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日 星期三

230201三傍晚21°C 77%:洗頭好難唔濕身

    原來,力主檢討3年來防疫成效的并非政客,而是一眾醫/科學家。
    專家有此要求,完全正常:基於科學,查找不足,擇優去劣,制訂不同程度下,防疫的尺度和程序。萬一下次再來,務求最少傷亡、保存醫護。
    這絕對有必要。但任何社會的管理,在現實中難免按以下的次序來定先後:軍(指戰爭而非強兵,比如此刻的俄烏戰事)>政>經>社(包括福利)>文(包括教育、文娛、體育)。科學在這裡是否可歸入「社」的層次?
    若此,現階段是否首先恢復經濟,讓社會上主力的人口追回一些3年來失落的時間和資源(例如:西方有學者說,全球的學生過去3年損失了1/3的學習時間。換言之,所有的小中大以至研究院學生,過去3年實則只讀了2年書。這~10億計的少讀1年青少年,出道後會否被此前和此後讀足年份的就業者藉機貶斥,形成社會矛盾?),用所創造的財富回過頭來檢討抗疫的得失?
    誠然,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專注。醫/科學家的專注係人命無價,經濟唔係佢地既重心。但社會在任何一個階段,怕只能遵從最迫切的需要,所謂次要矛盾服從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被壓下,當然不開心。但現實中的社會恐怕在所難免。
    可以相信,安排得好的話,開放的社會主攻主要矛盾之時,可兼顧部分次要的矛盾。可信交醫/科專家來檢討3年防疫,不會影響工商的搏殺。但過程中,曾受疫情影響的各方,例如:感染後上報但未獲公院及時收容,病情惡化甚至在家離世的苦主家人,會不以醫學為由,向專家申訴、施壓以討回公道?此外還有長新冠、檢測差錯造成的差別對待...。專家怕可以想到100種不同的疑問。
    專家能否對苦主說:我們只檢討醫學問題,包括病毒變種、傳播率、致病性、隔離天數、檢測準確度、接種安排、診治效能…,你的申訴屬行政問題,恐怕要等政府全面檢討時來提出?苦主和病人壓力團體實媽到你暈。
        這樣說,並非幫政府開脫,更非幫林鄭甩身。坦白說,林鄭唔係幾好彩:圍封咗2年幾,尤其係2022年上半年的黑暗時代。如果唔係年中落台,捱多幾個月,內地12.8起全面鬆綁,香港照跟,佢也就可以借勢甩身,坊間冇憎得佢咁交關。反之,李家超好命水,7月起先孭,捱咗5個月就咁啱內地放,香港順勢甩身。同人唔同命,冇得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