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101012二《都市》:做個真大國,讓劉曉波領獎


原載《都市日報》2010年10月12日週二《都市博客》專欄

像西方金融那樣,逐步「量化寬鬆」言論,最終讓國民享有真正的自由,方能做真大國,而不是靠二萬億美元的儲備來「買」國運。

劉曉波「果然」(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Marquez的話說是foretold)獲獎的消息公布時,我因為未適應與港剛好日夜顛倒的紐約時差,清晨五點捧着iPad在看新聞。作為中國歷史性的一刻,容我把今天預定的台灣話題押到下周。

這次諾貝爾和平獎連賭盤也一面倒,相信絕無僅有。如果去年頒給奧巴馬是敗筆,今年算是「補過」。

之所以說「果然」,因為幾乎是昂山素姬得獎的翻版。當年達賴挾宗教領袖的優勢,也足足流亡了40年,叨「六四」的光才獲獎。劉曉波發起〈零八憲章〉,就如緬甸的昂山組反對黨,得獎行情本來並非一面倒。但一個遭到軟禁,一個更被判11年,也就成為流行曲裏的nobody but you。

因此,去年劉判刑時,我就猜我國終於home-made了第一個諾獎。此前得獎的神州後裔,包括科學家,成就和居所都在海外,幾乎清一色是外籍。只有劉曉波絕對中國,而且獎項是國家「雙手奉送」的。評委會就這次頒獎明言:「國內外有很多中國人在推動⋯⋯人權運動,嚴懲劉曉波令他成為這個運動的標誌。」換言之,重判11年使劉成為「樣板」,捨你其誰?

中國事前警告、事後抗議都無效,那就更是foretold。站在黨的立場,不罵無法交代。但對和平獎的「選民」來說,你一罵我就縮沙,今後人人照辦我怎麼辦?這就像當年台灣大選,愈罵愈反,結果保送陳水扁上壘。

劉曉波〈身處監獄獲獎 二戰後第一人〉的港報標題令人錯以為,中國今天對異見的壓制,可比二戰罪魁的德日。這當然是煽情。但與美國頻頻與日韓在中國沿海練兵、在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上擺明「反華」結合看,這場China-bashing恐怕會延續到年底美國過節。日本當年就因為美國的Japan-bashing,被逼推高日圓、戳破資產泡沫,至今未能復原。今天的中國雖然拜全球金融危機之賜,腰板遠比1980年代中的日本要硬。但劉曉波得獎說明,這個外匯儲備巨人,身上到處是道德軟肋,仇家隨時準備一擁而上。中國人口十倍於日本,經濟一旦爆破,全球都難倖免。

罵當局褻瀆和平獎的宗旨只會自曝其短。我並不相信把西方憲法的精華寫進一個文件,就能救中國,甚至不相信「我致死捍衛你的發言權」那種只有聖人做得到的法國豪言。但劉曉波只是在觀念上質疑中共,並未動武,甚至沒有說要搞反對黨。

現在連溫家寶都說〈言論自由不可或缺〉(紐約《星島日報》頭條),7,000萬黨員和幾百萬軍力的領袖將一個書生投獄,反顯得後者高大。

和平獎一公布,連聯合國也罕見地加入呼籲放人。中國這個臉也許很難下,但放得下才能成就大事。像西方金融那樣,逐步「量化寬鬆」言論,最終讓國民享有真正的自由,方能做真大國,而不是靠二萬億美元的儲備來「買」國運。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101005二《都市》:等距離看兩岸上:大陸

下文是在紐約旅途中上博的:

原載《都市日報》2010年10月5日《都市博客》專欄

要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矛盾、生產力升段至知識型,馬克思說生產關係首先要相應升段;「非馬」的說法是政改:民主自由。

今天與大陸的十一和台灣的雙十剛好等距離。接下來這兩周,對兩岸也不妨作如是觀。

滙豐董事會由倫敦移玉上海,全球兩大首富結伴由美國遠赴中國視察行善,說明大陸短期內仍然看好。但中期而言,更具指標性的是釣魚台和南海爭端升格。後者源於美、日和鄰國對13億人崛起的不安,但也說明了中國發展的瓶頸。大概是借用童話《小人國》的典故,英國《金融時報》作家指〈中國像受困的巨人〉。

大陸過去這30年「白貓黑貓,摸着石頭過河」,以中式實用主義補回了不少建政頭30年左禍的損失。但用胡錦濤的話說,代價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人民內部矛盾「難以避免地會經常地大量地表現出來」,要靠不斷提升經濟、控制民怨來維穩。對外仍靠賣勞力,擺脫不了保護主義的纏繞。近年更因為在國際上勇猛擴展、搜購資產,觸及對手的戰略利益。

胡溫主政這八年半,處理拉薩和烏魯木齊的種族騷亂沒有用過分的手段,汶川地震的救援彰顯了民族的堅韌,安穩地辦成了北京奧運,也嘗試補償一些被改革開放遺棄的人。現在成為西方金融危機的「救世主」,GDP趕過日本、坐亞望冠後,國譽回到中國五百年前的歷史巔峰指日可待。當時歐洲人仍然用「小」船沿着海岸線探索亞洲與非洲,明朝已派遣鄭和率領大幾十倍的船隊七下西洋。

但正如當年的明朝,表面的威水掩蓋着長期的隱憂。今天的中國除了成長速度,其他數據主要靠人多,人均其實只及先進國大約一成;對基層的補償也只是官商貪腐的一個零頭。要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矛盾、生產力升段至知識型,馬克思說生產關係首先要相應升段;「非馬」的說法是政改:民主自由。

但只要看胡錦濤也不和應溫家寶的政改呼籲就可知,餘下這一年半,上層內要為其後10年卡位,外要應付國際對手以低估幣值、急劇擴軍、領土爭議為由,遏制中國的崛起。從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提出「包容性增長」,也就是今後5年在發展的同時減少差距即可知,可見的將來仍只限於緩和矛盾。明顯的政改最快也要2015年之後,也就是新班子第一任的後期才有可能。

如果我們相信,菲律賓式「人民力量」、前蘇聯的葉利欽式「篡黨」、前蘇聯中亞共和國的顏色革命在中國不太可能,而且以13億人之眾,考慮到難民全球流徙、重建秩序之艱巨,對國際社會甚至不一定有利,則中國最可能的改革仍然是由上而下循序漸進。相信最高層也深明,開放政治不以黨的意志為轉移。但問題是他們要在完全受控下蝸行,與此同時卻加速錢權合一,這只會造成「一黨資本主義」。只怕開放後的頭十年二十年類似俄羅斯,由固有的勢力以普選形式掌權。

篇幅所限,最後引用畢菲特與一眾中國富豪交流後的話:「對中國而言,現在的一代是關鍵的一代。」這會否是李祿的看法,暗示不要把希望押在六四過來人身上?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100108五紐約晴:第一個真正Made in China的和平獎

後補:此文是在紐約旅途上用iPad寫的。受Apple教主J0obs所限,只能用簡體。作為歷史見證,回港後不再轉換成繁體:  

离港将近一周,草了些笔记。但用iPad无法更新Google的博客,只好专为《都市》专栏而写。但刚得悉刘晓波「意料中」获诺贝尔和平奖,改用netbook留一个历史记录。
  说是「意料中」,因为事前大热,赔率创下新低。记得刘被重判十一年时,我就猜中国终于创造了第一个真正「Made in China 」的和平奖得主。
  此前的达赖十四世虽然是因为中国而得奖,但得奖时已流亡了四十年,不但已归化印度,而且严格来说是有关方面是借他来抗议中国对「六四」的处理,不完全是因为他为西藏的奋斗。
  至于文学奖的高行健,不但同样是流亡者,得奖时早已放弃中国国籍,归化法国。何况,他的流亡更多是个人的选择,而非实时的迫害,不能说是中国直接炮制的。
  只有刘晓波,不但是如假包换的中国公民,而且得奖显然与被判十一年有关。如果仅是发起《零八宪章》,虽然最终可能仍会得奖,但要排队,恐怕得等好几年。
  因此,创造第一个中国公民获颁和平奖的历史,绝对是中南海的功劳。中国十三亿人,藏龙卧虎,只要有志,总有人能够达成。只要政策对头,就无往不利。刘晓波得奖是政策「对头」的最佳明证。
  Good luck.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100928二《都市》:華爾街大鱷2.0

原載《都市日報》2010年9月28日《都市博客》專欄

人為的分配無法做到公平,更消磨多勞的意願。監管則永遠是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屁股後面跑。

最愛批自己國家的荷李活大導Oliver Stone在金融海嘯兩周年前夕全球公映《華爾街金融大鱷》,絕非偶然。現實中的海嘯禍首在片中呼之欲出。香港的迷債苦主數以萬計,在此「仇富」話題再起、胡錦濤也因而捱批的當兒,有人會大聲叫好。

大導用大鱷的自由派女兒(英國甜姐兒Carey Mulligan飾演)與父親(Michael Douglas繼續演他在本片前傳《華爾街》裏的經典角色)勢不兩立的鬥爭,與華爾街巨頭之間你死我活的殺戮做對比,本來很好。但也許想留下第三集的伏線,女兒剛被挾走巨款,與老父形同水火,父女就在完場前看似和解,過於突然。

但港人習慣忘記背後、努力面前。拜內地游資之賜,現在股照炒、樓照玩,對金融界沒有美國人那種恨。奧巴馬雖然印了萬億美元以救市,但就業全球化加上科技不斷取代人力,美國始終擺脫不了jobless recovery的陰影。

本片要說是23年前的續集,不如說是2.0版。金融創意加上程式交易,帶動華爾街由1.0進至2.0。衍生工具更生換代,無中生有的能力翻了幾番。由於槓桿率更高、交易更機動、得失更誇張,全人類都禁不住誘惑。注碼由當年的億美元進至百億美元,前年爆煲後,屍橫遍野。

以金句「Greed is good.」奠定1990年代美國精神的《華爾街》大鱷Gordon Gekko,本來猶如《蝙蝠俠》等漫畫裏的惡魔。但上得山多遇着虎,詐騙罪成。身在獄中時,也許因為兒子吸毒暴斃、女兒與他斷絕往來,終於悔悟。在本片裏重出江湖時,以己為鑑出書演講,勸世人回頭是岸。無奈全球早已被華爾街裹挾,釋囚老餅人微言輕。最後發覺說教不如身教,重新投入殺戮戰場,猶如真實世界裏的索羅斯,透過投機暴利來反證華爾街之害。

電影裏,2008年市場崩潰後,一眾巨頭爭論是否救市時,一再以經濟學上的「道德風險」彼此責難。但在現實裏有誰不知道,賠率愈大風險愈高。只不過快錢太好賺,每個人都博自己能及時抽身,不會是最後一隻「大閘蟹」。但又莫怪世人盲目。當升勢不止時,人人都賺而你不玩,就得承受通脹的壓力,迫使你不得不隨眾。到了最後,即使最不沾手的人,也已透過退休金等形式捲了進去。

自由市場的假設,至此也就崩潰。誠然,失衡的市場會調整供求,復歸於均衡,問題是供求太懸殊時,自行調節需時太長,而且先要血流成河,市場才能重生。有人笑說:「不錯,『最後』總會好的,但等到『最後』,所有人都已死光。」文明社會怎容得天天有人跳樓、到處有人瞓街,靜待市場調節?何況,華爾街由1.0進化到2.0的經驗告訴我們,重生後的3.0,潛在的風險可能比2.0更大。

自由市場論不能以社會達爾文主義為出發點,否則也就淪為教條。但這不等於說,英國凱恩斯甚至歐陸新左派的分配加監管,明天就一定更好。人為的分配無法做到公平,更消磨多勞的意願。監管則永遠是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屁股後面跑。

去看一次「華爾街2.0」吧!

100917五《U》:香港仍具優勢

原載《U》周刊2010年9月17日號


Foreign Policy》雙月刊

旗號:September / October 2010

售價:約$55

售賣點:灣仔海軍商場

網址:foreignpolicy.com

城市化如果是世界潮流,大小城市爭相造勢、攀比也就份屬必然。有關的調查多不勝數。勝出者沾沾自喜,失意者則引用其他調查來抗衡。

現在又多了一項。這本美國外交刊物與其他機構搞了個指標,以比較哪個城市更為「global(全球化)。本期公佈的結果是:

全球有一半人住在城市。人口由鄉村流入的潮流勢不可擋;

十大全球化城市裡,有五個位於亞洲的太平洋沿岸,排名依次是東京第2、香港第5、新加坡第8、悉尼第9、首爾第10

不止此,『金磚地區』的中國上海20、巴西聖保羅35、印度矽谷班加羅爾(Bangalore)正急起直追,世界重心由西向東移的趨勢方興未艾。

不過:紐約、倫敦、東京、巴黎仍穩居頭四名,薑仍是老的辣。

而且:十大裡,美國仍然佔了三個,除了王者紐約,還有芝加哥第6、洛杉磯第7

至於其他華人聚居點,三藩市12,多倫多14,北京15,上海20,台北39,吉隆坡48,廣州57,深圳62,重慶65

衡量的準則是:該城市影響其他其他地區的能力,說白了,國際影響力,特別是經濟。因此,東京雖在生活上對外國人並不方便,但憑著經濟實力穩居第三;排名第10的首爾甚至不是國際旅遊熱點,但SamsungLGHyundai的產品全球風行。三藩市則相信是靠鄰近的IT聖地矽谷而排名第12。與此相反,溫哥華雖然讓很多華人賓至如歸,但頭65名不入,甚為不值。

但若純粹講經濟,又很難想像,為何越南的胡志明市(前稱「西貢」)比深圳高一位。而孟加拉首都達卡(Dhaka)比重慶高一位,相信也氣煞被指角逐領導人王座的市委書記薄熙來。

該刊雖然推崇全球化,但其實有點大美國,對外主張強硬。說到底,對於這種調查,恐怕不能太認真。

《讀書》月刊

期號:20109

內地經久而不衰的思想型雜誌。一片字海、黑白印刷、標題深奧、不設網址已成為它的標記。這次配合上文,介紹即期擔綱的〈北京現代城市文化的傳統與變遷〉〈大城市的生與死〉。

隨著經濟特別是奧運的『改造』,『王城』市容三十年來的變遷,快過前兩個世紀。四合院現只餘下幾個樣板供憑弔。傳統的北京很快就只能在網上尋。而且,全國各地都在加快這種平房讓路給酒店、商廈和豪宅的『新陳代謝』,中國恐已無法還原。(@尚書房/$13

《南風窗》雙週刊

期號:201098-21

內地最敢言的時事雜誌之一。本期的封面故事《直面精神危機》從一個『茅山道士』一度風靡說起,道出了十三億人的困境,至少是瓶頸。雖然經濟繼續成長,但發展已到盡頭,再也難以摸著石頭過河。本期針對中國「物資豐富但物慾橫流,無所顧忌,政治信仰缺失」,認為「沒有大國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大國崛起」。具體來說,〈精神危機是最根本的危機〉〈國學拯救不了危機〉,最後專訪前港大校長王賡武,建議〈用兼容與開放化解〉。 (@尚書房/$13)

100910五《U》:中國女人的世界?

原載《U》周刊2010年9月10日

Newsweek》亞洲版

期數:September 6, 2010

售價:$55

售賣點:各大報攤書店

網站:newsweek.com

俗語說“Power Sex”,那大概是指“強勁的性愛”。但本期封面冠以“the,所講的是“當權的性別”。而看圖思義,特別指中國女“高管”(高級管理人之謂,香港‘古稱’女強人),探討她們The Secret Behind the Overwhelming Ambition。該刊提醒世人,特別是西方男人,在新世紀裏,野心勃勃想統治世界的不是‘中國’,而是毛澤東尊稱的‘半邊天’。

內地女性雌心特強,令男士雄心見拙,例子俯拾皆是。文革時期的毛澤東夫人江青就差點當上武則天。開放改革時期最出名的則大概是本刊兩期前提到的鄧文迪。香港回歸那年,二十來歲的Wendi在梅鐸名下的香港Star TV當‘中管’。得悉大老闆應邀來港見證慶典後,據說在公司的高層派對裏不請自來,在人頭湧湧的場合裏,擠到老先生身邊巧笑倩兮、毛遂自薦。沒多久就獲委為傳媒王國News Corp.的大內助手,繼而登上‘后’座,為老梅鐸增添了子嗣現在活躍於紐約名太圈。

不過,該刊顯然是玩香港。在10頁的專輯裏,唯一在照片裏出現的中國女性不是內地人,而是Eva Cheng。香港通街都是女波士,總裁固不少,局長也不缺,還有政壇女王、民主女神,很少人會想到鄭汝樺。除非是因為保育青年包圍立法會那晚,她‘臨危不亂’。

說到底,內地女性無論智能、性能都超班,。萬一你也被她們騎在上面,甩極都甩不掉,那除了辭工,恐怕只能enjoy it。美國人話齋,if you can’t beat her, join her.

專輯還講到巴基斯坦的女藝術家和斯里蘭卡的女財長,但看似陪襯,以免被罵一面倒向中國人。

《新發現》簡體版

期號:20109

網站:http://www.sciencevie.cn/

科普雜誌平常吸引是頭幾頁的新知,例如期的性生活使人更聰明〉,美女有害健康。但這次的專題比較特別根據新出土的化石,人類不是猿猴的後裔〉。不過,這並非證明宗教造人,而是說猿猴進化出不只一種後裔,人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人類的祖先除了智人、尼安德特人、弗羅里斯人,還發現一種比尼安德特人更古老的丹尼索瓦人。不只此,人類最早留下的圖案,最常見的26個,與英文字母數目相同。(@尚書房/$14

《讀者》半月刊

期號:20109月上半月

網址:duzhe.com

美國《Reader’s Digest》的中國內地‘版’。不過不是A貨,而是精挑內地書刊,免得讀者陷在字海裏。雖然包裝與現實相差半個世紀,但內地人求知欲強,一紙風行這期入選的名家包括村上春樹、韓寒、安妮寶貝、易中天……還有本港的蔡子強,甚至徐若瑄作詞、王力宏曲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次特地介紹,並非因為這些內容,而是發行量居首的這本大陸文摘即將‘登台’。不知以人文氣息自豪的台灣讀者是否受落(@尚書房/$7)

101001五晴:趕美需要一世紀


這次出門不是住酒店,可能要與博客暫別。

看美國眾院議長Pelosi宣佈人民幣制裁案以壓倒性比數通過時的mischievous笑容,選在共和國61週年前夕來投票,應該不是巧合。這加上日方在釣島事件上邊砌邊傾、右派騷擾中國遊客,北京過節低調,但用放衛星以示實力是明智的。節前放三日人,留下一個陪中國人過節,相信亦非偶然。

挪威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此時應已選定。近月有人為劉曉波造勢。中方據說曾施壓企圖封殺。但挪威適時公佈維族謀炸中國使館案案,以示並無偏袒。

揣測了總有一年,金正日的三子金正恩(當局公佈的漢名,取代此前的金正銀)終官式露臉。名義上的『社會主義社會』,進入21世紀後仍然世襲,也只有金家有這個臉。

但緬甸方面終於說,下月大選後會撤除對昂山素姬長達15年的軟禁。西方一直拿軍政府沒辦法,指中方庇護。現在大概見昂山逐漸過氣,於是放生。

最有影響的大報引述香港的icon作家說,他〈不反共只反中共〉。中共比今天的北韓、當年的紅色高棉更糟?反共也要用點腦,自曝其醜的話,反而益了共產黨。

有關釣魚島,日方起先不滿中方淩晨召見大使。昨報載,中方先於傍晚致電當時的日外相(現已換人),但未獲接聽,因此才有淩晨召見之事。但消息不是來自中方而是日方接近該前外相的人士。顯然為了修補關係,將責任推給已離職者。

畢菲特和蓋茨到中國勸捐,傳媒很俾面。但中國這方面的文化弱,想趕上美國恐怕要一個世紀。兩大首富把賺錢當作一種成就,不認為享受應與財富成正比。基督教裏耶穌身無長物、周遊行善的形象,在美英深入人心。但中國人實用主義強,拜神純為消災求福,缺少宗教的敬虔。相信要花費和展露財富才能彰顯成就、覺得滿足。此外當然還要留給後代,延續家族的威望和地位。美國人進大學後就離家自立,與父母只有感情上的聯繫,不期望有財富上的關聯。誠然,美國也有世襲的豪門。但社會上不以此為榮(除了個別參予公益的,例如肯尼迪家族),更以只知驕奢淫逸的富二代為恥。

據港報說,最近自爆有華裔女友的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hekberg在加州矽谷附近租住一間很普通的屋子。後來三藩市的友人告訴我,他女友住在市內,在當地大學讀醫科。這家大學特長生命科學,但並非全面的名牌。香港的八十後只要有十分一的身家,已是會所常客,司機加保鏢夠開一台麻將,經常上八卦雜誌的封面。大陸在這方面就更離譜。開車撞死人,丟下幾十萬算數。像畢菲特、蓋茨、Zuckerberg這樣,只會被罵不懂得何謂人生的孤寒鐸。這也就是文明發展的差距。

奧巴馬當權後,第一次去美國。但聽說情況不樂觀。最近連新左的《明報》也有翻譯的文章咒他成為第二個卡特,也就是戰後罕見的一任總統。但卡特輸了無所謂,奧巴馬若一任就被踢下臺,肯定有人說:「都話左黑鬼系垃圾既啦!」他的壓力超大。

最後附上今天報上最有趣的圖片,摘自《蘋果》:內地雕塑家李冰2003年創作的〈傳承.狀態〉,放置在廈門的思北路口。突然走紅,因為使人想起「房奴」。如果來中環展出,當更轟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