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130206三「熱」:不打保不住發展?


   *特首夫婦行花市是港督留下的傳統,抗議無妨,但衝撞超越文明界限。AD為屠狼,社論《敗走維園還不知錯?》失卻分寸。
   *軍艦在敏感水域被華艦雷達鎖定,日方當然借機驚呼抗議。但鎖定雷達距離發射導彈肯定還有幾個關鍵的程序,以電影裡美國總統在作戰室指揮軍事行動看,中方怕也要習近平親自下令,前線才敢按鈕。現在令人擔心的是,半官媒多維引述不知名人士,稱將《以战争保发展》,「做好了完全准备,在核心利益上不惜一战」。
    中共建政63年來,不計非正式派兵入越助北越打美國,對外四次正式用兵:1950-53年派百萬大軍入朝鮮半島鬥美韓,慘和;62年在中印邊境大敗印度,但自動放棄核心利益;69年在黑龍江心冰封的珍寶島與前蘇聯「械鬥」,幾十人的規模,說不上勝負;79年在中越邊境「自衛還擊」越南,慘勝。
    但其後三仗都不是打美國盟友,白宮樂得觀虎鬥。如今日本是「堵中」的主力,中方若出手,美國可能以閃電手法震攝之,令實力懸殊的中方下不了台。菲律賓、越南、印度……亦必趁機唱衰。韓國、俄羅斯雖然與日有領土爭端,但韓受制於美,俄羅斯相信也不願意與美國鬥。中方會陷於孤立。
    *回歸後,博物館的專題展偏重中國,培養港人的民族感。但就在中港摩擦不斷、有人緬懷英治之時,接連兩個展覽都源自大英帝國的流金歲月。
    中央圖書館日前展出《廣州十三行》,我起初以為是廣州的藏品。入場看簡介文字一愣:當初之所以會有鴉片戰爭,因為英方對華貿易失衡。原來,藏品主要來自香港公共圖書館,也就是百五年英治的珍藏,廣州藏品只是配角。
    170年前,白銀流向中國可信是英方出兵的理由。但如今即使英國也不敢把當年輸出毒品當作正當的貿易,若此又有何收支失衡可言?難以想像香港的官方展覽只講殖民時代說,不同時交代中國人的解釋。只不過在「我唔係中國人」的氣氛下,港人不會出聲。左派若開口,只會被罵壓制學術。
歷史館《美索不達米亞珍藏展》
    *歷史博物館現在展出的大英博物館美索不達米亞珍藏則強調,「兩河」古文物得以出土、解碼、保存,乃19世紀英國人之功。當年的考古功臣只有一個是德國人。
   英國人在歷史、文物、闡釋方面的成就,中國人拍馬難追。但當今的伊拉克和伊朗國寶主要存放在大英而不是本國,因為英國當年的考古以殖民實力為後盾,獲地方政府配合,當地人樂得有工作。
    19世紀的兩伊在這方面可能比中國清末還要慘。人民只求溫飽,哪顧得上保存歷史?英國紳士是我們政府的上賓,挖地讓我得以養家。這些爛銅爛鐵怎麼用,我哪裡管得著?
    有趣的是,英國的偵探小說女王Agatha Christie後來嫁給一位兩河考古的功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