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毛澤東原來開的是百年期票

原載《信報財經新聞》<兩地一檢>專欄 2009 10 05



國慶六十週年金紫荊廣場上供公眾留影的香港小朋友雖然有點疲累、迷惘,但他們是幸福的,肯定看得到四十年後溫總承諾的民主。──楊必興攝影(phyang.org)

  共和國六十大典不惜代價征服技術難關和政治挑戰,上周終於以舉世罕見的氣勢和精準度上演。由於事前廣泛宣傳,國人對其規模之大、步伐之整齊、武器之精良(還有短裙的兵花)有所預期,這次閱兵較去年北京奧運的排場更為震撼。但除了顯示國力、重申「槍桿子出政權」,政治上並無新意。

  發展中國家喜炫耀軍力,但在全球化的消費時代,沒有人能再憑軍力稱雄,否則,軍事第一強國就不會因為金融爛污而要向全球道歉,戰後軍力嚴格受限的日本和德國也不會高居世界經濟第二、三位。最近正式成立的G20集團更說明,軍力甚至不是國家「升呢」(香港「潮語」。「呢」者,英文 level,也就是級別、水準的首音)的關鍵。但中國的軍事確有必要向和平時代過渡。在抗日和內戰時期,軍事決定國是難免。但建政六十年後,軍隊應由黨軍轉化為「國」軍,隱於無形。

中國發展的動力

  反過來,也無須因為西方很少閱兵,就把中國閱兵比作戰前德、日的軍國主義。過去這六十年,中共對外名義上是馬列國際主義,骨子裏不脫「王道」的夢想,重友輕利,但分不清阿諛與真誠,更為了「支援第三世界」,打腫臉充胖子。多次對外出兵,除了韓戰是自討苦吃,其餘大都是對方打上門。而且,打贏後反而退回原地求和。真正應該詬病的不是擴張,而是不惜人命、對敵過於慷慨,與蔣介石「以德報怨」同樣一廂情願。直到近年高速發展、急需資源,才反過來對外以利為先。但為了確保資源供應而忽視公義,又予人另類帝國主義的口實。

  正如日本派兵海外執行人道任務會招來中國人的疑慮,中國近年派兵協助聯合國維和、派軍艦到海盜出沒的非洲東岸為商船護航,也被說成為擴張鋪路。但去年的四川地震提醒我們,災難無國界、無定時。解放軍可以強化救災功能,應邀外出救援,成為現世的「觀音」。

  閱兵只是展示軍人的職業技能。天安門廣場萬計平民演出的晚會更能說明社會的特質。少了京奧炫目的多媒體演出,節目略顯平淡,宣傳性也強,但一些歌曲和場面仍然能夠凝聚國民。更重要的是,演員事前的地獄式操練,可能只是與上千人不露臉地同步揚手舉物,在電視上出現幾秒。這種「螺絲釘」式的參與需要個人高度的「奉獻」、巨大的動員和執行力。背後的支柱是民族自豪感伴生的集體意志和紀律,非只靠財力達成。

  這可能就是中國發展的動力。誠然,缺乏獨立思考的愛國可導致極權。但看表演者在鏡頭前爭相揮手即可知,個人主義已經生根,與北韓無面目的群眾有別。國人從孫中山所謂的「一盤散沙」和文革中萬人一面的兩個極端走到這一步並不容易。可質疑的是,再過十年,社會更富裕、更個人主義後,是否還有這許多人願意為共和國的七十歲生日當螺絲釘。

勝方比敗方更可怕

  胡錦濤和溫家寶上周的講話主要是翻炒舊口號。溫雖然說中國正處於「新的歷史起點」,但講不出所以然。兩人餘下的兩年半任期,看來會「按既定方針辦」,在維穩中繼續發展,但微調成果的分配和發展的比重,緩和階級矛盾和生態失衡。胡所謂「科學」發展,是為鄧小平和江澤民的硬發展作補救。

  值得一提的是,顯然獲胡首肯,溫在國宴上承諾,四十年後達成民主。具體地說,中國將會在百歲之年完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但事後絕少引述,看來沒有人當真。的確,毛澤東一死就變天,胡溫又怎管得了四十年後?現在訊息即時、市場全天候、全球扣連,誰也不能擔保這樣長的期票能夠兌現。再說,中國憲法裏的言論出版、結社集會等自由與西方差天共地。溫所謂的「民主」也可能與常人的理解有別。

  何況,將現正上演的內戰片《建國大業》與中共治國六十年作對比,再好的承諾也只能觀其行。毛澤東當年用「反獨裁」來號召國人推翻蔣介石;但得國後倒打一把,比蔣殘酷得多。如果六十年前的人知道毛開出的「民主」是百年期票,肯定會多給蔣一次機會。

  中共建政既說明,國民黨輸掉大陸咎由自取,但也說明,誰輸誰贏都只是兩千年王朝興替的變調。起兵反朝廷時「替天行道」,得天下後重蹈前朝覆轍,成為下一個替天行道的目標,印證權力使人腐化的規律。國共當年的區分,有權和無權更大過主義和武器。無權時好話說盡,有權後獨裁如一。不幸的是,勝方比敗方更可怕。胡溫如何說服國人,他們這一代共產黨人已擺脫了帝皇的夢魘?

  也許,我們只能寄望於社會的變遷。美國由戰後最動盪的一九六八年過渡到去年黑人首次當選總統,剛好是四十年。那一年,黑人領袖金牧師被殺,誰也不會把萬里外耶加達的一個美國黑人小學生當真。同樣地,三十年前,誰也沒有想到中國會變成今天,現在的上下兩代看待傳統大不同。政治局常委以連任一屆、十年一換算,主持百年大典的總書記今天還在上高中或者大學。四十年後,七十歲以下的人都在網絡和全球化中成長。到時中共怎樣看待與時俱進?像當年的東歐,被反共浪潮淹沒,學前蘇聯主動放權,還是說找到第三條路,民主、公義與效能兼顧……沒有人說得準,但也沒有人能排除所有的可能。而很難想像,民主到來的一天,會不包括平反六四、全國範圍的普選、解開西藏和新疆的死結、立誓就台海兩岸永不再戰。

巨製配合中共反貪

  六十周年的兩大影視巨製都突出內戰後期蔣經國反貪腐,而且採用同一個場景,對白尖銳,明顯地借古喻今:  
「反貪腐是大事。反,亡黨;不反,亡國。」電影《建國大業》裏的蔣介石就經濟面臨崩潰時對長子蔣經國說(在戲院裏無法筆錄,事後純憑記憶,字眼或有出入);  
「黨員普遍官商勾結、軍商化一。」劇集《解放》裏的蔣經國對蔣介石說。

  兩部精心策劃的製作「重複」同一段戲,要說是巧合,不如說是配合中央反貪。但在現實裏,中共會有「打虎」的蔣經國嗎?戲裏的蔣經國反貪觸動連襟孔家後,遭繼母插手、父親否決。中共反貪又會否在常委的層次上觸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