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220918日晚28°C 77%:中式抗疫並不難明

中國的抗疫模式獨步全球,無人能夠倣效,甚至可能無人敢倣效。因為,沒有哪個社會敢承擔長期清零的代價。縱使無人染疫、疫歿,政府也擔心持續封關、閉市下,民生凋敝,抗疫疲勞,有人藉故造反。再說,也沒有幾個國家有那許多錢來經年累月地抗疫、補助困厄的民眾和商戶。

但中國做得到:1.14億人統一意志,相信領導,接受清零;2.富甲天下,而且因為相信領導,政府有權支配國富,沒有人說三道四。

從西方思維出發,會質疑中式抗疫的成本效益和政治代價。這相信就是本港一位商界領袖的困惑。

其實,回想起毛澤東打游擊時的名著《矛盾論》,中方今天的抗疫思維或並非那樣難明。

毛認為,一個社會任何時候都存在著多種矛盾(~problems)。但矛盾有大小,要找出其中「主要」也就是最大的,先全力解決之,期間要擱下較小的矛盾。

解決了最大/主要的矛盾後,第二大的矛盾就會上升為新的最大/主要矛盾,到時再來解決。如此逐一解決,社會就會進步。

換言之,1.要分清各種矛盾的大小,排序不能錯。如果把次要的矛盾當作主要的,其後的所作所為就都是錯的,革命就會失敗;2.任何時間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第一大)的。想同時解決主要和次要的矛盾也會失敗。

以今天香港為例,你可以猜:本土社運搞起來後,以中央看,香港的主要矛盾是國安,因此,引入國安法、設立國安辦、偵辦判處,接著在各行各業貫徹國安,更長遠的是從教育著手,確保以後各代在國族問題上與內地看法一致。

至於香港內部的問題,現階段的主要矛盾相信是「房屋」,要全力攻堅,在最短的時間內化解這個民怨。人人有屋住,也就會感激國家和領導人,不再緬懷殖民地總督麥理浩的英式社會主義。

但在任何時期,為了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所造成的一個後果是:矯枉過正。毛甚至講明:矯枉「必須」過正。

打個比方,開車赴重要的約會,遲了出發,在高速公路上趕路時,有些彎位難免會超出雙線。嚴格來說,有違交通規則。

毛為了最快最有力地解決主要矛盾,慣用政治運動的方式。因為,他個人的威望壓倒一切,只要振臂一呼,全民就奮起進行,無須經民眾、各級政府醞釀、考量,各種勢力左右,被議程、法規、時間、…延宕。

但也正因此,毛發起的政治運動別無力量牽制,不受約束,不惜工本。有效果,但副作用可能很大。總所周知,任何涉及大群人的集體行為,初心再好,隨著群眾情緒的發展,難免超出原先的理想,偏離良好的意願。最極端的例如法國大革命,甚至可化作政治暴行。文革就經常被外界戴上這種帽子。

因此,「過正」是內地推動社會改革常見的問題。

說回抗疫,可以想象,根據《矛盾論》,內地現階段以疫情為主要矛盾,集全國之力以消滅之。但殺毒必須過正,不惜工本,也難免帶來些副作用。

原則上,思維正常的人都同意清零。但這個原則是定性的。問題在落實時涉及的資源和代價,這是定量的問題。每個社會能夠為此付出的代價,視乎社會成員的承受力。每個社會都不同。中國所能夠付出的代價,可以說沒有社會能夠仿效。

更不幸的是,沒有人想到,這次疫情會拖將近3年。如果疫情1年就被打退,中國會成為人類的榜樣:證實抗疫要集體化、強制才行。不料疫情不斷反覆,壓下又上來,3年後,全世界都疲了,只好認命,西方謂之「共存」,中國不屑地譏之為「躺平」。

我猜,歐美並非不想滅殺病毒,但鬥了將近3年後,發覺不可持續。而且就科學上看,病毒變異的方向是適應人體的環境:一方面變得更容易入侵人體,與此同時減輕殺傷力,從而得以在更多的人體內寄生繁殖。病毒並非好心,而是為了本身的利益:要繁衍更多的後代,生生不息。

但這對於集體強制性的抗疫模式不利。病毒由於越來越容易傳開,集體強制涉及的人數越來越大,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如幾何級數般上升

但由於病毒的殺傷力減弱,對一般染疫者的健康影響不大,逐漸沒有人當真,只覺得強制式抗疫殺雞用牛刀。

若此,隔絕十萬計的居民一周十天,不如1.強制大家打針,2.家家戶戶派發有效的染疫治療藥物,3.制定社會機制,對染疫人口提供必要的就業、學業協助。

內地似已開始就從抗疫過正做點調整,由單拳(封控、檢測)出擊,改為雙拳並舉,左右開弓。抗疫仍然主導,但邊抗邊為民生鬆綁,讓人民調適家計和心理。

這是好的發展。香港的抗疫若以內地思維出發,或者可以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