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新電視時代

信報 時事評論 2007 10 29 星期一

月前在紐約市郊待了兩個星期。坐車出入必經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總部所在的玻璃屋,少說也有十次。但市中心以該報命名的「Times Square」(時報廣場)雖然遊客必到,反而只去了一次。

記得我在紐約時,時報總部仍在時報廣場。路過時可以看到後門的送報車。二十年內,隨著市場的變遷,美國第一大報由全球地標的所在「流放」到市郊,辦公大樓也由象徵精英的古典式改為大眾口味的現代式。

同樣是傳媒,美國三大免費電視網ABC、CBS、NBC至今仍然位於曼哈頓的豪華地段。報館之所以要外遷,因為是污染行業:油墨有損健康、印刷機有噪音、送報擾人清夢、製造大量廢紙。但電視節目由進料、製作到分發都可安坐室內完成,成本不會隨收視而上升,也不會產生有害的廢料。

這樣說好像對報業不敬。但科技力量客觀上存在,人人都會趨吉避凶。業界直面之方能找到出路。網上資訊免費閱覽、存取方便,近年人們看網多過看報。面對銷量和廣告的壓力,《今日美國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美國大報紛紛強化網站、縮版裁員。

由於電子資訊較非電子資訊容易採用新科技,網絡和電視相對印刷品的優勢仍在擴大,令報刊的經營倍加困難。香港最近的發展即為明證。報紙方面,除了本報轉手後發力、財經報對手借股市谷上,更多的行家趨於下游:

一份曾長期高居銷量第二位的老行尊,創辦人退出後,在近年的就業好景中,惡性欠薪,更用員工薪酬與法庭講數。昨又傳裁員逾三十人。但看不出誰會接手;

眼見鬥了幾十年後,與行內霸主的差距愈來愈大,英文報老二最近索性改為免費財經報。篇幅不少,但版面老土,令人不忍卒讀;

一份憑著馬經,二十年前仍然很暢銷的綜合報,轉手給歌影大亨後無起色。最近在北水湧至、全民皆炒的背景下,傳聞將改為免費財經報;

梅鐸收購後,以高收入人士為對象的英文《亞洲華爾街日報》一度紆尊降貴,在中環免費派發。

濫是香港中文報業的特色。惡性虧損、待遇偏低、品味不高、濫用自由均由此而起。不算東主基於信仰、虛榮、卡位、宣傳、私怨所辦的報紙,純為滿足讀者、捍衛自由,大眾、精英、金股、愛國、反共、波馬、家居、免費的報紙各一種已足夠,比現存的少一半。而七百萬人有八種中文日報,已多元過最自由、最愛讀報的國際都會。

與報業停滯相反,電視市場繼九十年代初引入收費模式後,明年將再度提升。在新一輪的戰國時代裡,靠吃老本的霸主將面臨最大的考驗。

免費收看的無線電視(TVB)和亞洲電視(ATV)近年被收費的有線和now寬頻搶去不少市場,現在借新科技還擊,定於除夕起用數碼方式廣播。到時用一般電視機仍可收看原來的翡翠、明珠和本港、國際四個台,但如果想「睇真的」,就要準備花過萬元,換一部高清(high definition,簡稱HD)機,否則看不到亞視和無線新增的頻道。家電商亦借勢大賣HD。有雜誌中途易名,由電視機、錄播機、攝錄機講到音響設備。在恒指三萬點的財富效應下,這個聖誕新年,HD大電視將人有我有。

亞視過去四十年嘗盡無線胯下之辱,最近市場策略隨股權回歸本土,拉名嘴、谷選美、做大戲。但亞視以往多次轉手改革都未能扭轉局面,這次也只能走著瞧。

收費市場方面,與本報同一東主的now寬頻加強進逼有線。繼八月起獨家轉播從有線手裡奪得的英超賽事,上週三啟播自製的新聞台。有線失卻歐冠盃和英超後,西甲和意甲獨力難支,跳槽是早晚的事。有線現只餘新聞一個強項,必須守住,以免now獨霸市場,對觀眾予取予攜。

未見有人問,now為何選在「四」字尾的週三而非「八」字尾的週一啟播。若提早兩天,也就趕上了政治局常委誕生和港股大跌市、以及翌日恒指戲劇性地收復失地。但資訊時代似乎天天有大事,哪天啟播相差不遠。Now新聞台啟播當日,中國首次發射火箭探月,所謂「嫦娥奔月」。接著的兩天則是李柱銘被罵「漢奸」、恆指收市首次破三萬。

就上週四的報導看,以「不偏不倚 中立持平」為號召的新台仍在摸索。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剛在「十七大」上說「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港澳」,兩天後,李柱銘就藉訪美之便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希望美國總統布殊藉北京奧運之便,逼中國改善自由和人權。「民主之父」講得興起,上週四到立法會繼續發砲,指中聯辦干預本港選舉。但愛國陣營早有準備。曾鈺成帶頭還擊,指李的文章正是胡錦濤說的外部干預;曾的立會戰友王國興直指大狀是「現代吳三桂」。

中間選民會否因而不支持陳方安生入立會,令葉劉淑儀間接得利,市民議論紛紛。當日傍晚,我在now與有線之間來回轉台。Now的頭條是港人在內地的薪水逆市下降,顯示逐漸被內地人取代,二條才是李柱銘;有線則倒過來。

Now顯然顛倒了新聞的輕重。首先,「新」聞講求「新」。港人被取代的說法已講了好幾年,但批李是當天的事。更重要的是,批李涉及大是大非,是社會話題,理應做頭。

新聞的輕重有一定的客觀性。決定新聞片播出先後和長度的是事件的輕重,與處理新聞時是否中立無關。所謂「中立」或者說不偏不倚,是說取材和表達時,盡量不受媒體或從業員好惡的影響。因此,報導時不應只選用批李人士可能令公眾反感的語言和神情,或者反過來略去李柱銘辯解中有力的部份,又或者煽風點火以谷收視。但遇到敏感事件時,例如對中央或民主派不利的事,降低其重要性或淡化報導,同樣是有違中立。

就啟播頭幾天看,now新聞讀稿生硬,水準與年來用來充數的「24小時亞視新聞」相若。但後者現已反過來成為now新聞的對手,下月二十一日起將會在now停播。回歸亞視後,相信會用高清播出。

Now目前只有一個新聞台,不像有線有新聞台、重點新聞台和直播台,故除了每半小時報導一次流水帳,清談式「專欄」也插在新聞時段裡。由於頻道少,now新聞短期內難威脅有線。但now播放渠道多、市場策略精,可與PCCW手機網絡協作,發展可能很快。有線難安寢。(完)

沒有留言: