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人傳來除夕倒數的《Auld Lang Syne》。一查,這3個非英文字果然是現已幾乎冇人識的蘇格蘭文,直譯"old long since",亦即 "long long ago"。
英國我只去過2次,合共不夠2周。倫敦以外,只到過大約1小時車程的大學城牛津、劍橋。一般港人遊英,相信也大同小異。
外人一般把英格蘭=英國。睇波就知,我們把英超當作全英聯賽,縱使蘇格蘭也有“蘇超”。
近年翻史,算係知多的。首先是英帝國19世紀顯赫如同美國20世紀中,次之是英國4大區的差異。Scotland蘇格蘭、Wales威爾斯、Northern Ireland北愛爾蘭基於歷史,與集英國財智權於一身的England英格蘭的差距,有如中國中原與邊陲之別。
3區裡,蘇格蘭最大、人最多、最強,歷來與英格蘭鬥得最激烈,國王都曾被英格蘭處決,至今有近半人想獨立。但人才輩出,包括現代經濟學始祖Adam Smith。北愛20世紀中期最動蕩,恐怕也最窮;威爾斯最小,但有歷史地位,英國皇儲似乎按例封為威爾士公爵。
這3區本來各有文字和語言,但英格蘭人和英語強勢,幾百年下來,如今唯威爾斯語仍有人說,蘇格蘭人和北愛人只能用英語口音來表示與英格蘭人之別去。
蘇格蘭人少荒涼。面積是香港的77倍,人口只是香港的2/3,開車5分鐘可能不見屋。
你無須到過當地,聽笛子吹奏的《Shetland》片頭曲,就感到那種悲涼,想起古時蘇武在塞外放牧。
設得蘭是蘇格蘭東北大約200英里的一組群島,地理上像英國的北海道,但人口、繁華度差天同地。早期以羊毛著名。但接近寒帶加上北海風大,樹木無法生長,草也只有幾寸長,美國人所謂middle of nowhere。
粗看歷史,北海最出名的是viking維京人,感覺上亦盜亦商的老粗、黑幫。但看刑偵劇的感覺是,在荒野成長的北國人有某種特殊的內涵,有時候更勝溫帶的人。也許這是我喜歡北海地區刑偵劇多過英格蘭刑偵劇的原因。
不可思議的是:設得蘭2.3萬居民散居在與香港相若的面積,卻有人寫詩、撰史、繪畫,開書店,承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