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250713日夜31°C 74%:你估加、歐講唔講得掂特朗普?

    MP250713<去年1,138人自殺亡 03年後新高 30-49歲男性升幅顯著>
    24年日均3人。今25年已過了一半,有回降嗎?
    標題說上次高峰是03年。沒記錯的話,亦即SARS、負資產、百萬人上街那年。
    與24年有何共同之處? 
    壯年男性照理貧病者不多?難道困於感情?心結?
    大馬前總理Mahatir馬哈蒂爾百歲高壽。當年在位時威權,西方記者最憎。但他不久前仍論政,奈他不何。
    巴西被大右的美國‘打單’50%,說明特朗普的關稅率是經貿加政治甚至個人喜好的決定。反之,巴西總統聲言對等還擊,也很說明這位大左派的激情。
    巴西面積世界第五,只比中國細些少,資源冠拉美,挾2億人口,美國也不能輕視。
    但關稅角力,底線是市場規模:誰更需要對方的消費者?關鍵在購買力。美vs巴的人均收入可能差7-8倍。
    至於美國的北鄰加拿大和南鄰墨西哥,分別被打單35%和30%,在一眾被開價的國家裏偏高,相信是因為兩者都曾與特朗普鬥嘴。
    但這次,加拿大得知35%的‘懲罰’後,冇再出聲。唔知係搵緊辦法反制,定私下與美‘溝通’,看用什麼條件來換取降番到30%以下?
    至於墨西哥,照舊是拉美式反應:聲大但怕唔多準。美國無疑需要墨西哥的物資,但有其他國家的供應可代替。反之,墨西哥需要的美國市場,不但世界最大,而且近在咫尺,運輸最快最平,其他國家代替不了。
    按市場規模,歐盟本來是唯一可與美國頂牛的對手。但看27個成員對接納移民和俄烏戰事的態度即可知,歐盟內部左(西北歐的民主社會主義富國)、右(東歐窮國,社會觀比較保守,例如反對LBGTQ…)兩派分歧極大。基於地緣利益(鄰近俄羅斯還是遠離俄羅斯)和歷史經驗(一、二戰期間,西歐和德國、俄羅斯扮演的角色)的東vs西陣營差分,就更難調和。
    不怕說,很難相信歐盟能合力反制特朗普,逼使其軟化。相比之下,特朗普在美一人說了算。
    現在全世界暫時只有中國,以14億人的生產力和消費力加上獨市的稀土提煉技術(可能還加上國家主席對他的魅力),暫時頂得住特朗普的一言堂。
    反之,特朗普也不笨:最近特地請5個非洲國家的首腦去白宮。不是談關稅、地區問題,而是要包下這5國的礦藏,不用說包括稀土,希望建立非洲這張Trump card,打掉中國的王牌。
    看歐、加、墨、日vs美的經貿仗,增廣見聞,值得追下去。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250712六夜29°C 84%:好開局


250711MP本地小學以第一志願升中的Bibi Umama
    前日霪雨,當局傍晚宣佈翌日學校停課,因為天文台預測翌日有可能繼續暴雨。不料,翌日反過來好天,招來怨言。
    特區阿二破天荒站出來,為未見暴雨即決定停課承擔責任,話係佢在位既決定,希望大眾勿錯怪政府其他部門。
    以往,當局沿自97前的習
250712hk01-錫克裔新紮師兄Singh Palvinderjit與任職懲教署的父親

慣:任何事招致批評,如果唔係下面孭,就係話集體既決定。
但係人都知,集體孭亦即冇人孭,只係金蟬脫殼現代版
    這次終於打破陋習,希望係好的開始。真有錯,不待市民嗷,頂上就能主動孭起:
    我衰咗,對唔住,請俾我機會做番好!
    這樣說,並非凡事都上溯到頂層,要人頭落地。而是希望當局誠實,啱就啱,衰咗就衰咗,唔好學嗮的公關辭令、政治偽語,齊齊卸膊自保。
    至於阿二得悉天文台的‘悲觀’預測後,決定better safe than sorry,我覺得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如今社會富裕關愛,父母錫子女到燶。大雨中番學稍有差錯,在雨中仆親撞到或感冒發燒,師長難免怪責政府。
    誠然,兒童臨時停課留家,父母在關顧上要作很多安排,基層家庭壓力尤大。但再好的決定都可能得失一些人。關鍵是事前衡量利害時,將可能的失减到最小,同時動員有關方面兜底補漏。
    我不敢說,當局這次的決定代價是否恰當。但前日16小時內三黃三紅,十年難得一見,換了我,也寧可play safe.
    經一事長一智,如今AI一日千里,量子電腦亦不遠,希望今後對極端天氣的預測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予大家更多的安心,讓當局的決定更貼身、成本效益更高。
    同屬港事,近日有兩則暖心的human story,在此轉po,自明:

    2.250712hk01〈錫克教新紮師兄Singh Palvinderjit來自紀律部隊世家〉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250710四夜26°C 94%:終於看了《水餃皇后》

    幾年一遇的霪雨天(250711OC<16句鐘4黃3紅>),在家上網亂翻,終於看到基於港真人真事、劉偉強導演、馬麗主演的國產片《水餃皇后》(在內地似乎另有戲名)。
    女主人公臧姑娘原在山東青島當護士,與老母和一個姐姐(或妹妹)同住,60年代中後期嫁給泰國來青島的華僑,誕下兩女。丈夫年前丁憂返回泰國。她77年獲准帶兩個女兒出境,赴泰團聚。但抵港後方知,由於自己無子,家婆早已在泰國給兒子另娶誕下孫兒,自己三口去泰國是當二房,決定帶著兩個女兒留港自立。
    起初打散工餬口,後來因工傷,學鄰居推熟食車仔,係灣仔碼頭賣家鄉水餃。日常除了交保護費,還要走鬼。後來見雪櫃日漸普及,由推車仔煮水餃改為在街市賣生水餃。
    打開名堂後,獲超市青睞,由一家三口在家包水餃帶到攤檔出售,進而設工場僱工包餃批發。最初供應日本公司,後來擴至本地兩大超市。最後更與外資合作,在上海設廠生產,青島姑娘由香港起家反過來內銷。
    作為戲劇,女主在成功路上少不了波折,賺人熱淚。1977-85年,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日漸富裕,但秩序、公平、關愛與今天仍有距離。女主人公和兩個女兒身處社會底層,語言不通,難免受委屈。但反之,仗義多虧屠狗輩,基層也有人有情有義,不時伸出援手。
    劇中比較特別的兩條線是:惠英紅飾演的包租婆成為女主一家三口的guardian angel;一個警官可能因為原籍山東(香港半個世紀前的警察確有一批山東人,大概是抗戰前因為青島作為列強租界而來港的,或者他們的下一代)成為女主一家三口的摯友,惜連理之想不獲女主接納,在97前的移民潮中帶著自己與前妻的兩個女兒遷居加拿大。
    這部戲也強調女主的民族情:要讓中國餃子像漢堡包、披薩那樣,讓全世界都吃到。不知道現在歐美華人聚居點的超市是否也有急凍的北京水餃。
    戲裏也多次講述女主按港人口味和社會環境改進家鄉水餃,這有點像日本影視,愛講日式料理如何堅持傳統、一絲不苟。例如:港人吃慣雲吞的薄皮,嫌山東水餃皮厚。女主於是請教街市的生麵鋪。原來,廣東雲吞皮慣性用鹼水,諸如此類。
    女主馬麗原來在內地相當紅,此片演得好,賣相也討好--起碼似‘師奶/大媽’。但1945年出生的真人臧姑娘,2019年在港離世,太可惜。
    意料之中,此片在港不太賣座。港人看戲求娛樂,不想看苦情;認真的話,可能只愛‘本土‘,例如黃子華的《破.地獄》。香港富裕後,覺得內地落後動盪,變得自戀,甚至可能想避開上一代的事。
    《水餃皇后》不是主流港人的故事,要我這種年紀和背景的人才會有同感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250708二夜31°C 74%:"25%", take it or leave it?

    即日的新聞一個字講嗮“25%”:特朗普致14國‘打單信’裏佔多數的關稅率,最高的是40%。
    韓國說會繼續與美磋商。現政府偏左親華,但直覺上,我猜會對美讓步。
    日本相信陷入兩難:執政黨的支持度只剩20%,開放美國農產進口肯定要下台,不對美讓步則汽車等輸美難競爭。
    我不明的是:老撾、緬甸為何以40%位居14國之冠?不會加入內政因素吧(老撾行社會主義,是中國的兄弟;緬甸是軍政府,與中國合作)?
    國際上,特朗普關稅戰的下一個目標是歐盟。歐洲國家慣性維護農業,是特朗普攻堅的對象。但後者上任將近半年後,歐盟已由‘拒美’轉向‘合作’,相信是多少明白特朗普的性情和手段。現只剩法國出於民族性(浪漫vs美國人求實用),仍堅持‘抗美’。但曲高和寡,最後只能隨歐盟妥協。
    特朗普‘搞掂’歐盟和日本後,相信又會回過頭來搞中國。挺金磚組織的國家會多‘享’10%美國關稅,顯然與該組織‘偏左’,以中、俄為大戶有關。俄統這次就因為受西方制裁,未赴巴西與會。這次作東的巴西總統更是國家元首裏的大左派,只不過手法不像以前的委內瑞拉總統那樣極端。因此,特朗普反過來支持巴西下台後被指叛亂的右派前總統。
    至於以色列總統提名特朗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純粹因為後者在以色列vs哈馬斯/巴勒斯坦的爭鬥上一面倒幫他“大蝦細”,只能說是最不道德的提名。
    如果要我投特朗普和平獎一票,他首先要講掂俄統對烏停火、少對烏領土需索,以換取北約不東擴到烏克蘭,讓後者作為國際緩衝區。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250707一 七七88週年近午31°C 75%:以民為重


    山東艦列隊今晨離港。希望下次有第三艘航母過訪。
    今年是抗日勝利80週年。今天是1937年日軍藉盧溝橋事變入侵中原88週年。
    達賴十四世1959年離家,66年後90高齡仍能清醒過生日。我雖非藏傳佛教信徒,也祝老人家好運。
    南海周邊國家以菲律賓最‘熱衷’於鬥中國,而日本又最熱心‘幫’菲律賓。這兩國正是中國之東‘第一島鏈’一北一南的‘門衛’。日本如今擬出售6艘舊驅逐艦,到時菲律賓在南海島礁與華的衝撞只怕難免走火。日方打算南北呼應?
    今天“01”稱:<中央派員支援 八個字改變網約車命運:必須站在人民一邊>。
    報導若屬實,我倒贊成這個原則。
    至於如何界定“人民”,我想涉及市場/消費時,一般指“用家”,講到的士時指乘客。
    我並非持份者,莫說靠的士/網約車收入,連坐的士都只限於生病和風雨天。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250706日夜31°C 71%:馬斯克郁得到特朗普?


    借07.04國慶上街反特是美國人的例行公事,即便有過百城市也改變不了什麼。
    自由派罵完就回過頭去過活,美國可藉此自詡其寬宏,被罵者也依舊做他的想做的事。
    後者有沒有可能因為國民上街而倒台?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機率或小過0.1%。
    比諸投資,西方的民主制只求止蝕,不求增值。好處是避免革命、少流血,但不保證持份者安居有進。
    特朗普真有點挑戰性的,恐怕是前死黨馬斯克組“美國黨”。此人狂傲,但不狂妄,目的不是當選執政。因為,共和、民主兩黨是200年的傳統,可見的將來都倒不了。
    馬斯克只求手握可左右兩大黨的關鍵票數,例如500多席的眾院20席、100席的參院5-6席,逼使兩黨為了爭取與美國黨聯手來控制國會,採納該黨的一些政策。

    馬斯克與特朗普相同的是強人心態。在這方面與美國主流的Thomas Jefferson式liberal、progressive勢不兩立。TJ派堅信腐敗∝(成正比)權力。設計政制時,首要限制用權,寧可低效,也不留漏洞給位者濫權。故此,歐美即便選出有為者當政,亦不能放手施展,效率遠不如中國包括香港。
    與特朗普不同的是,馬斯克是laissez faire自由派,如同經濟學上的放任市場,反對政府干預,相信一切由個人自決,讓人人各顯神通,方能發揮最大的潛能,創出最大的富強,得享最大的快樂。
    這亦即jungle law或稱social darwinism:森林裏的動物,由松鼠到獅虎,靠物種本能來求生,讓弱肉強食為大自然孕育出最適合生存的物種。因此,兔子要打醒精神避開狐狸、豺狼…。其中的弱者躲不過大型動物被食,是物種進化的天經地義。人世間則老弱等死,讓精壯、聰敏者有最大的空間發揮。最多請後者捐出3%財富來照顧老弱…,維持社會的安寧。
    特朗普基本上也相信jungle law。但極度精英主義,相信國家應由有能力者,例如他和團隊居之;而以他的能力魅力,應享有國王般的權力。而國民就如王牌公司(例如Warren Buffet的Berkshire Hathaway)的passive investors,安心過活,靜待分紅增值,無須理會公司如何經營,該公司也省得交代。
    對外,特朗普覺得全世界都搵美國呢個世界首富的笨。就如香港舊時,豪門派工人去街市買餸,人人都呃佢秤,覺得佢唔志在。因此,特朗普對各國拋出高關稅,為國家‘討回公道’,賺番夠本。
    馬斯克反對特朗普在於內政。此人靠科技成為世界首富:電動車Tesla、社交媒體X、太空業務SpaceX。科技創新,以美國觀點看,首要自由,選題、接收、表達無障礙。上網看什麼、講什麼,政府無權干涉—除了揚言殺人放火強姦。這類似美國所謂的libetarian。但特朗普是80後的老派,相信道德上要有規範,也許還受到宗教的影響,例如反對LBGTQ。
    但如果特朗普與其勢不兩立,我懷疑馬斯克的黨能否生存--縱使有足夠的錢來搞政治。
    寫到這裏已夠長,該休息了,準備迎接新的一週。
    餘下的等網友自己發揮吧。Good night and have a good week.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250705六1號波30°C 77%:美逼各國減對華經貿換取較低關稅

    减税削福利的“Big Beautiful(反對者謂之Bad) Bill大而美法”成事,是美統上任將近半年來內政上最大的勝利。
    但靠高壓逼使參院過關後,眾院的同黨議席較多,必然放行。整件事只說明美统夠惡,黨內無人敢逆其意。
    BBB真正的成敗還看落實的效果。直覺上,美民省稅之喜不足以抵銷削社福之痛。
    更重要的是,美國累計已有幾萬億美元的赤字,必定因BBB而大增,利用美元作為全球通貨的地位,逼使80億人分擔。這是美統刻意的endgame,我們如何抗衡?
    在關稅問題上,繼英國之後,美統對貿易伙伴用先開高價,最後約以半價成交的策略,逼對手限制中國對該國的投資、轉口。中國必反制。這場仗有得打。
    與此同時,美統對一眾尚未議定關稅的貿易伙伴開出高價‘打單’信,逼對方讓步求降低。看加拿大先硬後軟即可知,即便很抗拒美統高壓的歐盟、日本…,最後難免要後退一些。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250703四夜30°C 80%:‘馬克思'再世?

    航母日: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艦隊今起開放供港人參觀。“萬人”空巷,向隅者眾。幸虧電視新聞報得比較詳細。
    又一宗社會悲劇:一對三四十歲的姐弟,姐有精神病,弟要搵食兼照顧,懷疑因此酿成自主的双屍命案。制度再好、社會再富,百萬計的人口基於偶發性,仍難免有漏網之魚。
    即日國際上的另一宗重大意外是:過去兩季協助利物浦英超2連冠的28歲葡萄牙國腳與家人開車趕路時,失事離世。
    美國籍的世界首富"馬斯克"近日揚言組黨趕美統下台。此人難道是"馬克思"的來世,把姓氏最後兩個音倒過來?
    共產主義祖師爺會否是等了將近200年都未見大同社會實現,忍不住投胎南非,再移居資本主義王國從內顛覆,以達成全球共產的歷史終點,美國日裔學者Fukuyama福山所謂the end of history(只不過福山當年以為勝出統治世界的是資本主義)?
    美統兩個月前還與這個‘特洛伊木馬’稱兄道弟,近日如夢初醒,揚言撤銷後者的歸化公民權,將其趕回南非出生地
    但美國土產的三大車廠不善於生產電動車。世界首富若將他創辦的Tesla也帶去南非,美國產電動車真空,令中國電動車獨大,美統又怎戴得落MAGA的大帽子?
    不過,馬斯克若真是馬克思再世,又怎知美統特朗普不會是古時的魔王re-incarnate?
    論為人之瘋狂、手段之狠辣,這兩人看來不相上下。只不特朗普如今位居頂峰,要保持形象,有所不為。看馬斯克主持特朗普政府臨時組建的DOGE(政府效率部)時炒人不眨眼,他真要當美統,刀下亡魂恐怕更多。
    馬斯克為特朗普助選之前,很喜歡中國,相信是相對歐美的拖拉、無效,欣賞中國的科技、效率、實在、團結、no non-sense。但如今,中方並未與特朗普鬧翻,電動車更完勝Tesla(國產電動車產量過剩,近月在內地新車當舊車賣。‘內捲‘風之烈,驚動到官府),馬斯克作為特朗普的死敵,怎麼看中國?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250701二深夜28°C 84%:加、日為何被DJT single out

    七一本欲外出購物(優惠雖好,但怕逼),被上午的霪雨攔門,只好留家煲劇輯書。幸虧新上畫的日劇《TOKAGE(日文蜥蜴,大概讀tokgaaker)警視廳特殊犯搜查組》還可以。
    男女主角反町隆史和栗山千明演警察裏的下屬和上司。這兩人我只喜歡後者,討厭前者永遠扮演不羈的英雄,尤其是本劇裏的電單飛車男。但近年日劇少刑偵,加上男配角吹越滿、椎名桔平我也熟悉,click入試試看。
    此劇刑偵不夠嚴謹,嫌誇張催淚。而且不知是否學刑偵英劇,每集90分鐘,比一般日劇長1倍。幸虧不悶,角色間的互動算不錯,反町不算過火,權且給7分。
    第一集講銀行黑幕。希望下週的第二集也能讓我看得完。
    隨著DJT定下的經貿談判期限07.09逼近,哪些國家會被霸王開刀備受關注。
    加拿大被DJT終止經貿談判後,撤銷原定對美徵收的數碼稅。這是加拿大‘抗美保國’被還以辣招後,第二次back off。
    愛國不難,難在客觀地衡量與對手實力的對比和對方的性情。撞著一個粗略計大自己10倍、講利不講心、手段極狠的對手,硬碰之前要認真想清楚。
    其實,此人並非完全不講情。由於自己是強人、轉數快,自視高、喜歡人捧、欣賞‘同類’。遇到他覺得級數夠高、作風相近、可以結交的人,仍多少有情講。反之,以自由派作風與他鬥,撞著他極右,或不惜踩死你。
    至於他說日本缺米,但死也不買美國米,誓要還以顏色,我日劇看得多,或可講幾句。
    保護‘國粹’是日人至深的hang up,這包括所有的文化傳統:各種“道”(茶道、花道、柔道、劍道、相撲、武士道精神…)、傳統工藝(和服、陶瓷、漆器、和紙、木建築…)、料理(=烹飪,例如拉麵、壽司、刺身、懷石料理...)、演藝(歌舞伎、人偶劇、大鼓、落語=中國相聲…)、傳統節慶(例如;大隊男人各圍‘尿布’抬神竈的遊行)、農業(深耕細作…)...。
    稻米是其中一樣‘國粹’。那不是有沒有米吃的問題,而是要保存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和農村結構,有點像我們所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那種值得低頭敬重的生活方式。
    在港吃日本料理即可知,日人一般只吃短圓的米,台灣稱蓬萊米,美國稱short grain。至於亞洲大陸人吃的long grain,日人可能像港人吃日本餐,只在光顧中華料理時才吃。
    因此,美國想對日出口大米,即便日人放行,也要大量改種short grain才行。
    但我猜,自種蓬萊米對日人是國粹甚至國魂的一部分,不能放棄。這不是經貿問題。即便美國的short grain比日本自種的便宜一半,日人也不會願意少種,改為進口;又或者改吃中、越、泰盛產,價錢照理便宜過自種short grain的long grain。一旦如此,用中國話說,日人覺得自己“國將不國”矣!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250630一夜29°C 83%:中美互訪9月逼埋一齊?

    日媒突然傳聞:中、美都想邀請對方元首9月來訪,中方希望美統出席9月3日北京的抗日勝利80週年閱兵;美方希望中國主席出席紐約的聯合國年度大會。
    此前只說雙方都邀請對方今年內來訪,但沒說時間和場合。現在突然‘撞埋’一齊。
    雖然,UN年會按例9月下旬才開,與北京閱兵相隔大約2周,但兩位元首2-3周內各要飛2次15小時的long haul,下機後接著商談、參訪,很不容易。
    UN每年大會都會迎來不少國家領導人,趁會期彼此約見。這次中國領導人若親身出席,相信會有不少外國領導人聞風而至。
    同理,北京9月初的抗戰閱兵,俄統、朝主席...很可能都是上賓。美統相信也願意在北京與俄、朝領導人會唔(美統一直說與朝主席關係良好)。
    總之,對中、美領導人來說,9月若真的兩次越洋會晤,少點stamina都不行。
    大體上,中方邀請美統來京閱兵說,合乎中方的思維。美統不久前的美國Flag Day才在美國史上罕見地閱兵(美國幾乎從來不閱兵,因為國情‘民為重,軍為輕’),不妨再看一次中國版,由士兵的精神到武器的種類與美國作個比較,希望可舒緩西方對中國的擔憂。

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

250629日深夜28°C 86%:星期日無大事,great

    今天的大事是美國的“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簡稱triple B。中文名以DJT角度看,“美”亦即美國,此法案正好預示,美國在DJT治下又大又美!)在參議院驚險過關。
    這項發展純屬美國內政,不關我們事,但客觀上至為重要。因為,餘下只須獲眾議院多數票通過,就顛倒歐美幾十年來‘劫富濟貧’的稅收哲學。共和黨在眾議院席位佔多數,過關無懸念,DJT的右派經改將得償所願。只不過,他的前死黨EM就冇眼睇。
    大王長期霸住頭條,這兩天難得冇大動作(或許週末要打高爾夫),世界各地的小鬼借勢擸番的彩:
    左派也文也武了半個世紀,激發右派反彈。但本身精氣仍在、理想不減,伺機反撲,搶回些關注:
    除了繼續控訴以色列在加沙‘種族屠殺’(2023年10月以來這一年半,據說已殺了>5萬加沙平民,佔當地人口~2-3%):
    1.塞爾維亞學子上街反民族派總統。
    爱自己民族本來無可厚非,但歐洲人對希特勒的種族滅絕痛心疾首,抗拒‘民族主義’,擔心自愛會造成同族抱團,排擠他族,從而對愛國都有保留。
    這種心理與中國人深愛本國本族相反。因此,中國愈強調愛國、強軍、崛起,歐洲人就愈擔心全世界最最大的民族會排外甚至外侵,想起二戰前窮兵黷武、鐵血治下的德國。
    相對來說,美國與歐洲遠隔重洋,在北美一國獨大,沒有歐洲小國多、民族更多,長期鬥來鬥去之痛。反之,美國人對本國地大富裕、科創敢為無限自豪。因此,美國人對‘民族、愛國‘不像歐洲人那樣抗拒。
    2.匈牙利後生上街挺‘彩虹’(LBGTQ),借勢反右派總統。
    3.泰國人上街倒‘世襲’的女總理,借勢反他信家族。
    與此同時,美、以打伊朗暫告一段落,其他幾場戰事連忙卡進來爭眼球:
    4.俄再次頻繁空襲烏。目的可信還是逼對方割地求和。由於DJT也贊成烏割地換停戰、歐盟撐烏有心無力,烏方其實別無選擇,目前只是拖時間。雖然俄方也很傷,但一人說了算,意志強,可望慘勝。
    5.伊朗人無力還手,只好揮拳高呼“美國去死”!原來空襲期間,遇難的高官、將領和核專家合共有60人。伊朗高層愛聚攏,不分散風險的嗎?據以方說,伊朗不少要人並非死於轟炸,而是在地面被以方特工或伊方內奸暗殺。換言之,伊朗通街都係以方的007。伊方如今才著手‘清君側’,據說逮捕了幾百人(之中難免有個別人被冤枉)。但之前任由對方在境內也文也武,能怪誰?
    6.同樣數字可說明國情:巴基斯坦不久前用向中國買來的殲-10C戰機打下印度多架法制、俄製戰機,自己威盡,也帶攜性價比超班的殲-10C,成為發展中國家的Labubu。
    但巴國軍人在戰場上揚威,卻不時在國內枉死。前日又被伊斯蘭原教旨人肉炸彈帶走10人。這類恐襲也經常針對中國派到當地的勞務,每年總要犧牲一二十個中國人。每次恐襲後,當局都信誓旦旦,但周而復始,夫復何言。
    美國TV anchor話齋:That's the way it is.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250628六夜29°C 82%:希望呢個七一大家都'易發'

    七一前的周末,旺角波鞋街的店鋪裏,近半顧客講普通話。但內地不放七一,週二正日應該不會特別虛撼。
    但對香港來說,這是第28個七一,粵語“易(2)發(8)”,吉兆!
    現政府上任滿3年,前頭還有2年。特首接連長時間出鏡,檢討成果,展望未來。
    直覺上,對於七一30週年時,誰來接替,市民已有感覺。
    即便沒有民調(不久前公佈的滿意度~六成),感覺上,大家對過去這3年比此前那5年滿意得多。雖然,樓價低迷,零售、飲食叫苦,結業成風,失業回升,短期內難望好轉。但政總主動,社會熱絡,盛事不絕,中央關切(對港的主管半年南來2次),優惠不斷。官民都已盡力,餘下就看造化。
    相比之下,對上那5年撞正衰神:全球百年來最惡劣的傳染病(上次大疫情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幾乎lockdown 3年,生產半停頓,跨境人流中斷,帶走數百萬人,有疫苗無良藥,人人望天打卦,政府要開倉派錢。
    我們香港更雪上加霜。政府抗疫的同時,有些激情青年不但不體恤民困,更大力鬥政府,全港焦頭爛額。
    客觀上,上一屆政府雖然缺乏創意、應對危機欠善,但撞正百年來最衰的時勢,時也命也!
    俱往矣,3年後的今天,雖然很可能還有些熱衷政治的‘血氣‘中青不滿現狀,但相信大大多數市民都覺得好過此前無時無刻不政爭的日子。
    晚了,就寫到這裏!
    “香江四大才子”的最後一人蔡瀾先生,06.25離去,享年83!
    火化後,06.27才公佈。走得就像他一生的為人:灑脫!佩服!
    至於他的生活品味,既出於性情,也是他那個時代名士的驕傲,如同千多年前的魏晉士人。今天相信已不可再,也不被視為良好的樣板。我們只能緬懷!
    走好,蔡生
    大家good luck.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250627五午後29°C 82%:中美暫時講妥經貿

    今天繼續上午上博。幸虧頭條手到擒來,無須海淘:
    美方說:與華已簽訂經貿協議。
    The deal is:中國供應稀土;美國放行乙烷、晶片軟體、民用航機引擎。
    至於雙方出口的質、量、交貨進度…怎樣對比折算,是否‘公平’,視乎雙方的本錢、有多需要對方,常人難以評估。
    但有協議讓雙方的生產和就業繼續運轉,總好過僵持停擺、社會空轉。中國的14億人需要工作,經濟和科技需要發展。美國也需要中國的供應來維持國運。
    美方沒有說,中國輸美的稀土是否包括軍用。作為中國最後的防線、國安機密,中方不會公開。
    美方與此同時公佈對他們有利的消息:近期(暗示在07.09 DJT定下的90日談判期限屆滿之前)將會與10大貿易伙伴(應該是與美國走得比較近的國家--除了法、日。)簽定新的貿協,敲定新的關稅。
    美方放的‘好’消息大致如此。
    反過來,美方報的另一宗‘喜訊’,我只信七成:
    空襲可信重創了伊朗的核設施,包括地底的濃縮鈾廠房。但我相信只推遲了其核進度兩三年,距離“徹底”遠甚。
    DJT賭場大亨出身,本性total American,以bluff(拋浪頭/作大)令對手膽怯認輸為慣技。
    而必須承認,此人高大俊俏、腦快口快,氣勢壓人,絕對實用主義,不講原則,只謀當前的利益,隨時翻雲覆雨,絕大多數人都會被他嚇窒。
    我亂估基於兩個常理:
    一、前博文說過:美、歐制裁其核工業怕有十年;DJT、以色列更一直揚言攻擊其核設施,伊朗不可能毫無後手。我當然不懂技術的難度,但難道核設施完全無法batch轉移,例如每次3-5%,一年半載下來累計有二三成?
    二、伊朗不可能不知道,美國的鑽地彈據說可洞穿地表60米後才爆炸。若此,怎會不將地下設施再深入20-30米?找適當的深山、鑽地百米當然很難。但伊朗再窩囊,相信也不會闊佬懶理。
    但反過來,我也不會盡信美媒說DJT嚴重誇大空襲效果。出身保守派電視台的美國防長當面反擊記者:你們自由派記者恨死DJT,只相信不利他的傳聞!
    博主講過:西諺說Love is blind,反之,hate亦然。
    因此,如果網傳DJT確診胰臟癌,全美必奔相走告;反之,若出po醫療報告說體檢良好,唯侵粉會相信。
    當然,伊朗最高領袖說,核設施損害輕微,DJT白費心機,那就更不可信。這的確像美方說的:純為保住面子。看伊朗民眾和議員反美怒不可遏的新聞片,這個國家的人的確很有血氣,使我多少明白,古時伊朗人為何愛用flowery language寫詩。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250626四中午:霸王的絕招&其他 2.0

    一直想晨早上博,今天借勢出發—趁著看到一則我覺得今天最值得看(但不等於看得開心)的大事,還有幾則人‘事’。
    首先是MP取材自美國WSJ和WP的<小圈子決策極限施壓 展特(Trump)式危機管理>。內容自明。
    此文形容DJT的殺手鐧是:「重拳出擊後快速抽身」(惜MP未附上英文原文)。說不定是他看MMA學來的。
    當年重量級拳王Sonny Liston李斯頓接受磅數輕他一個order的後起之秀Cassius Clay奇利/克萊(其後改用黑回教名Muhammad Ali阿里)挑戰,採取上述策略的話,說不定保得住金腰帶。但此人大而笨,被輕盈靈活的阿Clay圍住佢彈跳,轉到佢暈陀陀,最終輸點數,寫下歷史傳奇。
    我們以前的李小龍面對比他高一個頭、胸圍40吋的對手時,可能也是快打後跳開。
   這裏只補一句:恨DJT是你的事,但要打倒他是另一回事,那不是單純的恨可以達成的。
因此,不要因為恨/厭惡,只看扁/貶他的東西。那不解決問題,甚至可能自欺欺人:自我感覺良好,但贏的是對手。
    此外有2宗名人軼事:
    ST內地外出留學的<90後(34歲)女數學家王虹「菲爾茲獎」(相當於數學諾貝爾獎)大熱 (首位港產Fields Medal得主)丘成桐加持>
    內容同樣自明。至於文中你看不懂的數學名詞,我同樣看不懂。只不過我不care。我這個年紀既不可能搞得懂,也無須搞懂。你有興趣?加油!
    第2則的ST<澳新飛人高特首戰奪金 時間更勝「閃電保特」>同樣自明。
    今年17歲,職業生涯至少還有10年(Usain Bolt保特好像29/30歲退休)。
    身形如同Bolt高瘦,不同美國跑手粗壯,以爆炸力取勝(我們的蘇保添亦屬粗壯形)。是否現在發現:短跑高瘦或更勝?
    但要說明澳洲這位天才跑手可成為Bolt II,還須告訴讀者:他的百米成績是否也within世界紀錄的range?Bolt保持的記錄似乎是9.54秒,比諸軍事術語,是高超音速導彈!至今似乎沒有其他跑手突破過9.7。
    對我來說,這則報道還少了一樣資訊:這位神奇小子“高特”的英文名。要看hk.on.cc 網站方知:Gout Gout,暱稱的話,也就是60年前港人一度愛跳的阿GoGo。
    港媒現在很重視體育消息,但偏重本港的成就、港人最愛的足球,以及賺錢、有品味的NBA、網球、高爾夫…。
    午後後補
    今天名人軼事特多,講了2樣,忘了2樣:
    美國第一大城、世界金融聖地、我的前度紐約市,民主黨首次選出‘社會主義者’當市長候選人:兒時隨父母由非洲移居紐約曼哈頓的印度裔33歲男子Zohran Mamdani,口號是“affordability”,因為紐約生活尤其是房租太貴!
    生活上萬事負擔得起,我如果有票都支持啦!
    紐約人將於11月初票決。這個美國第一都會,窮人多,知識人多,慣例走左,共和黨一向靠邊站,民主黨候選人自然當選。不過,在民主黨內選輸的人仍可以無黨派身份參選。因此,不排除投票時,Mamdani仍會有對手。但看目前的氣勢,挑戰者機會不大。
    因此,此人一贏得民主黨提名,華爾街喉舌WSJ的社論即大力踩:People’s Republic of New York!紐約與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可稱兄道弟?
    意識形態位於另一極的DJT還未就此表態。但我敢bet:佢一定視為眼中釘,cut!cut!cut!卡卡卡!聯邦資助cut到卡到800萬紐約人無法afford,不得不趕走呢位瘟神!
    反過來,呢位大左新貴很可能與3,000英里外西海岸的三藩市灣區聯手,自衛還擊京城吃人的禮教。
    按常理,贏家肯定是DJT。他上任70日,已一統了大半個世界—除了中、俄的朋友圈。本來很抗拒美國的歐盟幾乎全面轉軚;日本遲早也要歸邊,現在恐怕正在找下台階。伊朗除了臥薪嚐膽,看來別無選擇。國際上餘下的國家地區,絕大多數會選擇順從,先氹住霸王,希望佢開心然後開恩,係經貿上略為鬆手,俾條生路,同時與中俄保持良好的關係。
    中、俄和盟友vs霸王的這場仗很不容易打!
    最後一宗名人軼事: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昨在京會見來訪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
    新聞稿沒有附英文姓名,但我估九成係11年前出版的‘警世通言’《Destined for War: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所說的)陷阱吗?)作者。而且,很可能是應邀來華作客。
    我們能說服他,再寫一本有關中vs美競爭的‘醒世恆言’,扭轉前書的結論以至現實中的結局嗎?
    Let’s pray he will.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250625三夜30°C 80%:終於有覺好瞓

今晨一覺醒來,終於可以安逸點。He still kicks around, for sure.但至少不再獨霸全球的焦點,我可以想想其他的事。
    說回正經的:
    DJT主持的美國越境轟炸主權國家,不必懂國際法亦可知其不合法。
    但美國的邏輯是“擁武須領牌”:良民有權買槍自衛,但壞人無權。
    一般國家的公民買槍,要出示身份證明、填寫政府的槍械管制表格,鄭重聲明個人無重大(美國稱為felony)犯罪記錄,槍鋪方可出售。否則犯法,買賣雙方都有罪。

美國將這個邏輯推廣到國際上:行為良好的國家可擁核自衛,但rogue state(流氓國家,小布殊/小布什當總統時發明的新詞)不行。
    問題是:個人有身處的國家/地區政府來依法判別誰是好人壞人,但美國只是國際社會的其中一員,有何權力和法理依據來單獨判斷其他國家/地區是否rogue

中國斥之為“單邊主義”:一人說了算!
   小布殊當年眼裏的rogue states似乎有3-4個,包括朝鮮/北韓、伊朗、利比亞北韓是因為處處與西方對著幹。利比亞則據說當空引爆一架西方班機,全機無人生還,暗中支持伊斯蘭‘恐怖組織’。
    rogue states裏,美國最恨的是恐怕是伊朗。表面上是因為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什葉派龍頭,手下有很多‘恐怖’組織。但我猜更是因為1979年,激進派包圍德黑蘭美國大使館400多天,困住幾百名美國外交人員,令這個百年來地上最強的國家,蒙受建國以來最大的恥辱!
    現在你堅持製核,美國有了藉口:為了世界和平,壞人必須繳械。DJT會說:You asked for it!
    DJT為美國報了建國250年來的血海深仇,不但按競選承諾MAGA交了貨,甚至可被視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DJT剛上任時(或上任前夕)不是說:月前以百歲高齡過身的Jimmy Carter卡特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差的總統嗎?因為:伊朗人包圍美使館,就發生在卡特任內,3年後令他成為美國極少數無法連任的總統。DJT現在會借卡特之‘弱’來抬高自己!美國以往積重難返的弊端,唯有我出馬!

    這樣說並非捧DJT,而是說:Like it not,這就是他的邏輯。
    如今國際上極端分化,形成冷戰後新的二分世界。美歐為首的西方陣營極力排斥中俄伊朝等所謂的‘東方’國家。後者反過來連橫合縱,務求突破封鎖,另創新的國際社會。

    這場軟硬兼有的鬥爭遠未了結。伊朗受辱後,美國下一個眼中釘恐怕是朝鮮。但朝鮮與中國毗鄰,只隔一條鴨綠江。DJT再瘋狂,這點冷靜相信還是有的。何況,中國領導人是他的‘老友’,已邀請他過訪。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250624二夜30°C 78%:What's next?

    我通常早上一醒來就禱告,為上主繼續給我生命、家庭、沒有不良的感覺…而感恩。
    但這兩天,我感謝的不是上蒼。因為,天大的福已另有人送上門,而且全世界幾乎所有80億人都得享。
    我人生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好事,誰說晚年沒有大福氣!
    前天醒來的好事是:‘壞人’的武功廢了,天下太平!
    今天醒來的好事是:‘好人’vs‘壞人’的MMA已結束,頭尾打了12日就finido!
    不用說你也知道,全世界80億人,只有一個人有這樣大的本事來宣佈這樣大的好事。
    In just 4 months, he has already fulfilled his promise to the world, not just his followers :MAGA.
    And I hope, the Nobel Peace Prize this year will do the right thing when picking its winner(s).
    且看8-9小時後的第三樣大好事是什麼?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250622日夜29°C 83%:我為自己死蠢道歉

    鬼叫自己蠢,即便週日晚也不得不做個交代。
    以為美統真係俾伊朗2周時間,考慮核設施的去留。原來,‘武鬥’與‘文鬥’係兩回事:關稅談判,可信守90日的限期;但廢除對手的武功,兵不厭詐。
    “2周”期限話猶未了,美國戰機已撲向伊朗3大核設施。其中的B2隱形機在核濃縮設施上空,扔下每個重3萬磅、能深入地下幾十米的MOP鑽地彈。
    過程中,未聞伊朗防空系統還擊。
    美機一回航,美統就公告全球:已“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設施。最後加一句:好自為之,否則陸續有來!
    近年由於俄攻烏、西方恐懼中國強軍,軍事新聞看多了,多少明白:大家在國安上都打心理戰:或抬高自己貶低對方,或反過來誇大對方的威脅以製造恐懼、從而增兵加軍費。
    與此同時,冷戰過後30年,軍事上再次形成西方vs‘東方2大陣營。各國有關的發佈遵循本陣營利益。例如:菲律賓近年處處針對中國,論及國安時必附和歐美,美、日也大力扶持。
    美統這次突襲,可信摧毀了伊朗大部分核設施,年內難以重建。
    但“徹底”亦即100%?
    西方和以色列長期針對其核設施,近月尤其高調。DJT入主白宮後,伊朗會否已暗中移走小部分核濃縮設備和原料,以分散風險?
    美統這次不惜工本出擊(有說花了U$5億),除了確保伊朗可見的將來無核,安鐵盟以色列的心,恐怕還想證明自己2次當選以賴的口號MAGA:美國已再次偉大!I'm the King!全球當馬首是瞻!中、俄還差得遠!

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250621六夜29°C 78%:為期2周的ultimatum?

    DJT大王一句話,中東古時最威水的大國多了2周時間來決定:
    保國還是保核?
    以“大我”看當選前者。但被人架刀在喉來迫使放棄一樣自己的最愛,這個自豪的民族受得了?
    更麻煩的是,大王麾(huī)下的小弟武功高強、奸詐狠辣,誓要置大國於死地,肯定會挑動大王提早出手。
    反之,大國武功半廢,認知有障礙,只怕劫數難逃。
    若此,今後這個星期,霸王狂舞要全世界聽他就範的關稅大刀,會趁着中東的2周過渡期,再度受到關注。
    平心而論,霸王在關稅上左右拳長短&軟硬交錯的招數,初步奏效:
    先是與同文同種同源的英國達成對己方有利(包括將中國擺上枱)的協議,接著促使歐盟各國增加軍費,自力防衛。
    歐盟本來一直抗拒第一大國在防衛歐洲上甩鍋的壓力,現在逐漸承擔,除了大西洋彼岸施壓,俄攻烏也‘功不可沒’。
    英、法、北歐對俄國個半世紀以來的擴張、二戰後期在光復地區的作為,十分顧忌。
    古之帝王時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俄統說:俄軍所到,莫非俄土,只怕令西北歐更恐懼。
    中國只對西方供應民用稀土,每次以6個月為期,軍用稀土另作別論,絕對有理。
    半年後是否續約,視乎此前對華的出口貨品是否中國之需。至於是否供應軍用稀土,更要視乎對方在科技產品上,是否禮尚往來。
    且看DJT會否在AI用的Nvidia晶片輸華上鬆手?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250619四夜28°C 88%:這個週末最適合為世界和平祈禱?rev.

    全球屏息以待。一場強弱懸殊的生死決:強者要廢對方的武功;弱者高呼作戰到底。
    没有人希望發生,但又無人能夠阻止,現只待那一刻到來。
    美統稱已作出決定,只待最後按鈕。3個航母群趕赴有關水域。看來,大約在週末!
    中國全力撤僑,譴責霸道,俄統願意調解,但聽者藐藐。27國的歐盟似乎只能看戲。
    表面看,強方不容的只是弱方藏在深山地底的‘但半個世紀前曾蒙受弱方施予建國以來最大的恥辱。這次還不借勢MAGA?
    但弱方國民日內若真的二次‘革命’,會回過頭來親西方反傳統?
    中國在國際上長期勸人為善,使人想起2,500年前的孔聖:挾仁之道周遊列國,苦勸一眾國君。無奈在位者幾乎都是‘梁惠王’,只求“以利吾國”。
    反過來回想1991年:蘇聯解體,翼下的東歐倒向西,西方贏得對共‘終極’的勝利,全球各地再也沒有政治阻隔,防止人民來往交流,一體化勢不可擋。世界第一大報的名筆TF高呼“The World Is Flat”,亦即全球通行無阻啦!中國適時崛起,被大力看好。
    當時絕大多數人都以為:國族/地域/語言…壁壘撤除,如同打開水閘,閘兩邊的水會自動扯平。全球打通後,全人類都會步向平等富強,世界大同。
    但當時就有極少數人反過來看,認為全球化不是打開水閘,而是倒過來,令低水位的一邊水位更低。這少數人於是上街搗亂(第一場仗好像是1991年在美國西雅圖上演反WTO),高呼“99%貧 vs 1%富”。他們的警告其實有理:理想還理想,但落實時還看現實,'世界大同'的終極理想怎可能一蹴而蹴
    但這些反骨仔女走極端,將全球化的理想看成另一種極權,在全球掀起幾十年的極左風,由經貿、勞工擴至環保(將氣候暖化變成天條)、在所有方面爭取絕對的平等(例如LBGTQ)…大同意識,例如大歷史…。我猜,因為全球化的副作用而硬將世界推向極左,是近年激起極右風反撲的緣由。
    90年代初以為蘇聯倒、全球化就會帶來和平。如今,同一時間內,歐亞大陸之交就有3場戰事:俄打烏、以打加/巴、以打伊。連一向溫和的泰國也與東鄰的柬埔寨在邊境開火。發展中地區一些幾十年來的內部反叛,只要有條件,說不定也會擴大成戰事。
    伊朗如果變天,只怕不會是最後的一個。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250617二傍晚陰雨28°C 87%:Let Iran civilians go...

    美統DJT 06.14生日閱兵,我國主席06.15生日外訪,由此可見兩大領袖之別。
    但前者隨即cut short在加拿大出席G7峰會趕返國,與此同時中方叮囑身在以色列和伊朗的國民撤離。難道收到情報:以vs伊即將互相發動毀滅性的空襲?
    若此,按日前以vs伊的空襲看,勝負懸殊,只能求減少平民傷亡,尤其是伊方。
    期間有說:伊朗透過第三者向美方傳話:願放棄核濃縮計劃來保住政權。
    果真,亦即間接認輸。但‘政權’指目前的哈梅內伊朝廷還是伊斯蘭什葉派政教合一的政制?
    百多年前,中東各國歐化革新(相當於我國搞洋務),各選一個大國師法:伊朗學‘法‘,約旦師英,土耳其(當時仍屬奧斯曼帝國)效德…。因此,伊朗精英多留法,法國如今也著力聲援,但限於實力與外交能耐,不見其效。
    以色列仗著猶太裔在美國的實力,有華盛頓供應殺手武器、用防空情報網罩住,再加上猶太人的堅毅、精明、組織、嫉‘敵’如仇,碰上伊朗放不下幾千年大國的面子,悲劇由此而生。
    這使人想起百多年前,清廷起用義和團,靠揼心口來還擊霸道的洋人。教訓了幾個教士和外交官,卻幾乎賠上了整個國家。
    百年前,西方人把我們大清當‘東亞病夫’時,中東的'病夫'是今土耳其前身的奧斯曼(有人稱之為‘歐洲病夫’,因為其下轄歐洲的希臘和巴爾幹半島)。沒想到百年後,輪到伊朗有此縮影。

2025年6月15日 星期日

250615日夜29°C 80%:No Kings示威輸嗮

1963年美國紐約Military Academy學生步操,左二係DJT。摘自美台報WJ。
    #起初以為美國首都華盛頓06.14上午閱兵。點知係傍晚,原來接著天黑後放煙花。
    在美國合計住過大約15年,但不記得放過Flag Day(國旗日)假。
    居美時,最接近這次閱兵巡遊的經驗是81年住係華盛頓,隆冬一月既總統就職日,與家人係街邊企咗幾個鐘,等睇正、副總統同夫人宣誓後坐開蓬車巡遊,答謝選民。
    不料個日太凍,新總統Ronald Reagan列根/里根縮沙,派副手George Bush老布殊/布什(後來總統小布殊/小布什的父親)巡遊頂檔。
    那可能是幾十年來,唯一一次總統不履行傳統的義務。可惜當時唔識買lotto,否則可能發咗。
    講回今日,DJT既生日撞正250年前的反英起義建軍日,又怪唔得佢咁塵。按中國古時的“讖緯(chèn wěi)”學,恐怕真係‘王’者也。
    但咁啱美國人250年前同英國打生打死,正係因為反王帝。因此,今日即便上天真係想破例賜俾3.5億人一個King,呢班人絕大部分都唔領情。
    因此,Trump王在華盛頓閱兵慶生同日,美國各地據說有2,000場既No Kings示威。
後者可說是美國的政治fundamentalist基要派,上街捍衛當年的立國理念。
    但250年下來,美國已非昔日的吳下阿蒙,世界亦已天翻地覆。現在爆出個King來,會否是‘第一大國’的宿命?
    示威者高呼No Kings。但上街的都是自由派,也許唔打Bridge橋牌呢種貴族game,否則嗌:
    Seven No TRUMP
    豈不是更有力!
    Seven No Trump係橋牌叫牌既終極contract,冇合約高過佢。你叫SNT,阿Trump就淪為‘閑家’,無論幾惡都只能坐係度俾對手宰割。
    話說回來,看過DJT閱兵和全美的反王示威新聞片後,不幸的是:前者好睇好多!
    對我來說,閱兵最有意思的是:唔係單純藉軍容和武器示威,而係按美國250年來由古至今,由軍人穿上歷次參戰的軍裝,帶著當年的武器,操過總統檢閱的觀禮台。最早的是獨立戰爭的古裝,最近的好似係海灣戰爭。但可以理解,略去出兵阿富汗那一頁!
    反之,各地的No Kings示威,就新聞片看,雷大雨小。號稱幾百萬,但人流疏鬆散漫,冇成條街見人頭唔見地面,口號震天價響的氣勢。當然,有可能因為俾軍警衝散。但粗略看實在不成氣候。
    反過來說:反King無力,反而俾佢攞到彩。當然,閱兵費+事後的補路費~US$6,000萬係一個問題。但選民會care?
    更不幸的是,DJT講嘢有種氣勢。腦快口快聲大,口齒清晰,出口成章,用詞有力。看他為250名新兵監誓的視頻,不能不服。
    此人能做滿4年嗎?我不敢說。除了政治上不被迫下台,還有年紀的問題;卸任時82歲半,還能日理萬機?
    但又不得不承認,與比他大2年的前任相比,在智能、動作和反應上相差太遠。難道真係冥冥中有主宰?

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250614六夜29°C 79%:冇掩雞籠的中東大國

    印航印度飛倫敦班機升空途中墜毀,帶走約270人。原因似乎是機件故障。果真則是年來最大的tragedy。
    但伊朗被以色列空襲加暗殺打到趴地,怕只能說是pathetic。
    首先當然是以色列的狠毒舉世無兩。過去幾十年打壓巴勒斯坦人已充分說明。
    更sick的是:伊朗自古是中東一方之霸,如今人口、面積數十倍於以色列,是伊斯蘭什葉派的龍頭,但國防上完全是冇掩雞籠。
摘自250614MP
    伊朗的小弟黎巴嫩真主黨上次才被以色列特工在整批進口手機裏暗藏炸藥,炸死炸傷上千軍人,包括個別將領。
    這次軍方總部、核設施、軍事基地被炸中,還可說是美國情報在背後通水(右上圖摘自250614MP)。但一眾司令級別的將領和核子專家被殺,據說是被潛伏境內的以色列Mossad特工騙倒,聚攏開會用餐,以致被人空襲加就地暗殺一鑊熟。
    這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大國到底是怎麼管的?    
    伊朗古稱Persia波斯,2,500年前就是中東霸主,不止一次西征歐洲當時的先進地區古希臘。希臘當時一城一國,幸而各城邦聯手頂住。波斯遠征勞民傷財,佔不到什麼便宜。
    或因鄰近的阿拉伯人出身遊牧民族,公元600年才崛起,波斯人素以文化而自豪,尤其愛寫詩,特多flowery language。看過波斯的詩,多少明白《聖經.舊約詩篇》的淵源。
    但如今一再被以色列予取予攜,伊朗人似乎少了猶太人'也文也武'(猶太裔人均的學術和文學在世上首屈一指)的本事。
    很少人會同意以色列之狠毒,但恐怕也很難同情伊朗的窩囊。

2025年6月12日 星期四

250612午雲1號波30°C 77%:晶片要自求多福,加油!

    中美倫敦談判有結果,美統DJT唱好。據美方透露:
    關稅:華徵10% vs 美徵55%;
    出口限制:稀土輸美半年為期vs華生可留學美國,輸出晶片設計軟件+乙炔+…。
    中方未表示異議,可信基本真確。
    頭兩大國暫時化解危機,誠國際之福。但適逢美國反ICE暴動‘燎原’,被overshadowed。
    美方這次不賣晶片,讓中方用美國軟件來自行設計。
    日前,中央黨報頭版引述華為創辦人說:中國晶片落後美國一代,美方誇大了中國的成就;但晶片差距可藉軟件幫補,拉近與美的差距。
    由此看,中方可能當時就預見美方不會就晶片鬆手。
    DJT唱好談判結果後,隨即說最快9月訪華。
    他上次訪華至今,美對華關係數量級惡化
。特重個人交情的他,這次會否攜同子女出行,與‘老友’一家邁向家庭式友誼(詳見日前本博)?

    *看美國抗議的走勢,早晚出人命。關鍵在軍還是民先開第一槍。但即便是軍警,除非太離譜,恐怕也拖不倒DJT。

    *同期内最戲劇性的發展是:DJT的一度死黨Elon Musk說,自己上週咒駡DJT過火了,感到後悔。DJT隨即表示接受道歉。
    此人一周內由一個極端擺向另一個極端,你敢信他?
    但這兩個大男人極其功利,不排除會再度攜手,作為地上最強的極右政治聯盟,在全球範圍興風作浪,謀改變過去50年的左傾政治。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250611三午29°C 84%:LA暴動會燎原?

    年來有個感覺,男性80歲是一個坎,總要帶走一些人。昨又有一個相熟的同行見報。
    女性平均壽命長幾年,這個坎也許是85。
    過得了坎,是否就有幾年的安逸呢?恐怕也不一定,看造化吧!
    總之,到了坎的年紀,每天早上醒來,感覺無異常,都要感恩,好好地過。
    至於第二天,到時再說,那是沒有guarantee的。
    *中美在倫敦談了2天後,氣氛維持良好。美統也唱好。
    中稀土換美放寬出口管制的主調確定。關鍵是‘兌換率’:雙方放行的質和量如何取得合理的平衡,既不違‘國安’,又能在最大程度上擴展貿易。
    看來,由雙方元首先定調還是關鍵。
    中國主席06.05與美統通話時,主動邀請對方來訪,顯然明白這位美統特重個人交情,要傾得埋先易話圍。
    且看美統今年內會否成行。到時回程可信會drop by日、韓,以安東亞兩大盟國之心。
    西媒傳聞,中國主席日前以家宴招待到訪的白俄總統時,不僅夫人,愛女也首次同席。
    美統來訪,會否希望同樣的待遇?但主席千金有說哈佛畢業。果真,美統起行前,哈佛可望鬆綁?
    *LA的‘反ICE護II’暴動上升到搶。鎮壓恐怕會順勢升格。希望不會造成傷亡。
    看美統的講話,有些州份蠢蠢欲動?
    按常理,只有深藍州份有可能聲援加州。這主要是東北海岸,北起美加邊境南到首都華盛頓的corridor,尤其是波士頓和紐約兩大自由派堡壘,其間包括哈佛、MIT、一眾常春藤大學…,還有紐約的拉美裔、創意人、好心人(NGO、教會、民權組織…)。
    紐約是美國唯一佈局像香港的城市:人口密,高樓多,地鐵貫通。拉美裔多。一旦動起來,遠比LA難應付。
    *昨天講LA時忘了說:LA暴動,99%的居民應不受影響。大LA市人口大概與香港相若,但面積是香港的好幾倍。其中有高樓的市中心縱橫不過幾條街,其餘95%是一兩層樓的‘花園’地帶,人口疏過香港北區。公交不可行,人人開車出入,一程車少說也要十幾分鐘。暴動者無法令公交停擺來癱瘓城市,市中心暴動不影響95%地區的生活。
    這樣說,並非為暴動開脫,而是說:暴動的地段相對很小,九成以上的人無須擔心。
    美統的反應無疑過火。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作為極右派,痛恨II、反建制活動已久,誓要restore law and order,於是矯枉過正。
    好,要做事了,就此打住。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250610二夜31°C 75%:向加州開刀想過後果?

    大牙又痛,而且左右夾擊。又要見牙醫。這次會如何?
    DJT新聞最近每隔幾天就有新高潮,但不斷地轉移焦點。
    日前與死黨變死敵後,這兩天焦點由東岸的華盛頓轉到3,000英里外的南加州美國第二大城洛杉磯LA。當地人反對DJT粗暴搜捕migrants,上街示威與警方衝突。DJT越過州長,直接派National Guards‘平亂’。催淚彈橫飛,今日更出動正規軍海軍陸戰隊,把守LA的聯邦資產。但反對者似無意退縮,加州州長更入禀法院告總統違憲。
    中媒有記者在現場採訪,被催淚彈擊中,幸無大礙。但中方不放心,提示身在LA的國民:注意人身安全。
    你有親友在LA嗎?怕不怕?
    我有將近十年未到過美國,旅遊簽證大概明年就過期,此後恐怕也不會再申請—先要交千多元,填表時如查家宅,但不保能獲准。再說年事已高,怕坐十幾小時的長途機。
    記得最後一次去美國,適逢DJT初次當選沒幾天。北加州的Bay Area Berkeley地段,有人上街遊行反他。灣區11/12月天朗氣清,我無聊,跟熟人隨眾行畢全程當遊覽。
    頭尾大概幾百人,很斯文,大概都是書生、文化人,連口號都叫不響。沿途也不見警員伴行。記得最後行到Oakland市政大樓前集會解散。我接著在附近的食肆坐了一會。
    這兩天LA人上街當然不是這回事。但香港2019年多少也見過,LA只不過加辣。騷動者未見有人出槍,最辣的是燒車。也許心知DJT冇底線,你出槍,他正中下懷,只怕一發不可收拾。
    若講騷動,LA過去幾十年也曾經不止一次。最後一次似乎是黑人Rodney King被幾個白人警員當街打死,觸發黑人暴動,包括打砸搶燒?
    只不過這次主角由黑人換成棕色皮膚的拉美族裔,尤其是來自加州南鄰墨西哥的移民,挺一眾被DJT欺負的拉美II兄弟。
    美國各族人口以拉美裔增加最快,目前約佔人口一成,略多過黑人。因為:1.信天主教,不節育;2.每天都有百計的偷渡客由墨西哥北上美國的加州和德州。在DJT之前,被逮到遣返的百中無一。
    墨西哥與美國的加州和德州合計有幾千公里的邊界,其中大都近乎沙漠,兩邊之間長期無攔阻,容易徒步。因此,這兩州的拉美裔II特多。但德州是美國最右的州之一,利用II的廉價勞力,但不會同情他們。加州相反是美國最左的州:同情弱者,主動庇護,福利好。因此,II最愛加州,尤其是北部的灣區,絕不擔心被人舉報—除非極其偶然,因為僱主之間的競爭而被報復。
    LA位於加州南部,離墨西哥只二三百公里,拉美人特多。這次上街主要是他們站出來保護自己人,以及白人裏的progressives挺弱勢反極權。
    但拉美人熱情浪漫,非以法治為強項,加上鄰近美國這個最大的毒品市場,長期以種毒、製毒、走毒北上為大生意,黑幫猖獗,介入政治,收買政客,常見暴力。日前就有總統候選人當眾被槍擊危殆。因此,這次拉美裔在LA上街,打砸燒多少免不了。碰上DJT使強,就更刺激這些人。但街頭暴力與軍警NG碰無疑以卵擊石,更不要說是正規軍,當會逐漸收斂。下一步相信是鬥‘法’。
    但我是法盲。法律若寫明NG由州長調度,當只有正副州長出缺時,總統才能代勞。DJT這次繞過州長,事前不可能沒問過法律顧問(除非哈佛畢業的律師團隊被他炒光)、司法部。
    至於墨西哥女統為在LA上街的國民發聲,純屬‘私利’。墨西哥人偷渡美國打工,匯錢回國,政府既可舒緩失業又有收入,何來誘因阻國人偷渡?
    說到底,中國人撇開政治上對美國的反感,客觀上要承認,加州是全世界最好的一塊土地。面積大如法國,土肥景美,地中海氣候,冷熱適中,陽光充沛,空氣清新。唯雨水偏少,尤其是內陸的沙漠,故多山火。百多年前仍屬墨西哥,後來被美國搶去。美國佔有後,很快就發現金沙。歐洲人湧去淘金,連粵閩華人都越洋加入。
    上世紀上半葉,美國東岸的一些名士,例如Jack Kerouc,或相當於中國魏晉的士人,不屑於主宰東岸繁華的精英(包括Ivy League高才、華爾街律師、銅臭富豪、政治大戶…),不惜長途跋涉,遷居西岸,遠離東岸之臭,過悠閒自主的生活,或相當於今天的‘躺平’。
    這些人打一開始就落戶三藩市。幾十年過去,全美各地的反建制青年陸續遷來,形成以三藩市為核心的新左神壇Bay Area。灣區的聖殿則是UC Berkeley所在的小城柏克萊。這絕對是全美國最開明的城市,Telegraph大街上至今可聞60年代嬉皮之風。下次路經加州的話,不妨去見識一下。
    Bay Area正因為自由的風氣,70年代後發展出另一種同樣崇尚自由(主要是資訊無障礙流動)的事業:IT。IT人起初可能天馬行空,出於好奇,碰下撞下。但其中一些人有可能後來開發出世紀創意,改變社會。五十年前有Bill Gates、Steve Jobs,中期有Yahoo、YouTube、Google,後來有Twitter、Facebook…。如今繼而在AI的發展上衝刺。其中Yahoo、YouTube的首腦,今天Nvidia和AMD的CEO,都是華人在加州的第二代。這些事業匯聚在灣區的Silicon Valley。矽谷以地積計,可信是世界上頭兩三名產值最高的城區。
    因此,加州是美國人口第一大州、IT王國、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極右的DJT向最左的加州開刀之前,有沒有想過可能的後果?極右派肯定出不了矽谷的人才!

2025年6月8日 星期日

250608日深夜30°C 濕度 82%:DJT真的有'驚天大陰謀'?


    中美第二輪談判的結果,或要香港週三才會公佈。但稀土vs晶片供應的原則,照理在06.05元首通話時已底定。
    中美元首這次通話撞正DJT與世界首富Elon Musk由死黨變死敵,風頭被掩蓋,怕只有華人和持份者關心。
    我對DJT vs EM MMA的第一反應是:一直以為DJT為人極端,原來EM的性格更離譜。
    他不僅公開痛罵前死黨的做法,更說他與‘淫媒’有瓜葛,進而要組黨奪權,說白了,有我冇你。
    DJT減稅減福利‘劫貧濟富’,當然是本末倒置。但這是極右派的慣性,只不過DJT在程度上做得比較過份。
    反之,輪到極左派當政,又何嘗不是加稅加福利‘劫富濟貧’?
    但美媒這兩天不斷猜EM與DJT決裂的核心原因,為此爆出一個反轉美國立國理念的‘驚天大陰謀’(美國70年代初,WP 2名記者追查Watergate水門事件,最終逼使總統辭職後出版的《All the President’s Men》,拍成電影後,港譯《驚天大陰謀》)。據說:
    DJT正在打通美國政府各部門的數據庫,將美國居民分散在各處的個資集中在一起,置於中央轄下。到時萬一有事,政府要搵你,冇人走得甩。
    港回歸後,亦曾想打通一些部門的居民個資,以方便管理。例如,打通繳稅和福利資料的話,較難在申請公屋和福利上欺詐。但泛民強烈反對,最後不了了之。當時反對相信並非為了庇護基層,而是作為在野派,不讓政府加大權力,不論是否有利管治,此外更暗含反共的心理。總有人認定,特區收集居民資料,目的是'送中'。
    就限制行政部門的權力來說,美國因為‘反殖民、反皇帝’而立國,在所有西方國家裏最為極端。人民的‘自由’神聖不可侵犯。因此,美國在有份量的國家裏,是唯一沒有居民身份證的。至今,美國人在公共場合需要證明身份時,最常見的是出示有個人大頭相的車牌/駕照。否則就要帶護照。
    因此,在美國,任何人夠17歲就要學開車考牌,否則連身份證明都冇。
    由於儘量約束政府權力的觀念已成天條,美國每次有人建議設身份證,就有更多人高舉‘civil rights民權’來反對。最終沒有人再提。
    由於美國居民沒有身份證,一旦有事,執法方無法截查在場者的身份。美國據說有成千萬非法移民,部分原因在此:街上人人都冇身份證,執法者無法即場證明誰合法誰非法。隨便截查會被指針對性、歧視、以貌取人…(美國自由派稱為'stereotype'),被民權人士告到官裏。
    因此,現在DJT大舉逮捕非法移民,其實係夾粗離,靠氣勢鎮住社會唔敢出聲。一旦民主黨上台,就會秋後算賬。
    如果DJT要link up所有個資數據庫的傳言屬實,這是反轉美國整個建國理念,是反‘革命性’的,相當於美國二次革命。
    且看走得了多遠。 

2025年6月7日 星期六

250607六夜29°C 75%:再次峰迴路轉,DJT在晶片上如何回報中國的稀土?

    博主06.05週四傍晚上完博後,RT接著傳來:美中元首正在通話。時為美京時間晨早。然後在香港時間當晚深夜說,雙方講了大約1.5小時。
    緊接著,新華社作出長篇交代。但中式發佈照例很含蓄,對常人來說,有如高僧的佛偈,似明非明,只能意會
    但DJT隨即就用自己的社媒賬號報喜:與中國元首1.談得很好,2.美中很快就會重啟談判,3.(中國)稀土(供美)的疑問已解決。
    第1句若是‘空話’,接著那兩句有實質,騙不了人。
    沒想到,元首通話後大約24小時,第3、2兩則就已先後證實:
    美國3大車廠獲中方批出所需的稀土出口證,為期六個月;以及
    美中將於06.09週一,亦即元首通話後大約第4天,在倫敦舉行第二輪經貿談判。
    DJT慣常作大,但這次講得快而準。
    但DJT報喜的同時,中方反覆提醒美方:解除針對中國的‘消極’措施。相信除了高關稅,更是指封殺晶片、科技輸華,管卡中國公民來美進修、工作、居留…。
    綜合上述,美中元首這次通話可得8/10分。
    沒拿到的2/10分是:今後雙方的經貿(不包括台灣問題、地緣軍事、…)角力必有反覆,不排除鬧得很僵,甚至可能不止一次。
    但一旦僵住,中方不會來求和,因為早就講明:要鬥的話,奉陪到底!
    以這次元首通話看:
1.DJT公開指中方經貿違諾後,不是對華‘加辣’來報復,而是上門求對話,顯然是吃到中方辣招回報的苦頭,知道無法硬來,只能見好就收。
2.DJT特別single out稀土問題獲得解決。稀土顯然就是中方的辣招、美方的短板。
3.反過來看,元首通話後,中方幾乎24小時就批出稀土輸美准證。顯然,此前的延宕純屬反制美方,並非產量、質素、驗證、運輸…有困難。而由此也可見,14“億人黨領導一根竹竿插到底的強勢,連DJT這種威權領袖都望塵莫及。
    DJT無疑粗暴、粗疏、急躁,但頭腦快、極其功利、不怕面懵。正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上述的3則經驗,應多少可教會其今後如何看待與華的關係。
    若此,下一步看DJT如何在晶片上鬆手,合理地回報中方開放稀土輸美。中方若覺得不對等,肯定又會回復辣招,而且這次不再輕易鬆手。
    DJT苦惱的是,晶片作為對華的武器,不及稀土作為對美的武器強。他要繞過這個短板不容易。
    但反過來,DJT嚐到苦頭後來叩門,中方放下身段,開門納客,更第一時間解其燃眉之急,說明中方雖然佔上風,但深明合作才是長遠之道,願意給對方一個機會。這既是中華文化之道,也是顧及現實的明智之舉。中國現在經濟也緊,持續鬥爭非上策。
     若此,中方與DJT通話時,或已大致講定美方供華晶片的級數。

2025年6月5日 星期四

250605四午後雲 27°C 71%:稀土可望勝出?

    美vs中經貿惡鬥怕在所難免。而歸根結底,雙方的殺手鐧在於晶片vs稀土。
    晶片的技術我們雖然不懂,但手機少了晶片會如何,無人不知。但稀土?鬥得過晶片? 
    在學時雖然背過periodic table元素週期表,但直至此刻,對rare earth metals稀土金屬有何用一無所知。
    日前新聞說:美國車企苦於中國供應的稀土斷纜,廠房瀕臨停工,向白宮求助。我這才知道,原來即便‘閉門造車’,也非有稀土不可。
    到了今天,看台灣《工商時報》昨天的《中美稀土戰升級!外媒:中國還有王牌未出,才算有了點常識。歸納如下:
    稀土對製造戰機、核反應爐控制棒等技術至關重要。但供應的形勢嚴峻,因為:
1.中國產量接近全球七成。
2.澳洲產量第二。礦源位於西澳大利亞省的Weld山,礦主是Lynas Corp.。
3.中國國企2009年曾欲收購Lynas,被澳洲政府否決。
4.美國作為澳洲的鐵盟,應可取得其大部分產量,但不足所需。
5.美國分離提純重稀土金屬的技術落後中國20年。
6.美國還要10年才能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就美國晶片vs中國稀土的龍虎鬥,Trivium China(策緯諮詢)副總監Cory Combs認為:美國的形勢比中國嚴峻:
a.美國在晶片上卡中國已多年,逼使中國發奮自主,現已開發出大多數美國晶片的替代品。
(博主補充:近週中媒在這方面接連報喜:1.華為自主研發的電腦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鴻蒙Harmony,亦即中國版Windows,上機公開發售;2.小米推出新型手機晶片XRING 01(玄戒O1),製程4nm(nm=nano meter納米,亦即晶體的密度,數字愈小愈強),據說與iPhone最強的晶片相差不遠,即將裝入月內開售的新手機;3.AI晶片王國NVIDIA輝達/英偉達的CEO Jansen Huang黃仁勳說,在晶片上卡中國只會逼使其加快自主,最後只怕會超美。
b.晶片可研發,但稀土是幾十萬年積存演化的礦物,無法自製。巴西、南非、日本和越南的稀土產能仍在建設中,救不了美企燃眉之急。
c.中國目前限制出口的主要是軍工用的中重稀土。萬一擴至製造消費品所需的輕稀土釹、鐠等,美國恐怕連日用品生產也‘吊起’。
    我對稀土的認識,暫時到此為止。感慨的是:想要瞭解科技產業,中文資訊唯靠台灣,必須俾台灣👍👏!怪不得台灣是晶片王者,就像對岸的大陸是世界工廠。
    港人的性格被百多年來的貿易港成就箍死,脫不了買辦性,懶理科技的技術,只關心其應用和行銷。因此,港媒幾乎從來不報科學和工程的技術和研發。港人也懶得學科技,最接近科技的叻人係醫生。大學的科研全靠內地生。
    但內地媒體又可能首重國安、機密,報導科研要麽語焉不詳,要麽照搬技術報告、官方文件,唯內行人才明白講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有關科技成就的發布水過鴨背。人人叫好,但其實可能冇人知其所以然。

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250604三夜25°C 93%:破局難免?

    下午做了運動買了水果。回家路上密雨,幸虧趕上了巴士。
    回到家累且餓,懶得做飯。幸虧還剩一罐珠江橋牌“豆豉鯪魚”,匆匆填飽自己。
    60年代在學時,飯堂搭食的加餸罐頭還有:回鍋肉、午餐肉…。至今仍是小超市最顯眼的罐頭,“五十年不變”誠非虛語。
    但RT今午14:55引述DJT說:中國主席很強硬,很難達成協議(右上
)。睡前不得不留個記錄。
    但後續誰都會猜,不外:
    DJT再次瘋狂‘報復’中國:狂加關稅,封殺科技輸華、停發移民或/和留學簽證、…。
    但歷經第一次對華狂加關稅對己方的反作用力,這次相信會權衡輕重,儘量減少對己方企業、就業的反彈。
    反之,我國也會挺直腰板、對等回應。除了稀土停止輸美,相信還有其他狠招。
    3.5億人vs 14億人拔河,我們作為14億人的一份子,要穩坐釣魚船、不添煩添亂。
    與此同時,DJT對其他貿易夥伴也開始不耐煩,要所有國家地區在美國時間今天之內提交談判用的關稅方案。聽他的口氣,如果覺得哪個貿易夥伴不合作,很可能單方面宣佈高關稅,No deal!
    接著這十日八日,風浪會很大。我們恐怕要回眸(móu)蔣介石50年前在台的哲學:莊敬自強,處變不驚!

2025年6月3日 星期二

250603二夜28°C 85%:DJT calling. Would you pick up?

    21:45後補:昨晚港銀行劫案疑匪在深圳落網。    
    昨日難得地連上2次運動堂,晚飯後懶得博。
    上堂學的舒筋動作易做有用。但我記唔住動態資訊,加上年邁腦退化,一落堂就忘光!只好不斷地報班。但資助的課程供不應求,要抽籤,抽三中一已算夠運。日常仍要自求多福。
    港媒最近連續報道零售、食肆收檔,連名牌會計師行都集體開退合夥人。再過2-3年,AI-humanoid怕可以出庭。以大數據為後盾,古今中外的案例如數家珍,結合實時的翻譯作文module,擬真人類感情抑揚頓挫的陳詞。怕毒舌大狀都要早抖!
    港市道不振,人浮於事,顯然與AI狂飆碰上DJT對華發動關稅戰,經濟加快轉型有關。
    我好在早已被退出人肉市場,升格為促消費的對象,否則肯定心慌慌。不記得Bill Gates說AI取代不了的工作是哪3種,但肯定唔係我當年識做個瓣。
    *3D機可打印手槍、CCTV無處不在、全球資訊互聯的2025年,港再見獨行刀匪入銀行挾持職員搶現金,得手後遁去。
    果然,不出一日已被鎖定身份:49歲港男,居於沙田“xx城”某單位,犯案後北上。
    如今內&港一家,國/公安網絡連通。中央為保香港的令譽,必定加把勁‘刮’佢出離。此人怕匿唔到24小時。
    他是真想搶錢還是想make a statement?
    *世界大事多,今天只講國人最貼身的:
    美方說,美、中元首將於本週就經貿糾結通電話。但中方並未證實。
    傳聞美方認為,中方‘拖慢’稀土輸美,翹起其汽車、晶片、戰機…生產。
    自用車是美國的國魂。車廠停工,萬計工人賦閑,對美國人的心理創傷更大過經濟損失。
    晶片則是當今的經濟靈魂。原料被卡,矽谷工藝再先進都難以發揮。
    但DJT肯放寬對華的晶片出口來交換嗎?
    台美報WJ《沒之前好談了 北京對美稀土籌碼還沒用完 協商恐趨強硬》說得很明白。一句話:DJT第一任內,與華達成的經貿協議被視為偏向美方。中方覺得虧了,加上8年後己方實力強了,要硬扛美國求扯平。說白了:以稀土換晶片。
    且看DJT是‘TACO’還是翻臉,再次對華瘋狂地加稅,更要盟友封殺中國…。
    DJT朝裏,似乎以財長較make sense。Hope he can權衡對美方的利害,必要時為情緒性的DJT懸崖勒馬。
    *我最憎法律,覺得1.所謂的‘正義天秤’定性而非定量,難免主觀;2.有工夫冇效率,絕對的繁瑣哲學;3.利富不利貧,法庭勝負很視乎你是否有錢請最好的大狀。因此,法律新聞只掃個標題。
    美國法院日前一度禁制DJT的關稅命令。但上級法院接受DJT上訴暫緩禁制。現靜待更高级的法院是否反過來。最後看6保守vs 3自由的最高法院‘幫’邊便。
    但即便最高法院‘幫’自由派,我相信DJT朝說的,仍有辦法繞過法律,推行同樣的政策。法律既然是咬文嚼字的遊戲,無法定量,也就總有可鑽的loophole。律師就是靠這開飯的。自由派會玩‘法’,保守派又怎會失威?
    這樣說,並非撐DJT,而是說自由派自欺欺人。
    因此,我也懶理DJT以外國學生挺巴勒斯坦反以色列為由,大砍對美國第一學府Harvard哈佛的資助。後者作為知識界的精神領袖,自然要捍衛尊嚴,把朝廷告到官裏。
    媒體篤信西方意識,力挺哈佛。但一如上述的關稅問題,我估哈佛跳不出如來的掌心。
    至於不讓哈佛收取外國學生,則一如對華的145%/245%關稅,出於DJT走極端的impulse。最後仍須回歸現實。說到底,哈佛除了培養本國的精英子弟,慣性為全世界的元首、權貴培養接班人。反過來,全世界大概除了中俄朝這邊的國家,治國者的後人都以哈佛學位為榮,以哈佛的同學圈子為重。難道DJT不想藉此來培養親美的外國領袖?

2025年6月1日 星期日

250601日兒童節夜28°C 88%:港人均體育成績可入全球十大?

    今“六一”在內地是兒童節。如今內&港融合愈來愈密切,加上港老多幼少,特區為何不慶祝兒童節,鼓勵未來的棟梁?即便不放假,也不妨辦點遊園、遊戲。    
    上月後半截是近年脫博最長的一次。新聞看了,只是沒上,看電子書和日劇消遣。
    3部比較新的日片:翻拍50年前的《新幹線大爆破》(恐襲,男主角草彅剛)、《最後的里程》(恐襲,女主角滿島光)、《失憶殺人》(兇殺謎案,男主角小林薰),都看了。
    期間更無意中打開現正連載的日劇《倒數第二次戀愛》(男主角中井貴一)第3季,發覺有的片斷幾好笑。於是倒過來,回溯2012年第1季的11x45m、2014年第2季的11x45m。
    這大致就是我過往十天的精神食糧。
    我選劇看題材和主角:
    1.劇種genre:只看刑偵(但近年日劇可能刑偵收視跌,片少水準跌)、職場、家庭、幽默,遠離青春、胡鬧、恐怖、邪牌..。
    2.主角:基本上只看喜歡的演員。上述的滿島光、小林薰、中井貴一是我的favorite。這次看《倒數戀愛》,也喜歡小泉今日子。此外還Like:有村架純、橋爪功、多部未華子、遠藤憲一、大泉洋、小日向文世、長澤雅美…。
    日劇近年少刑偵,我可看的劇集少。但仍無法接受韓劇的造作。男女主角一味靠靚,但造型和演出都不像現實中的人,劇情亦冇實感。也許如今看劇為擺脫現實,憧憬美好、刺激的世界。
    內地劇基本上走韓劇路線,因此也沒有一部看得完。
    港劇我已50年沒看,難以置評。港劇雖然有刑偵,但我懷疑是否brain teaser。港人煲劇為娛樂,唔想‘虐待’自己。
    講回新聞:
    從港男4x100m接力在亞洲賽奪銅,僅次於韓、泰看,我們這個750萬人的城市按人均計,體育水準應已進入全球國家地區的頭十大。
    田徑尤其是男子,本乃港人的弱項。亞洲強者照理是中、日、韓。這次新聞沒有說中、日排第幾。但港能派出4人,合計的成績排第三,說明在亞洲已可入決賽(頭8名),不再是陪跑。
港的強項劍擊男女都入得‘廳堂’,而且後繼有人。希望何詩蓓也有可進入世界級決賽的接班人。
    今天有2大體育新聞:
    造夢都沒想到,法甲王者PSG巴黎聖日耳門竟然會在歐聯決賽,以史上最懸殊的5:0橫掃意甲的國際米蘭奪冠。
    我看了Viu播出的精華。PSG入既5球冇1球特別靚。責在國米防守疏漏,加上PSG有運—幾乎撞正必入。
    球評界按例造勢,力捧PSG的法國20歲新星(身價相信一夜翻兩番都唔止),同時順勢踩PSG上一任的王牌、而家改踢西甲皇家馬德里的麥巴比。後者又確係衰人:架子、脾氣>>戰績。
    但法國未來的國家隊若有2個王牌前鋒,其中一個臭檔,會自毀長城。且看教練施丹如何擺平。
    最近成績跌到幾乎冇影既英超曼聯,日前來港友賽搵銀。總算冇乜欺場,未再鬧出美斯風波。有33,000人入場,也算有交代。
    中央駐港大員換班。週五公佈,今日已落區探訪,自稱“責重如山”。希望新主任工作順利,市民得福。
    這兩天最沒想到的是:中文媒體完全ignore美統DJT說,準備就經貿問題與中國主席通話。華文媒體循例報道,但不反應。
    直覺上,此舉恐非偶然,而是‘統一口徑
    美方這兩天再次對華發炮:DJT說中方有違周前在日內瓦與美達成的協議;財長說與華談判無進展;右派的WSJ說,中方被指‘拖延’出口稀土鬆綁,另有報道說,美國車企去信白宮,稱缺稀土,廠房面臨停工。
    反過來,有報道指中方不滿美方不斷收緊科技輸華
    若此,不排除中方想以稀土出口來換取美方為科技出口鬆綁。
    稀土換科技,你幹不幹?幹的話,兩種出口兌換的比例又怎樣計算?

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250523五午31°C 68%:'Star War' 二世

    1.將軍澳線是港九東邊的過海幹線,昨晚停擺5個小時。港島東邊的人口密度遠過於西邊。事發於放工時段,翹起萬計的歸家人,純屬巧合?
    港鐵故障似乎愈來愈頻繁,使用年限是否已接近臨界點?
    2.美國聯同東亞盟友在東海、南海圍堵中國何止十年。近年菲律賓在反華總統主持下,在中國一眾近鄰裏反應最激:公私船隻一再硬闖中方島礁,日前被中方公務船開水炮驅趕。擦槍走火遲早的事?
    我們上次與鄰國在海上衝突,是1988年與越南爭奪南沙島嶼,小勝收手。30多年後的今天,海警船的火力可能都勁過當年的軍艦,最怕易發難收。
    3.美統DJT特朗普繼承80年代‘偉大’前輩Ronald Reagan列根/里根的遺志,要將後者的“星戰”太空防禦系統,換代成為AI主導的‘Golden Dome金穹’,在他29年1月卸任前完成,作為個人的‘MAGA’豐碑。DJT要防的是誰,不問可知。
    但西媒報道的焦點不是這個’God Damned‘系統有多厲害(當然可以攔截來襲的高超音速洲際導彈),而是:
    俄國認為這是美國的主權,俄方無異議;但中國認為其暗藏攻擊性,勸DJT懸崖勒馬。
    言下之意:中俄號稱死黨,實則同床異夢!
    4.俄烏議和的事,DJT嘗試了2個月後,日前宣佈撒手,留給敵對雙方去梵蒂岡解決。
    西媒的說法若可信,博主事前倒估中了:
    俄統相信戰況有利己方,決定繼續打,搶更多地皮,加大和談籌碼;反過來,烏方也不願意讓出更多領土來換取俄方撤軍。
    DJT說服不了雙方。說到底,促和唯博美名(例如和平獎),並無實利,非商人總統所為,美國既已取得烏方的礦源,目的已達,議和就留給新教宗去求天主好了!
    俄統照理說信東正教,與天主教信同一個天主,多少會俾面天主教。但新教宗美國出身,持有美籍,俄統會怎麼看?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250522四傍晚31°C 73%:長實、針紙、看齊內地

    *長實:廉署昨在長實股東大會前夕,高調公佈其首置地盤涉貪(鋼筋少一成、6幢全不符則,分判商疑款待監工換取寬鬆監管,10人被捕),令人想起該公司在美國DJT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後,積極洽售全球幾十個碼頭,被高層強烈質疑。
    長實今對股東強調:全力配合出售港口相關審查,絕不做不合法、不合規事。
    *疫情期間濫發免針紙案:開庭已有一段日子,控辯細節我懶得跟。只知被告的女私醫每逢見報都笑開。深信自己會勝訴還是另有別情?濫發免針紙端為收費自肥,還是另有目的?
    *香港2020年中步入新時代。5年來,最高調的社會行動要數的士業界「反白牌車」,一再聲言示威、罷駛甚至申請司法覆核。業者就網約車質疑:凡內地的做法,特區都要跟?
    這個問題本身有一定的道理。香港限於面積地形、歷史因素,不可能凡事跟內地。例如:至今是自由港,不同內地。但網約車真的在港行不通?
    反過來,有議員質疑:特區的教育方針未跟從內地精神。
    新時代的香港無疑要融入大灣區,多方面與內地看齊,擺脫97前百多年來的舊習。但看的士和教育問題受質疑,主流與內地看齊之餘,哪些‘舊習’須保留,日漸有所凸顯。今後這類疑問可能愈來愈多,大家都要絞腦汁!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250519一夜29°C 81%:不做霸王做明王?

    直覺上,DJT由慣性反華改說想上門拜訪中國主席,共商大事,北京內心暗喜。
    因為擺明:個多月下來,霸王就領教到中國的經濟實力,知道自己瘋狂加中方關稅的‘幼稚’,不得不反過來表示合作。
    霸王對華真正的目的當然是“stoop down to conquer”,但至少明白:硬上弓的話,即便殺敵一千,自己也傷八百,甚至可能反過來,自己傷得更慘。霸王生意人本性,不做虧本的事!
    那麽,中方會接待他嗎?不排除這個可能。但此人慣性反華,不可能立地成佛。中國人穩字當頭:起碼要看接著還有何表現,信唔信得過。要先講定利害上的底線、上門和接待的禮儀,到時互相俾面,不能臨時爆肚反面。面談後,即便達唔到雙方都滿意的協定,也要保持關係,好來好去,擇日再傾。這才是中國人待客之道。
    但反過來,看霸王走訪阿拉伯油國的行止,顯然睇錢份上,收起了大美國作風,朝伊斯蘭風俗stoop down to conquer。此人當係十足十的現實主義者。中國以人均計,錢無疑不
及油國,但產能可能百倍之,智能絕不差,勤奮更遠勝。霸王唔可能唔明。
    想縮小對美的貿易差距,中國最可能做的是加大對其大宗產品,尤其是農牧的採購。美國農牧的過剩就像中國的產能。在這方面很可以互補。
    美財長相信是為老闆發話:提醒貿易伙伴,勿藉口拖延關稅談判,若不在90日內達成協議,美方到時會單方面恢復“對等關稅”。
    但DJT不久前才承認:己方不夠人手與全世界百幾個國家地區逐一在90日內談完所有的協議。言下之意,超時加時在所難免。且看90日後,哪些國家獲得寬限。
    中國在關稅戰的第一回合,無疑是‘贏’了,但無須brag about it。私下大家都明白,這是咬緊牙關贏回來的,長遠的話,最好不是靠這樣來取勝。
    回想1950-53年抗美援朝。志願軍和朝鮮軍的確在冰天雪地和崇山峻嶺中拖到裝備精良的美軍嗌救命,但自己的付出也大。內戰後的重建都難免要延遲。這並非上策,而是當時無奈的選擇。
    香港即日有一喜訊:花劍王出了第二代,蔡俊彥在上海站擊敗意大利的前世界冠軍,首奪國際賽金牌。張家朗得銅。
    God bless年逾八旬的上一任美統Joe Biden拜登:確診高惡性前列腺癌,已擴散入骨。幸而對荷爾蒙治療有反應,或可有效地控制。
    這種程度的患者一般可活5年以上。這對老先生來說,不算太差的predicament。
    同樣說明DJT改變作風的是:前任患癌的消息一曝光,他第一時間表示難過,送上慰問,祝願康復。
    這雖然是當然的禮貌。關鍵是反應快、表達得體。他的關懷幾乎與前任的病情同一時間見報。
    DJT顯然overhaul了公關戰略。想收起霸氣,改以明王姿態冧人?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250518日午31°C 65%:佢以‘小動作’冧‘老友’?v2.0

    教宗Leo XIV(良十四世)今就職。
    恭喜何詩蓓200自再得金:環地中海游泳賽摩納哥站。
    昨晚執筆遲、扯得長,忘了講2樣美方對華不太可能是偶發的事:
    1.駐華大使日前才獲國會批准,轉眼已飛到北京遞上國書;
    2.流落美國80年的一宗國寶:戰國時期的帛書殘卷(使人想起巴勒斯坦地區發現的聖經死海殘卷),由華盛頓的官方博物館Smithsonian派員帶到北京,原璧歸趙。80年的陳案,why now?
    這2大友華舉動後,美統就說願赴北京,與我主席就經貿外交促膝商談。我以小人之心,只能猜其來有自。大使匆忙赴京,豈會不利用向中國元首遞交國書之機,探討自己老大來訪的可能?
    中華係禮儀之邦,講究禮尚往來,有人示好,即便此前長期互鬥,恐怕還是要回點禮吧。
    美方這2項舉動若非巧合,你都唔好話,霸王這一方純粹大美國主義,絕對唔明中華心理。
    說回昨天博文的舊事:本博提到,衛督1992年失寵,33年後風水輪流轉,愛子(不過華文姓氏不同父親:父姓衛,子姓魏)獲出使天朝。使我想起~250年前的1793清乾隆年間,英王派特使Earl George Macartney馬戛爾尼來華,藉口賀“十全老人80大壽,請求通商。
    當時:英國上流社會愛中國的絲綢、陶瓷、茶葉等奢侈品(就好像現在的遊客湧去廣東道掃包包),要真金白銀向中國買。但中國不買英國貨,令英國財赤,就如今天美國DJT的煩惱。
    有趣的是:這位馬大使帶著自己十歲八歲的愛子來華。當時還沒有機動力,由英格蘭乘slow boat to China,要行成個月。隨船帶同幾名華人當翻譯。沒料到小馬戛爾尼聰慧乖巧,一個月的航程上,已向船上的華人學了些中國話。拜見大皇帝時,肯定包括“皇上萬壽無疆”之類的恭維。乾隆見小蠻夷如此恭順乖巧,龍心大悅,大大地厚賞。
    但中英的這段外交佳話未能打破雙方根本的隔閡:十全老人對天朝的物產心滿意足,對蠻夷的奇技淫巧毫無興趣,把英國當作中國四鄰的小國,前來賀壽,不外是打秋風,討些賞賜。厚賞後就打發走。
    英方隆重其事,俾足面子,不料碰了一鼻子灰,肯定記恨。
    幾十年後,中國歲次道光。這次英倫上一代馬戛爾尼大使的愛子已屆中年,在議會裏地位顯赫。英國亦已大量對華輸出鴉片,中國的花白銀元像倒水般外流,雙邊‘貿易’逆差大大地顛倒,輪到中國不滿。何況鴉片更令不少國人荒廢生計、自殘身體。
    道光帝派林則徐禁煙(鴉片)。林一把火燒光搜來的鴉片。英廷大嘩,議會熱議是否對華開戰。小馬戛爾尼作為英廷的第一代中國通,自然很有說服力。最終英艦兵臨城下....The rest is history....
    衛督的第二代不會是對華鷹派吧!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250517六晨29°C 77% Work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

摘自250516hk01
    *港督1992年突然由漢學出身的David Wilson衛奕信換成Chris Patten
彭定康。傳說倫敦怕衛督親華,與中方商議香港回歸時,有損英方利益,改由強硬的彭督與中方鬥到降旗那一刻。
    一晃30多年,現在反過來由衛督同屬漢學出身的愛子Peter魏磊(右圖摘自250516hk01)出任駐華大使,難道想由多年來隨美抗華回過頭來友華?

250517六深夜後補Main text:
    聯同中方急劇回降脫離現實的關稅後,美統DJT突然說願意訪華,與中國主席商議經貿和外交。
    此人01.20上任後,不止一次說自己與中國主席是‘老友’,要請對方來美見面。
    但中方不為所動。外傳怕此人神經刀,賓主見面時爆肚翻臉,觸發外交上的十級颶風,難以收科。
    相信是got the message,此人此後收起‘老友’說。到了04.02,更反過來狂加對方的關稅。
    不料人家早有準備,以牙還牙!美霸王方知撞到鐵板,其痛難忍,急於脫身。
    這可信就是文初聯同‘老友’‘逆轉’關稅戰的由來。
    如今更反過來,由起初請對方來見他,以我為主,反過來為見‘老友’解決疑難,不惜退居為客,盼對方接待。這用中國話說,是‘質’的變化。世界頭兩大國元首交往,誰主誰客是重大的議題,不是普通人誰date誰那樣簡單。
    中方會接納嗎?God knows!
    但斷估:中方素來穩字當頭,會看對方進一步的表現再說。
    客觀上,龍虎鬥代價太大,受害的不僅是雙方~18億的國民,甚至連累全世界。中方相信會從善念出發,儘早回應。即便婉拒,為了雙方國民,也儘可能好來好去。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看似神經刀,近日走訪阿拉伯油國,彷彿變了另一個人:
    誠然,他以霸王作風紆尊降貴,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去拜訪一眾油王,目的是推銷美國的武器、科技、金融…,希望包攬萬億油元生意來彌補庫房的天文赤字。
    但他藉此行撤除美國幾十年來對敘利亞的制裁,接見其新總理;與伊朗的止核談判逐步推進,可望用消弭核武威脅來換取解除制裁。甚至放下白人基督教保守派的身份,走訪神聖的清真寺,像穆斯林那樣脫鞋入內,聽取講解後,據說表示:伊斯蘭教amazing!即便只是作派,也絕對不是極右派的作風。此外,又對美記出示油國送他的紀念品--相架裏鑲著一滴石油,裝作不悅說:油國咁鬼孤寒,只送‘一滴’石油,我好不Likey!
    這與他此前振臂高呼MAGA,對全世界喊打喊殺,完全倒過來!連恨他入骨的美國一眾自由派媒體都反過來說:阿統首次擱下孤立主義,初見世界視野。
    但話說回來,不能就是相信此人良心發現,立地成佛。還待以觀後效。說到底:講係虛既,做先係實!且看他有何行動以證其誠!
    Let’s work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