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251007二夜29°C 70%:希望長假旅遊遇險的朋友吉人天相

    今年陰曆閏六月,以致八月十五的中秋遲來,貼近與陽曆十.一的國慶,加大了內地黃金週的力度。或因此,每逢大假慣例塞爆的高速、景點,今年尤烈。
長假頭一晚,高速一些路段被車龍堵死。車頭燈通明如天上銀河的航拍照,既是繁華的寫照,也是連假人流的預兆。
    看報道,億計的人趕路博po,算是沒出太多事故。唯最意外的是十月秋至,千計遊人高攀珠峰5,000米的base camp,碰上雨雪被困。有說在零下溫度中全身濕透,躲在羽絨裏都沒用。幸而國家出動,至今已至少有350人獲救。希望餘下的6-700人也吉人天相。
    此外還有一批旅人在祁連山高處遇險。
    14億人不僅富了,同樣重要的是:也‘個性’了。國人傳統上保守。但現在的Z世代要闖要看要試,不信邪。萬計的人出外闖蕩,也就難免有個別過勇撞正唔好彩。因此,世界各地不時有國人遇事。其實,有些事件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改革開放後,由於民族性傳統上保守,我們鼓勵大家放開、探索、挑戰…。西方人因為敢探索、冒險,500年前‘發現’了美洲,至今仍在收取這隻長線股的紅利。
我們在他們還未遠航前,就已派大得多的艦隊“下西洋”。但我們的祖上滿足於自身的富裕、文明,堅信世間最好最優秀的事物已盡在我手,外面還有什麼值得我去看的?只憐惜外邦小國,不時對他們作點教化,就像西方人四出向落後的民族傳道。世間既無我天朝所需的事物,也就無須外出去探索什麼,等小邦來朝拜就是了。因此,我們遠航不是為找新奇,而是出於好心:撫慰不如我們天朝上國的南洋異邦,say個Hello,教化教化這些弱小民族,讓他們羨慕、崇敬我們的magnanimity.
於是,西方人進入近世後,快步衝前,由不如我們反過來超前,最後更憑仗著外向的脾性和無限的貪慾,掠奪、羞辱我們150多年。
因此,我們新的一代肯外闖、探索、向人家學、取長補短是對的。但敢於闖蕩,勇敢之餘是否也留點分寸,尤其是初次見到的異國、異境。將欺山莫欺水推而廣之:換了一種新環境、新地域、新氣候、現地形,是否也“欺熟莫欺生”?
再說,身在異國,除了自然環境,還有他人制度、語文、習俗、社會風氣、貧富程度…的問題。在外地一旦遇險,你能很容易通知當局來救嗎?就算及時傳出訊息、講得通、官方答應來救,人家的人手、技術、意願能與國內相比嗎?
千萬不要學美國人。荷里活電影有這種場面;有白人男性在異國遊覽期間,受到不禮貌的對待,甚至被威脅、毆打…。此人立即高呼:Call the American Embassy!換言之,請周圍聽到的人代為致電美領館。因為,我的國家世界最強: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誰敢動美國公民一根毫毛,美國政府雖遠必誅。
中國人應該多出遊異地,但尊重人家的法規習俗,入鄉隨俗,不要做只信自己最先進,認為人人都應以我為準的大國主義者。


251007二中秋翌日晨:閱報無聊...

   挪威人好痛苦。舉世矚目的年度決定日內就要公佈。
   俾佢則俾天下人鬧,唔俾佢又驚俾人買起!
   美始皇:你隔離既大冰山我早就睇中,而家連你一齊買埋,等你地做兄弟,係我第52個仔。
   我而家每年多入幾萬億,正怕冇定使,你半年都唔值呀!
   挪威人:主啊,求你給我智慧!

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

251005日傍晚1號29°C 81%:日本右轉,中國水來土掩

    昨晚恭喜日本第一位(expected)女首相’時,純從女性出頭的角度出發,對事主幾無所知,
    後來翻到港報ST和台美報WJ各一文,對高市早苗女士算是稍有瞭解。
    我在這方面毫無權威,狗尾續貂還不如附上2報的link,讓網友自行判斷:
    251004WJ<從保守鐵娘子到自民黨領袖>
    兩文說的基本銜接。但WJ出身台灣,現在官方墨綠,報道的口氣比港媒來得‘右‘。
    台灣3大報系,按綠度漸增是:中國時報粉紅,聯合報淺綠,自由時報墨綠。
    說回女首相:大保守派,相當於日版Margaret Thatcher戴卓爾/撒切爾。經濟上主自由;政治上強右,對內反進步/新左,對外強調國安防衛(記得戴卓爾曾派艦隊下南美打敗阿根廷,搶回Falkland(英國稱呼)/Malvinas(阿根廷稱呼)群島)。
    說得誇張些,借用美統Trump王的口號MAGA(右圖:
美國預定發行的新版1美元硬幣
),高市sor-li(“總理”的日語發音)的理想是“Make Japan Great Too/MJGT”。
    若此,不用說,女首相上任初期,與中、韓,尤其是剛烈的韓國人,可能會頂心頂肺。
    我們相信會本儒佛之心,苦心規勸其迷途知岸。但女首相可能邊微笑,私下邊吩咐防長重申她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調。
    原來,高市女士或因同性同行之宜,與台灣對上的第一位女領導人相當投契,幾年前就曾與後者在任期間視頻對談。今年4月更率領國會議員團訪台。上月,上述的台灣前領導人以個人身份回訪日本。
    台灣或早已預定,每任領導人都‘綠進一步。現政府就比上一屆綠得多。以此進度,最怕卸任前就會觸及對岸的紅線。
    如今日本女首相親台,綠台自然大喜。但日本經濟1990年起泡沫爆破,至今已低迷35年,女首相真能分心‘照看’中國最忌外力介入的千古功業?
摘自251005ST
    至於美統Trump的諾獎大業,喜訊是哈馬斯據說願意釋回所有的人質,而以色列作為美統的小弟,相信已被rein in,暫時剎住針對加沙的殺戮。
    但以vs哈不共戴天,和談過程中稍有差池,雙方裏的鷹派就可能藉口翻枱。
    總之,雙方都不能信,旁人怕只能pray!
    若此,美統的諾獎成數,最多只有2成。尤其因為:頒發和平獎的挪威機構本身很左,近10年8年得獎的都是新派(相對於紅十字會等舊派)好心機構,或者代表進步觀的個人,例如阿富汗一位因為堅持入學而被塔利班判刑的少女。
    美統想博諾獎,怕首先要顛覆頒發的機構,重寫其charter,換掉其決策層。但挪威人又進步又有錢(挪威因為海中有油,是世上最有錢的500萬人,人均收入高過美國),何須出賣自己?

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

251004六夜29°C 76%:恭喜高市早苗...

    首先預祝高市(Taka-ichi)早苗(Sana-e)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注),也祝賀日本女性打破了ultimate的glass ceiling。同樣重要的是:贏了最愛在女權上鬥(No Bra, My Body=, No X, No Sex...等運動都是美國女性發起的)的美國。
    What next?大財團會長(董事長)還是大銀行行長?
    高市早苗,64歲,已婚。年輕時是飆車、heavy metal一族。似乎至今不否定當年的‘年少輕狂’。日人客氣內斂,但看來女首相no way。
    政治上是安倍俊三遺志的繼承者。但安倍對內對外都很圓滑,高市女士似乎兇一些—許是女性的militancy?
    此外,女首相偏向‘民族’派,維護‘傳統’,此前曾參拜靖國神社。首相任內可信會止於獻金,但應該不會對當年外侵表示歉意。
    對中國來說,現在更貼身的議題是:女首相對台灣會‘介入’到什麼程度?
    台灣與日近水樓台(沖繩首府那霸離台北大概只有半小時民航機程),地形氣候相似,連地震都同病相憐。
    更重要的是,1895-1945年日人殖民台灣50年,留下了很多明治維新式的建設和觀念。一些發展有條理過同期內清末民初,軍閥弄權割據、革命黨鬥軍閥的大陸。
    今天台民對日本的‘feel’,可能更多過對大陸的。走入台灣食肆時,店員高聲用台腔國語迎客說:“歡迎光臨!”不就是在日本步入日式食肆時聽到的“Mishimese Duozuo(普通話拼音)台灣版?香港受英人管治150年,茶餐廳店員見食客入離,最多係話:“坐/隨便坐!”大陸食肆也沒有高聲迎客的風氣。
    說回日本的女首相,相對於對外關係,更重要的是:這個頂上的高位可以坐多久?日內離任的石破茂只做了一年多,民望長時間不夠25%。但直覺上。高市女士民望至少高一級,或可熬三年。且看估得啱唔啱。
    今天本來想講特朗普。但被日本政治的新紀元奪去焦點。餘下只好幾句帶過。
    特大總統上任8個半月:
    1.最成功的是:加關稅。據說今個財政年度可望多收萬億美元,有意每個公民派2千。你如果係美國公民,恭喜先!但唔好唔記得我:我都有份貢獻架!
    2.最失威的是:調停俄攻烏。俄統超宮心計,睇死對方虛榮,讓其以為自己主導大局,手舞足蹈,但其實乜都冇應承。大總統空開心一輪才如夢方醒。而家反過來似乎憎死對方,變得好右甚至反俄。但俄統早有準備,怕你乜?
    3.由於2.俾人玩,大總統急於在外交上挽回敗局,最近力谷以色列vs哈馬斯講和,每日都爆料,更出到ultimatum:立下時限,要哈馬斯不成功就成仁,美國人話齋,take it or leave it.
    大總統急到這個程度,看來是因為:10月係諾貝爾獎月,和平獎還有十日八日就公佈。大總統除了要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也急於想Make Myself Even Greater/MMEG。
    我們應該祝大總統好運來?還是說:
    Bless the Prez. Keep the Prez far away from us?(調寄百老匯音樂劇《Fiddler on the Room屋頂上的琴師》。戲裡的Prez是The Tsar即昔日帝俄的沙皇。但這齣戲現在在政治上不正確,因為親猶,講帝俄時代驅逐境內的猶太人,猶太人堅持民族傳統,幽默應對。現在想進步的話當罵猶太人)。
    注:當選日本執政黨總裁嚴格來說未算首相。但按慣例,國會宣佈為首相只是程序問題。 

2025年10月2日 星期四

251002四夜29°C 80%:One down, four weeks to go

    近日一事不順,涉及手機和銀行。但跑了4次都未能解決,這兩大機構甚至說不出所以然。銀行的一位職員甚至有點晦氣。
    為此脫博多日。但今天期待已久的國際盛會落實,不得不留個記錄。
    特朗普昨趁我們國慶公佈:4周後與中國主席會晤。
    有關場合當指10月底在韓國舉行的APEC峰會。他老人家不遠萬里而來,我方以逸待勞,亦將有以利稀客乎?
    美統宣佈上述消息時說:到時一個主要的話題是“大豆”。
    以近日新聞看,當指:全世界用大豆最多的中國,近月停買產量第二大的美國貨,改從產量第一大的金磚兼左派老友巴西進口,美農叫苦。
    美國還有13個月就中期選。特統最怕中部一眾農業大州倒向民主黨,令他在國會兩院更容易被卡。顯然,與我們主席話舊時,會希望我方高抬貴手。
    或因此,有說中方想用大豆來‘換取’美方對台灣的‘承諾’,用佛語說:在這個問題上‘放下’。
    綠台或風聞此說,日前高調買入美國大豆。但人口不到大陸2%,購買量幫不了美統。
    
    美方基於地緣和歷史因素,1949年以來都放不下台灣。大陸真想用大豆來謀求突破,與過往純粹打政治和軍事牌,是認知上的躍進。
    對特朗普來說,大豆不同晶片、AI,主要用來榨油和飼養家畜,輸華不會幫中國超美,只有助他這派當選。若此,或許不介意在涉台上作出調整。
    但他凡事看作生意,或會要求中方在這方面給點‘默契’,讓他得以堵反華派之口。
    這樣猜,會否過於rosy,4周後就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