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230215三晚17°C 68%:牙醫缺口老大難,先幫老弱有必要

    昨晚牙未再痛,halleluja。今晚有啲,但未至於困擾。週一順利預約到睇牙,已好開心。輪候期間唯有逐日countdown,祈求見醫生前少痛的。
    今日去醫院覆诊。人到此階段,醫經重要過股經,醫生話無事就係好事。
    *有關氣球,本來不想再講。但美方似乎想tune down,中方則邊還擊邊克制。看來雙方都想緩和。Militant的是美國國會。議員無權唯靠把口得分,舉世皆然。如今潮流興反華,鬧中國啱聽。
    *原來,台灣目前仍要0+7。港人去自由行,頭8日外出要帶罩,否則罰~HK$4,000。看來大家會等除罩先去,或者4月中復活節啦。
    *惦記14.5萬去咗英國既BNO。建制報「唱」英國份屬正常。但今天看到的一則言之成理:高通脹、高稅率,但福利不成正比。我不懂戰後的英國。但通脹激發罷工,罷工可能又反過來推高通脹,感覺上是80年代初戴卓爾(當時最形象的是:冇人倒垃圾,鬧市臭氣熏天)主政以來最差的。但最近更誇張到說:而家的英國300年來最弊。Really?
    希望居英的「FOB」(美國俗語)勿氣餒。當然,有BNO若想他遷,也可以理解。遠走他鄉本來就不易,何況碰上當地的逆境。
    年來很多人擔心政治而離港,尤其怕子女教育得唔好。所謂父母愛子之心無微不至,想這些家庭回流,著實不易。只能期望BNO的下一代在外順利成長,做到自己想做的。至於他們成人後還認不認同香港或中國,那是他們的選擇,我們在港無權置喙。
    *俄攻烏下週三22日滿1年。戰事仍集中在親俄的烏東。月前烏反攻得手。但近日俄倒攻佔上風,同時用導彈炸電廠,令烏人難以過冬,動搖其意志,看來想在一週年挽回點面子。
    原則上,先出手者理虧,何況大蝦細,更且睇得唔打得,自己攞離衰。但烏在武器上對美歐無限需索,上層更藉此來貪污,也撐唔落。現只望俄打不下去,被迫和談。但親俄的烏東誰屬,始終是俄烏關係的死結。
    *見有劇集叫做《我的解放日记》,以為講中共革命史。怎知是韓劇,與政治無關。
    *立法會月前關注牙醫不足,有老弱要通宵排急症。
    我湊巧在疫情期間看了幾十次牙醫,杜3隻補2隻剝1隻做假牙1隻。我懷疑是因為19年春在醫院瞓足5周,唔准起身,床頭只准傾斜30度,難刷牙,以致連蛀幾隻。自己當時冇經驗,諗唔到後果。
    我以上的牙患由同一個牙醫經手,過程和效果可以接受。但牙醫睇得多,多少明白:牙醫遠比一般醫生辛苦。
    牙醫實則牙既外科醫生。睇症似起樓,在牙床上打磨、鑽洞、打樁,少的手力、眼力、定力都唔得。仲要有護士在旁吸走病人的口水、打磨後的殘漬…。睇一個症通常要半個鐘。
    牙醫賺既係辛苦錢,醫術、體力加上牙醫椅、口腔工具,相當於小手術室。半個鐘收一千八百完全可以理解。要見醫生幾次的大工程,杜牙>5,000,種牙>10,000。
    正因為睇症費時,牙醫一天可能只睇十個八個症,預約動輒一頭半月;公院更唔收牙醫病人,只服務18萬公務員。因為開足365x24都睇唔嗮729萬人既牙。
    故此,睇牙要靠私醫。除咗排一頭半月,費用都唔簡單。聽說,英國的公共醫療NHS也不包牙。
    牙醫睇症辛苦、費時,可見的將來看不出如何縮短輪候、降低收費。直到能夠用機械人代牙醫洗牙、補牙、剝(脫)牙,讓醫生專注於高增值既杜牙、種牙…。
    但牙痛有時著實難頂。要的老弱即使俾一萬幾千都要等一頭半月,實在好慘。
    日前有建制報話深圳睇牙平香港一半。我不會鼓勵深圳搶香港生意。但如果深圳能分擔一些港牙醫冇時間兼顧的基層牙患,可以嗎?
    以上純屬以事論事,並非為我目前的牙痛開脫。我自己還是那句:短期預約成功,已很感恩。輪候期間,必要時食粒必理痛,交託俾主,學下忍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