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251110一夜1號波25°C 65%:日本女揆點收科?

    近年颱風奇多,年前似乎試過12月過境,氣候看來的確有變。但動得了我們這個鋼筋森林?
    動不動就抬上頁頂、語帶警惕,“氣候變化”是否已上升為宗教?那位瑞典少女是今天的‘聖女貞德’?
    *女日揆拒絕撤回‘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論,據說召來我駐大阪總領事的“斬首”語。
    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總領事是我駐日僅次於大使的第二號人物。若確曾如此說,這場風波只怕不易收科。
    因為,女揆自己說,我國主席在APEC峰會與她的交談“超認真”,英文謂之deadly serious.若此,我們對女揆同樣認真的~‘台日共同體’論,怕不會輕易罷休。
    這場外交‘風波’與我們香港此刻高掛的“鳳凰”‘風波’,不可同日而語。
    *我睇刑偵日劇多,感覺上,本港近年破案相當有效,刑事案通常一兩日就抓到人。
    但多日前斬傷3名緝毒關員的男子,似乎還未落網。
    此案關乎執法的威嚴,但暫只抓到協助疑兇逃亡的從犯。主犯難道逃到與港在司法上不太合作的地區?
    *中美峰會的協定,近日陸續落實。繼出口稀土、買入大豆、暫停港口加費,最新的是收緊對美及其南鄰墨國、北鄰加國輸出容易製毒的化學原料。西媒傳聞:美國FBI局長上週曾來華。
    希望措施有效,既解美方芬太尼之慮,也還我清白。
    但古今中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壞人通常蠱惑過好人。要防毒梟找到替代的方法。
    *至於BBC 2021年紀錄片塞特朗普食死貓,I’m not surprised。我很早就不相信全球最受崇敬的3大英語新聞王牌BBC、CNN、NYT。
    他們的報導雖本於事實,但選材措辭端靠自由派意識形態,是另類的宣傳,缺乏客觀性。
    你夠liberal的話,他們的報道正合你的思路,enjoy!
    不過,BBC搞到要拼接特朗普2段講話來‘說明’此人鼓動右派mob衝擊國會,那也實在沒想到。
    細看之下,原來這位新聞部女阿頭曾經係美國NBC(國民電視網既話事人。
    我的偏見:美國人的確比英國人‘極端’。說得好聽,美國250年來,天大地大,天地任我行,不像英倫丁點地方,人際距離近,不得不考慮到彼此的羈絆。
    一句話,最大的自由令美國人得以創新,但反過來也害死美國人。
    *一期3個月大約8x50m的秋季日劇,已看了大半。最Like佐藤浩市、妻夫木聰、澤村一樹的《皇室家族》。講的不是日本皇室,而是說大企業家佐藤玩馬,名下的賽馬以“皇家xx”為名。此人痴迷,但相馬欠眼光,個性冷漠,與人不合,逢賽必敗。直到碰上對馬毫無認識的會計師妻夫木聰,幫他打理名下的馬…,創出奇蹟。
    此劇的吸引力有2:1.秉持日人對專業的忠誠,講賽馬很專業(以我這個layman看),愛馬的港人不妨一看;2對一般觀眾來說,此劇感人的是講家庭倫理。佐藤與妻兒不合,私生子也不認他,但痛苦中有溫馨...
    日人對專業的細緻執著,與我們中國人的‘差不多先生’作風相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