對著鏡頭,用一句三五字的assertion, promise,就令萬眾期待或震慄不已,全球焦慮地等著那一刻降臨。
    他一早預告昨天與俄統就俄烏息干戈的電話會,就令全球屏息。
    但Trump同樣慣例的是:所作出的assertion、promise,最終通常只兌現大約6-7成。
    但這也已經很厲害。上任(01.20-03.18)~2個月,似乎全世界都圍繞他一人在轉。
    全球期待的美俄元首電話會,就是典型的high expectation, low turn-out Trump move.
    他連日就俄烏停戰作出偏向樂觀的暗示,到最後與俄統在電話上談了2個小時後,所公開的結果對世人來說,nominal到聊勝於無。
    而且,我懷疑:Trump與俄統在通話前就已大致知道這個結果:
    俄與烏彼此停止空襲對方的能源和基礎設施30天。
    但Trump按例,事前暗示很可能較樂觀。但其實與俄統都知道,最後就是現在這個樣子。
    上述決定一面倒向俄方,反過來說明了Trump在俄烏戰事上的立場;雖然希望停戰,但基本上順應俄方,要烏方承認與俄力量對比的現實,輸少當贏。
    俄烏彼此暫停空襲,也就是地面繼續打。但最近俄方打地面戰佔優,故可乘勝進逼烏方,以便在真正和談之=前,奪得最多的地盤,加大談判的籌碼。到時,烏作為地面戰敗方,只能認命。
    不用說,Trump心知肚明。但作為‘調停人’,一面倒地順從俄方,於理不合。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250318二夜17°C 55%:為Trump-Putin電話會祝禱

    今天國際上2喜1悲。
    喜的是1.教宗入院後首度公開照片,坐輪椅禱告;2.滯留太空9個月的2位美國太空人終獲地球派出太空船升空接載回家。
    美國去年派太空船升空接回兩人失敗時,我真的擔心科幻片成真:有人被長期留在太空,回不了地球。
    悲的是:以色列似乎趁國際聚焦Trump能否‘說服’俄統與烏統停戰,猛炸加沙,哈馬斯的領袖據說在這波空襲中死亡。
    加沙說死了超過400人。我覺得通常作大,但即便打個對折也太多。
    以色列報復哈馬斯偷襲至今1.5年,後者早就被打殘,還不干休,其毒辣世間罕見。
    Trump香港時間今晚9點才與俄統就俄烏停戰通電話,預計要拗到11點。今天的博文不想拖到午夜才上,留待明天再說吧。
    聽Trump的口氣,停戰:不停的成數~6:3。烏放棄東部俄族佔多數的地區、以及放棄加入北約,照理說難有還價的餘地。但戰爭的鐵律是:和談前夕,交戰雙方都必然搶時間擴大地盤,以增加談判的本錢。這正是俄統一邊對Trump咿咿哦哦,一邊搶佔俄烏邊區的原因。最明顯的是:再次身穿軍裝,飛赴前線視察!
    至於烏統看似死硬,恐怕只是姿態,說到底選擇不多。
    西歐出於恐俄,誓為烏之後盾。但缺少美國的空中情報網支援,恐怕只是空言。還不如言和,合力幫烏盡快重建,更符合4,000萬烏民的利益。
    今午外出辦事,飯後累了,就此打住。希望美俄電話會談得好吧!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250317一夜17°C 56%:公院加價,最好中間落墨

    恒基:創辦人李兆基今天黃昏在香港家中離世 享壽97歲。
    人說到底是‘自私’的,既定的福利覆水難收。60-64歲的2蚊搭車德政,縱使佔津貼總額過半,看來也只有頂住先,捱到換政府先算。
    否則再嘈落去,最怕58/9歲的市民也‘起義’:人生而平等,我18歲出離做嘢,為社會貢獻咗超過40年,論年資多過20幾歲先出道既,點解我係北區返市區工,要20幾蚊一程?好多人搭2蚊車,只係去飲茶行山之噃?
    與此同時,公立醫療增收費看來勢在必行。聽聲氣:1.門診照CT、MRI要自費;2.睇急症按診斷的輕重緩急收費:急則平,輕則貴。傷風鼻塞的收費或接近私家醫生。
    我1.作為中產,2.相信基本的供求規律:賣大包只會人為地推高需求,讓一些非必要的用者逼走真正有需要的用家。因此,我基本上同意增收費的1.和2.。
    但關鍵在自費vs私營的比率。假如:MRI私營~5,000元起跳,私院急症~1,000元起跳,公院收一兩成定七八成?
    前者或偏低,太多人來光顧當買保險,補貼上吃不消,更累死醫護;後者則中下層怕付不起或不願付,有政策等於冇政策。咁三四成你又buy唔buy?
    至於政策2.關鍵同樣係公院最高收費~私家醫院幾成。
    *近年幫會‘興’劈友。昨有人光天化日在火炭行兇,留下一條血路。死者和涉案者據說都有黑底,事涉錢債。
    印象中,這類斬人案都拉到人,但剎不住這股戾氣。有治本之道否?
    *中方昨公開4名網攻大陸的台灣獨派網軍個資,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台灣身份證號碼、所屬機構….,誓言終身追究。
    中方以往公佈國安案件,從不公開涉案者的個資,這次大躍進。👏
    *AI大約自去年底起‘主宰’世界,佔用頭條的次數僅次於Donald Trump。
    但正如任何科技,90%利之餘,難免有5%的弊。始自300年前的工業革命,燒煤產生蒸汽推動機器,產能飛躍。但副作用是貧富懸殊+環境污染。現在的AI則造假不費吹灰之力。
    今天傳來:AI能夠24小時不停地撥電話,美國所謂cold call,鼓其如簧之舌,捉摸‘聽話’者的心理,推銷任何事都頭頭是道。但不用說,借用來電騙也同樣地厲害。
    泰、緬、柬最近與中方合作,掃蕩電騙。泰國一舉交回2,000多名涉嫌的中國公民。但如今犯罪分子肯定正轉向AI。今後破獲的電騙中心,或只有三、五名電訊技師和保安,其餘只是一個排著幾百台電訊設備的大‘車間’,24小時不停地撥號遊說。當局只能充公一堆電訊設備。頭目都在遠處逍遙。    
    *‘勇敢的也門人:Trump王猛炸也門的Houthis(胡塞)叛軍,報復其襲擊美國船隻。但沒想到,Houthis不但不怕這個鬼見愁,更反過來攻擊對方的航母。換了其他人,吃了豹子膽也不敢。Trump如何回招?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250315六傍晚21°C 91%:言商與言政不一致在所難免

    長和在Trump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後,閃電將全球(或除咗中國地區)的碼頭業務賣給美資,顯然為避險,並非一般的商業逐利行為。
    我當初上博讚好時,也想到過:美方一出惡言,我們就順勢,顯得‘低威’,俗話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有失國譽。
    但我從商業角度出發。古今中外,商人不足為外人道的信條是:“商不與官鬥”。說到底,商人錢再多,甚至富可敵國,但官有兩把刀:一是法律,法律是官立的,官執行的,官解釋的。商人再多的錢也招架不了。二是槍,那就更不用說。
    說白了,Trump萬一真的硬來,利用美國主宰的國際金融結算系統之類,卡巴拿馬運河港口的營運者,後者無法不跪低。所以,民企為了自保,賣盤是趨吉避兇,逼不得已
    當然,換了從國際大戰略的角度出發,人家大言不慚,我們就退縮,令其以為可欺,今後只怕更囂張。
    總之,用商業角度和政治角度看,答案可以是相反的。
    其實,TikTok作為‘中資’在美的企業,被迫賣盤也是類似的問題。不同的是,    1.TikTok完全在美國經營,不同長和租借巴拿馬港口,原則上與美無關;2.逼TikTok關門的不是Trump而是另一批極右派。Trump相反得益於TikTok,設法衛護之。因此,最後的結果相信好一些。
    講回本港。連‘熱’幾日後,今午突然烏天黑地黃雨甚至落雹。但轉瞬即逝,靜番的遠處既雷聲。
    至於長者2蚊搭車唔郁60-64歲群組,縱使這個新加入群組的補貼佔政府支出的55%,人均補貼遠超滿65歲群組,長官落足嘴頭解釋,都係夾硬離,恐怕心知問題所在,但無法公開當局納入60-64歲背後的理由。
    這個難言之隱,我斷估:
    60-64歲的補貼之所以佔去過半,因為他們‘後生’,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
    而政府後來特登加入這個‘後生’群組,因為:勞動力短缺,有工無人做,想用2蚊一程離鼓勵其中一些剛退休的人士繼續返工。

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

250312三夜23°C 86%:巴國叛軍劫火車,有冇中國人落難?

    接連幾單中學生北上交流團染疫不特已,日前剛開通的高鐵粵北新線,傳聞也有旅行團中招。
    父母最擔心子女,私下怕嗷嗷聲,只不過現時可能不便公開發聲。
    有議員建議學生交流團暫緩,過一陣睇定的先,有理!宜盡快決定。
    *講民主,菲律賓最有創意:讓總統和副總統“分別”由國民投票選出,而不是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照例屬於同黨的拍檔,同屬一張票。上次大選,現任的總統和副總統就分別由兩個死對頭家族出任。
    Marcos總統的家族是傳統的權貴,故去的父親是1970年代獨當一面的大總統。
    Duerte女副總統則出身民粹派家族。父親是上任總統,在位時據說鐵腕禁毒,大開殺戒。
    如今,這對正、副總統火星撞地球。但權在總統Marcos手裡,少不免要為家族算點賬。
    日前,前總統來港對菲傭裡的擁躉搞宣傳,回國一下機,就被現任總統按國際刑事法庭的要求逮捕,轉送去歐洲就涉嫌人權罪受審。
    國際法庭在國際機構裡是很左的機構。這位菲律賓前總統會否真的被重判,在國外坐幾十年牢?
    *巴基斯坦西南俾路支省要求獨立的伊斯蘭叛軍近年專門襲擊中國的外派工務人員,反對中國在他們的地頭幫政府建設。每年死於叛軍手下的中國人,直覺上有10-20人。
    但叛軍以往搞恐襲都是小本經營:每次攻擊一兩輛車,乘客十幾個。這次突然騎劫500乘客的整列火車。起初傳聞,叛軍挾持150名乘客遁入山區。但政府現在說:襲擊者已全部被擊斃。
    叛軍多年來反覆襲擊中國外務人員,官方都未能防止,也未聞曾出動圍剿,更未聞活捉叛軍審訊判刑。這次為何如此神勇,一出手,敵人就全數殲滅?
    注意:當局沒有說,火車上是否有中國人。
    照理,出事的地點叛軍出沒,附近難免有中國負責的開發工程。500乘客裡真的沒有中國人?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250311二夜23°C 78%:傳聞峰迴路轉,中美關係柳暗花明?

    今晚本來想休息。不料今晨的消息與前兩日相反:
    美vs中不但不是‘僵持’,Trump統也並非想冷落中國,相反,雙方元首最快下月就會上門拜會對方,再次促膝詳談。
    傳聞提及的居間安排者包括近年幾乎無日不見報的中國外長。中方一向凡事都take it seriously。若此,元首4月話舊應非流料。
    此刻據說唯一未定的是:習主席去華盛頓還是Trump統來北京。有說,中方希望迎客多過出訪,因為赴美怕令外界覺得對美示弱云云。
    Who knows? 總之,希望成行,談得好,解決盡多的爭議,減少對立的禍害,寬雙方國民之心啦!
    中美關係舒緩,對世上絕大多數國家也有利。沒有人想看到最大的兩個國家天天唇槍舌劍甚至劍拔弩張。
    Good trip, Mr. Xi and Mr. Trump.

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250310一夜20°C 80%:Musk vs Rubio誰先走,買定離手!

    教廷:教宗病情稍好轉 書面信息感謝醫護。
    連講了個多月的Trump,但都只限於外事,因為他1.特別針對中國,2.我非美籍,對美國內政無緣置喙。
    對於Trump的外事,這裡只補一句:Bloomberg彭博所講,與我日前的杞人憂天不謀而合。
    霸王是否真想甩開中國,收全世界於一己之下,形成不包括中國的World Order Trumpana?
    這是否報復初上任時曾接觸中方,表示想與國家主席重續前緣。但中方似乎未置可否。
如今,他轉而friend俄統。後者也樂得美統幫他逼烏統接受其停戰條件,以及解除對俄的制裁。
    至於俄統對華重申鐵盟關係,只怕口惠多過實質。
    講過Trump的外事,回過頭來補說他的內政。他有2樣舉措,我基本上同意:
    1.驅逐II:據說有千萬人。其中可能95%奉公守法,做了很多美國人不再做的粗活。但也難免有2-3%對社會造成困擾。輕則露宿,重則犯罪,就如香港個別聲稱在原居地受迫害,來港求庇護者。港最近這十年八年,每逢有人劈友,經常扯上攞行街紙的人。
    2.政府大裁員:官府無效率本乃鐵律,無論民主、獨裁、左、右...。因為:私營為牟利,必壓成本抬賣價,以maximize利潤。政府不是為牟利,即便真有盈餘,公務員也不能分享,因此沒有誘因來省成本抬收費。
    同時,公務員是長工,首要無過,准時上下班,穩步升遷,順利退休享長糧。用內地話說:在位那幾十年,一切按上級的既定方針辦。多服務、多收費,容易得罪國民和同事,對自己沒有好處。
    因此,長遠下來,政府必有冗員、冗腫的架構、浪費之處,開刀有理。
    我60-70年代在美時就聽過:國防部採購的日用品,例如pantry的水杯,可能是十美元一隻,是市價的幾十倍。背後猜,供應商與內部的人friend,抬高售價,多賺的暴利事後用其他方法回饋有權簽約的人士。這種內幕交易自古有之。
    Trump營用1和2開刀原則上有理,關鍵是:執行的界線、力度。
    Elon Musk用極端的老闆作風,好似Trump當年做電視節目,大聲呼喝一眾後生求職者:"You're fired!"誰都不開心!
    他與美卿當著Trump的面開片,當屬這方面的問題。且看這兩人,誰先出局。
    Trump的内政,我不解的是撤销教育部。

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

250308六婦女節傍晚17°C 72%:我的杞人憂天...

    俄趁烏統激嬲(普通話原來讀niǎo=鳥)美統,美國停止提供防空情報,猛炸其關鍵設施,為和談增籌碼,夠狠!
    美統說為此要制裁俄,怕係堵國際社會之口。他說到底與俄統氣味相投,與烏統火星撞地球。
    俄烏戰事還未解決,美統又突然就伊朗的核設施去函其最高領袖。他看來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獨力重塑世界秩序,成為古今中外‘最偉大’的霸主。
    你估佢(普通話讀qú)有幾多成機會?
    佢下一個approach既,會唔會係朝鮮既金正恩主席。
    佢雖然當選前話,同我地習主席老友。但以佢上任後睇,只怕不宜太樂觀,美國人話齋:Better safe than sorry。個多月以來,對華一再單方面宣佈加稅、限制,從未表示商討,也冇再提過與我地既交情。
    與此同時,對美國不Like甚至視為‘敵人’的國家,逐一approach開價。
    佢是否想解決嗮美國視為棘手的問題,傲視全球後,才回過頭來與我們打交道?講得難聽些,將美中問題留待最後一個來處理。說白了,是否想孤立我們?
    我猜,我方早就心裡有數,正在施展最大的合縱連橫來反擊。外長日前在兩會記招上的發言,使人想起戰國時代的蘇秦、張儀。
    最近講來講去都是外事,顯得重外輕港。
    其實,港的大事基本上只是經濟轉型。但太大了,我也不懂經濟,無從置喙。我關心的反而是一些小事,特別是尷尬的紕漏,
    1. 公院餵年邁的病人軟餐變咗硬餐,搞出人命,港媒標題《公院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創5年新高》。
    想苦主道歉不足以彌補,是否要考慮賠償?長遠來說,關鍵在防止下次再出錯,炒人重罰並不能解決問題
    2. 啟德體育園開幕重頭戲的國際桌球賽,深夜未打完,竟然要買票入場的觀眾離場關門。原因據說是員工夠鐘放工。大佬,幾千人買票入場,睇唔到勝負就要人離場,點講得通架?
    咁低層次既錯誤,俾人聽到都羞家!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250306四夜14°C 77%:Trump出招狠準,不好應付

    前幾日氣溫上到mid-20s。但呢两日突然落番到low teens。
    不過,似乎冇前兩個月既low teens咁凍。係我習慣咗,定係回南既濕度效應?
    昨午初次去社福機構上護理班。一堂2.5鐘,起初擔心腰痛坐唔到咁耐。不料,有的似影視裡的group therapy,Miss邊教做運動,邊與同學交談,我竟然捱得完2.5鐘。好感恩!
    在同一機構仲報咗2堂,希望到時都坐得完。
    歐盟被Trump逼到埋身,無奈決定re-armament,國安食自己。但即便夠錢,武器拗得過心目中的對手?
    再說,歐盟有將近30個國家,真的遇到威脅,各國與威脅源遠近有別、國力參差,採取軍事行動時,能否同心?
    相反,美國與她心目中的‘敵人’遠隔大西洋和太平洋,建國250年從未被外人入侵本土的大陸(不包括夏威夷),直至2001年9.11被伊斯蘭狂徒偷襲,擊倒紐約雙子塔。
    但歐洲自古小國林立,不時你打我我打你,國家和領土反覆變動。反之,俄羅斯近千年來,從初期的小國,在19世紀擴張成面積第一大國,比第二大的加拿大多近倍。與此同時,蘇聯紅軍趁二戰剿滅納粹德國,在中東歐樹立起十多個附庸,加上今天的俄羅斯與西歐被視為分屬東vs西價值觀,格格不入。西歐富國也就不無戒心。
    說到底,歐盟‘防俄’只怕有心無力。
    至於Trump,繼續天天用executive order出招,‘外壓弱權,內除左賊’。而且,腦快手快轉彎快,方針不變,但拳風隨時調整,利用不同對手的弱點,拉這打那。
    最明顯的是:用少加關稅來逼墨西哥對華加關稅,理由是:避免中國貨‘走後門’輸美:在墨西哥設廠,作為墨西哥貨,以低於中國貨的稅率輸美。墨西哥只怕別無選擇。
    但Trump不要求加拿大加中國貨關稅。因為,加國富如美國,生產成本高,中國貨不會在加設廠生產來輸美。
    由此看,Trump出拳凖。對手也要區別對待對不同的利益方,無法一本通書讀到老。
    又一條人狼:28歲鄒(Zou)姓粵籍的留英博士生迷姦10華女罪成 恐另有50受害者。現在華人遍天下,新聞也遍天下。恐怖的事何其多?
    香港的黎案終於審完了。我看了頭2個星期,接著似乎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句,連標題都大同小異。To hell with it.如今排期7月陳詞…。早點了結吧!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250305三夜18°C 90%:長和好嘢!Trump霸收聲!

兩會開幕。今年繼續保5%。但內需弱,外抗美,要加倍努力。
Trump 2.0首次對國會兩院講話。照例自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上任6周,已超越所有前任的成就。但照例冇舉實事、數字以為證。信者得救!
相比之下,Trump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怕不夠兩個月,香港長和就整批出售全球港口(大概只保留中國境內的)業務予美資,包括運河東西兩端的港口,那才是實事。
此舉顯然係應對Trump聲稱運河受中國(港私企照樣入中國數)控制,揚言要收回。
長和之決斷和執行之利落,舉世無匹。Trump,唔好以為你先咁叻,中國人都唔輸蝕。
我不懂港口業務,唔知長和係唔係急於轉手,被美資殺價。但港口往往位於敏感地域,關乎國安。這種錢不賺也罷,費事成日俾人眼金金。
至於美vs烏,烏統而家話:願在美統領導下實現持久和平。此語認衰得來得體:既稱“持久”和平,即暗示美統也要commit,唔可以只要礦,懶理人家死活。希望Trump唔好咁孤寒啦!

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250304二25°C 87%:毫無邏輯的指控

 
Trump對中國貨的關稅,即日起由10%漲到20%。中方奉陪,針對美國貨和企業的措施陸續有來。
同日,Trump針對北南兩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上調到25%。加國準備對等奉還。
但關稅對等不等於效果對等,因為關鍵在雙方需要對方商品的程度。
如果A國需要買B國20元貨,但B國只需買A國10元貨,雙方對等加關稅並不能縮小A國的貿赤。
這在200年前曾經被英國人作為賣鴉片毒害中國人來減少白銀外流的藉口,最終引發鴉片戰爭,令中國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淵。
今天,美國需要中國貨顯著多過中國需要美國貨,部分是因為美國人消費力顯著強過中國人。因此,中美對等加關稅的話,美國仍然解決不了對華的貿赤。Trump 還會出其他招數來整中國。
但Trump在關稅上single out加、墨、中,除了貿赤,似乎更是因為他認定:
*中國是美國頭號毒品芬太尼fantenyl 的源頭;
2.美國一南一北的墨、加把關不牢,讓中國的芬太尼走私過境,毒害美國人。
因此,Trump想借關稅來逼中加墨煞住芬太尼輸美:你緝毒令我滿意,我就少加些關稅,否則加到你趴係度!
墨西哥為此已答應嚴打芬太尼走私。
加拿大在這方面也準備與美國合作。
但不可解的是:Trump將全世界的芬太尼源頭歸咎於中國。
一般所知,芬太尼是合成的化學品。中方的確有生產有關的原料,也有輸出。
但芬太尼的合成似乎並非專有技術,
如果美國市場這麼大,為什麼世界其他毒梟不生產,讓中國獨佔?
Trump至今沒有解釋,也沒有提供數據。

2025年3月3日 星期一

250303一夜26°C 70%:Oscar淪為nobody

Donald Trump 講得太多了,很想換個話題。
但只怕今後這一頭半月,世界還是會圍著他轉。
即日最能反映時代變遷的是Oscar。如果不是看到媒體實時版,我根本忘了有這回事。當選的最佳電影、男女主角...聽都沒聽過,肯定也不會想看。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關心世局的話:Trump王、烏統、習主席、普統、歐盟。
關心經濟或生活的話:AI(開始進入爭艷鬥麗的新時代,天天有人說,他/她的AI更勝一籌)。
我不解的是Trump 的性格:為何非要趕輸家入窮巷,不留給人一線生路?
取得烏的採礦權后,大可利用與俄統的關係,做個順水人情:烏統你好好生活,我們與俄統勾個手指:你不招惹他,他也不惹你,我做擔保。
這對烏、俄、美/歐盟都好,何樂不為?
現在這樣才符合MAGA?

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

250302日22°C 93%:美若停支烏,西歐怕吊起

美vs烏在白宮撕破臉後,西歐盟友都勸烏統補鑊,後者也立即收口。
但美統看來會撤烏軍援以‘立威’。西歐補得了美國留下的洞?
西歐3強英、法、德冇新質生產力,傳統工業早已過氣。你幾時用過英法德的手機、網絡、apps?北歐一眾富國則規模小(人口~1,000萬),有心無力。
西歐由於300年來法國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的貧富懸殊和破壞環境後遺症、一二戰生靈塗炭的教訓,人道至上,意識形態上左過生產力的負擔能力。美國相反慣性偏右,生產力超過其社福開支。
如今連歐洲最富的德國也捉襟見肘,否則就不會讓昔日Merkel主持的溫和右翼再次當選。工業大量採用機械人和AI後,德國民族失卻精密手工藝的優勢。
德國人死板、思維抽象,連娛樂、旅遊等軟實力都很難發展。硬功失卻,軟功不就,認真困擾。
法國同樣軟實力大跌。1970/80年代,全世界的文化人湧去巴黎朝聖。如今連法國電影都好少聽聞。
日記:連日奇暖。今晨難得地攞到位,坐10個站地鐵去睇門診。按預約時間過左個幾鐘,終於見到醫生。三分鐘就被打發出來,開左兩種無須處方的藥。
Well, take it easy. 相信God自有祂的寓意!總之,每一天,沒有大事就是好事。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250301六夜21°C 92%:美vs烏點收科?

    今天世人只有一個話題:烏統走訪白宮,與美統炒大鑊,冇簽採礦協議,
被國內和歐盟視為英雄。
    我一向不Like烏統,覺得他‘自恃’ :我抗俄為歐美守門口,預期歐美有義務無限量支持。
    烏作為歐洲的大門口,是地理和文化因素使然:俄國南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文化的源頭(俄羅斯帝國始於千年前的基輔羅斯)。歐美應該支援的方式來進行中,但要看負擔力,不應視為理所當然。過去3年的戰事,烏統看似需索無度。
    但這次要支持他。美統上任40日,對世人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仿佛Charlie默片裡的《大獨裁者》:站在地球儀前咬牙切齒,要‘氣吞山河’。
    現在烏統敢為世人say no。且看美統經此一役,會略事收斂還是變得更惡。
    美統親俄壓烏無疑不公,但說烏沒牌也是不幸的現實:
    1.俄霸道,烏慘在與俄有文化'孽緣',成為其眼中釘;
    2.地處東歐,基於歷史因素,國人照例親俄vs反俄兩分。反俄派死要引進北約,在俄邊境上部署飛彈。俄遂藉口進侵。
    但烏地平軍弱。俄統強悍,軍隊再不濟,捱3年仍足以兼併烏東的親俄區。
    所以,俄和談2底線:1.烏東親俄區歸俄;2.烏不得加入北約,烏恐怕推不掉。
    但烏希望安全有保障亦可以理解。歐盟只怕有心無力。美統在這方面不能這樣吝嗇:只要人家的礦,懶理人家安危。與俄統合力來壓一個弱國,非大家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