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251122六21°C 58%:烏克蘭的悲劇

    應該是入冬了。周三、四低溫2天後雖然回暖,但預告下週五又再降溫。
    長者怕冷,一旦感冒,最怕變肺炎,而肺炎是不少長者最後的歸宿。
    今年年初感冒了一個月,累人累己。日前降溫那兩天,一度傷風,幸虧有成藥頂住。這個冬天要打醒精神。
    今午路經行人天橋。平日慣常飄來的翁婆世代英文歌,改成前蘇聯的“喀秋莎”。演出的還是長者,但怕不是本地人矣。
    全運昨完滿落幕。今晨渡海泳,港媒一直只說何詩蓓得第二,要到傍晚才說是全運的馬拉松泳冠軍。難怪!
    接著這周,除了中方續‘抗’日,世界還有2樣大事:
    週四是美國人全年僅次於聖誕的大節Thanksgiving(感恩)。白宮主人要在切火雞前,放下兩塊心頭大石:
    1.與華簽訂稀土輸美協議,確保美國來年供應無憂。
    2.要烏克蘭接納俄統一直要求,而家終獲白宮接納的“兩放棄”停戰條件:a.放棄俄已佔領的烏東俄裔聚居區;b.放棄加入北約。
    換言之,美統默認此前以烏克蘭損失較少的條件遊說俄統無效,烏、美唯有認輸來換取和平,俄統獨贏。
    烏方俾人打,最後只能割地求和,無疑很慘。但除了俄強烏弱,同樣重要的是:烏克蘭與俄羅斯邊界長,地平無險可守,作為俄羅斯文化的源頭,被俄羅斯視為禁戀。但反過來也因此,國內反俄派vs親俄派彼此不容,加上管治不靖(日前總統的舊交利用關係斂財上億,涉案者包括軍方、國安高層),經濟唯農業,是東歐最窮的國家。
    這多少注定:烏克蘭惹上俄羅斯這個強悍的民族就死定。
    但不巧的是:烏克蘭現政府親歐反俄,硬要加入北約,借北約來拒俄,正中俄羅斯的大忌。反過來,俄羅斯又偏偏由半個世紀以來最強悍的武夫當國,不容烏克蘭在門口吠它。
    西歐各國雖然反俄,但幫烏克蘭只敢出槍,不敢出人,一怕上身,再來一次世界大戰,二也沒有這個軍力。烏克蘭與俄羅斯單對單,註定捱打。
    能夠為烏克蘭找到一個損失較少的安排嗎?我想不到。

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251119三夜16°C 37%:特朗普連中俄都說服,點到你唔服?

下文上博之前,傳來隊中有2屆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的港男花劍隊全運奪金!恭喜!
同時:荷蘭擱置對中資在荷子公司安世的接管,但中方說還不夠(翌晨後補:251120MP<荷蘭暫停凍結安世 但(中資母公司)聞泰未復控制權 華促撤企業法庭裁決>。。
中方是對的,荷蘭要徹底撒手才行!
但我沒想到:昨晚港男足亞洲盃外圍賽會輸給新加坡出局。我還以為星洲地小人少運動弱,是港隊少有可以食住的弱旅。
後來看到一幅賽情照片,看來東亞最富的星洲,引來不少外援。
此外近日的全運港隊成績,大都不出意外。
中日角力短期內難望舒緩。希望雙方的國民激情之餘,動口不動手,尊重對方僑民的人身,避免生成悲劇。幸甚!
幾可預見的事無謂多費唇舌,以下改講沒有那樣明顯,可以學點東西的事。
我最沒想到的是:中、俄手握否決權的UN安理會,會讓強烈親以色列的特朗普版加沙和平方案過關。難道中、俄到此階段覺得,巴勒斯坦人撐無可撐,加沙由UN維和已是最好的保障。若此,中、俄會否派兵參與?
博主講過:以色列這個極右政府太兇狠,但我們從旁看又覺得無奈。巴人實在太弱,幾百年來看不出有任何成就,只剩一口氣,怎可能頂得住以色列這個人均可能是世界最強的民族?
巴人連同源的阿拉伯人都不撐,只靠西方的好人代為吶喊。但後者同樣良知多過才智。
若此,只好無奈地恭喜特朗普:你離和平獎又近了一步。現在離明年頒獎還有11個月,你還有時間在俄烏戰事上說服最tough的俄統。成功的話,且看大左的挪威頒獎機構還有什麼理由來拒你於門外。

251118二午夜15°C 61°:無硝煙的抗戰要打3個月?

    眼前這場無硝煙的抗日戰爭2.0,看來會盡用14億人的購買力,讓經濟疲弱的日本嚐嚐自種的苦果。若此,會持續到春節。但今年閏六月,來年要陽曆2月中才年初一。由現在算起,頭尾三個月。
    短期內,只怕雙方都難以息兵。
    日方女揆剛上任,性格硬,信念強(原來這位女生30出頭初任議員時,就曾在國會質問當時的左派首相村山富市,為何要為二戰期間的侵略道歉),姿態高,民望處於蜜月期(手握近七成民意,擁躉相信主要是年輕人),不輕易退縮。
    中方則要緊守底線,殺雞儆猴,否則隨時會被反華陣營踩入紅線蠶食,逼使其用強。但在此階段,中方看來想主打經濟民生,用強非所願,外界眼中的‘耀武’純屬pre-empt。
    最後如何收科,you bet.總之,即將到來的這個holiday season,會很不平靜。
    為了施加最大的壓力,讓日方此後不敢再越雷池半步,經貿以外,其他軟手段,中方看來也不會放過。例如:說也巧,中日學者日前在福建研討琉球亦即沖繩問題。
    琉球是日本南邊大島九州與台灣之間的一批島嶼(其中的‘尖閣 Senkaku’諸島就是中國的釣魚島列嶼),今屬日本沖繩縣。古稱琉球國,千年來是中國的藩屬即保護國,唯中華文化是瞻。但17世紀被日人入侵,繼於19世紀後期日本明治維新後,被其兼併,至今大約150年,相當於香港回歸前的英治歲月。
    琉球居民已基本同化於日本。但有個別人忘不了琉球原籍、與中華的文化淵源,與日本本土/内地有隔閡。
    使問題更複雜的是:琉球/沖繩由於位於日本最南端,二戰期間成為日本防衛本土的前哨,1945年春被美軍強攻,是太平洋戰爭最慘烈的一仗。美軍死傷過萬,沖繩居民更以萬計。
沖繩島失陷後,島上殘餘的日軍與島民更遵從軍國主義的指示,向天皇‘盡忠’:軍人在山洞裡吞槍自爆,平民集體跳崖。這樣死了多少人,我沒有看到史書說,但不會少過一千。
    因此,這令一些琉球人覺得,自己只是為日本‘內地’人擋槍的炮灰。
    令問題更複雜的是:1945年日本投降後,琉球/沖繩由於戰略地位,被美軍用作基地,不還給日本。整個群島被美軍‘殖民’統治了27年,才因為日本長期爭取,在1972年5月15日還給日本。因此,一些琉球人覺得自己只是日本的二等公民、繼子、棄嬰。
    不只此,美軍統治琉球/沖繩那27年,不時有官兵醉酒打人、性侵甚至殺人。但在美國軍管下,琉球警察管不了,相當於治外法權。不少琉球人由此恨死美軍以至美國人。故直至今日,沖繩見於國際版,通常都是抗議美軍犯事、要求撤走基地
    交代過以上的背景,就可以進入正題。說也巧,日前剛播完的5x45m秋季日劇“1972渚(zhǔ,水中小塊陸地)之螢火”就是講1972年春,美軍將沖繩交還給日本前一個月的連串重大刑事案,包括搶劫百萬美元現鈔、殺人。
    片尾說,情節純屬虛構。但世間很多故事,都是空穴來風。此劇奇情曲折,悲傷殘酷。肯定作大,但鬧盡美國和日本本土,請三位一線男星高橋一生、小林薰、澤村一樹主演,在電視台正式播放,並非搞獨立的琉球/沖繩人或者日本激進左派的小眾製作,很難相信冇所本。 
    本劇不適合一般觀賞。但如果你對時事有興趣,又或者討厭日本、美國,很可以一看。花4個鐘學到唔少嘢!
    片名的“渚”指琉球/沖繩;1972是美軍將沖繩‘返還’(日語的歸還)日本之年;“螢火”指螢火蟲。日人大概相信螢火蟲是人死後精靈的寄託,在空中飛舞發光,象徵自由與快樂。但可能主要指好人,壞人死後不一定化作螢火蟲。


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

251116日夜23°C 79%:冇法律唔得,但信嗮就死

    中方的怒氣如火山爆發,說到底日揆自找。此階段誰來插手,都只怕揠’苗‘助長。還不如暫時擱下,講些很想講但總被擠掉的事。
    法律在文明社會不可或缺,必須做到做好。但我從根本上不相信法律神聖,因為法律程序擺到明不可能人人平等。道理很簡單,:
    1.法律要鬥智,除咗明顯不過的刑事案,通常醒目者勝。這是本質上的不平等。
    2.現實中,社會越文明,法律愈發達,但也愈複雜,愈要expertise,愈要金錢、知識、技巧來操作。有錢有知識、能力既人與基層勝訴既機會,冇可能均等。這種現實中的差距,看不出有哪個社會可以拉平。
    因此,法律intrinsically就不平等。現實中只能盡量縮小,盡量保護弱者。
    日前,有如今九旬開外出身望族的醫生幾年前為病人注射,導致死亡,裁定醫療失誤、刻意欺瞞。但1.獲醫生證明失智,無法自辯;2.日常行動要人攙扶,無法監禁,最終得以負罪walk out.
    被告健康狀況的診斷可信經法庭認可。如今的結果或無可奈何。法官說,受害人如果不服,可以告民事賠償。
    但告民事基本上係一種賭博:可能投資一百幾十萬博一二千萬。成數視乎1案情;2.訟方與辯方的財力和揀律師的眼光,後者很視乎社會關係。
    此案縱使刑事上已判辯方輸,但民事法庭是否那樣幫苦主?再說,被告據說出身山頂級的富家。若此,真要打官司,大概也不會騰鷄,更不會入肉。
    我其實不是想講上面這個case。我真正討厭的法律問題是涉及巨款的案子。
    有內地女子在英國累計騙了大約200億元人民幣。苦主相信主要是內地人。日前宣判:監禁~11年。
    $200億/11年~$18億/年,即每坐1年抵18億,每日過百萬。這對苦主公平?
    當然,每種罪行都有法定的最高刑期。11年大概是英國文明法律針對騙案的最高刑期。但犯罪的形式不斷地變,範圍愈來愈大,程度愈來愈重,十年前寫的法律現在可能顯得很可笑。
    上述被告看照片不過50上下,坐完11年x7折(放週六、日加公眾假期)~7.7年,重大把世界。
    這種法治豈不是鼓勵人‘博大’?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251115六夜23°C 75%:日揆率性,中國奉陪到底

    女日揆的涉台適用“集體防衛權”論引火焚身。
    對岸邊由官號政論爆粗以表其怒,邊宣佈面向日本的黃海射擊演練、勸國人近期免赴日。
    看經貿霸王特朗普為了大豆輸華放下身段就可知,14億人最令人敬畏的不是核武航母,而是購買力。下一步怕會對日本輸華的農產、水產甚至文化產品(有限韓令在先)開刀。你既然與台灣同道,去賣給2,300萬人好了!
    但這位日揆生性豪邁,後生時揸電單車、玩重金屬,如今熱衷‘右進’。下一步要修憲,撤銷“核武3不”的“運入”項,讓美國的核航母和核潛艇常駐。若此,與中方一時間難收科。
    要等民意軟化,逼她求和。到時或拜託她最崇敬的美統,代為向他的中國‘老友’略進美言,平息這場來自中國的八級颶風。
    我本來有其他新聞想講,但寫到這裏都忘了。繼續講日本吧。
    日本最近有2種狀況不利旅遊:
1.東京爆流感。如果你真的要去,最好先打疫苗。
旅途生病很痛苦。好多年前,我試過聖誕期間,在東京五反田Gotanda站的民宿發燒。要頂住零度天氣四出搵藥房。當時冇手機、Google,指住自己,用普通話對藥房老闆/夥計話:“感冒ganmao”(不用粵語發音,因為覺得‘國語’或者比較像日文漢字的發音。)果然,藥房老闆/夥計複述話“kummo”,給了我一盒藥。躲在民宿房間裏,吃了兩天,總算能及時上機回港。萬一要去醫院,手尾就長。
2.但日本今年真正怪的是:熊肆虐!以前去日本,人煙不多處也常見漢字的“熊出沒”告示,知道日語“熊“讀kuma。但從未覺得real,更莫說危險(不過,我冇入山。京都的嵐山係景點,唔算行山)。但今年以來,至今有13人死於熊襲,傷者過百。原因據說是:熊日常維生的樹上果子今年失收,闖入居民點覓食。
3.但當局奇有耐性。“熊來了”在港見報已幾個月,如今才派軍人帶槍巡山,日前才首見殺熊的新聞照片。
    反應慢、特別有耐心看來是日人的習性。當然,還加上日人愛生態。因而像八十年前蔣介石的抗日名言:
    (與熊的)“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人的)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251114五夜 23°C 72%:‘黑’千億美方無據 掠安世荷方蠻幹

    👍👍👍:日前因為返回艙被太空碎片撞擊,延遲返回地球的神州20號3名太空人,今改乘神州21號的返回艙順利回家,健康良好。
    記憶中,中國航天從未出過危及人員的故障、意外。安全系數可說全球最高。
    Alas!今日,中國遊客在印尼峇里島所乘的汽車撞樹,5死8傷。傷亡之重此前未見。
    國人外遊的事故似乎愈來愈多。但不可能中國人在外愈來愈唔好彩。難道是外遊時的行為,例如率性、愛po、忽視當地的地形、氣候、風習?
    持有港身份的‘巨騙’CZ,據說5年前在網上被盜過千枚bitcoin,今市值過千億¥。
    新聞起初說盗幣的是“國級”黑客。我以為是說,黑客破解密碼的能耐屬國家級,相當於說運動員屬奧運級。
    如今方知,“國級”指政府行為:黑客奉美方指示出手,成事後,得物交給“FBI”。
    放料者若非100%確定,最多是說“美國方面”、“美方機構”…,怎敢指名道姓?
    但FBI未否認,而且局長周前訪華,來去都不公佈。表面上是與中方落實嚴控芬太尼前體(~原料)的出口。如今看來,恐怕也涉及上述的千億失金。
    但這位巨騙既然主要向東亞人下手,賬戶裏的資產來自美國的應不多,華盛頓憑何理由扣押?
    另一樁我不敢說看懂的大事是:Nexperia安世半導體公司。我的理解是:
    1.安世本屬荷蘭企業。
    2.被中資買下,變成中資在荷蘭的子公司。
    3.成為中資後,半導體生成最後階段的封裝,在中國進行。
    4.荷蘭政府由此認定:中資收購安世,目的是將工藝搬去中國,掏空荷蘭的技術。因此,月前突然接管荷蘭境內的安世,
禁止安世的中國籍CEO履行職務,亦即逼安世與中資脫鉤。
    這當然是亂來。說到底,安世若關乎荷蘭的國安,當初中資來收購,就應該制止!
    再說,安世歸屬中資後,產品照舊賣給歐洲客戶,並非專門為中國生產。
    因此,中資的安世被荷蘭‘充公’後,中方也禁止安世在中國封裝的半導體出口,以致歐洲的福士等車企冇parts。急需安世產品的歐洲車企面臨‘斷糧’,不得不在中荷deadlock之間另謀‘創意安排’,以解燃眉之急。
    我胡猜:解鈴還需繫鈴人,責在荷蘭,最終要back off,只不過要給政客下台階。
    有說荷蘭這次突襲中國,因為大選。如今歐美的progressive派要靠反華來抗衡右派。右派並非不反華,但他們更關心身邊的實際,尤其是非法移民、社會秩序。進步派執著於意識形態/原則,遠比右派難轉軚。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251112三夜 22°C 63%:西方主動獻身,造就中方主導稀土

    拒捕斬傷3緝毒關員的刀手今上午在元朗被捕。本博日前提到過,特此交代。
    明報的大馬華裔東主離世,享壽95。畢生積極發揚華文文化。
    全運游泳進入直路。港媒聚焦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得金的河北小將于子迪,因為只有13歲,前頭至少還有10年。但我更驚訝男子400自金牌爆出18歲的山東隊張展碩,把巴奧金主潘展樂擠落第5。是潘失準還是中國人才太多?
    今天港泳后何詩蓓出場,我反而懶理,因為無驚喜。
    至於小妹子,大家都愛她的真性情,我也不例外。但感覺上,恐怕要另覓跑道。
    至於港隊,說來也巧,除了國人擅長的2種小球,最拿手的大都是中華主流較少觸及的項目,且多少與早期的150年歷史有關。但也正因此,港人可以為國家擴大在國際體壇上的參與,作出貢獻。
    此刻,美國眾院大概已接近批准撥款,終止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果真,則這次的停擺在45日-50日之間。
    參院日前以60 vs 40票過關,拜民主黨放生。民主黨作為左派,說到底對民生無法太狠心。
    有回來探親的友人擔心這兩天回不了美。我說笑,Trump王已下令空管員復工,誰敢違抗,就學他的先師Reagan當年:一律炒魷。
    但友人在美生活,當然比我知美,說:抄嗮搵邊個做呀?
    的確,我唔明的是,Reagan當年抄嗮全國既空管員,臨急邊度搵人頂替?是否靠加拿大客卿?但如今加拿大人恨死阿Trump,怕寧死不從。
    今天偶然看到一則月來令我最驚異的新聞/評論<德媒Die Welt(世界報):要不是中國把所有髒活累活全給幹了,歐洲今天也不會這麼慘〉。此前沒看過此“超越新聞網,不知其來路,留待網友評說。
    博主明晨要早起,不想搞得太累。這裏試最簡單地概括Die Welt就中國為何會‘壟斷’稀土的’自省‘:
1.中國人既天才又殘酷’
2.西方20-30年前為了降低成本、少幹髒活(指採礦煉礦勞累污染),主動教中國生產稀土,交由中國代勞。
3.中國是規劃型國家,長期思考、系統投資、承擔西方的髒活,終於修成正果。
    Die Welt說:過程中,中國並沒有欺騙西方。是西方自己不幹,送機會給別人。

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251110一夜1號波25°C 65%:日本女揆點收科?

    近年颱風奇多,年前似乎試過12月過境,氣候看來的確有變。但動得了我們這個鋼筋森林?
    動不動就抬上頁頂、語帶警惕,“氣候變化”是否已上升為宗教?那位瑞典少女是今天的‘聖女貞德’?
    *女日揆拒絕撤回‘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論,據說召來我駐大阪總領事的“斬首”語。
    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總領事是我駐日僅次於大使的第二號人物。若確曾如此說,這場風波只怕不易收科。
    因為,女揆自己說,我國主席在APEC峰會與她的交談“超認真”,亦即英文deadly serious.若此,我們對女揆同樣認真的‘台日共同體’論,怕不會輕易罷休。
    這場外交‘風波’與我們香港此刻高掛的“鳳凰”‘風波’,不可同日而語。
    *我刑偵日劇睇得多,感覺上,本港近年破案相當有效,刑事案通常一兩日就捉到人。
    但多日前斬傷3名緝毒關員的男子,似乎還未落網。
    此案關乎執法的威嚴,但暫只捉到協助疑兇逃亡的從犯。主犯難道逃到與港在司法上不太合作的地區?
    *中美峰會的協定,近日陸續落實。繼出口稀土、買入大豆、暫停港口加費,最新的是收緊對美國及其南鄰墨國、北鄰加國輸出“易製毒”(官方語)的化學原料。西媒傳聞:美國FBI局長上週曾來華。
    希望措施有效,既解美方芬太尼之慮,也還我清白。
    但古今中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壞人通常蠱惑過好人。要防毒梟找到替代的方法。
    *至於BBC 2021年紀錄片塞特朗普食死貓,I’m not surprised。我很早就不相信全球最受崇敬的3大英語新聞王牌BBC、CNN、NYT。
    他們的報導雖本於事實,但選材措辭完全自由派意識形態,是另類的宣傳,很不均衡。
    你夠liberal的話,他們的報道正合你的思路,enjoy!
    不過,BBC搞到要拼接特朗普2段講話來‘說明’此人鼓動右派mob衝擊國會,那也實在沒想到。
    細看之下,原來這位新聞部女阿頭曾經係美國NBC(國民電視網既話事人。
    我的偏見:美國人的確比英國人‘極端’。但又難怪:美國250年來,天大地大,天地任我行,造就了全世界最富最強,怎不像英倫丁點地方,人際距離近,不得不考慮到彼此的羈絆?
    一句話,最大的自由令美國人得以創新,但反過來也害死美國人。
    *一期3個月大約8x50m的秋季日劇,已看了大半。最Like佐藤浩市、妻夫木聰、澤村一樹的《皇室家族》。並非講日本皇室,而是說大企業家佐藤養馬,名下的賽馬以“皇家xx”為名。此人痴迷,但相馬欠眼光,個性冷漠,與人不合,逢賽必敗。直到碰上對馬毫無認識的會計師妻夫木聰,幫他打理名下的馬…,創出奇蹟。
    此劇的賣點有2:1.秉持日人對專業的忠誠,講賽馬很專業(以我這個layman看),愛馬的港人不妨一看;2.對一般觀眾來說,講家庭倫理很感人。佐藤與妻兒不合,私生子也不認他,紅顏知己又英年早逝,但痛苦中有溫馨...
    日人對工藝執著的匠人精神,與我們中國人的‘差不多先生’作風剛好相反。 

2025年11月9日 星期日

251109日夜全運開幕26°C 66%:‘歐洲議會‘演說純屬錯覺

    連日為了一種題材,整理一本多年來看過最爛的英文書譯本。但網上只有影像版(就像影印稿),頁面上的文字無法編輯,整理特費勁。
    但花了幾天工夫也有得著:這位牛津Professor寫此書,看來是想紓解歐美70年代以來左風當道,愈颳愈左,以致如今輪激起右派‘反擊左傾翻案風’。
    物極必反的經典力學第三定律,就誕生在這家牛津門牆。
    但世界頭牌大學的教授竟然可以有此水準,令我大開眼界。幸虧我太水,即便現在只有二十出頭,也不可能申請入讀,否則受教於這種大師實揼心揼肺。
    今天全運會開幕。國家主席親臨廣州主持揭幕,開幕禮的表演由《無間道》導演劉偉強總監製,劉德華壓軸唱《中國人》。
    今午,港將李思穎在隊友全力護航下,成功衛冕女子單車公路賽冠軍。恭喜!祝明天的場地賽事好運!
    脫博多日,話題多到記不得,只能想到什麼就講什麼。
    這兩天最激的話題,是台灣女‘副統’獲邀登上歐洲議會的講壇發表演說。內容不用說是:1.強調綠台對西方的重要性;2.鼓勵西方與綠台加強關係。雖然沒有直接反陸走獨,但心照不宣。
    但世界愈來愈複雜。我作為通常瞄一眼標題就算的laymen,對於很多重大的話題,要麽看不懂,要麽被騙。
    這宗歐盟friend台的新聞亦然。由於事關重大,我打醒精神看下去方多少明白:
    這位台語&美式英文雙母語的女副統雖然在歐盟議會的場地演講,但並非獲歐盟議會邀請,而是一個自組的西方議員團體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透過成員裏的歐盟議員身份,向歐盟議會租借會議室舉辦的聚會,並非歐盟議會的活動。
    但政治上,歐盟議會借出場地給與中國對抗的政治實體領袖‘表演’,中方孰不可忍。
    IPAC是西方議會裏最反華的議員合組的團體。所有活動都是針對中國的,故與綠台最傾得埋。
    這次西方反華政客&綠台攜手的演出,客觀上是幾年來最成功的。但純屬心理上,對綠台抗陸並無實質
意義。
    與此針鋒相對,就這兩天,陸方高調show軍力: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3個月後,由國家主席主持入列。我Google何謂“入列”,看來就是歸隊,亦即福建艦正式成為戰力,可隨時上陣,不再是試航。
    但航母上的艦載機何謂電磁彈射升空,我也不甚了了,只能信其先進過傳統的蒸汽彈射。
    新聞說,我國的電磁彈射用直流電,先進過美國福特艦彈射的交流電,我就更冇頭緒。
    不過,福建艦的戰力肯定早就超出攻台所需,實際的對手是美國,而不是自己同胞。綠台拼命想買美國武器,也純屬精神需要。大陸真要來攻,綠台哪裏頂得住?
    最後一件台灣事:今天竟然在網上見到昔日的鄉土作家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莎喲娜拉.再見》),年逾90,登台演說,創作不輟👍。祝他老人家好!👏👏👏
    1970年代中後期,台灣敢碰政治的文化人開始分化。左的愈左,甚至與文革的陸看齊。但這也就alienate了島內的絕大多數人。右的走獨,而且如同左派,走向極端。後來右派勝出,多少反映了1945-80年蔣介石治台的缺失+大陸1957-76年赤貧加反覆的動盪+1895-1945年日本殖民統治的記憶。
    現只望獨派自己走上不歸路。
    最後,美國政府停擺已40天,有史以來最長。敵對兩黨似乎正努力講數,但又沒有那樣容易妥協,特朗普看似無意罷休。
    但美國的航空若真的停飛,不只美國,天下都大亂。Trump王真的“寧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251104二夜23°C 68%:我們怎可能答應‘非攻’

    初生兒腦癱案拖了十幾年,政府終於介入。
    以往英式政府的習慣,專業問題由行業自決。但行業自保係慣性。一律如此做,結果就是行業大嗮,小民即便有冤也無處訴。所以,乜乜 ‘師’永遠是對的,一般人以為自己吃虧,係因為唔明專業的運作也…
    希望這次醫學界的案例,其他各種師也引以為戒。
    *原來美國今天地(州=省,市)選。但我猜,不太可能反映特朗普執政9.5個月的民意。
    特朗普主打外務(經貿+地區衝突),涉及州市的政策主要是趕II+削福利。因此而受打擊最恨他的,主要是東西兩岸的大城市:紐約、洛杉磯、三藩市…。這些州市本來就是民主黨左派的地盤,共和黨誰上都輸。紐約市這次即便破天荒讓社會主義者主政,也只是起鬨,成不了大器。特朗普的對策是用削撥款來卡它。
    反之,美國中部絕大多數州市少II和很窮的人(反過來,大富也少),慣性保守。
    當然,真有4,000多萬人領不到類似香港的‘綜援’,又的確幾慘。但我估,這類民主遊戲絕對唔敢玩死人。且看特朗普和民主黨邊個先跪低啦!
    政府冇錢出糧也是同樣的遊戲。咬得住牙關者勝。
    我唔敢買特朗普贏,但也唔係好信佢會輸。此人心狠!反過來,民主黨,尤其係其中的progressive wing,幾十年來一味好心放任,無所作為,也著實令中產和常人感到fed up,累死整個社會。
    如今只不過輪到極右來‘矯枉過正’。報應!
    *說回我們中國人關心的:特朗普見過我們主席後說:
    我們在他任內不會攻台。真要打的話,我們也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言下之意,我們知道美方會如何反應,心存顧忌,不敢如此這般。
    再推算下去:兩岸不打不獨,中美雙方心照不宣。
    但不怕說,我不相信我們真會答應他:任內‘非攻’(借用《墨子語)。
    即便真的非攻,那也是我們視乎陸vs台形勢,自行作出的決定,並非以美/特為依歸。
    特朗普2029.1任滿;中國主席2028.3任滿。換言之,中國若到時換人,特朗普與中國下任領導人還有將近一年的overlap。
    而看特朗普的神情言行,他是真的喜歡、佩服我國主席,並非政客的做派。
    他昨日上電視,對中俄領導人的定性是:聰明+強勢。
    這其實也正是他對自己的評價。換言之,他對中俄領導人是英雄識英雄,同類彼此器重。
    此人極其自負、elitist,看不起他認為平庸懦弱冇料冇威勢的人,尤其像民主黨拜登這類。
    所以,他早期做TV節目,以粗暴吆喝年輕下屬“You're fired!”為標榜,是本於真性情。

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251103一深夜23°C 67%:北美棒球決戰冤家路窄

    本地基孔肯雅熱來到第三宗,更與前兩宗的地點不同。
    不怕說,我不再敢否定,帶菌蚊不會在本地傳開。居所附近多草木的話,宜做足防禦。
    港若12月和1月=冬,2月過渡,3月回春,頭尾有4個月,趁早打流感針為上。
    *即日的政治大事,無疑是奧運金牌女將參選立會旅遊界。
    這位大妹妹不但可愛,更不惜放棄西方護照。記得她早期就上京修讀碩士,多少可見她‘情’歸何處。否則,大可以回入籍國研修。
    我賭她成數爆燈。
    *‘民生’(對我來說是民生而非政治)大事則是:週三起,羅湖、皇崗、福田等繁忙口岸增設面容(普通話俗稱刷臉)過境通道。
    誠然原則上,到時即便冇帶回鄉證亦可北上。但多少有點風險。萬一容貌辨識失準(say 1/100,000的可能),又或容貌與他人混淆,都可能被吊起(當然你可以說,還有指紋可區分)。再說,北上消費、搭公交…大都要出示身份證明。不帶回鄉證闖關,除非你在上面有家、親友,過關就入屋。
    *今日MP頭條所述,的確有的離譜。有興趣的話請上MP看。
    我反而想講MP相信很少港人會看的體育版頭條。標題很長,請自行click,我只簡述這宗美國4大球賽裡最能代表美國文化的年度決戰:
    美國第二大城LA洛杉磯的Dodge道奇棒球隊,昨天在七場四勝的美加甲組職棒聯盟MLB(Major League Baseball)年度第七場決死戰中,打到最後幾秒鐘,才以1分險勝加拿大第一大城Toronto多倫多的Blue Bird藍鳥隊,保住去年的北美總冠軍寶座,亦即兩連霸。
    而且,今年的北美決賽遠遠超出體育競技的範疇,肩負著美vs加兩國,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加拿大3,500萬人的國族尊嚴。
    原來,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宮後,把加拿大當作美國第51州,語氣輕蔑,加國人大怒。再加上特朗普大加關稅,加拿大奮起維權,北美風雲突變。
    最新的發展是:Toronto所在的加拿大第一大省安大略Ontario顯然不Like特大王,自製電視廣告,選在北美美式足球聯盟AFL的Superbowl年度決賽時,同時對美、加兩國播放,暗示這位美國大右派有違其先師Ronald Reagan列根總統的教誨。特朗普大怒,拒絕與加拿大談關稅,要其硬吞美國的這劑苦藥。加拿大總理出面道歉都無果。
    不用說,在這種氣氛下,加拿大人很想多倫多打敗洛杉磯,從美國手裏奪得北美總冠軍,出番啖氣。點知咁啱咁橋,美國不但保住獎盃,而且是在7場合計的最後1分鐘壓倒加拿大。你話,呢口氣點吞得落?難道,God真的是站在霸王那邊,幫他欺負弱小?
    反之,你可以想象:特朗普得悉LA在最後1分鐘反勝加拿大,幫美國保住盟主地位那一刻,恐怕會高舉雙手,上下襬動,大叫We are the greatest! Don’t tread on us! We’ll make you pay!
    晚了,明天要早起,就此打住。
最後:
    1.MP這篇體育頭條寫得100%專業。所有的棒球名詞、術語看不出外行痕跡,而且文句順暢。但港人不懂棒球。即便內地人,除非移居北美變成棒球迷,否則也寫唔出咁內行既文字。哪位高手的文筆?
    我80年代在紐約有一個台灣同事F,totally immersed(沉浸)入美國大眾文化,當時就連MLB的統計數據都背得出。像他就寫得出。
    難道MP是請最新的AI module寫的?
2.LA最後關頭反勝Toronto,唔係靠美國球員,而是日本投手pitcher山本由伸(注意:唔係名氣大得多的同隊日籍擊球王大谷翔平!)接連振走幾個最後一局上陣的Toronto擊球手batter,保住最後的1分優勢。
    所以,特朗普似乎真係冥冥中有上天保佑。他幾天前訪日,覲見日皇說:日本的棒球手真係勁!言下之意,我們美國的球員都甘拜下風。這當然是恭維,但再合時也沒有了!
    加拿大撞正剋星,要祈求上天,睇幾時翻本。現階段怕只能臥薪嘗膽。

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251102日夜25°C 68%:稀土贏在社會主義

    全運傳火炬日,碰上一宗致命的工傷,掃興。週日是否一支公搏殺,冇同事照應?
    *英國行進中的火車有人隨機斬人,亦屬罕見。11人傷,其中2人危殆。2疑兇被捕,據說無關恐襲。但2人聯手,應非精神異常。此外又為何選火車,睇死難以營救?
    *新聞說,中方今後3年年購2,500萬噸美國大豆。
    單位是萬噸,14億人的購買力難以想象。無怪中方一度停購,美農嗌救命,特朗普不得不出手。
    試想這2,500萬噸要多少空間來存放。賣不出去爛在倉庫裏,安全地銷燬怕都要億計的美元。
    *有趣的是:俄羅斯說,中方買美國大豆,不影響俄羅斯對華的出口。因為:
    美國輸華的是改基因(GM,genetically modified)大豆,給牲畜吃,量大便宜。
    俄羅斯輸華的是非改基因大豆,給人吃,量小價高。
    我們在港吃的豆品,原料來自俄羅斯?
    *新聞裏不時有重大的科技發展,內地更經常報喜
    但港人商人性格已定型,對科技只玩產品唔研發,唔理科學話題(我睇科學唯幫襯台媒,尤其係IT)。但內媒寫科技像寫論文,我看不懂。再說,有時候懷疑搶住報喜,會否十畫一撇就講定先,故此瞄過就算,不上博。
    但今天的一宗,值得一提:
    MP中國版頭條:發電<燃料鈾改釷夠用千年 裂變無須水冷卻>(我簡化了標題,希望多一些人看得懂)
    以我此刻的理解:
1. 鈾uranium(化學符號U)發電用。但中國少,70%靠進口。
2. 中國多釷thorium(化學符號Th,原子序數90)礦,夠用千年。
3. 最新發現:用中子neutron撞擊釷,可以將釷轉化為發電用的鈾233(233是化學同位素的‘質量’=中子數+質子數)。
    一句話:只要開採釷,轉化為鈾,就長期有燃料發電,無須外購鈾,唔怕被人吊起。
    這段新聞的其餘部分我看不懂。只能說到這裏。
    但這麽好的事,我至少還要搞懂一個關鍵,才敢相信:
    用中子撞擊釷轉化為鈾的效率如何?工業規模的運作成本與進口鈾相比,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安全性如何?生成的鈾可否儲存以備用,還是說,立即要用來發電,否則就會自行裂變?
    我絕對希望成功,以免被外國用鈾卡脖子。但聽來太好的事,最怕是實驗室做得出來,工業化不符合成本或不安全。
    *最後,我試估一下稀土為何中國贏嗮、西方仆
    一句話:社會主義拗贏資本主義
    唔係講笑,係認真架!
    理由好簡單:
    20幾年前,歐美有稀土工業,但後來放棄,讓嗮俾中國,因為:
1. 利潤微,其他行業回報更多。資本主義以私營為主,底線係逐利,利潤最高者勝,冇利者不為!
2. 環保壓倒一切,嫌稀土污染。西歐左派當道,任何郁親環境的發展,一概否決!
    中國相反:獨立自主、不被人卡脖子的國安壓倒一切。社會主義不以眼前的利潤為依歸。睇準稀土,集全國的財力、智力、人力攻堅,採礦、提煉、開發產品一條龍。成本可能很高,但最終練成獨門秘笈,西方被吊起。
    至於環保,中國冇西歐咁絕對。唔係唔理,而係國安相對更迫切,由中央制訂政策來求取平衡。
    Period.

251101六午夜25°C 67%:What's so funny?

今晚看書搞晚了,希望一句起兩句止。
    現在娛樂版除咗慣性炒藝人的色相(女例牌凸三點,男則伺機show腹肌),也愛講藝人的愛(戀)、生(生育、生活)、老(例牌突出藝人日增的年歲,登陸晉柒不再是顧忌,甚至是一種地位)、病(抱恙的藝人何其多)、死(訃聞似乎不比病訊少)。
    呢兩日更撞邪:幾乎連日有藝人離世。其中一位留院期間得聞相熟的同行離世,剛發訊致哀,不料3日後輪到自己。台灣則接連有中年的藝人病逝。
    記憶中,十幾年前的娛樂八卦沒有這樣多的生老病死。是娛樂圈的性質變了?
 
    *本港昨爆出第二宗本地基孔肯雅熱,懷疑與第一宗本地案同源。難道真的會係本港傳開?
    我還是不太相信。但我猜錯也不稀奇,說到底純屬直覺的推理,並無科學佐證。
 
    *79歲的美統精力驚人,與我們主席在韓國釜山一談完,就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回佛州的家,一落機就為Halloween祝節。
    美統選在機場與我國開峰會,原來是省卻來回機場的時間,“只爭朝夕”。
    但我們的主席也不差。70開外的年紀,這兩天除了開APEC大會發言,還逐一與日、加、泰、韓的政府首腦會談。
    驟眼看,與對方談得來的程度漸增是:日、加、泰、韓。
隨當局偏綠的台媒說,日前與美統挽手臂狀如情侶的女日揆,對中國主席表示關注台灣的‘well-beings’,相當於日人所謂“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
    而且,這位日揆在APEC峰會期間,與代表深綠領袖與會的台灣代表會面20分鐘。
    若此,中日關係短期內仍然stalemate
 
    過去24小時的熱門話題可信是:美統在峰會期間向我國主席出示的一張卡片有何乾坤,為何中國主席會笑到睜不開眼?

美媒引述一位前任白宮級別的高官,認為可能是幕僚為總統寫的notes/punch line…
    但以我的偏見,這位美國人地位雖高,腦筋似乎不太對稱。

看照片,美統隔著一張相當寬的長桌向我們主席出示,紙片與主席相隔怕有1米。你覺得我們的主席真的一眼就看清楚上面的英文?而且內容so funny,難道幕僚給總統寫的是gag?

 我猜:美統出示的卡片,上面不是文字而是圖片/影像,是借搞笑來擦鞋的AI生成圖像。例如:美統像拿破崙(一世)那樣,雙手舉起皇冠為自己加冕。我當仁不讓,你國會(立法)/法院(司法)不甩,我又何須甩你?
    又或者:美統自己戴上的不是皇冠,而是自製的和平獎。
    午夜了,good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