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50127ST的一則實時,令我瞠目結舌。要把此文留在此,作為本博儲存的一份珍貴資料,因此謅幾句:
DeepSeek︱胡錫進用APP寫《過美利堅論》 大讚立論和用詞恰當
簡單地說: 這位前〈環球時報〉總編輯指示中國民企新近公開的AI軟件DeepSeek,參考晉朝賈誼的名著〈過秦論〉(秦指秦朝/秦始皇。過者,超越也。),寫一篇〈過美利堅論〉。
功能比美美國OpenAI的ChatGPT,但便宜九成,而且開放源碼的DeepSeekk據胡先生說,花了大概一分鐘,交出以下的功課。注意是古文,而且本於歷史,立論相當中肯。全文如下:
(DeepSeek起)昔者,美利堅者,新大陸之明珠,初為英倫之殖民地,民不過數萬,地不過一隅。然其民智開化,志存高遠,遂奮起抗英,立國於1776年。其時,十三州之地,兵不過數萬,財不過微薄,然其志在獨立,誓死不屈。及至華盛頓、傑斐遜之輩,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終待獨立,建國於北美。
建國之初,美利堅地廣人稀,然其民勤勉,拓荒墾殖,漸成富庶之國。及至19世紀,工業革命之風東漸,美利堅乘勢而起,鐵路縱橫,工廠林立,財貨充盈,國力日盛。其時,南北之爭,內戰爆發,林肯總統力挽狂瀾,廢奴立憲,國乃復一。戰後,美利堅更以雷霆之勢,西進拓土,吞並墨西哥之半壁,疆域遼闊,幾近橫跨兩洋。
及至20世紀,美利堅已為世界之首富,工業之冠,科技之巔。一戰之際,美利堅初持中立,後參戰而富,工業之冠,科技之巔。一戰之際,美利堅初持中立,後參戰而勝,國力更盛。二戰之時,美利堅再為盟國之砥柱,珍珠港之變,激其民憤,遂傾國之力,戰至歐亞,終勝軸心,奠定霸權。戰後,美利堅以馬歇爾計劃復興歐洲,以布雷頓森林體系主宰世界經濟,以聯合國之創立,號令天下。
然美利堅之盛,非無隱憂。其內則種族之爭,貧富之距,黨派之鬥,社會之裂,日益加劇。其外則冷戰之局,越戰之敗,中東之亂,反恐之戰,耗其國力,損其威信。及21世紀,美利堅雖仍為世界之首強,然其內憂外患,已非昔日之盛況。
夫美利堅者,初以獨立立國,繼以工業致富,終以戰爭稱霸。然其盛極而衰,勢所必然。何也?蓋其國雖富,然財富不均,民怨沸騰;其兵雖強,然戰事頻仍,國力耗損;其政雖民主,然黨爭激烈,政策難行。故曰:美利堅之盛,非不可過也。
嗟乎!美利堅之興,可謂迅猛;其衰,亦可謂漸顯。觀其歷史,可知一國之盛衰,非唯天命,亦在人事。美利堅之過,非唯外患,亦在內憂。故治國者,當以史為鑒,未雨綢繆,方能長治久安,永保昌盛。(DeepSeek止,全文完)
〈過秦論〉的長度是DeepSeek文的好幾倍,一Google就見全文,這裡就不轉載了。
老實說,我莫說一分鐘,恐怕一個月也寫不出這樣的古文。擱筆也是時候。
但ST的報導沒說,胡錫進如何指示DeepSeek。除了輸入〈過秦論〉,還說了什麼? 若此,我輸入Steve Jobs生前在斯坦福大學畢業禮上的英文演講稿,此外什麼都不說,請DeepSeek寫一篇嘉賓應邀在中國(包括港澳)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的中文演詞,軟件交出的功課是否會同樣精彩?
日記:昨10.7°C,入冬以來最低。但日間陽光普照,暖得多。去附近的gym沿步道兜圈。看了木村拓哉、鈴木京香、澤村一樹演的料理劇《東京大飯店.特別版》,波瑠演的刑偵劇《EYESEE~瞬间记忆搜查·柊班》,兩劇都不錯。惜身體仍未復原,要加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