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230211六晚19°C 94%:市面開始旺了,及早綢繆

230211週六上水「藥房街」(摘自hk01)
    2.6通關第一個週六,市面開始轉旺:廣東道名店人龍顯眼,上水藥房街再見喼龍(右圖摘自hk01),樂園內地團人頭湧湧。有沒有民怨高峰2-3成的生意?注意:不能以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底作准,當時街鬥已半年,內地客早已卻步。
    當局現在就應1.注意遊客旺區的秩序,隨時介入,避免民怨發酵;2.內定市場復甦的目標,既繁榮市面、充分就業,市民又可以接受。應該回復到最高峰的幾成:七還是八?商界當然想十成甚至更多。但不能要729萬人肩負水貨的社會代價。
    不怕說,先父50年代中與我住在廣州時,都走過水貨。與一位大約20歲從上海來廣州的朋友拍檔,在廣州買入上海稀缺的舶來品,帶貨坐3日2夜火車去上海散。舶來品不用說來自香港,相信是走私進來的。先父可信是在廣州用黑市價買入,帶到上海賺差價。他和那位朋友並非道上的人,沒有走私的本事,肯定也不敢。那時候走私,弄不好要槍斃。
    記得父親和他的拍檔走過照相紙,亦即沖菲林後曬相的顯影紙,以及類似現在釣魚用的尼龍線。當時解放只幾年,工業百廢待興,當然生產不了這類非民生必需的工業品。
    父親與拍檔似乎只來往過上海兩三次。隨身能帶多少貨,扣除買入價、旅費,賺得了多少,念落都知。看他來港後的日子,只好過住木屋而已。
    我對父親走水貨唯一的記憶是:那位年輕朋友從上海散貨回來後,父親與他帶著10/11歲的我去廣州當時可能是唯一的西餐廳「大公」食焗葡國雞飯。沙面以前係租界,解放後成為廣州的世外桃源。但十幾年前我返廣州所見,年久失修,破落到難頂。
    先父80年代中在港離世。疫情3年來未曾掃墓。而家念番起,或者下週去茶餐廳食番次焗葡國雞飯,多謝先父陪伴我成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