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牌大學有男生用AI製作女生的私密照放上網。我只看標題,沒看內文,不知道私密到何種程度。但網上不時有硬塞進來的黃賭廣告,從而明白AI可生成任何畫面。只要用真人面容代入畫面裡的人頭,就可以要任何人食死貓。
內行人一看就知係移花接木。但一般的casual viewers但求有談資、有人forward自己,傳開就是king。
校方得悉後,要這位男生1.立即刪去有關內容;2.向受害人道歉。
新聞見報1-2天后,才有女議員說:校方做得不夠。
此說可以理解。否則按同樣的道理,我難道辱罵你之後再道歉就pass?
女議員開聲後,才有人提到刑事調查。
這裏並非想毀掉一個高才生的前途。此人也許是貪玩,甚至喜歡對方,以此來滿足自己。但無論如何,總得為受害者求個平衡。
第二件想講的事同樣涉及不當行為的責任,但話題廣得多,涉及我們歷來對法治根本的信條。如果底線是“寧縱勿枉”,“縱”的一邊是否無底線?
案子很簡單:疫情期間,有多名醫生涉嫌濫發免針紙被告上庭。第一位罪成被判入獄大半年。媒體標題大致是:4個多月發免針紙數千 診金收入460萬。粗略算,每坐1個月大約抵50萬。
你估呢位醫生當時月入有冇50萬?冇既話,博懵豈不是有賺—縱使身敗名裂,甚至被除牌?
再說,香港又有幾多人月入50萬?
犯罪的目的若志在斂財,刑期折現後是否應>>日常收入,按犯罪量以幾何級數計,以嚇阻後來者?否則反正係坐,何不搶到/呃到銀碼/刑期>打工?中青年只要呃到一億幾千萬,坐5-7年又如何(仲實收七折),出離仲大把世界。
說回疫情期間簽發免針紙,有醫生除了搏診金,也不排除極個別人出於非經濟目的。疫情由2020年初延續到2022年底。期間難免有人不滿政治上有變,借免針紙來發洩,想添煩添亂。
“寧縱勿枉”是英美法律維護被告、防止執法者監人食死貓的天條,故不像中國說“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絕口不提被告/定罪者有“病”,要“懲、毖”。
西方一面倒偏向被告的信念,多少受基督教影響。「聖經」裡,耶穌曾對高呼要處死一位‘淫婦’的一眾男人說:你們誰沒有罪,就拿石頭砸她吧!沒有人敢出手。因為耶穌說,對婦人動淫念也已經犯了罪。試問現實中,有哪個男人從來沒有性遐想呢?若此,在神面前,沒有人未犯過罪。
但時至今日,一面倒地“寧縱勿枉”,是否足予罪行在數量上作對等的懲處?
校方得悉後,要這位男生1.立即刪去有關內容;2.向受害人道歉。
新聞見報1-2天后,才有女議員說:校方做得不夠。
此說可以理解。否則按同樣的道理,我難道辱罵你之後再道歉就pass?
女議員開聲後,才有人提到刑事調查。
這裏並非想毀掉一個高才生的前途。此人也許是貪玩,甚至喜歡對方,以此來滿足自己。但無論如何,總得為受害者求個平衡。
第二件想講的事同樣涉及不當行為的責任,但話題廣得多,涉及我們歷來對法治根本的信條。如果底線是“寧縱勿枉”,“縱”的一邊是否無底線?
案子很簡單:疫情期間,有多名醫生涉嫌濫發免針紙被告上庭。第一位罪成被判入獄大半年。媒體標題大致是:4個多月發免針紙數千 診金收入460萬。粗略算,每坐1個月大約抵50萬。
你估呢位醫生當時月入有冇50萬?冇既話,博懵豈不是有賺—縱使身敗名裂,甚至被除牌?
再說,香港又有幾多人月入50萬?
犯罪的目的若志在斂財,刑期折現後是否應>>日常收入,按犯罪量以幾何級數計,以嚇阻後來者?否則反正係坐,何不搶到/呃到銀碼/刑期>打工?中青年只要呃到一億幾千萬,坐5-7年又如何(仲實收七折),出離仲大把世界。
說回疫情期間簽發免針紙,有醫生除了搏診金,也不排除極個別人出於非經濟目的。疫情由2020年初延續到2022年底。期間難免有人不滿政治上有變,借免針紙來發洩,想添煩添亂。
“寧縱勿枉”是英美法律維護被告、防止執法者監人食死貓的天條,故不像中國說“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絕口不提被告/定罪者有“病”,要“懲、毖”。
西方一面倒偏向被告的信念,多少受基督教影響。「聖經」裡,耶穌曾對高呼要處死一位‘淫婦’的一眾男人說:你們誰沒有罪,就拿石頭砸她吧!沒有人敢出手。因為耶穌說,對婦人動淫念也已經犯了罪。試問現實中,有哪個男人從來沒有性遐想呢?若此,在神面前,沒有人未犯過罪。
但時至今日,一面倒地“寧縱勿枉”,是否足予罪行在數量上作對等的懲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