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 星期日

250824日晚:習&特後會有期

    路透說,中國主席不會出席即將到來的東盟峰會。予人的聯想是:不會與很想見他的美統碰頭。我信:
1.無跡象顯示,美統會應邀出席北京09.03的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
2.中方最近對美不覺有‘暖感’ ,相反忙於在西方陣營外搞‘統一戰線’:與印度解凍、上合峰會... 。
    中美元首,你不來,我也不‘就’ ,fair enough。
    繼續經貿談判,解決實務就好。
    *年來時有國人在外旅遊樂極生悲。除了車禍、地震等意外,有些似乎來自個人,例如博po跣腳、挑戰大自然,應該可以避免。
    這次首見使館提醒:敬畏異國的特殊..環境。
    確有必要:國情、景點不同,即便遊遍國內,也不等於出外無所不能 。
    再說,並非所有地區都有國內的管理。入鄉還宜隨俗問禁。
    *(四)川青(海)鐵路橫越的黃河特大橋,或趕在本月底合龍,據說兩邊的橋相距只差4-5米時坍塌,工人12死4失蹤。似乎是大型項目年來最嚴重的工傷。認真吸收經驗,可一不可再。
    *新上的治癒類(港劇不玩這類,多少說明港人的哲學)日劇《高牆之內的理發室》值得一提。原来,"高牆"指監獄。奈緒演年輕的女囚犯,在獄中受訓考獲美髮資格,為自願進‘牆’ 來付費幫襯的女士剪髮,小林聰美演中年懲教員,負責在理髮室監工
    每集25分鐘,開頭沒有說是虛構還是現實中有此做法。
    陪訓囚犯為社會服務是好事。但日本真有監獄這樣做?在囚者即便日常行為良好,能放心其手持髪剪,在常人的頭部(旁邊就是頸部大動脈)上下舞動?
    即便為其他囚犯理髮,也令人想到戲裏常見囚犯用小至刺針的利器威脅囚友,又或自殘...
    反過來說,有多少常人敢讓牆後的人手持利剪為你剃頭?
    奈緒和小林聰美都是我喜愛的演員,第一集也看得很開心。但監獄開理髮室是純為治癒而做戲?
    *今天一口氣看完5x40m的新英劇《Hostage頭號人質》。極震撼,是月前英劇COBRA的同類:國安、政治。而且,借勢為英國前幾年的恐襲,轉移對伊斯蘭移民的指責。但今日為時已晚,改日再談。
    除非你討厭英國、政治、國安...,否則此劇值得一看。英劇裏的英式政治,高美劇裏的美式政治太多。此劇頭一集的議會辯論,就使人想起二戰前夕,邱吉爾在議會裏的抗德演說。

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250822五夜:夏季日劇終於回歸刑偵

阿部隆夫&松隆子的夏季日劇《幸福的婚姻》
    或許觀眾口味變,日劇近年少講刑偵。這個夏季(7-9月)才突然多起來,而且大都啱我睇。如果刑偵也啱你:
    1.《幸福的婚姻》:阿部隆史m&松隆子f演夫婦,倫理+懸疑,45m一集的連續劇。女主出身富家,與父、叔、弟分層住一棟house,關係融洽。家裡15年前有人死亡。警方當時懷疑非正常,但無證據立案。15年後,cold case被挖出來調查。
    男主是全國知名的大律師,與女主一見鍾情結合,從而捲進這個陳年疑案,藉着其前檢察官的專長,幫妻子一家澄清疑慮,維護家人。
2.《能面檢察官》:村上隆也m&吉谷彩子f。檢察官辦案,45m一案。劇名裡的“能”指日本的古裝’大戲‘能(日語讀nor)劇’,主角由頭到尾帶面具演出,表情不變。劇集的男主是超班的檢察官,初入行時投入感情以致做錯事,此後板著臉工作,如演能劇。初入行的女助手相反,嫉惡如仇,工作時七情上面,起初不能接受上司板起臉質詢嫌人,後來逐漸明白。
3.《大追蹤〜警視廳SSBC強行犯系》:相葉雅紀m+大森南朋m+松下奈緒f+遠藤憲一m。45m一案。賣點:SSBC是警方的科技小組。鑑證技術包括:以耳朵星形状確定嫌人的身份。原來,人除了容貌、指紋、DNA獨一無二,耳朵形狀亦然。只要CCTV拍到耳朵的形狀,就走唔甩;善演小人物的遠藤由於容貌,被華人觀眾叫做‘鱷魚叔’,此劇扮演警方高官,裝腔作勢,庸碌拍馬,cheap得可愛;大森&松下扮演已分手的夫妻,但同屬警方一個部門,在工作中不時鬥氣,公私難分。
4.《怪物》:安田顯m&水上恒司m+小手伸也m主演。驚悚刑偵,45m一集的連續劇。小地方早年不時有女性失蹤,但無法確定下落,警方無奈。懸疑40年後方掘到骸骨,確定係失蹤者,兇手是本地人,時已中年。氣氛陰沉,有點血腥。安田的角色外形邋遢、憤世嫉俗,似兇手多過警探。
    刑偵劇日劇多數夾點笑料,以免死人太沉重;英劇deadly serious,要靠英式幽默來點綴;美劇則遵從美國文化:加入驚悚、動作。
    我近年厭惡動作片,幾乎不碰美劇。唯一看得下去的刑偵美劇是Dark Wind,講地方警察介入印第安保留地查案,算是用腦多過用手的美劇。
    刑偵英日劇裏的探長幾乎從未動過手,查案時連警棍都沒有。
    最近,難得再有刑偵英劇可看:蘇格蘭後生女Laurie Lyle主演的Karen Pirie 第二季》,3x1.5hr連續劇。案情複雜,女主在偵緝過程中,一再推翻自己的假設。賣點是英式幽默,女主講嘢很抵死。此外學James Bond戲:案發於英國,但有嫌人外遁到英國無法引渡的地中海旅游聖地。英國警探飛去調查。當地風光明媚,但限於法律,莫奈其何!

250822五午和平獎要博啫,上天堂都未定?

    烏統和一眾西歐領袖到訪白宮後,俄方就停戰抬價:烏除了割地+不入北約,西方也不得駐軍。
    或因此,特統似乎有點frustrated。他此前勸烏統接受失地的現實,如今反過來暗示,烏統可用美國軍援的導彈襲俄境,更對美國唯一的右派大媒體Foxnews說,怕自己他日上不了天堂。言下之意,俄烏停戰只怕無望,他的努力得個吉。
    但特統照理已受洗,天堂留咗位,而家要博嘅係人間既榮耀。此刻最值博既無疑係做和事佬。美國此前260年的總統好似未攞過和平獎,特統只要成事,絕對有望成為美統The Greatest。唔好咁快就放棄!
    俄方加碼說不定只是pre-empt:只要烏方割地換取西方保護就收貨,對駐軍眼開眼閉。 
    但反之,俄統一派鐵血,烏統若聽美統話,用導彈襲俄境,最怕對方加倍奉還,甚至出動戰略武器。到時歐美收不了科。 
    歐美忙於東歐的同時,中國也努力經營南亞同中亞。特統的50%關稅促使印度放下與華的宿怨,謀求對美共進退。
    希望印方誠心努力。早在1950/60年代之交,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主政時,印方對華突然由兄弟變寇仇,62年在邊界大打一仗。雙方這一交惡就是大半個世紀。
    我國外長訪印有成後,緊接著走訪印度的2大伊斯蘭鄰邦阿富汗、巴基斯坦。
    希望這個人多事多的次大陸能夠穩定下來,加快發展。中國在這方面可以幫不少忙。
    接著是月底在中國舉行的的上合峰會和09.03的抗戰勝利80週年天安門大閱兵。
    東西兩大陣營的分野越來越明顯,逐漸有上世紀美vs蘇陣營冷戰的格局。且看美歐如何回應?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250821四夜29°C 85%:白宮峰會不改大局

    補充日前提到的話題:
    1.
證監前處長家中搜出3噸¥ 估計值2-3億¥:¥最大面值100,相對美元最大面值100,¥的重量/體積~8×同值美元。國人今天的財力可能百倍於赤貧時,但¥最大面值50年不變,是否因為貧富差距仍顯著,發行¥500/1000的紙幣怕會突顯上下差距?
    2.深圳男冒軍人院士、廣州漢扮國務院參事行騙:地位這樣懸殊的人都敢冒充,會否是因為我國地大人超多,除了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帶,其餘九成幾地區都存在著信息空隙,加上上下級權威差距大,地方上沒有人敢查證來者自報的身份?
    *港週一深夜,美國特統與烏克蘭澤統和一眾西歐領袖聚頭,商討結束俄烏戰事,我懶得即時博,因為情勢很清楚:
週一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一霸當關,八王莫敵(摘自網上)




    俄統只接受烏方棄土以換取西方的保護,但不得加入北約。
    美統巨賈出身,從政如從商,以利為先。俄與烏強弱懸殊,美國冇理由為了烏與俄衝突。再說,美統強人心態,與俄統性相近。故此,美統基本上接受俄統的條件,只不過要說服烏統和西歐,做得好好睇睇。
    烏統是烏人裏的親西派,要割地自然嗷嗷聲,但option近乎零。
    西歐各國恐俄,很想幫烏,讓其繼續當中西歐的前線,頂住‘霸王‘。但十國八國加起來的實力都不及一個美國,加上各國規模、地緣、財力、經歷參差,不可能像美方一人說了算。因此,這次一起來白宮為烏統遊說美統:少割地多保護。
    總之,俄、烏、美、歐四方想點,路人皆知。因此,美統也很精,做得好好睇睇:你地出兵守烏,我提供防空情報,𥄫住對方。咁阿烏應該可以放心簽約終戰,大家返去發財。無謂打打殺殺,燒錢死人,浪費資源。
    這次美烏西歐的所謂峰會,實則如我國春秋時,幾個小國聯手遊說當時的頭號霸主為一個弱國頂住二號霸主。
    只要看右上圖就一目瞭然。橢圓辦公室裏,美統一人面對遠道趕來的一眾說客。後者只差沒有為達目的,三呼“吾王萬歲萬萬歲!謝主隆恩!”。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250819二夜28°C 92%:由特區買錯水想起...

    Thank God. 醒來大雨。幸而上堂前細咗,總算可打傘著gortex趕到。此前已被黑雨帶走我2堂。
    上週末歐洲波開鑼,英超頭兩強利物浦、曼城大比數響頭炮。沉寂已不止10年的紅魔僅輸俾上季亞軍的槍手,但形勢遠勝後者,今季可望翻生,買佢入前六。
    今晚C朗在港與沙超對手比拼。啟德場有上蓋唔怕雨?
    政府買水案再三看方知:有人冒‘有牌’生產商博到合約,供應無牌貨。
    打個比方,特區買入’華為‘設備,點知係山寨。華為事前根本唔知有人‘代’ 佢與特區傾生意。
    問題係:政府所有機關既需求,一個合約少說也幾百萬。主事單位點會揀中個無名英雄?評審過程是否唔使臨場視察貨物來源、生產運輸過程,確保可靠?怪不得有議員就此質疑。
    今晨閱報,或者原因在此:〈內企賤價競標惡鬥 部分本地承辦商退場〉 。
    政府過去招標買嘢,首要係價低。以往投標的主要係港企或洋資。但呢次內企要價或低好多,當局以為得米。點知原來類似廉價網購常見的山寨。
    以往政府採購只信本土、歐美,無疑不公。如今對內地的產能開放,又要反過來明白港&內的文化差異。
    14億人乜都諗得出。好的是創意無限,30年内就由一窮二白超英趕美。但反過來,也有個別同胞天馬行空。在人口裏縱或只佔千分甚至萬分一,但所作所為我地連想都不敢想。
    近日有報道說:閩有17歲女賣19歲同居男友入緬甸園區,賺¥10萬遊泰。還未成年就連自己貼身既人都可以賣左離自己happy,成年後仲有乜係做唔出架?
    年來,每隔幾天就有部委省級貪腐的報道。算他3天一宗,一年也就有100名,平均下來,幾乎所有部委省市都有大貪。而且,每個案子都以千萬為單位。這說明:
1.我國富甲天下,誘惑多;2.制度上存在著漏洞,貪腐有相當一段時期近乎常態;3.法治觀念還要大大加強。
    包公明查暗訪開鍘怕只能治標。長遠還要從小教育,從根子上改變14億人的人生觀。  

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250817日午夜前26°C 93%:現實太無奈

摘自BBC250815,稱係250812的狀況
    昨日,以俄烏戰事為主題的‘兩普’峰會偌大陣仗。
    東道主美普事前一再表示,對俄普處理戰事的方式‘失望’。 或因此,地點選在個半世紀前,帝俄苦於財困和偏遠難以管治,以700萬美元賣給美國的阿拉斯加,而且位於美方防俄前線的軍事基地,現場由隱形戰機列隊迎賓,予人下馬威之感。
    而的確,雙方昨日由見到面到各自上機回程,前後約只4小時,遠少過兩位領袖單程的飛行時數。
    但美普說,旁觀者太小人之心!他不但沒有與俄普翻臉,相反談得再好也沒有了,just perfect! 
    而且事後有西媒說,美普對戰事的看法由盡快停戰改為日人所謂的”終戰“:簽約恢復和平,事件落幕,不再拖拉。
    這的確像俄普的性情。若此,這次峰會似乎是俄普說服了美普。因為古今中外,停戰只是兩軍槍口瞄準對方但不扳機,等總統、外長、防長等文職人員講數。講數過程只要一言不合,前線就扳機。或因此,俄普要一次過講掂,簽約落實,否則拉倒!
    但據BBC等親烏的歐媒說,過去這年的戰事俄軍佔優。看右上圖烏克蘭東邊由北到南,離俄境大約100公里的地帶都已被佔。反之,俄方若能據有烏東這百公里闊長廊,可輕易南下黑海,經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地中海,永遠告別冇不凍港之苦。
    由此看,俄普想一舉講定終戰,是negotiate from a strong position。因為,烏方已無力回天,想終戰,唯放棄俄佔區來換取對方不再進逼。
    美普商人本性,承認俄方的既成事實;烏方若放不下繼續打,只會越輸越多。
    我對俄烏戰事一向不看好。烏方在上一任美統期間,全靠美國自由派撐住。美國如今改由大右派話事,世界觀和脾性都跟俄統更相近,烏方只能認命!
    西歐雖力撐烏方,但英國傳統上與美一家親,德國現總理與幾年前的小女子Merkel差天同地,法國看似最熱心,但冇錢冇兵冇手腕。西歐三個臭皮匠,頂不了白宮一個特霸王。烏人的命比加沙人好不了多少。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250815五夜28°C 82%:An 80-year old reckoning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在8月6日和9日接連遭到美國原子彈轟炸後,由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1939年9月納粹德國在歐洲開打的二戰宣佈結束。
    二戰頭尾打了6年,陣亡的軍人以百萬計,平民的傷亡、流離失所更不知凡幾。
    但在東亞,從關東軍1931年在瀋陽發動九一八事變算起,日本侵華頭尾1945-1931=14年。即便自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算起,日本侵華也長達8年。
    我們生得晚,但可以想象,國人逃難8年後,得知日本投降的喜悅無以復加。
    美國人同樣狂喜。大兵在紐約當街緊抱不認識的女子狂咀,今日必定告上法庭的性侵留影,成為《時代》週刊不朽的封面。 
    中國打贏了,但恐怕不得不承認,那是靠人多、刻苦堅忍換來的‘慘勝‘。而且緊接著是頭尾將近4年的內戰,百姓仍未得以休養生息。
    二戰的4大勝方美、蘇、英、中,蘇聯元氣大傷,英國七癆八損,中國靠捱撐住,唯美國是真正的贏家。暫時放下如今惡劣的中美關係,還須承認:當年人類得以戰勝瘋狂的德國、死硬的日本,重建和平,主要靠美國的產能和戰力。
    1942年初-45年中,太平洋所有被日軍佔領的島嶼,都是美軍逐一搶灘奪回來的。當時,英國在亞洲的艦隊早已報銷,屬地只剩印度;蘇聯專注於歐洲戰場;我國限於國力,連出得了海的艦隻都沒有,能在中國戰場牽制住幾十萬日軍,已經是對盟軍最大的貢獻。
    誠然,美國帶領盟國打贏二戰後,20世紀下半業成為世界霸主,在全球頤指氣使。但國家多少也像有機體,難逃生老的規律。進入新世紀後,中國已逐漸趕上來,特朗普真能MAGA?
    回顧3,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漢人勤儉堅忍,但現實守成,進取不足。然相對鄰近的民族,人口數十倍,文化先進,即便打不過被入主,過了一兩代,通常也可以藉精緻生活同化簡樸粗豪的統治者。說白了,北方的騎士被中原的美食佳肴鶯歌燕舞軟化。清朝入主中原後,滿人包括皇帝都漢化是最好的證明。
    誠然,20世紀的日人無論精緻文化和從歐洲學來的制度和工藝,都遠過於中國古時的北方民族。但日軍即便能佔領整個中國,也不可能長期管得住4.5億(這個數字是孫中山搞革命時提出的)人。日人的“大東亞共榮圈”與希特勒要帶領雅利安族統治全世界,同屬少數族群的政治邪教。西諺說:上帝要誰滅亡,先使其瘋狂。
    對中國人來說,最不幸的是:希特勒與美國無特殊的‘羈絆’,加上瘋狂屠殺對美國貢獻很大的猶太人,戰後不獲美國開恩,保不住國族尊嚴。反之,日本在歷史上與美國有特殊的羈絆(日本鎖國200年後,被美國強行開國,從而得以學效列強,進而開啟明治維新。開國不到30年就由中古躍進近代,先後打敗中、俄兩大帝國,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因此,日人在心底裏多謝美國強迫其開國,而不是憎恨美國侵犯其主權。這與中國人的心理剛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二戰後,共產黨在中國和朝鮮半島北邊得勢,被視為蘇聯的附庸。與中、朝隔海相望的日本,變成美國‘防共輸出革命‘的第一截圍牆(第二、第三截圍牆分別是日本以南蔣介石主政的台灣、菲律賓)。美國為了將日本這個二戰死敵培植成東亞的頭號戰略夥伴,刻意放過其侵華罪行。
    更不巧的是,毛澤東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僅半年的1950年6月,就出兵朝鮮半島,幫朝鮮對抗美國和南韓聯軍。中美勢不兩立。據說,朝鮮戰爭的美軍統帥麥克阿瑟甚至想揮軍越過中朝界河鴨綠江,經中國東北南下北京,幫蔣介石打回大陸。可以想象,到時蘇聯或不得不介入,觸發美蘇大戰。或因此,麥克阿瑟打中國的建議被總統杜魯門否決。
    8月15日天皇一宣佈投降,日軍即日全體放下武器,著軍裝扯白旗操出陣地,向盟軍投降。日軍所在的地區,即時回復和平。日人的紀律和服從舉世無匹,不得不給它credit。
    但日人最為受害民族不屑的是:和平至今80年,只悼念自己的亡魂,不承認對東亞民族的傷害,甚至不承認發動戰爭的罪責,用中國話說:“死不改悔”。
    日人這種愛己不及於人,主要源於一種類似宗教的信念。但文化若違反人間常理,無疑近乎邪教。何能恪守?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250814四夜26°C 95%:保你大,唔好再黑雨!

    今晨醒來又黑雨。好不容易才抽中的運動班,至今5堂有2堂被黑雨沖走。
    我不善記動作,要跟教練才能有規律地做運動,最好補番2堂俾我。唔好退錢。
    最近除了西部,整個中國都反覆地強降雨。另類的氣候異常?
    我唔怕落雨,只怕多雨養蚊播疫。
    *日人服務之體貼,舉世無匹。昨晚途經大阪世博的地鐵線9點半起通宵停運,將3萬人包括婦孺老弱,困在會場露宿,完全不可解。
    為何不能調動公車、的士甚至政府公務車到會場,接走這3萬遊客去附近的地鐵站疏散?
    內地港澳當引以為戒。
    *台網紅深圳直播,盛讚無人機「台落後20年」。
    網紅講的是事實。但我們為內地而自豪之餘,不要勝利衝昏頭腦。
    台灣無人機不及大陸,不是科技不行,而是不玩這科。
    全世界都靠台積電的晶片,無人機又點比?難道大陸網紅走訪台灣,也以此來自貶。
    網紅最怕頭腦與點擊數成反比。 
    *美統明天想當面說服俄統與烏停戰,預告否則後果堪虞。
    有美媒放聲氣說,俄經濟陷困。言下之意,俄統不停戰的話,會被美統在經貿上卡慘。
    但常人只要看自己有否用俄國貨就知道,俄國民用品走不出國門。加上地處嚴寒,農產不多。外匯主要靠賣油氣。但油氣是現代社會的血液。俄國‘賣血’只要價廉供應充裕,總有國家會幫襯,美統禁不了。
    俄統是大俄羅斯主義者,以‘收復’烏克蘭的俄族地區為千古功業,不輕易放棄。
    *至於以打加沙,我很少講,因為強弱懸殊,想不出如何幫到弱者。世人憑常理撐巴人。但忍者vs阿斗,點念都唔掂。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250813三夜30°C 77%:由「杨柳」過台想起...

    颱風「杨柳」吹向台灣南部獨統的根據地。由此想起對岸開國主席毛澤東1957年5月11日的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毛筆下的「杨」,指的是因為跟自己搞革命,被國民黨槍決的妻子楊開慧。「柳」指其友人李淑一的摯愛。
    據說1949年蔣介石率領國民黨政府遁入台灣後,毛澤東刻意讓國民黨繼續控制福建沿海咫尺之遙的金馬,但定期炮轟,以示內戰延續,兩岸仍屬一國。
    這次有人把颱風名為毛筆下的“楊柳”,亦冥冥中有主宰耶?z
    台灣現任獨統的做法,似乎已接近對岸的極限。最近兩面楚歌:1.立委全罷免完敗,連一般的綠民也不支持;2.不獲美統待見,關稅並非最低的15%。
    近日有知台的美國人指:此前美國有12年由左派的奧巴馬(8年)和偏左的拜登(4年)主政,綠營以美式progressive/左路線來博取支持(本博說過:綠營想將台灣打造成東亞最progressive的地區,例如每年舉辦東亞最壯觀的LGBTQ遊行。因此,東亞若有性小眾在本地受委屈,台灣就像美國自由女神高舉的火炬,或者像耶穌說:有勞苦重擔的人,到我這裡來就得安息。)
    不料,現在白宮改由大右派入主,與progressive勢不兩立,綠營轉不過來。
    其實按常理,台綠民主要關心相對於大陸的自主性,與美國左派婦女主打性平權、性自主、堕胎權、#MeToo…,差十萬八千里。但綠營高層似乎以此為榮。是出於女生的共性?
    台灣重文,文創有成。港人缺氣質,學不來。但文氣重也就輕實質。將激進的美式價值搬到華人社會,也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性平權本身正確,問題是美國婦運重形式,將其推到極端。
    但台灣現在的綠統是男性。美國progressive男性現階段最熱心的是:支持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庇護無證居民、…。台灣學不來,否則也就是與美統對著幹,形同自殺。
    列寧話齋:怎麼辦?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250812二夜30°C 78%:中美將由緩和轉向角力?

    香港再見懷疑因為不堪照顧家人而犯下的倫常慘案,2人死,1人被捕,據說有精神問題。
    750萬市民裏,純粹因為統計上的deviation,每年也總有個別人不堪終日照顧家裏無法自理的長者、長期病患、殘疾人士...,選擇一了百了。
    有沒有方法可兼顧到這些可能萬中無一的市民?
    至於超市貨架上的一種可樂被人加“料”,前後持續了一年。原因據說是有人出於某種不滿。
    這種可樂並非最常見的那類,會喝到的人相信不多,但消息聳動,一爆出即全市譁然。
    看電視新聞,最後的一句是:(最高)可監禁3年。
    法律為了‘公平’,按行為定最高刑罰。搶劫如果最高監禁x年,實際判決時=<x。<是因為被告認罪、有悔意....。但無論如何,法官不可判>x。
    但萬一被告反過來表現囂張,挑戰社會,引用Clint Eastwood/toReagan的名言,當庭大叫:"Go ahead, make my day!",又或者像這次的可樂加料案,令750萬人覺得作嘔,動搖對社會的信心,但最多也只能判法定的刑期,對公眾是否不公?
    至於國際大事:
    1.恕我悲觀:中美過去3個月的緩和,似乎要轉向。過去48小時雙方放出的消息,與中方期望的'雙向而行“似乎倒過來。
    美方雖然說,雙方的關稅戰繼續押後3個月,但Nvidia說服特統對華放行H20晶片,為此對政府上繳15%的貨款後,中方反過來排拒這種美國AI晶片,担心內有後門。言下之意,可能是特洛伊木馬,會將中方用戶的資訊傳回給美方,有損國安。說白了,你賣H20給我們,其實是想控制我地
    反過來,美方傳說中方要的不是H20,而是AI晶片所賴的HBM(high band memory高頻寬記憶體)。但據報道,美方篤定不肯賣,擔心會幫華為超美。
    所以,難題一是:你賣我不要,我要你不賣。
    難題二是:美統對進口俄油的印度加徵25%關稅。若此,是否要對華一視同仁,否則對印度說不過去?但中方1有稀土2有產能3講明奉陪到底,美統對中方加碼有顧忌。
    美統本來一直很想與我們的主席把酒言歡,但現在似乎放聲氣:今年見不到也不稀奇。
    與此同時,美統希望我們多買4倍的美國大豆。聽來似乎是繼續和緩的條件之一。中國會否覺得被裹挾?
    至於美統鍥而不捨為俄攻烏當和事佬,醉翁之意相信是10月公佈的和平獎。
    但也恕我不看好。美統是‘性情中人’,喜怒哀樂一眼睇嗮。因此國際上,大家很快就識做,刻意迎合。
    但俄統相反:喜怒不形於色,心計之深舉世無匹。兩強相遇,後者贏嗮。俄統會在姿態上迎合美統,拍膊頭認老友,但口惠而實不至:講錢失感情。
    美統若想及時停戰博諾獎,唯有逼烏統放棄被俄統打下的領土。烏統只怕無選擇。英、法、德撐烏基本上是空話。

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

250809六深夜29°C 82%:80年前不應用原子彈逼日本投降?

    80年前入夏後,日本在二戰期間佔領的太平洋島嶼都已被美軍解放,最接近本土的沖繩也已被攻陷,美軍登陸本土指日可待。
    但日人憑著軍國主義的意氣、對天皇的死忠,揚言必要時,不惜在本土重演在沖繩的finale:與美軍拼到最後一人,然後集體自殺以謝天皇。這裡說的不僅是軍人,還包括一些平民。
    在這個背景下,80年前的今天,繼3天前的南部城市廣島,當時唯一擁有原子彈的美國,在離廣島不遠,但同樣遠離日本首都東京和第二大城大阪和古都京都的長崎上空扔下第二顆原子彈。粗略計,兩顆原子彈每顆即時帶走10萬人,随後死於輻射後遺症的,可信也以萬計。
    長崎被炸後第6日的8月15日,天皇首次對國人‘玉音放送’(廣播,宣佈無條件投降。
    1945年4月美國初次在大平洋的middle of nowhere試爆人類第一顆原子彈時,從升起的蘑菇雲規模確認其威力無與倫比,但無從估計其殺傷力。要到8月實際對人類聚居點出手,方知其後果。
    答案明顯不過:殺傷力大到難以承受,挨炸的固然生靈塗炭,施炸的也背不起近乎滅絕人類甚至文明的罪責。更不要說,隨後的科技將1945年時的原子彈威力加大了十倍甚至幾十倍(最後所知最大的這類WMD是氫彈,一顆相信可帶走幾百萬人。現在沒有國家/政權擁有)。
    因此,戰後人類的共識是禁止使用核武器—除非有喪心病狂者先行使用,國際社會也就不能排除:為了保護人類社會,要下狠心剷除之。
    禁止使用核武器絕對有理。但由於頭兩顆原子彈效果太震驚,國際社會在西方人主導的心態下,反核由人類社會應當做的事,推到‘宗教’般絕對。80年前美國逼使日本放棄抵抗的這個last resort,被視為evil。
    碰上日本文化看待生死特別傷懷(To be fair, 日人對死亡的哀傷出於其自古的自然信仰,並非為了二戰博同情的做作),加上作為美國鐵盟的特殊感情,日人為全人類承受了這兩顆原子彈後,幾乎由二戰的加害者反過來成為二戰最悲慘的受害者。每年8月6日和9日,國際上都為日人而哀。但你幾時聽過國際尤其是歐美,悼念二戰期間被日軍殘殺的東亞人,不僅是華人?
    歐洲人尤其是西歐人,對一、二戰的生靈塗炭刻骨銘心,反戰(一、二戰都打不到美國本土,美國人一般沒有歐洲人那樣對大戰的切身感覺,反戰感弱很多)到近乎變態,如今普遍不接受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
    西方這種自由派、民主左派對歷史的修正,其實與中國當年紅衛兵針對一些歷史問題的絕對主義是同樣的病態。歷史的對錯只能以當時發生的條件來判別。不問當時的約制,而以後世通常比較開放富裕的情境、政社經條件、道德標準去論斷,不僅冇腦,更是極左。試問,中國100年前有哪樣做法合乎今天社會和法律認可的準則?
    美國1945年如果像今天那樣政治‘正確,試爆原子彈後發現威力太大,為日人以至人類著想,捨棄不用,改為派幾十萬美軍在本州搶灘,日軍必豁出去與美軍拼。日人固然死傷無數,但以你看,美軍要賠上多少人,才能登陸東京,與日人打巷戰,攻佔軍部,逼對方投降?又有多少日本平民會為天皇「盡忠」?天皇到時是否更屈辱
    換了你是1945年的美國人,你會寧可扔原子彈還是派兵搶灘?
    這不是為美國人說話。如果當年發明原子彈的是中國人,是同樣的道理。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250808五夜30°C 78%:全球靜待好消息v2.0

昨晚才上博,今晨250809又多了2條料:

 摘自台美報WJ250808,特朗普一左一右的握手者是亞美和阿塞的領導人


1.中亞2個基於民族與宗教的世仇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突然來到特朗普面前簽約握手(右上圖摘自台美報WJ250808),承諾“永遠”停戰、加強經濟關係。
這個死結連前宗主俄羅斯(這2個小國曾經是前蘇聯的成員)都解不開,十萬八千里外的美統竟然不聲不響就化解了,而且是“永遠”,換言之,the end of history, they will be good neighbors hereafter!
摘自MP250810


    難怪這對仇人感激涕零,要攜手懇請和平獎頒給特朗普先生。
    2.幾乎同一時間內,此前據說因為未應邀隨同特朗普出訪阿拉伯,因而不獲總統待見的Apple總裁Tim Cook現身白宮,承諾在本國投資千億以重振Made in USA,同時獻上100% MIA的玻璃雕像附24K金(總統最愛金/金色)底座(右下圖摘自250808hk01),以為總統之表讚。最liberal的矽谷也低頭。







    
    今天繼續大太陽。我趁人們返工時外出,避開週末的人潮。但回家路上,小巴司機突然主動同一眾乘客說:話8-13號會打大風,12-14級喎!
    真喺?12-14級風係幾大?我只知風球最高係10號,因此到時唔會掛12-14號波既。
    惡劣天氣看似力大無窮,人類無力抵擋,唯趨吉避凶。我呢類無業人只不過出唔到街,苦的是要外出搵食既朋友。
    恐怕要再過幾十年,等科技能夠化解部分災力,如同武俠小說裏的高手,卸卻對手發過來的功力,甚至吸納之,还治其人之身,亦即轉化為社會之用,例如借風雨來發電,到時才無須懼怕惡劣的天氣。
    不過,到人類真能舒緩甚至利用惡劣天氣的威力,難免又會帶來些副作用。完美之道似乎只存在於上天。駕馭天氣即便有九成好處,餘下的一成弊端肯定會被人借來上街。
    #說回美統特朗普,半年下來,國際上幾乎係人都知:此人好‘名。除非準備同佢鬥,否則先要氹佢,等佢諗嗮,咁就好話為。以事論事的話,十有九死。
    但如此功利,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中國戰國時代的孟子、今天進步的朋友不為。於是,人間總有兩條路線的鬥爭。
    特朗普先生好明想成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不只前無古人,而且要後無來者。
    而且希望“MAGA”成為像古時的朝代。借用中國歷史,“MAGA Dynasty”的始創人是The Great Donald J. Trump,二世希望是Cyrus Vance先生…如此類推。
    MAGA朝的美國作為世界最偉大的國家、全球秩序的主持者、Pax Americana(美國治下的世界和平)的締造者,開創這個朝代、將歷史帶到終點(Francis Fujiyama博士的The End of History預言只不過早了33年,但由美國達成的結論完全正確)的偉人理所當然是美國永恆的領袖,相當於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黃帝。
    260年前的George Washington先生無疑開創了美國,但令美國永垂不朽、為歷史寫下句號的是今天的Donald J. Trump大帝。
    大帝主政7個月以來的成就,舉世共睹。美中不足的只是,調停俄烏戰事還差一點。近日卯力攻堅,可望水到渠成,趕及2個月後公佈的和平獎。
    全球靜待好消息。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250807四夜29°C 79%:太阳出来罗嘞,喜洋洋罗郎罗…

    連日霪雨後,今日反過來大太陽。下週預告又打風。氣候反覆無常,人類破壞之故!不是嗎?
    今晨外出上運動堂,陽光普照,連遮都唔使擔,想起標題上的這首山歌。
    但我只記得調子和頭幾句歌詞,不知道歌名,上Google找不到,即便百度也要翻3-4次,才能確定歌名和找到一個演唱的視頻。
    中國的現代山歌,Google找不到,我不怪美國人。但我在外邊都聽過,說明當時很流行。百度都要搜幾次,說不過去。
    簡單搜索發現,內地還有搜狗、新浪等引擎,會否好過百度?
    原來,這是四川山歌《太陽出來喜洋洋》。每一句最後幾個音是方言的吆喝。第一節是:
    太阳出来罗嘞
    喜洋洋罗郎罗
    挑起扁担郎郎扯
    光扯上山岗罗罗罗
    至少對我來說,正因為聽不懂,這些鄉音反而讓我記住了這首歌。
    *對國家來說,今天最緊要的當屬美統有可能用針對印度買俄油的手段來對付我們。
    印度貨輸美徵稅25%,本來在大國裏已僅次於美統最憎的巴西(50%)。但由於拒絕停買俄油,現在被他額外加徵25%,實收25%+25%=50%,與巴西同列關稅榜首。
    印度指美方此舉不公,同時宣佈總理即將訪華,令人猜想:想問中方會否攜手‘馭美’?
    問題是:至今沒有國家願意與美統硬碰。姿態最硬的巴西工運總統也沒有公開retort,只表示打算訴諸國際。但係人都知,美統最看不起國際機構,本來就想退出。向國際機構投訴恐怕只是找下台階,最終還是要…。
    至於中方,實力非印度和巴西可比。中方與俄是鐵盟,又最重視自主,不會停購俄油。美統真要再+25%關稅,恐怕還是要靠稀土的王牌來抗衡。美統會藉機逼中方開放軍用稀土輸美。中方相信會守住軍用稀土,或者用增加民用稀土輸美來還價。
    當然,美統再玩下去,今年內訪華之行肯定告吹。他愛死中國主席,肯作此犧牲?
    是耶非耶,說不定這個月內就有分解。

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250806三夜27°C 84%:社會進步何時了...

    今日雖有黃雨,但為時短暫,希望係強弩之末,明晨我外出上課時更細。
    近日黑雨上得多,終於招來是否停工訊息不清,對打工人不公的非議。
    網絡時代的人腦快口叻,任何話題都有得講,任何理由都得出,而且永遠正確。
    與此同時,我們社會進步的程度超英趕美。在連日黑雨+蚊媒疫傳入的背景下,有大報以一種樹上小動物的生存受到外來物種威脅為港聞頭條,幫客戶修復珍藏公仔(例如Chiikawa、Labubu…)的生意為經濟版頭條。
    古時嘆“人比黃花瘦”,如今怕不介意人比昆蟲/公仔瘦!
    *上天憐憫我過去2日被訃聞bombard,期間讓一位40年未見、通常每年聖誕才交互問好的遠方友人來郵:如果冇記錯,你好似近日..(人生一種好事)。
    記得上次與這位友人見面,是internet前時代,午餐時分在紐約mid-town韓人開的salad store。友人在附近上班。當時睇書聽歌看戲仍靠實物(紙張、CD)。我剛從香港過去,給這位朋友帶去些中文書。
    祝這位好心的朋友與家人、寵物…健康快樂。
    Thank you!
    *今天開博晚了,本來還想講點國際,但怕搞到半夜。此時恰巧有人傳來一則幽默,似乎很能說明社會百態,轉載如下。不及其餘:
    

    內地今年高考結束後,某校班主任發了一條微信,摘錄如下:
1.考上大學的要記得和沒考上大學的同學搞好關係,等你們大學畢業了,好去他們的公司打工!
2.考上一流大學的要經常聯繫二流大學的,未來家鄉的領導很可能就是他們!
3.考上二流大學的同學要跟考上師範專科的搞好關係,他們將是你們孩子的老師!
4.考上大學的也要和沒上大學去當兵的同學搞好關係,因為他們將來是交警和城管!
5.富二代更要和班裡的漂亮女生搞好關係,因為她很有可能成為你的後媽!
6.再有,以下這兩份名單上的人你認識多少?
第一份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雲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
第二份名單:曹雪芹、胡雪巖、李漁、顧炎武、金聖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
哪份名單上你認識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曉:
第一份名單全是清朝科舉狀元;
第二份名單全是當時落第秀才!
    人生無限,其實真正的考場從來就不在學校 ,儘管我們都從那裡出發。
    

    博主鄭重聲明:以上的玩笑的確是今晚在網上收到的,與本港剛公佈的大學聯招絕無關連。而且,香港的問題比較單純:狀元十有九是未來的醫生,到時主要在公院睇症,私人可以幫忙的可能性有限。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250805二深夜黄雨29°C 89%:黃紅黑雨何時了

    印象中,07.27星期日到今08.05星期二合共10天,有4日黑雨,包括2個星期日,每次長達半日。加上黑雨之前級別較低的黃雨、紅雨,市面大部分時間陷於停頓,經濟損失怕不小。
    最冇癮既怕係40萬外傭:接連兩個休息日冇露天場所可聚集會友。加上黑雨下,不少室內場所閉關,外傭想歇腳都難。
    當然,寫字樓一族也失卻2個星期日的歡愉。今週二由清晨延續到下午5點的黑雨算係補番一日休息。但市面停頓,怕只能在家打機煲劇。
    這次頭尾10日的雨暴是多少年一遇?
    運動班停開近10日後,我本來很期待今晨重開的新班。點知也被黑雨沖散。明08.06週三不會再來幾個小時黑雨吧?
    繼昨日史家許倬雲離世,今又傳來一宗訃聞: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教授的夫人日前在台以90高齡離世。
    李教授是我當年學位試oral exam的external examiner。他當時在美國任教,應邀來港客串。我畢業後赴美繼續學業,又碰巧與李教授同校同系甚至同一棟大樓JFI(現在似乎已拆卸改建)。我所在的學生房位於大樓入門處左手第一間;李教授的molecular beam實驗室位於地庫。
    同系學生之間不時有往來。我曾下地庫去看望跟李教授寫論文的同學,順便見識他做實驗的大部頭儀器。那是他與學生親自設計打造的,市面上冇得買。所謂化學分子束亦即物理學粒子對撞器的「低」能量版。
    後來,我的香港母校有同系校友來此深造,更師從李教授,做出了成績,畢業後留美任教。
    沒有記錯的話,我回港改行後,李教授曾來港講學,透過我大學時的恩師安排,在港見過一面。
    李教授關心鄉土,在美任教時,關心校內的華人同學。榮獲諾貝爾獎後,應邀回台主持中央研究院。
    李教授當年獲得最高殊榮時,已返回他獲得博士學位的母校加大伯克萊任教。對我的母校來說,當然是太遺憾了。
    祝李教授康健安好。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250804一午夜28°C 91%:許倬雲Cho-Yun Hsu 1930-2025

許倬雲:MP250804摘自網絡

港黃昏時分傳來,史家許倬雲(右圖摘自MP250804)在美國家中離世。
我讀中學時,華人社會崇拜科學。當時甚至只看重數理化,不及於生物和工程。但中學規定史地必修,只好死背,合格就算,從未想過與自己何干。
後來棄科從文,關注點反過來由科學變成社會。於是退休後回過頭去讀史,看能否明白社會的規律。前幾年網上免費的資源多,看過些這方面的電子書。許倬雲是教會我最多、令我最服膺的史家。
1.海外的華人社科/人文學者通常鑽研高精尖議題,無關乎社會,不及於家國。許先生退休後這十幾二十年,出版了不下十本中文著作,就中國的發展發聲,在家為在美的中華學子開講座。至少對我這個外行,很有啓蒙的作用。
2.許先生是少有能拋開專業術語,以常人語言講道理的大學者。未曾修讀社科人文的我也不難明。
2.落籍西方的華人人文學者通常專攻漢學,避免議論西方,以免被指外行妄言。許先生也以中史為業。但看其著述,至少给我的感覺,完全貫通西史,從而能融合中西,對國是提出中肯的意見。
說到底,過去這十年我讀到過的華人史家裏,以許先生教會我最多。
至於第二個我最受落的史家,以後有機會再說。但希望不是因為訃聞。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250802六夜 29°C 91%:“Stoop down to conquer”?

    今日的霪雨由清晨落到午後3點,似乎更大過上次的黑雨。看電視,當局派出的工友在公路上冒著大雨通渠。辛苦了!感謝!
    預告明、後兩日天氣仍然不穩。但看語氣,似乎不會再霪雨。
    至於以佛山為風源的基孔肯雅熱殺到,一切按既定方針辦應無虞。這種蚊媒疫傳播和症狀都不厲。我地只要唔大意,此疫應該傳唔開--但三兩百case或難免。
    華北照理雨不多,但日前首都地區暴雨帶走約40人。其中約30人是密雲地區一家養老院的院友。似乎因為未及通報疏散,釀成大悲劇。人命關天,須吸收教訓,堵絕漏洞。


    24小時前,全球屏息以待美統公佈他04.01起對貿易伙伴打單的最終結果。
    這4個月來,全世界為此天翻地覆。但沒想到的是:
    1.8.1起實收的關稅大都遠低於04.01的開價。總結美統的戰術:先按直覺開天價,繼而與對手磨,按我vs他的實力對比,逐步下調至可行的水平收貨。
    “開天殺價落地還錢”若確是美統的本性,今後各國都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2.美統01.20上任之初,全世界除了極右派,似乎都憎佢。此人作風之霸道,在西方國家裏也前所未見。
    不料,隨著與全世界的關稅談判、戰事斡旋…逐步深化,不少大國對美統由以事論事,變成討好甚至諂媚。先是北約秘書長(?)看似說笑地,恭維美統是國際社會的‘爸爸’。接著韓國談判隊赴美前,關起門來派人扮美統,看如何應對最有利。最後在華盛頓面見本尊時,盛讚其“偉大”。此外不止一個國家的首腦提名美統競逐和平獎。
    顯然很多人覺得,美統愛人捧。暫時所知,‘擦鞋’的策略似乎有效,至少好過加拿大總理一上來就捍衛民族尊嚴,反擊美統對加拿大的第‘51州’說。至今公佈的對加關稅是一眾鐵盟裏最高的。
    換了你是國家元首,你會否對美統“stoop down to conquer”?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250731四中午晴32°C 74%:海嘯何處尋?

    
摘自BBC250730

    俄羅斯極東的堪察加半島(面積472x香港,人口32萬),昨以東的海域8.8級強震。媒體驚呼,太平洋沿岸億計居民alert,競相走避。美國島嶼州份夏威夷,家家開車入內陸,沿途堵塞,又成為話題。
    媒體拉警報,觸發人的自衛本能,匯聚成群體情緒,又反過來令媒體更緊張,報得更大。媒&群的情與理互動強化,可能令本來3級的災害觸發6級的反應,成就self-fulfilling prophecy。過程中,社會輸,唯媒體贏。
    現在當然是馬後炮:本博昨天沒提8.8,當時就不太相信會再有大難。
    2004年印尼蘇門答臘島地震引發海嘯帶走幾十萬人,2011年日本東岸強震引發海嘯帶走好幾萬人,因為四周的沿海人煙稠密,也多航運。
    堪察加四周嚴寒人稀,北是北極海,東是美加極北的原野,所謂middle of nowhere.距離最近的日本北海道北岸也很少人。堪察加海嘯即便南下人口密集的本州東岸,相信日本歷經3.11,也會疏散得法。
    但媒體嗌定先有它的理由:一為公益:敬告大眾避難,人命無價,“一個也不可少”;二為私利:奪睛搶收益;三為進步:天災符合人類為發展破壞環境,應予譴責的信條。
    有此3大動力,每逢天災,媒體相信都只會煲大--除非被官方㩒住。
    這樣說,並非鼓勵官方㩒,而是說凡事有兩面,美國開國元勳Thomas Jefferson譽為人類社會最有價值的新聞媒體亦不例外。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250730三晨29°C 86%:大約在深秋?

  中美第三輪經貿談判後稱續「休戰」。
    由此看,美統今年內訪華原則上已定,只待落實日期與議程。雙方的一切協定,不論經貿、國安...一律待兩國元首把酒/品茶敲定,蘇東坡所謂:「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至於月份,以美方思維,相信會避開9月天安門閱兵、10月中國國慶(250731晨後補:原來10月仲有中全會),以免被譏為對方抬轎。但隨後是美國年度的兩大節:11月底感恩,12月底聖誕。

    若此,或只有10月底11月初可行。美統說不定還想順道stop by日、韓,確保為他守門口的兩大盟友合作安心,再趕回華盛頓特赦火雞。
    
12歲國手于子迪(摘自ST250730)

    若此,美統來訪大約在深秋?    是耶非耶,且看美統下回爆料(中方慣性統一口徑,未正式公佈前,唯抽象的辭令回應 )。
    大事講過,小事也不少:
    國家隊歷來最年輕泳手12歲的于子迪(右圖摘自250730ST)初登世錦賽,200米混合泳(四式)以0.06秒之差得第4。自稱弱點是蛙泳,長處是苦練。以其年紀,金牌指日可待。
 
   眾所周知,美缺稀土,被中國獨享的稀土提煉技術卡住。即日MP稱,為了從緬甸手中奪取華享有的礦源,擬修補與軍政府的關係,sanction獨享稀土礦源的反政府武裝Kachin Independence Army克欽獨立軍。但KIA的稀土地帶與華接壤,中美在緬的角力即將上演。

    美統以制裁和關稅要脅俄統:10-12天內對烏停火。但俄統為人堅忍,應早有準備。有西媒猜,中方不想俄被壓垮,令其要獨力抗衡歐美。美統難以逼俄入牆角
    美統對人口第一大國印度的關稅,到此刻仍未講妥,要脅加徵最高的25%。但印度剛才取代中國,成為裝配手機輸美的最大國。美統相信不得不對印度留一手。
    奇聞:美國西雅圖的24歲華裔女子Leena Chang涉嫌從去年6月到今年7月,先後搶劫8家銀行。本月落網辯稱無罪,更以自己的‘成果’而自豪。此人是入籍的移民還是美國土生?自豪什麼?而搶了8間銀行後才落網,美國的破案率顯有待改進。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250729二午陰28°C 91%:台綠統傳聞不獲准過境美國

    北京暴雨引發洪泛,帶走30人,驚動主席,也衝散了少林寺的話題。
    首都照理有最好的設施。但面積~16x香港,鋼筋森林的外圍或許像古城邦,有大片鄉郊作為市鎮的生活基地,是它們扛不住罕見的暴雨。
    巧的是,連日烈炎的香港今晨突來黃、紅、黑雨,持續到下午,苦了上班上學的百萬市民。希望黃昏時不再,否則放工又亂龍。
    與妻子鍾期榮共創私立樹仁大學的胡鴻烈大律師,27號周日以105高齡安詳離世。特首稱頌胡“立德樹人”。
    沒想到的是:現政府僅次於特首的政務司司長是樹仁校友,78年入讀社會系,82年畢業。在校時見證了港英藉資助來‘動員’4年制大專轉3年制的風波,特別是校監胡鴻烈寧可自資,貼嗮副身家也拒絕4轉3的堅忍。
    我60年代初有幸入讀初創時的中大。當時港府將內地戰亂期間南下的新亞和崇基加上本土的聯合湊合而成,不得不維持3院原來的4年制。但顯然看不慣非英制的大專。到了80年代終於藉香港身為亞洲經濟小龍的財力,迫中大四改三。師生長期抗議,但財勢比人強,到93年不得不改。
    不過,全世界的大學,似乎唯英國和前屬土行3年制。香港回歸後,大學也回過頭來轉嗮4年。由於中學要7改6與大學銜接,連一向全英式的港大也要低頭。
    俱往矣!現在四改三只是香港殖民史的一頁,誰也不再care。
    看新聞回顧,1920年生於浙江的胡先生55年來港,以大律師barrister為業。但原來在鏡頭前一直講國語/普通話。日常既要代表港人上庭,或許識聽粵語,只係唔識講,仲差過我先父(先父既粵語級數係“番茄”與“番梘”不分)。
    幸虧當年的社會還沒有港陸不兩立派,否則肯定視胡大狀為敵。近日就有一對孖生兄弟,因為20年在商場砸內地品牌的茶鋪罪成判囚7個月。當時的氣氛盲目到無理性可言。
    至於長和擬出售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設備予美歐資本,中央態度明確:‘戰略’資產,要經國批。長和下一步相信是引入內地買家,再與西方協商。最終必會成交,關鍵是中與西誰佔大股。說不定也要待中美元首在談笑間敲定。
    美統訪華壓倒一切的大勢下,傳聞美方拒絕台灣綠統借走訪中美洲來過境。中國人講求禮尚往來,美方識做,或有回報。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250728一夜29°C 84%:得罪全世界,Trump到底賺定蝕?

    有壯年的紀律部隊前成員,懷疑因抑鬱,在移民前夜殺死妻子和兩幼子後自殺。
    辭職辦移民、賣樓執行李…,少說也要一年。熬得過一年熬不過一夜,如果真的是精神/心理問題,實在太深奧。
    香港現已成為‘運動之都’。但年輕一代朝氣蓬勃的同時,反過來有成年人、青少年在心靈上似乎特別脆弱。我們到底怎麼了?
    過去這個週末的內地話題是,嵩山少林寺出了個花住持,酒色財氣樣樣齊。有說,此人存在已久,坊間早有傳聞。或因此,內地網民反應相對平淡,唯我這種外人才覺得好奇。
    《水滸傳》裏的花和尚同樣打得好酒,但遠色。現代物質豐富、誘惑超多,難怪少林更進一步。
    所謂註銷戒牒是取消其任神職的資格還是逐出佛門,不再是佛門弟子?

    Trump04.02發動的全球關稅戰,預定08.01宣告終局。
    此人善變,隨時都可能爆出exception。但就此刻所知,幾乎所有大國的關稅都已講定,大致有3種模式:
    1.富國:歐盟和日本15%+投資美國數千億美元+買數千億美國貨;
    2.有產能的東亞大國:印尼、菲律賓19%;越南20%+轉口40%(主要防中國貨);
    3.非友:左派主政的拉美第一大國巴西,以50%冠全球。
    餘下還未定案的兩大國:韓國據說已接近敲定,我估近乎日本模式;此外就是第一對手的中國,美中此刻開始第三輪談判。美方據說認為中方產能過剩,造成對美傾銷。
    雙方看似又有得拗,但其實,最高層已有共識:現階段先落實美統訪華。故第三輪即便談不完,亦可留待雙方元首把酒解決.
    至此,Trump對全世界的關稅大討伐,基本上已經完成。
    4個月下來,Trump關稅由起初開天殺價(對華一度瘋狂到145%關稅+100%芬太尼稅=245%),變成現在對絕大多數國家只收15-20%,顯然是自己認輸,亦即反他的美國人所謂TACO(Trump Chicken Out Again)。
    但若把此人看作話事啤賭徒(他出身賭場大亨)或開天殺價落地還錢的生意佬:目的是達成交易有賺;至於賺多少,視乎我vs他的實力對比,多多益善,少少無拘,無先入為主的目標。策略是先開高價博一博,觀乎時勢隨時縮,大勢不利時,有賺就走。
    以此角度看,Trump又算是贏的。
    起碼,15%的關稅每年可為庫房帶來幾千億美元。對Trump來說,這是美國歷年來被全世界‘呃’走的。他要花十年八年討回來。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250727日午艷陽32°C 66%:分清西方的理想與實際

    周末2盛事:
    1.昨晚英超王利物浦雖然以2:4輸俾意甲AC米蘭,但啟德被利躉化作紅海,氣勢上完勝。加上全場入6個波,球迷應滿意。
    2.動漫電玩節:周五開鑼的青少年天堂。我知其勁,惜限於時代與性情,讀完今MP副刊的動漫節2025觀察筆記(AKA《今日「二次元」考現辭典》)都似明非明。但值得附在此,留個參考。祝各位後生玩得開心。
    美中不足:土瓜灣有900戶因大廈爆水管短路要外宿,酷熱下辛苦!到此文上博似乎仍未完全恢復。
    泰vs柬打未了,互罵對方殺害平民。3天下來,據說合計>30人。西媒說,軍力泰~3x柬,雙方分別是美、中的盟友。言下之意,背後又是兩強角力。
    的確,我識柬多過識泰,因為1.當年中國蔭庇柬王西哈努克,2.人類史上首次實行階級去實體的“Khmer Rouge紅色高棉(反共派稱“赤柬”。柬曾被法國殖民,留有遺風,rouge是法文的紅)”。柬如今有2大名勝,除了人人非去不可的盛世王宮遺址吳哥窟,就是紅色高棉70年代留下的骷顱堆,據說主要來自富裕和知識階層。
    中方已就泰柬鬥發聲,幕後肯定也在出力。美統則照例搬出唯利論,說泰、柬不停火就沒關稅協議,意指:你們再打,我就單方面決定你們的關稅,可能高到你失去我3.5億富人的市場,食西北風度日!
    兩強開到聲,泰vs柬可信會收兵,向美國討個低關稅再說。但邊境古寺所屬未決,日後難保不再打。
    同屬軍事衝突,中東的以色列打加沙也‘不’難搞。因為強弱懸殊:猶太人vs巴勒斯坦人~6:2,加上美國一面倒撐猶太人,雙方的差距高達8:2,沒有人救得了巴人。
    歐美的好心人上街,巴人受鼓舞更激動,但無補於戰力。萬一火遮眼,不分皂白出擊,只怕又 變成‘恐襲’,失卻輿論,更俾以色列藉口來毒打。
    猶太民族成就大、自古受害(2,000多年前就多次被擄去外地為奴)獲得同情、工心計。巴人無長處、無成就,在阿拉伯各族裏都墊底,與猶太人剛好是兩個極端。除了臥薪嚐膽,希望幾十年甚至百年後再起,看不出有何出路。
    至於罵以色列‘種族滅絕’巴人,純屬西方善信自欺欺人,甚至借二戰猶太人被屠殺來還治猶太人。道理很簡單:以對巴正因為贏梗,才懶得殺嗮他們。以色列狠,但沒有那樣笨。
    極右的以總和美統早就說:要將加沙的200萬居民趕到埃及等阿拉伯國家,改建成度假區(美統以賭場為業,自然在此大建Trump酒店),為中東促經濟、創就業。實則將加沙變成以色列的護國前沿,由以、美共管。以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想襲擊以色列,首先要過得了加沙這條長廊。旅遊區建成後,相信會讓經嚴格甄選確保馴服的巴人入內工作,藉此來化解巴人的敵意。
    再說,莫說日後加沙的酒店,以色列即便國內,也需要巴人做幫工。殺光他們,誰來當下人?他們才不像希特勒咁冇腦。
    西方進步派出於抽象的理想,有好心冇實際,往往聲大夾無準,甚至愛巴人變成害巴人。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250726六夜30°C 78%:大罷免是哪門子的邏輯?

 午飯後心血來潮,去元朗逛街,撞正烈炎,曬到頭都㷫,使我想起中學時。
    50/60年代交界係何文田讀全日班,前後5年半。每日中午放大約2個鐘,行3個字去彌敦道,轉2號巴士回欽州街住處食晏,再趕回校上晏晝堂。一來一回步行個6個字,沿途冇遮冇檔。好在我係廣州落嚟,內陸仲熱過香港。50年代初,連電風扇都唔多,要靠自己橃(字典說普通話讀fā,與發同音。不知粵語是否讀puet)扇。
    昨晚難得地與友人聚舊。在座各人後生過我好多,但除了一位,也已盡退。希望各位親友都健康快樂,享受人生。
    晚飯時分,在社媒裏收到一幅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和孫中山的圖片:24 vs 0。原來,台灣罷免24名在野黨立委的公投,通通被選民否決。
   近年愈來愈討厭寶島的政治,幾乎一律跳過。長期不看,也就不懂行話,連標題都不明所以。
    獨派照理靠西式民主來争取西方支持,為何會想趕走所有的在野黨,令立法院變成一黨堂?
    這次開打一場己方0:對手24的仗,又是哪門子的邏輯?《孫子兵法》第幾篇?《三十六計》第幾計?
綠營主政由陳水扁->蔡英文->賴清德,是有計劃依次增速的「獨進」:如果陳當年朝獨「進」1步,輪到蔡則進2步。現在的賴按計劃準備進3步。但適逢美國反華步步高,不排除有人想加快進4步,完成「史命」當「國父」。問題是,綠營若真走4步,對岸豈會坐視?
    反之,陸方後年換屆,為防綠獨利用其到時無暇兼顧,三級跳宣獨,不排除想反過來,在換屆前完成統一,以敬祖宗。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250724四夜30°C 70%:特區首次行政與立法被抬上轎

    日前報gym失手,重拾博文感到吃力。
    港喜訊:劍擊世錦賽首次得金,男花劍蔡俊彥榮登世一。港此前3金來自奧運:男花劍張家朗2屆各1金,女重劍江旻憓1金。
    港、內各一樁不幸:
    港失蹤近十天的18歲郭女被發現墮斃獅子山崖下。意外還是…?
    東北大學6生在內蒙古參觀金礦廠時,因格柵板脫落跌入高溫腐蝕礦漿槽死亡。設備失修還是載重超標?
    Alert:港人常去的佛山市順德區爆發蚊子傳播的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累計近3,000宗。雖均為輕症,但港alert為上。
    周邊不寧:繼南亞月前印巴空戰,東盟2成員泰vs柬衝突升級。柬被指邊境開火導致泰平民死傷,被泰派戰機摧毀兩處軍事設施。
    俄羅斯搭載約50人的客機在遠東失聯,初步判斷無人生還,包括1名中國公民。俄樹大招風,難免有人揣測。
    港進行中的性小眾立法,是2020年中以來最棘手的。終院判小眾勝訴,政府按例須立法uphold。但要大眾心悅誠服不容易。
    彩虹平權是近年僅次於氣候暖化的西方進步派戰線。‘平權’‘天經地義,教育、輿論照例支持。至於如何落實、在不同程度上的資源需求、如何減少對社會主體的衝擊,公眾未殺到埋身都不會過問;爭權者為了減少公眾的阻力,自然不提。
    進步派爭的是‘公道’,要搞的是‘文化革命’,管你要花多少錢、執行有多難,如何疏導公眾、化解傳統的習慣。志士起義打出第一槍前,會計算革命的代價嗎?莫說起義要花多少錢,即便犧牲人命,亦在所難免。為此而婆婆媽媽,社會怎能進步?
    因此,終審這一裁定,首次把行政和立法抬上了轎,逼使兩者頂牛來維護各自的尊嚴。法案過關,彩虹派固然贏;法案被否決,西媒必吵翻天:香港議會反平權,不尊重普世價值,冇代表性…彩虹派成為‘正義’的受害者!
    當局如何掙脫這個套,很費腦筋。
    至於我個人對性小眾平權的看法,我持西式最基本的觀念:2 consenting adults關起門來的私事,只要1.不涉及第三方;2.不傷及身體,不關我的事,管你是什麼性別。總之,I don't care, don't bother me.
    但如果男同在男更衣室裏脫光行來行去,甚至𥄫來𥄫去,我會視為侵犯。因為與男人入女更衣室𥄫,基本上是同樣的行為。
    反之,我也不認為只佔人口可能半成的小眾應與社會主體享有同等的權利,否則不符合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否則,下一步就要學美國:確保性小眾入大學、就業、住房、體育運動...都與人口主體享有同等的機會?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250720日深夜3號波27°C 91%:補充昨晚未講完的話題

    韋帕呢個風好特別:1.掛10號幾年一遇;2.強度、路線、何時抵達…完全predictable;3.撞正星期日,對人身的威脅大減(本文落筆時有33人受傷。新聞冇話嚴重)。但或有人呻公休日被困在家-尤其係40萬外傭;4.有的偏心。睇電視,有的海邊風幾大。但反之,有的地區在戶內望出去,幾乎唔覺有風。唔知係被照顧定被neglect。(250721後補:MP〈近年「最弱」10號波
    不過,總算過去了。聽日希望少的雨,讓我得以番gym。仲有兩堂就斷纜,我唔想走堂呀!
    今星期日,加上歐洲波歇暑,全世界都少新聞。不妨順便補足昨晚提早收筆未講完的特朗普上任半年論定:
    此人誠然大美國主義、強烈反華,但喜怒分明,性格易睇。投其所好,避其鋒芒,或不失為應對之道。
    誠然,從實用主義出發,有違政治正確。是否適宜,還看價值取向。
    此人除了昨天講到的:
    1.虛榮,喜歡被吹捧;同樣重要的是:
    2.絕對的商人/梁惠王。凡事以利為本,有利則來,無利則去,no nonsense.要有他覺得對他/美國有利的話題,他才會注意,否則懶理你。
    3.最初開價純粹基於直覺甚至情緒,不經推敲/計算/調研,並無客觀的根據。有點像話事啤/美國poker開局,各家只有一開一合兩隻牌時,自恃kup手烟,第一次call就開天殺價,想嚇到對方合牌棄權。
    4.但此人的Administration有一個safety valve:他並非古時的帝皇,亂開價後,下面冇人敢出聲。他接著會根據手下提供的情報調整價碼,增加成交的可能—但前提係對他/美國有利。
    5.此人衝動狂妄,但一切唯利,故反應靈活/善變。只要有利,不惜打倒自己,唔怕面懵,無所謂‘原則性‘的constraint,與將理想教條化的自由派截然相反。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250719六夜3號波27°C 91%:佢上任半年你點睇?

    來自東南方向的颱風是香港夏天的常客,港人看得多。但以這次的Wipha韋帕透明度最高:掛1、3、8號波的時間早半日就已公佈。大家由防風變成期待,買定好餸等睇戲。
    機場歷經上次的教訓,這次佈定局,務求滯留機場的外地客獲得妥善的照顧。好事!
    希望弱勢社群不會出意外。但而家興挑戰、敢為,只怕有人迎風博po,遇到萬一。
    *打風之下別無大事,想要談資還得外求。
    今07.19是美統DJT/特朗普上任滿半年。
    我們港人,在10分裏,給他恐怕不會多過2分:瘋狂反華,不知所云,反覆無常…。
    此人日前更俾人𥄫到手瘀腳腫,確診老人病。只不過對外死撐:健康正常!
    你巴不得他就此了結,自己不願走,也被身體拖垮。
    但再想想,這位美統實在百年難得一見,美中關係也可能是50年代初抗美援朝以來最差的,我們恨不得啖其肉,但只怕出於義憤多過實際對策。
    此人上任之初,鬧勻全世界,唯我獨尊,恍若《三國演義》裏的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如此瘋狂,係人都以為必然眾叛親離,身邊只剩幾個極右的擦鞋仔。
    不料幾個月下來,全球風向大逆轉。連一些起初很反他的美國盟友,都開始堆笑,甚至顯得諂媚'叫爸爸'。
    此人對全世界亂扔的關稅炸彈,由最初亂來的高稅率(對中國一度高到145%關稅+100%芬太尼附加稅=245%)反覆修正。近月跌到20-40%。+幾乎所有國家都轉而求和,多交稅來保住對美的出口。此人的競選承諾MAGA,‘初見成效’。
    此刻,各大國唯歐盟和日本仍與其拉鋸,但最後恐怕鬥不過3.5億高富人口的市場。歐盟裏的富國看來會投降,唯個別親俄的東歐國家會死頂。日本則執政黨只剩20%支持率,最後恐怕只能妥協。
    起初與特朗普針鋒相對的加拿大,最近不評論後者開出的35%高關稅,看來知道無法硬碰。
    至今,唯中國靠1.美國人在生活上甩不開的14億人生產力;2.美國貨捨不得的14億人消費力;3.全球獨步的稀土提煉技術,還頂得住對方的進迫。但中國真要鬥到底,不靠美國消費市場,恐怕也要咬緊牙關、勒緊肚皮。說到底,產能過剩,不為美國開工,只怕加劇內捲,變成內部矛盾。
    與此同時,特朗普在外交上也頗有些上任前沒人想到的斬獲:
    逐漸化解歐盟大國對他的敵意;逼使北約各國增國防開支至GDP的5%;以防止核擴散為名,炸毀伊朗的核設施;取得烏克蘭的礦產。
    特朗普至今最失敗的外交,只是被俄統騙倒,以為靠自己的魅力,能說服對方對烏停戰。其實,俄統打一開始就深明此人的死穴:自大虛榮,最鍾意俾人擦,一擦就飄飄然,咩都有得傾。點知俄統早就決定:邊談邊打,談為虛:藉特朗普來拖住烏克蘭;打為實,搶時間佔領對方最多的土地,加大談判的籌碼。特朗普到最近兩個月方知被騙,嬲到爆,而家反過來想整番對方以報復。
    所以,應付此人,先要讚其叻,令其覺得受尊重,心花怒放,覺得你係朋友,咁就容易話圍。
    此人雖然功利、自大,但老派,講感情。如果一開始就表示與其頂頸、強調對等,新派作風乜都要equal,咁多數撞板。
    晚了,今午外出買餸,拎住幾大袋轉車回家,途中差點扭親,十分勞累。就此打住。
週末快樂。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250717四午34°C 61%:“全軍覆沒!”

    影藝界最近幾乎每天都有前輩離世,大都是敗給頑疾。
    其中一位懷疑因為愛妻癌末,不忍心看下去,自行先走一步。愛妻果然幾日後追隨上路。
    老來看到這類新聞,除了心噏,更明白為何很多老人的一大心願是“好走”:自己少痛苦,少連累家人。最好是哪天一睡不醒。
    願主眷顧!
    當然也希望科技越來越昌明,不久後,人到了年紀,都可以笑著離開。
    這兩天媒體鋪天蓋地講DSE放榜:讚完‘狀元’兜番下底。
    我離校已大半個世紀,當年考試很平凡,家人近年又無應考者,在這方面並無發言權,只能祝各位考生幸運:考得好的升大後繼續努力,考得麻麻的搵到分數之外的出路。
    近年,我唯一定時的外出活動係上政府既gym班。並非愛做運動,而純粹是看到父母的晚年,希望自己儘量縮短最後一段無法自理的日子,自己少痛苦,更少煩家裏人。
    但年來文康改制:報名後要抽籤。但體育班受歡迎,報名人數>班上名額,抽唔中者要‘執雞’:每月有一日晨早8:30,一齊click入網站,搶報班上未有人take的幾個餘額。但一如上網搶演唱會飛,一兩分鐘就見遺。
    既然報名人數>班上名額,為何會有餘額可供執雞?因為很多人為了增加中籤機會,同時抽好幾種班。抽中二班的話,往往會揀一班而放棄另一班,騰出了名額。
    我一般上4-5點的班,上接3-4點班,下乘5-6點班,每次去上堂,都可以見到3點班和5點班的同學。昨午我們三班超過50人,一見面只有一句話,苦笑住講:
    “全軍覆沒!”
    原來,3班50多人雖然都報番原來的班,但幾乎冇人抽中。
    Why?有同學猜:8月的班多放暑假的學生來玩。他們過去一年從未報個呢班,故抽籤時獲優先入選,餘下我地‘舊生’既名額也就近乎0。
    政府資源有限,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我地的舊生十有九係老嘢,報名來學gym其實係自救:做運動來減輕家人和政府關顧的負擔。如果老嘢踎係屋企,健康只會愈下。最後輸既係社會。
    政府有開長者運動班,但似乎同樣僧多粥少。是否可酌量加碼?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250715二夜30°C 79%:“寧縱勿枉”有冇底線?

    頭牌大學有男生用AI製作女生的私密照放上網。我只看標題,沒看內文,不知道私密到何種程度。但網上不時有硬塞進來的黃賭廣告,得知AI可生成任何情節的畫面。只要用真人面容代入畫面裡的人頭,就可以要對方食死貓。
    睇得多就知係移花接木。但一般人只求有談資、有人forward自己,傳開就是king。
    校方得悉後,要這位男生1.立即刪去有關內容;2.向受害人道歉。
    新聞見報1-2天后,才有女議員說:校方做得不夠。
    此說可以理解。否則按同樣的道理,我難道辱罵你之後再道歉就pass?
    女議員開聲後,才有人提到刑事調查。
    這裏並非想毀掉一個高才生的前途。此人也許是貪玩,甚至喜歡對方,以此來滿足自己。但無論如何,總得為受害者求個平衡。
    第二件想講的事同樣涉及不當行為的責任,但話題廣得多,涉及我們歷來對法治根本的信條。如果底線是“寧縱勿枉”,“縱”的一邊是否無底線?
    案子很簡單:疫情期間,有多名醫生涉嫌濫發免針紙被告上庭。第一位罪成被判入獄大半年。媒體標題大致是:4個多月發免針紙數千 診金收入460萬。粗略計,每坐1個月抵50萬。
    你估呢位醫生當時月入有冇50萬?冇既話,博懵豈不是有賺—縱使身敗名裂,甚至被除牌?
    再說,香港又有幾多人月入50萬?
    犯罪若是為財,刑期折現後是否應>>日常收入,按犯罪量以幾何級數計,以嚇阻後來者?否則反正係坐,何不搶到/呃到銀碼/刑期>打工?中青年只要呃到一億幾千萬,坐完5-7年(仲實收七折),出離仲大把世界。
    講番免針紙,醫生除了搏診金,也不排除個別人出於非經濟目的。疫情由2020年初延續到22年底,期間香港的政治氛圍有邊。不排除有人不滿,借免針紙來添煩添亂。
    “寧縱勿枉”是英美法律維護被告、防止執法者監人食死貓的天條,故不像中國說“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絕口不提被告/定罪者有“病”,要“懲、毖”。
    英美法律一面倒偏向被告,相信多少受基督教影響。「聖經」裏,耶穌對高呼要處死一位‘淫婦’的一眾男人說:你們誰沒有罪,就拿石頭砸她吧!沒有人敢出手。因為耶穌說,對婦人動淫念也已經犯了罪。試問現實中,有哪個男人從來沒有性遐想?若此,在神面前,沒有人未犯過罪。
    但時至今日,一面倒地“寧縱勿枉”,是否足予罪行在數量上作對等的懲處?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250713日夜31°C 74%:你估加、歐講唔講得掂特朗普?

    MP250713<去年1,138人自殺亡 03年後新高 30-49歲男性升幅顯著>
    24年日均3人。今25年已過了一半,有回降嗎?
    標題說上次高峰是03年。沒記錯的話,亦即SARS、負資產、百萬人上街那年。
    與24年有何共同之處? 
    壯年男性照理貧病者不多?難道困於感情?心結?
    大馬前總理Mahatir馬哈蒂爾百歲高壽。當年在位時威權,西方記者最憎。但他不久前仍論政,奈他不何。
    巴西被大右的美國‘打單’50%,說明特朗普的關稅率是經貿加政治甚至個人喜好的決定。反之,巴西總統聲言對等還擊,也很說明這位大左派的激情。
    巴西面積世界第五,只比中國細些少,資源冠拉美,挾2億人口,美國也不能輕視。
    但關稅角力,底線是市場規模:誰更需要對方的消費者?關鍵在購買力。美vs巴的人均收入可能差7-8倍。
    至於美國的北鄰加拿大和南鄰墨西哥,分別被打單35%和30%,在一眾被開價的國家裏偏高,相信是因為兩者都曾與特朗普鬥嘴。
    但這次,加拿大得知35%的‘懲罰’後,冇再出聲。唔知係搵緊辦法反制,定私下與美‘溝通’,看用什麼條件來換取降番到30%以下?
    至於墨西哥,照舊是拉美式反應:聲大但怕唔多準。美國無疑需要墨西哥的物資,但有其他國家的供應可代替。反之,墨西哥需要的美國市場,不但世界最大,而且近在咫尺,運輸最快最平,其他國家代替不了。
    按市場規模,歐盟本來是唯一可與美國頂牛的對手。但看27個成員對接納移民和俄烏戰事的態度即可知,歐盟內部左(西北歐的民主社會主義富國)、右(東歐窮國,社會觀比較保守,例如反對LBGTQ…)兩派分歧極大。基於地緣利益(鄰近俄羅斯還是遠離俄羅斯)和歷史經驗(一、二戰期間,西歐和德國、俄羅斯扮演的角色)的東vs西陣營差分,就更難調和。
    不怕說,很難相信歐盟能合力反制特朗普,逼使其軟化。相比之下,特朗普在美一人說了算。
    現在全世界暫時只有中國,以14億人的生產力和消費力加上獨市的稀土提煉技術(可能還加上國家主席對他的魅力),暫時頂得住特朗普的一言堂。
    反之,特朗普也不笨:最近特地請5個非洲國家的首腦去白宮。不是談關稅、地區問題,而是要包下這5國的礦藏,不用說包括稀土,希望建立非洲這張Trump card,打掉中國的王牌。
    看歐、加、墨、日vs美的經貿仗,增廣見聞,值得追下去。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250712六夜29°C 84%:好開局


250711MP本地小學以第一志願升中的Bibi Umama
    前日霪雨,當局傍晚宣佈翌日學校停課,因為天文台預測翌日有可能繼續暴雨。不料,翌日反過來好天,招來怨言。
    特區阿二破天荒站出來,為未見暴雨即決定停課承擔責任,話係佢在位既決定,希望大眾勿錯怪政府其他部門。
    以往,當局沿自97前的習
250712hk01-錫克裔新紮師兄Singh Palvinderjit與任職懲教署的父親

慣:任何事招致批評,如果唔係下面孭,就係話集體既決定。
但係人都知,集體孭亦即冇人孭,只係金蟬脫殼現代版
    這次終於打破陋習,希望係好的開始。真有錯,不待市民嗷,頂上就能主動孭起:
    我衰咗,對唔住,請俾我機會做番好!
    這樣說,並非凡事都上溯到頂層,要人頭落地。而是希望當局誠實,啱就啱,衰咗就衰咗,唔好學嗮的公關辭令、政治偽語,齊齊卸膊自保。
    至於阿二得悉天文台的‘悲觀’預測後,決定better safe than sorry,我覺得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如今社會富裕關愛,父母錫子女到燶。大雨中番學稍有差錯,在雨中仆親撞到或感冒發燒,師長難免怪責政府。
    誠然,兒童臨時停課留家,父母在關顧上要作很多安排,基層家庭壓力尤大。但再好的決定都可能得失一些人。關鍵是事前衡量利害時,將可能的失减到最小,同時動員有關方面兜底補漏。
    我不敢說,當局這次的決定代價是否恰當。但前日16小時內三黃三紅,十年難得一見,換了我,也寧可play safe.
    經一事長一智,如今AI一日千里,量子電腦亦不遠,希望今後對極端天氣的預測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予大家更多的安心,讓當局的決定更貼身、成本效益更高。
    同屬港事,近日有兩則暖心的human story,在此轉po,自明:

    2.250712hk01〈錫克教新紮師兄Singh Palvinderjit來自紀律部隊世家〉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250710四夜26°C 94%:終於看了《水餃皇后》

    幾年一遇的霪雨天(250711OC<16句鐘4黃3紅>),在家上網亂翻,終於看到基於港真人真事、劉偉強導演、馬麗主演的國產片《水餃皇后》(在內地似乎另有戲名)。
    女主人公臧姑娘原在山東青島當護士,與老母和一個姐姐(或妹妹)同住,60年代中後期嫁給泰國來青島的華僑,誕下兩女。丈夫年前丁憂返回泰國。她77年獲准帶兩個女兒出境,赴泰團聚。但抵港後方知,由於自己無子,家婆早已在泰國給兒子另娶誕下孫兒,自己三口去泰國是當二房,決定帶著兩個女兒留港自立。
    起初打散工餬口,後來因工傷,學鄰居推熟食車仔,係灣仔碼頭賣家鄉水餃。日常除了交保護費,還要走鬼。後來見雪櫃日漸普及,由推車仔煮水餃改為在街市賣生水餃。
    打開名堂後,獲超市青睞,由一家三口在家包水餃帶到攤檔出售,進而設工場僱工包餃批發。最初供應日本公司,後來擴至本地兩大超市。最後更與外資合作,在上海設廠生產,青島姑娘由香港起家反過來內銷。
    作為戲劇,女主在成功路上少不了波折,賺人熱淚。1977-85年,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日漸富裕,但秩序、公平、關愛與今天仍有距離。女主人公和兩個女兒身處社會底層,語言不通,難免受委屈。但反之,仗義多虧屠狗輩,基層也有人有情有義,不時伸出援手。
    劇中比較特別的兩條線是:惠英紅飾演的包租婆成為女主一家三口的guardian angel;一個警官可能因為原籍山東(香港半個世紀前的警察確有一批山東人,大概是抗戰前因為青島作為列強租界而來港的,或者他們的下一代)成為女主一家三口的摯友,惜連理之想不獲女主接納,在97前的移民潮中帶著自己與前妻的兩個女兒遷居加拿大。
    這部戲也強調女主的民族情:要讓中國餃子像漢堡包、披薩那樣,讓全世界都吃到。不知道現在歐美華人聚居點的超市是否也有急凍的北京水餃。
    戲裏也多次講述女主按港人口味和社會環境改進家鄉水餃,這有點像日本影視,愛講日式料理如何堅持傳統、一絲不苟。例如:港人吃慣雲吞的薄皮,嫌山東水餃皮厚。女主於是請教街市的生麵鋪。原來,廣東雲吞皮慣性用鹼水,諸如此類。
    女主馬麗原來在內地相當紅,此片演得好,賣相也討好--起碼似‘師奶/大媽’。但1945年出生的真人臧姑娘,2019年在港離世,太可惜。
    意料之中,此片在港不太賣座。港人看戲求娛樂,不想看苦情;認真的話,可能只愛‘本土‘,例如黃子華的《破.地獄》。香港富裕後,覺得內地落後動盪,變得自戀,甚至可能想避開上一代的事。
    《水餃皇后》不是主流港人的故事,要我這種年紀和背景的人才會有同感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250708二夜31°C 74%:"25%", take it or leave it?

    即日的新聞一個字講嗮“25%”:特朗普致14國‘打單信’裏佔多數的關稅率,最高的是40%。
    韓國說會繼續與美磋商。現政府偏左親華,但直覺上,我猜會對美讓步。
    日本相信陷入兩難:執政黨的支持度只剩20%,開放美國農產進口肯定要下台,不對美讓步則汽車等輸美難競爭。
    我不明的是:老撾、緬甸為何以40%位居14國之冠?不會加入內政因素吧(老撾行社會主義,是中國的兄弟;緬甸是軍政府,與中國合作)?
    國際上,特朗普關稅戰的下一個目標是歐盟。歐洲國家慣性維護農業,是特朗普攻堅的對象。但後者上任將近半年後,歐盟已由‘拒美’轉向‘合作’,相信是多少明白特朗普的性情和手段。現只剩法國出於民族性(浪漫vs美國人求實用),仍堅持‘抗美’。但曲高和寡,最後只能隨歐盟妥協。
    特朗普‘搞掂’歐盟和日本後,相信又會回過頭來搞中國。挺金磚組織的國家會多‘享’10%美國關稅,顯然與該組織‘偏左’,以中、俄為大戶有關。俄統這次就因為受西方制裁,未赴巴西與會。這次作東的巴西總統更是國家元首裏的大左派,只不過手法不像以前的委內瑞拉總統那樣極端。因此,特朗普反過來支持巴西下台後被指叛亂的右派前總統。
    至於以色列總統提名特朗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純粹因為後者在以色列vs哈馬斯/巴勒斯坦的爭鬥上一面倒幫他“大蝦細”,只能說是最不道德的提名。
    如果要我投特朗普和平獎一票,他首先要講掂俄統對烏停火、少對烏領土需索,以換取北約不東擴到烏克蘭,讓後者作為國際緩衝區。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250707一 七七88週年近午31°C 75%:以民為重


    山東艦列隊今晨離港。希望下次有第三艘航母過訪。
    今年是抗日勝利80週年。今天是1937年日軍藉盧溝橋事變入侵中原88週年。
    達賴十四世1959年離家,66年後90高齡仍能清醒過生日。我雖非藏傳佛教信徒,也祝老人家好運。
    南海周邊國家以菲律賓最‘熱衷’於鬥中國,而日本又最熱心‘幫’菲律賓。這兩國正是中國之東‘第一島鏈’一北一南的‘門衛’。日本如今擬出售6艘舊驅逐艦,到時菲律賓在南海島礁與華的衝撞只怕難免走火。日方打算南北呼應?
    今天“01”稱:<中央派員支援 八個字改變網約車命運:必須站在人民一邊>。
    報導若屬實,我倒贊成這個原則。
    至於如何界定“人民”,我想涉及市場/消費時,一般指“用家”,講到的士時指乘客。
    我並非持份者,莫說靠的士/網約車收入,連坐的士都只限於生病和風雨天。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250706日夜31°C 71%:馬斯克郁得到特朗普?


    借07.04國慶上街反特是美國人的例行公事,即便有過百城市也改變不了什麼。
    自由派罵完就回過頭去過活,美國可藉此自詡其寬宏,被罵者也依舊做他的想做的事。
    後者有沒有可能因為國民上街而倒台?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機率或小過0.1%。
    比諸投資,西方的民主制只求止蝕,不求增值。好處是避免革命、少流血,但不保證持份者安居有進。
    特朗普真有點挑戰性的,恐怕是前死黨馬斯克組“美國黨”。此人狂傲,但不狂妄,目的不是當選執政。因為,共和、民主兩黨是200年的傳統,可見的將來都倒不了。
    馬斯克只求手握可左右兩大黨的關鍵票數,例如500多席的眾院20席、100席的參院5-6席,逼使兩黨為了爭取與美國黨聯手來控制國會,採納該黨的一些政策。

    馬斯克與特朗普相同的是強人心態。在這方面與美國主流的Thomas Jefferson式liberal、progressive勢不兩立。TJ派堅信腐敗∝(成正比)權力。設計政制時,首要限制用權,寧可低效,也不留漏洞給位者濫權。故此,歐美即便選出有為者當政,亦不能放手施展,效率遠不如中國包括香港。
    與特朗普不同的是,馬斯克是laissez faire自由派,如同經濟學上的放任市場,反對政府干預,相信一切由個人自決,讓人人各顯神通,方能發揮最大的潛能,創出最大的富強,得享最大的快樂。
    這亦即jungle law或稱social darwinism:森林裏的動物,由松鼠到獅虎,靠物種本能來求生,讓弱肉強食為大自然孕育出最適合生存的物種。因此,兔子要打醒精神避開狐狸、豺狼…。其中的弱者躲不過大型動物被食,是物種進化的天經地義。人世間則老弱等死,讓精壯、聰敏者有最大的空間發揮。最多請後者捐出3%財富來照顧老弱…,維持社會的安寧。
    特朗普基本上也相信jungle law。但極度精英主義,相信國家應由有能力者,例如他和團隊居之;而以他的能力魅力,應享有國王般的權力。而國民就如王牌公司(例如Warren Buffet的Berkshire Hathaway)的passive investors,安心過活,靜待分紅增值,無須理會公司如何經營,該公司也省得交代。
    對外,特朗普覺得全世界都搵美國呢個世界首富的笨。就如香港舊時,豪門派工人去街市買餸,人人都呃佢秤,覺得佢唔志在。因此,特朗普對各國拋出高關稅,為國家‘討回公道’,賺番夠本。
    馬斯克反對特朗普在於內政。此人靠科技成為世界首富:電動車Tesla、社交媒體X、太空業務SpaceX。科技創新,以美國觀點看,首要自由,選題、接收、表達無障礙。上網看什麼、講什麼,政府無權干涉—除了揚言殺人放火強姦。這類似美國所謂的libetarian。但特朗普是80後的老派,相信道德上要有規範,也許還受到宗教的影響,例如反對LBGTQ。
    但如果特朗普與其勢不兩立,我懷疑馬斯克的黨能否生存--縱使有足夠的錢來搞政治。
    寫到這裏已夠長,該休息了,準備迎接新的一週。
    餘下的等網友自己發揮吧。Good night and have a good week.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250705六1號波30°C 77%:美逼各國減對華經貿換取較低關稅

    减税削福利的“Big Beautiful(反對者謂之Bad) Bill大而美法”成事,是美統上任將近半年來內政上最大的勝利。
    但靠高壓逼使參院過關後,眾院的同黨議席較多,必然放行。整件事只說明美统夠惡,黨內無人敢逆其意。
    BBB真正的成敗還看落實的效果。直覺上,美民省稅之喜不足以抵銷削社福之痛。
    更重要的是,美國累計已有幾萬億美元的赤字,必定因BBB而大增,利用美元作為全球通貨的地位,逼使80億人分擔。這是美統刻意的endgame,我們如何抗衡?
    在關稅問題上,繼英國之後,美統對貿易伙伴用先開高價,最後約以半價成交的策略,逼對手限制中國對該國的投資、轉口。中國必反制。這場仗有得打。
    與此同時,美統對一眾尚未議定關稅的貿易伙伴開出高價‘打單’信,逼對方讓步求降低。看加拿大先硬後軟即可知,即便很抗拒美統高壓的歐盟、日本…,最後難免要後退一些。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250703四夜30°C 80%:‘馬克思'再世?

    航母日: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艦隊今起開放供港人參觀。“萬人”空巷,向隅者眾。幸虧電視新聞報得比較詳細。
    又一宗社會悲劇:一對三四十歲的姐弟,姐有精神病,弟要搵食兼照顧,懷疑因此酿成自主的双屍命案。制度再好、社會再富,百萬計的人口基於偶發性,仍難免有漏網之魚。
    即日國際上的另一宗重大意外是:過去兩季協助利物浦英超2連冠的28歲葡萄牙國腳與家人開車趕路時,失事離世。
    美國籍的世界首富"馬斯克"近日揚言組黨趕美統下台。此人難道是"馬克思"的來世,把姓氏最後兩個音倒過來?
    共產主義祖師爺會否是等了將近200年都未見大同社會實現,忍不住投胎南非,再移居資本主義王國從內顛覆,以達成全球共產的歷史終點,美國日裔學者Fukuyama福山所謂the end of history(只不過福山當年以為勝出統治世界的是資本主義)?
    美統兩個月前還與這個‘特洛伊木馬’稱兄道弟,近日如夢初醒,揚言撤銷後者的歸化公民權,將其趕回南非出生地
    但美國土產的三大車廠不善於生產電動車。世界首富若將他創辦的Tesla也帶去南非,美國產電動車真空,令中國電動車獨大,美統又怎戴得落MAGA的大帽子?
    不過,馬斯克若真是馬克思再世,又怎知美統特朗普不會是古時的魔王re-incarnate?
    論為人之瘋狂、手段之狠辣,這兩人看來不相上下。只不特朗普如今位居頂峰,要保持形象,有所不為。看馬斯克主持特朗普政府臨時組建的DOGE(政府效率部)時炒人不眨眼,他真要當美統,刀下亡魂恐怕更多。
    馬斯克為特朗普助選之前,很喜歡中國,相信是相對歐美的拖拉、無效,欣賞中國的科技、效率、實在、團結、no non-sense。但如今,中方並未與特朗普鬧翻,電動車更完勝Tesla(國產電動車產量過剩,近月在內地新車當舊車賣。‘內捲‘風之烈,驚動到官府),馬斯克作為特朗普的死敵,怎麼看中國?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250701二深夜28°C 84%:加、日為何被DJT single out

    七一本欲外出購物(優惠雖好,但怕逼),被上午的霪雨攔門,只好留家煲劇輯書。幸虧新上畫的日劇《TOKAGE(日文蜥蜴,大概讀tokgaaker)警視廳特殊犯搜查組》還可以。
    男女主角反町隆史和栗山千明演警察裏的下屬和上司。這兩人我只喜歡後者,討厭前者永遠扮演不羈的英雄,尤其是本劇裏的電單飛車男。但近年日劇少刑偵,加上男配角吹越滿、椎名桔平我也熟悉,click入試試看。
    此劇刑偵不夠嚴謹,嫌誇張催淚。而且不知是否學刑偵英劇,每集90分鐘,比一般日劇長1倍。幸虧不悶,角色間的互動算不錯,反町不算過火,權且給7分。
    第一集講銀行黑幕。希望下週的第二集也能讓我看得完。
    隨著DJT定下的經貿談判期限07.09逼近,哪些國家會被霸王開刀備受關注。
    加拿大被DJT終止經貿談判後,撤銷原定對美徵收的數碼稅。這是加拿大‘抗美保國’被還以辣招後,第二次back off。
    愛國不難,難在客觀地衡量與對手實力的對比和對方的性情。撞著一個粗略計大自己10倍、講利不講心、手段極狠的對手,硬碰之前要認真想清楚。
    其實,此人並非完全不講情。由於自己是強人、轉數快,自視高、喜歡人捧、欣賞‘同類’。遇到他覺得級數夠高、作風相近、可以結交的人,仍多少有情講。反之,以自由派作風與他鬥,撞著他極右,或不惜踩死你。
    至於他說日本缺米,但死也不買美國米,誓要還以顏色,我日劇看得多,或可講幾句。
    保護‘國粹’是日人至深的hang up,這包括所有的文化傳統:各種“道”(茶道、花道、柔道、劍道、相撲、武士道精神…)、傳統工藝(和服、陶瓷、漆器、和紙、木建築…)、料理(=烹飪,例如拉麵、壽司、刺身、懷石料理...)、演藝(歌舞伎、人偶劇、大鼓、落語=中國相聲…)、傳統節慶(例如;大隊男人各圍‘尿布’抬神竈的遊行)、農業(深耕細作…)...。
    稻米是其中一樣‘國粹’。那不是有沒有米吃的問題,而是要保存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和農村結構,有點像我們所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那種值得低頭敬重的生活方式。
    在港吃日本料理即可知,日人一般只吃短圓的米,台灣稱蓬萊米,美國稱short grain。至於亞洲大陸人吃的long grain,日人可能像港人吃日本餐,只在光顧中華料理時才吃。
    因此,美國想對日出口大米,即便日人放行,也要大量改種short grain才行。
    但我猜,自種蓬萊米對日人是國粹甚至國魂的一部分,不能放棄。這不是經貿問題。即便美國的short grain比日本自種的便宜一半,日人也不會願意少種,改為進口;又或者改吃中、越、泰盛產,價錢照理便宜過自種short grain的long grain。一旦如此,用中國話說,日人覺得自己“國將不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