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日間繼續涼,在家都要披件外套。
特朗普就預定下週與中國‘老友’話舊之前,繼續每日反覆,一日唱好,一日唱淡。
看來,中美傾唔係好掂。中方緊抱稀土,態度很硬;Trump prez苦於無Trump card可抗衡。
現在勉強想到一張牌,權充space(黑桃)Dee:所有用美國軟件生產或運作的設備。
你是說:美國對華禁運用MS Windows、Apple OS、Google app的設備?手機、筆電、電子設備、雲端數據...一律放棄14億人的市場?中國境內的人要統統投入華為、小米、聯通…的懷抱?
就在昨天,有港媒引述美國WSJ說,早在鄧小平33年前南巡時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就看準了稀土的辣招。
你是說:美國對華禁運用MS Windows、Apple OS、Google app的設備?手機、筆電、電子設備、雲端數據...一律放棄14億人的市場?中國境內的人要統統投入華為、小米、聯通…的懷抱?
就在昨天,有港媒引述美國WSJ說,早在鄧小平33年前南巡時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就看準了稀土的辣招。
但老爺子時已年近90,不可能懂IT。當時手機遠未普及,沒有電動車,Apple仍帶有貴族性,更莫說Google、社媒、AI。再說,稀土當時聞所未聞,但中東石油係現代生活的血液則無人不知。鄧公當時就將稀土比諸石油的先見從何而來?是隨口打個比方還是有鬼谷子的神算?
的確,鄧公此言對上11年,中東海灣油國曾經用減產來逼到美國當時的卡特政府嗌救命。我適逢其會。
當時與家人住在美國東海岸名校所在的大學城,shopping(買餸)、番夜校不得不用車。老友慷慨借出自用車予我。我那天一大早去入油,發覺車龍長幾個街口。輪候時要緊貼前面的車。前面一郁,即刻要撻車跟上。反應稍慢,空出半個車位,即被後面的車鏟入離。
大學城居民都是中產專才,平時好friendly。但到了非常時期,人人靠車生活,即便Ivy League高才也不再講courtesy。
鄧公若92年就以稀土比諸石油,難道當時就預見到中美會有今日的爭鬥?收緊出口就是當年阿拉伯油國減產的絕招?
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藉機反特統:美國1980-81年石油危機後,再加上伊朗大使館的數百員工被激進的伊斯蘭基要派圍困在使館裏足足一年,好人卡特最終成為美國罕見未能連任的總統。
但幸虧特統現已年近80,看來不會再尋求連任。否則石油的先例難免令白宮想到今日的稀土。
鄧公若92年就以稀土比諸石油,難道當時就預見到中美會有今日的爭鬥?收緊出口就是當年阿拉伯油國減產的絕招?
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藉機反特統:美國1980-81年石油危機後,再加上伊朗大使館的數百員工被激進的伊斯蘭基要派圍困在使館裏足足一年,好人卡特最終成為美國罕見未能連任的總統。
但幸虧特統現已年近80,看來不會再尋求連任。否則石油的先例難免令白宮想到今日的稀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